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沂老年人喜欢什么特产 临沂有什么知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沂老年人喜欢什么特产 临沂有什么知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6 09:33:14

一.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临沂大银鱼

临沂大银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沂大银鱼是山东省临沂市的。临沂大银鱼产品除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北京、济南、上海等大城市,临沂市“大银鱼之乡”的品牌叫得响当当。临沂大银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临沂市地处暖温带地区,境内河流、水库、塘坝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适宜大银鱼的生长繁殖。通过全市水产技术人员和从业者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大银鱼产业(受精卵采集、孵化、投放、增养殖管理、捕捞与加工等)技术规范。临沂市大银鱼增养殖面积33万余亩,年产量1500吨,产值达570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通过有机认证,提高了大银鱼产业的全国知名度,有效地拓展了国内外市场。目前全市有机水产品产地7处,面积24.2万亩,占全市大银鱼增养殖水面的73.3%。

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在莒南陡山水库建立了21400亩的省级大银鱼良种场,在蒙阴岸堤水库建立了2000公顷的省级大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全市培育和发展大银鱼加工企业近10家,年加工大银鱼300至400吨,渔业产值近亿元,其中,莒南县天湖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平邑县五龙湖渔业养殖合作社和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三家大银鱼加工企业,年加工冻板大银鱼300吨、大银鱼干60吨。

产地产品认证和品牌方面,全市认证大银鱼有机产地6处、有机产品6个;已注册“沂蒙湖”、“沂蒙浔”、“泉鱻”大银鱼有机品牌3个和“马鬐山银鱼”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4年,临沂市渔业协会申报的“临沂大银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临沂大银鱼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临沂市行政区内的沂河、沭河、祊河及37座大中型水库区域(水库坐标见附件),全市大银鱼自然资源分布面积33万亩,年产量1986吨,产优质受精卵20亿粒,年加工银鱼产品360余吨,年产值1.5亿元。沂河坐标:北至N35°88′23.05″、E118°54′53.92″,南至N34°56′37.04″、E118°13′54.68″,流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郯城等县区,境内流长287.5公里,流域面积10790余平方公里。沭河坐标:北至N35°36′18.96″、E118°70′69.06″,南至N34°67′57.20″、E118°47′40.93″,流经沂水、莒南、河东、临沭、郯城等县区,境内流长252.6公里,流域面积5320平方公里。祊河坐标:西至N35°29′50.92″、E118°03′24.07″,东至N35°08′12.87″、E118°35′71.59″,流经费县梁邱镇、费城镇、胡阳镇、探沂镇、新桥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在临沂城北汇入沂河,境内流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524.2平方公里。

二.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凉粉

莒南大店凉粉的制作始于清朝中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莒南县地理标志产品。这种用豌豆淀粉做成的凉粉色泽微绿,口感滑腻筋道,透着甜香。购买电话:0539-781330813508997558

美食推荐:莒南县吉星大酒店、孙家庄户铺子、金胜大酒店、桃源大酒店

价格:5——10元/份

三.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蒙山蜂蜜

蒙山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山蜂蜜主要是蜜蜂采于蒙山山脉的开花植物而酿制的蜜。蒙山地区养殖蜜蜂采蜜的历史悠久,有槐花蜜、荆条花蜜、山杂花蜜,枣花蜜等多种,以其色泽金黄、稠如凝脂、味甜纯正、清洁无杂质的特点,堪称蜜中佳品。“蒙山蜂蜜现有“巩氏”、“沂蒙蜂采”、“沂蒙蜜坊”、“蒙园”等十多个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并有相当一部份出口到东南亚、日韩、欧盟等地。

地域范围

蒙山蜂蜜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蒙山山脉,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5°02′—36°02′、东经117°36′—118°25′之间,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生产面积约20万公顷,主要涉及蒙山周围的蒙阴县大部、平邑县和费县、沂南县、兰山区各一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蒙山蜂蜜具有本地无公害蜂蜜的自然特征,品质正常不发酵、色泽金黄或淡金黄色、稠如凝脂、味甜纯正、清洁无杂质。 2、内在品质指标:还原糖≥70%,蔗糖≤9%,水分<13%,灰分<0.1%。蒙山蜂蜜清香甜润,营养滋补,具蜂蜜之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收敛等功效。 3、安全要求:蒙山蜂蜜生产环境优越,无任何污染,且药用价值高,对人体安全。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四. 山东省 临沂 临沭县 常林钻石

