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柯桥新疆特产 浙江绍兴柯桥特产有什么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柯桥新疆特产 浙江绍兴柯桥特产有什么吃的更新时间:2022-12-15 18:49:27

一.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臭豆腐

凡到过绍兴的人,都被飘扬在街头的“远之则臭,近之则香”的气味所吸引过,那就是众多游人所难以忘怀的臭豆腐。臭豆腐是霉菜的一种,它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是绍兴街头十分常见的小吃。除此以外,还有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这些都成了绍兴最有特色的风味菜肴。( 绍兴)

二.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新疆牦牛

新疆牦牛为肉、乳、役毛绒兼用品种。适应高寒草原严酷的自然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易管理。成年公牛胴体重255 公斤,屠宰率52.42 %;2岁母牛胴体重153公斤,屠宰率47.96%。泌乳期产乳在300公斤以上,年产毛1.47公斤,绒0.51 公斤。新疆牦牛肉乳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有机食品。新疆牦牛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阿尔金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等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地带,中心产区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全疆存栏22.4万头,年出栏4.5万头。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天山南麓。

数量: 1985年存栏5.6万头。

主要特征:毛色以黑色、褐色、灰色为主,其次为黑白花及红白花。哈密地区以全身纯黑色牛为主,其次为灰色、黑白花。头粗重,额短宽。鬐甲高耸,胸深,四肢粗短。全身披长毛,腹下长毛下垂呈裙状,尾毛呈扫帚状。成年公牛体高为123厘米,体重为290千克,母牛体高为113厘米,体重为210千克。屠宰率一般为47~59%,母牛平均日产乳量为2.6千克,平均产毛为1.3千克,产绒为0.4千克。公母牛2.5岁-3岁初配,繁殖率各地不一,约在37~97%,成活率为90%以上。

三. 新疆 哈密市 伊州区 新疆啤酒

新疆啤酒是采用大麦、大米和啤酒花酿制的清爽型啤酒,用料精良。酒花均采用新疆产的上等品。大麦是哈密地区生产的专供制造啤酒的优良品种,水是取自深层地下水,水质滑腻,清澈鲜亮,洁净甘冽。新疆啤酒的特点是:水洁、花纯、麦香。所产12度优质啤酒,倒在杯里,泡沫洁白,清亮透明,富有光泽,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饮用时入口安神,可助水消化和滋补身体。1994年,被列为新疆首批名牌产品。( 乌鲁木齐)

四.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花边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万缕丝,在抽纱制品中身价最高。镶边,是一种新颖产品,集挑制之精华,取平绣之细腻,价廉物美。辫子花边,立体感强,花色新美。锭织花边,采取机绣、手绣拼绣而成,质薄透明,美观大方。机织网扣,主供内销,垫纬提花,图案清晰,不皱不缩。

产品品种: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辫子万缕丝、锭织花边和机织网扣等。

产品简介: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绍兴花边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制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绣花工最重。一张重工床罩,投入千余工,挑绣500多万针。绍兴农村多挑花女工,盛时达12万余人。

产品历史:历经百多年历史,从清末就传入绍兴

五.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新疆哈密瓜

哈密瓜又称为厚皮甜瓜。大约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新疆就已有大量种植了,现在大约有一百八十多个品种及类型。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有:红心脆哈密瓜,它肉质红嫩,香脆甜爽;黑眉毛蜜极甘哈密瓜,它肉质软而多汁,甜蜜醇香;网纹香哈密瓜,瓜肉为绿白色,含糖量特高,风味香甜可口。

六.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新疆玫瑰花

新疆玫瑰花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效成份,具有特殊的色泽、香味、药用和保健价值。新疆玫瑰花药用价值高,长期饮用玫瑰花茶,可有效调理消化系统、健胃、美容、补血、改善睡眠。新疆玫瑰花主要产地在和田地区和田市、于田县,种植面积5万亩。其花蕾可制成各种保健饮品、茶饮产品和精油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七. 新疆 新疆小麦