临沭县西南部与郯城县东北部接壤的石羊岭、金鸡岭一带,历史上就以盛产金刚石而著名,这里被称为钻石之乡。这一带是穷乡僻岭、土地瘠薄,砂石遍地。在旧社会,名贵的宝石并没能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百姓们祖祖辈辈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解放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才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一步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这里的金刚石主要为零星分散的砂矿,无集中矿床。临沭县华桥乡的谭庄、东西郭疃、东西萨庄以及常林村一带,地表常有钻石裸露,群众时有发现,尤其是春夏两季,大雨过后,地表泥土被冲刷,常有金刚石裸露地面,晶莹透亮、光彩夺目。当地群众素有在雨后到田间岭坡寻觅金刚石的习惯。据老人讲:在旧社会这里的地主买下大宗草鞋,让雇活的长工穿着下地干活,把穿旧了的草鞋集中起来用火焚烧,冲洗掉灰土杂质,常能从中找到钻石。直到现在这里有些年长者在夏季还有穿草鞋下湖干活的,回家后把鞋脱下来,仔细拍打掉附着在鞋底上的砂子,碰上运气好,鞋底上还能沾上钻石哩。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大搞治岭改土、深翻地,埋在砂土中的金刚石常被翻到地面上来,被人们发现拾取的就更多了。据了解,这一带的村庄里几乎家家都收藏有一颗到几颗大小不等的钻石,他们用红绸子包好珍藏,轻易不肯示人。也有的把拾到的钻石交给国家,用奖励的资金盖上了漂亮气派的瓦房。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到1984年的三年间,这一带就发现拾取了32颗,计160余克拉(5克拉=1克)

清朝末年,德国人曾在这一带岭上购买了大片土地,进行采挖,到底挖走多少钻石,无人知道。建国后,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八O三矿,进行采挖淘洗,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

1977年12月21日,常林村女青年、共青团员魏振芳与社员们一起在田间深翻地,傍晚时分,社员们一个个扛起铁锨铁镢头收工回家了。她看到邻近地头上还有一小片杂草没有清除,便不顾一天的劳累,挥动铁锨干了起来。随着铁锨的翻动,一块晶莹透亮有鸡蛋那样大小的东西从土壤中被翻了出来,魏振芳拣起来,仔细擦干净附着在上面的泥土,发现原来是一颗特大天然金刚石,心里那个兴奋和激动劲就甭提了。

魏振芳一家几代在旧社会逃荒要饭,解放后才翻了身。她获得这颗特大宝石后,同全家人商量决定,献给党和国家并且写了一封献宝信。信中说:这块宝石埋在地里是祖国的宝藏,挖出来是人民的财富,应该把它献给党,献给人民,让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表彰魏振芳的爱国精神,中共临沂地委、临沭县委、原岌山公社党委在公社驻地曹庄召开了有近千人参加的庆功大会,会上上级领导给魏振芳披红戴花、奖给她现金三千元,后又给她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安排她当了工人同时奖给常林大队二十四马力拖拉机一台。

这颗特大天然钻石献给国家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命名为“常林钻石”,中国科学院进行了全面鉴定研究:这颗特大金刚石重158.7860克拉,色质透明,呈淡黄色金刚光泽,折光能力特强,光彩夺目,是迄今我国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颗,它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科学家认为,这颗金刚石发现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深大断裂带上,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寻找原生矿、以及研究天然金刚石形成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据有关人士分析论证,这一带所产金刚石属于派生的砂石散矿,其原生矿床应在沂河上游发源地沂源县和蒙阴县一带。

五.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临沂沂蒙黑猪

临沂沂蒙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沂蒙黑猪是肉脂兼用型地方良种猪,分布遍及临沂地区各县。沂蒙黑猪体型中等,毛黑鬓长,胸宽腹深,金钱顶,抗病、耐粗饲,发育快。沂蒙黑猪肉质鲜美,纤维细嫩,营养丰富,屠宰率在70%以上,屠宰率在70%以上,瘦肉率53.8%,精肉率28%,含有13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胆固醇含量仅为0.077%。用其烹制的菜肴香而不腻,尤为老弱妇婴所喜食。

沂蒙黑猪体型中等,毛黑鬃长,胸宽腹深,金钱顶,罩耳朵,双脊背,抗病,耐粗饲,生长发育

快,出生8~9个月即可成肥,体重达150~200公斤,日增重450~550克。母猪性情温顺,产仔多,护仔

力强,泌乳力高,极易繁殖和普及。

经有关专家和科研部门多次测试表明,沂蒙黑猪肉质鲜美,纤维细嫩,营养丰富;屠宰率在70%

以上,瘦肉率53.8%,精肉率(Ⅰ—Ⅳ号)28%,肉脂比例为54∶46,板油出油率90%,花油出油率70

%;肉脂含水量较低,为73.46%,肉中含蛋白质19.54%,脂肪5.88%,灰分1.06%,并含有13种人体

必须的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而胆固醇含量仅为0.077%。用其烹制的菜肴,香而不腻,尤为老弱

妇婴所喜食。

临沂地区的沂南县饲料充足,猪源丰富。1987年,生猪存养量31.4万头,当年出栏肥猪23.1万头,

除供应本县5个肉联厂外,还供应外县市生猪10万头。年加工白条猪1500万公斤,下货30万公斤,精肉

50万公斤。沂南县除长年为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2个省市的300多万居民提供猪

肉、油外,还供应出口,至八十年代末,年创外汇570多万元。

地域范围

本规范所称沂蒙为沂蒙山腹地,全部在山东省临沂市所辖境内,其他境外所称沂蒙不在本规范范围内。临沂沂蒙黑猪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119°38′,北纬34°22′~36°22′。东至莒南,西至平邑,南至郯城,北至沂水,南北最大长距228公里,东西最大宽距161公里,总产面积约为17184平方公里,所辖160个乡镇(街道),7154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被毛全身被毛黑色、稀少,背部有鬃毛,皮肤灰色。体型中等,体质健壮,结构匀称紧凑。典型的体型外貌为:“金钱顶,罩耳朵,灰皮稀毛,双脊背”。肉质,肉色红色有光泽,肌肉有弹性,肉质细嫩,味美多汁,食用时香而不腻。 2、内在品质特征:临沂沂蒙黑猪肉质营养丰富且柔软易于消化,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较高,其中与风味有关的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含量比普通商品猪肉高3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比普通商品猪肉高5%以上,是食品中的佳品。 3、安全要求:临沂沂蒙黑猪生产环境优越,无任何污染,且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安全。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工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59.1-2001《鲜冻片猪肉》、GB9959.2-2001《鲜冻分割猪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029-2008《无公害食品 猪肉》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六. 山东省 临沂 临沭县 临沭花生

临沭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沭县年种植花生面积120万亩以上,是鲁南花生第一大县。

临沭始终把花生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不断推广“优选品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农业实用技术,用科学理念武装头脑,定期聘请市县农业技术人员为种植户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使花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凸显。今年,临沭街道花生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仅此一项农民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

临沭花生

地域范围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鲁苏交界处,因濒临沭河而得名,是中国钻石之乡。“临沭花生”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临沭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6′-118°84′,北纬34°40′-35°06′。临沭县东、南方向与江苏省赣榆县、东海县搭界,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接壤, 北依莒南县,西南与郯城县毗邻。临沭县现辖10个乡镇(大兴镇、石门镇、店头镇、青云镇、蛟龙镇、朱仓乡、玉山镇、曹庄镇、南古镇、白旄镇)、2个街道办事处(临沭街道办事处、郑山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1千米,总面积1051平方千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临沭花生荚果网纹清晰,果形大而均匀,百果重235g左右,双仁果平均长度28~40mm之间;籽仁大而饱满,种皮红色或粉红色,色泽鲜艳;出仁率为71~75%。结果集中,荚果整齐,单株结果数18~36个,双仁果率90%以上。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荚果和籽仁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无霉变味及其他异味。花生油香味浓郁纯正。临沭花生质地香脆,有甜味,口感好。 2、内在品质指标:“临沭花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经检测含蛋白质22~26%、脂肪45~55%、油酸40~45%、亚油酸32~36%,每100克花生仁含钙65~75mg、磷430~470mg。 3、安全要求:临沭花生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花生”的卫生指标。执行NY5303-200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七.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临沂板栗