新疆小麦栽培历史悠久,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1年,全疆小麦种植1616.9万亩,总产为576.6万吨,单产56.6公斤/亩。种植面积以喀什地区、昌吉州和伊犁州最大,分别达到321.2、267.9、267.1万亩。新疆小麦不仅高产,而且品质优良,蛋白质平均含量13.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普通小麦、密穗小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新疆小麦等7个地方品种,其中新疆小麦为新疆所特有,大面积栽培的有“新冬”系列、“新春”系列以及引进新品种近五十个。

八. 新疆 和田 策勒县 新疆石榴

石榴是水果中的上品,营养丰富,风味清凉、甜美。据史书记载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树种。石榴花灿若云霞,其果外形独特。新疆石榴的主要产地在南疆喀什、和田等地,果皮薄,籽粒大,味甜多汁,品质优良(按味道可分为“酸石榴”和“甜石榴”两种,按籽儿的颜色又可分为“红籽儿石榴”和“白籽儿石榴”)。石榴除食用外,还可入药。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滩簧

产品别名: 鹦哥班

产品名称:滩簧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艺人中素有“七十二本鹦歌戏”的说法,内容大都为世俗情态,或男女私情,或妻妾纠葛。所演大都为下层社会生活片断。演出具有嬉谑、调弄、滑稽、逗闹的特色,多在搬演当场按人按事按地作口头发挥,口头俗语皆可入唱。表演不多以旦堂执绣帷,花脸执纸扇,所演动作类似日常举止,甚少矫饰。

产品历史:绍兴滩簧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其时,浙东一带贫苦民间艺人迫于生计,常男穿长衫,女著小袄,头包花布,持小锣沿街卖唱,演唱多为民间流传小调。当时统称花鼓调。

花鼓调流传至余姚一带,颇受当地农民欢迎。其时余姚周巷有一周姓地主,对该调特别喜爱,遂雇用长工,让其人人学唱。并让男女雇工在田头相对而歌,好似一对鹦哥。相传日久,遂演变为鹦哥戏。

鹦哥戏流入绍兴后,与本地民间艺人结合,队伍逐渐扩大,内容形式亦日渐丰富。当时最大班子前后场共8人,分为三花脸(男角),三旦堂(女角),二后场(音乐);次为6人,即二花脸、二旦堂、二后场。花脸服装为一顶秋帽,一件长衫,旦堂有一副简单包头及几套红绿衣裤,随戏更换。该戏语言通俗,唱腔流畅,深受农民欢迎。故俗有“看了鹦哥班,男人出畈,女人烧饭”之谚。惟演出时演员不时掺入0庸俗表演,常为当局禁演。

鹦哥戏剧目、角色简单,最多不超过4人,大部分均为2人。据艺人回忆,曾有“七十二本鹦哥戏”之说,但多已失传。早期能演出者亦仅《大采桑》、《双卖花》、《磨豆腐》、《荡湖船》、《跳高楼》、《打窗楼》、《草庵相会》、《后游庵》、《前落发》、《后落发》、《双落发》、《买石榴》、《摘石榴》、《猜木箱》、《借披风》、《还披风》、《老实头人烧香》、《卖草囤》、《男教情》、《女教情》、《三官堂》、《买青炭》、《十不许》、《胡子哥》、《落布》、《毛瞎子捉0》等27本。

建国后,有关部门曾帮助鹦哥戏艺人改进剧目,组织演出,由于当时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演出困难较大。1961年11月,由绍兴曲艺协会招收学员16人,举办培训班,并改称为绍兴滩簧。学员结业后,正式建立绍兴滩簧剧团。“0”中,剧团一度被撤销。1978年,恢复重建。1981年4月,绍兴滩簧剧团再次撤销,演职人员全部安排转业。此后,境内已无专业绍兴滩簧艺人。

十. 新疆 昌吉 新疆啤酒大麦

新疆啤酒大麦产量高、品质优、稳定性好,具有发展无污染绿色食品原料的巨大优势。全疆啤酒大麦种植面积48万亩,产量14万吨。麦芽主要供应国内啤酒生产厂家并出口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新疆大麦主要分布于昌吉、塔城、博州等地。主要品种有新啤1号、新引D4号、青啤4号、干啤1号、4号、黑引瑞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