临沂板栗是山东省土之一,主产费县、郯城、临沭、蒙阴、平邑、沂水等县。以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糯性强等特点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板栗属华北品种群,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亦是用途广泛的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天然活性酶,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之功效,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板栗既可糖炒,又可生食或蒸煮食用,还可制作精美的糕点及加工成多样食品。栗子为菜,可做“五香栗子”、“栗子烧肉”、“栗子甲鱼”、“栗子鸡”等。临沂市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市有栗树560万株,年产量470吨,居山东省第一位,其中郯城县是我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郯城大油栗闻名中外,是我国板栗出口品种之一。购买指南:价格一般在10元/500克(烘干的),4元/500元(新鲜的)。( 临沂)

八.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白石屋煎饼

白石屋煎饼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白石屋煎饼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

在沂蒙山区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就是大青山脚下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白石屋。这里峰峦嶂崮,群峰争秀,洞沟涧溪,万壑争流,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人在画中游,画在身边走。白石屋风味食品厂就坐落在这风光秀丽的地方。

白石屋风味食品厂是一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本企业以“弘扬沂蒙精神,开发沂蒙,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宗旨,“以质量求存、以诚信求发展”为经营理念,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做事原则。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尤其得到了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同仁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营销市场不断开拓,产品种类不断开发,产品质量部断提高,生产蒸蒸日上,企业蓬勃发展,产品销往全国(除台湾外)各地大中城市超市。

白石屋煎饼从原料上看,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还有地瓜面煎饼。

九.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塌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是广大老沂蒙地区的特色食品。“塌煎饼”(又叫菜煎饼),则是临沂城的一绝了。当你走上临沂市区的大街小巷,你都会发现,路边的一些小媳妇、大姑娘们在路边的三轮车上不停地“塌煎饼”:他们在三轮车上支起一盘小鏊,旁边食盒内放着已经切好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如韭菜、粉丝、豆腐皮、绿豆芽、黄瓜条、白菜等等,当然还有辣椒面、生鸡蛋、香油、盐巴等佐料。他们一律把小鏊翻放在车上的煤球炉子上使用,中间凹,四面凸,炒菜时兜油兜菜。当有人前来“塌煎饼”时,先把鏊子烧热,放上菜油,然后根据食客的不同口味,调配不同的蔬菜、佐料,接着开始用两只铲子对着翻炒,等鏊子上的蔬菜炒到七、八成熟时,把它倒在两张摊开的煎饼上匀平,再四边卷起、平压,放回烧热的鏊子上两面翻“塌”,不时轮流转动,使之前后左右受热均匀,直到煎饼面皮焦黄、发干,这时煎饼也就“塌”好了,里面的菜也彻底熟了!这会儿,吃起包菜的塌煎饼,又热乎又脆香,经济实惠,蛮有风味!

十.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高桩馒头

高桩馒头又名呛面馍馍,由于外形比一般馒头高而得名。高桩馒头是山东临沂地区的传统名食。高桩馒头是费县上冶镇独有的一道风味食品。高桩馒头用面粉蒸制而成,形细高挑,白而光洁,顶部半圆状,底部有眼,层次分明,弹性有劲,香醇可口。高桩馒头的弹性非常好,用手指一按很快就能复原,凉透了掰开里面是密密麻 麻细如针孔的小眼。高桩馒头即便是凉着吃也是越嚼越香。

原料配方:面粉1.5千克栗子粉500克豇豆粉500克老肥75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粟子粉、豇豆粉倒在盆内,加老肥和适量温水和成较硬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单人杠或双人杠不停地压百次左右,揉成直径3.3厘米左右的粗长条、揪成50克一个的小面剂,再把每个小面剂搓成高约10厘米、直径约3.3厘米的生馍坯(顶部要搓成球形、底部成凹形),盖上棉被放在气温暖和的地方稍饧(醒)10分钟,再反复搓揉三次,每揉一次要饧10多分钟。揉时要撒一些干面粉,成镆时才能产生层次。

2.在高边笼屉铺上湿布,将馍馍生坯间隔地摆放在屉布上,上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可熟,取下即成。

产品特点:色泽白而光洁,组织紧密,有韧性和弹性,质地松软,味道香甜,热吃冷吃均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