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伊犁的特产马肉怎么吃 新疆伊犁风干马肉的制作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伊犁的特产马肉怎么吃 新疆伊犁风干马肉的制作方法更新时间:2022-11-26 09:39:20

一. 新疆 伊犁 伊宁市 炒羊肚

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虚劳赢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等症。

制作:

1. 羊肚放进开水中烫熟,捞出,切细丝;

2. 芹菜切段;

3. 竹笋切丝;

4. 辣椒去籽后切丝(以上材料均切成5厘米长);

5. 蒜头剁成泥;

6. 锅倒内进15克油烧热,放入羊肚丝稍炒;

7. 再放蒜泥、辣椒和竹笋一起拌炒;

8. 然后放芹菜及盐、味精、酱油、料酒,边炒边加少许高汤;

9. 起锅前用生粉水10克(生粉5克加水)勾芡;

10. 再淋上麻油,炒匀即可盛盘。

二.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熏衣草

地处“塞外江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号称中国的熏衣草之乡,因其与熏衣草原产地地中海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成为国内熏衣草种植的最佳区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依托于农四师熏衣草种植基地的“伊帕尔汗”公司,以熏衣草的系列产品为基石,再次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熏衣草之乡的香味魅力。

三. 新疆 克孜勒苏 阿克陶县 熏马肉

新疆哈萨克族因生活在边疆的寒冷地带,又以牧业为主,养成了喜爱肉食的习惯,主要以羊肉、马肉、牛肉为主。肉类有煮、烤、,三种吃法,最普通的是手抓肉、烤全肉、,马肉。

,马肉可谓是哈萨克族美食中的一绝。哈萨克语叫苏热特,产自美丽的伊犁大草原,以素有天马之称的伊犁马为原料。主要,制技术为: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先将马肉剁成块状,撒上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一间土房的木架上,地面上堆放天山松枝,用暗火,蒸,直到,干,即成,马肉。主要特性:,味浓郁,色泽艳丽,芳香四溢,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防腐剂、色素等任何化学物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

,马肠与,马肉一样是哈萨克族喜爱的肉制品,其制作方法:马的精华在肋骨,挑选好二至三岁的膘肥马驹宰杀后,取其马肠,用水洗净,将马的肋条切成条肉,撒上盐和作料等,再将马肉切成碎肉和块肉,用调料拌匀,塞进三尺多长韧性较好的马肠内,两头用竹签扎牢,,制二十余天便成,久不变质。主要吃法:将,马肉、,马肠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冷水,然后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熬煮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出锅后放凉,将其切成薄片,是饮酒佐餐的佳品,吃到嘴里有一股松油和马肉的清香,慢慢咀嚼,越嚼越香,味道极美。

哈萨克族,马肉、,马肠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但因其性热,不宜多吃。

四. 新疆 伊犁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伊犁特曲

伊犁特曲产于伊犁河谷的肖尔布拉克。该地泉水明澈清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乃是酿造美酒十分难得的水源。酒味纯正,舒心爽口,醇厚甜绵,香气浓郁,回味悠长。在1992年日本东京第四届国际酒类博览会上,新疆的伊犁特曲、伊犁特酿,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

五.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霍城红地球葡萄

霍城红地球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是中外闻名的瓜果之乡,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在所有特色果品中,葡萄是新疆栽培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新疆葡萄以含糖量高、味道甜美、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品种资源丰富闻名全国,享誉世界。

霍城县是新疆红提葡萄主产区之一,2000年,该县莫乎尔牧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地球葡萄之乡”,是新疆第一个“红地球葡萄”专业乡镇。2002年,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资格”,2009年取得出口基地认证。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万多亩,形成全国最大的连片“红地球”葡萄种植区,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霍城县北依天山,南濒伊犁河,地势平坦,冬春温和湿润,夏季干燥炎热,全年日照2700-3000小时,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与美国加州十分相似,是栽培红地球葡萄不可多得的适宜区。

霍城县栽培葡萄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无核白、马0、百家干、红葡萄、黑葡萄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霍城县从美国引进“红地球”葡萄,所产葡萄不仅含糖量比美国原产地高出2.4%,而且味道纯正、色泽鲜艳、果肉脆硬、果皮较厚,耐储存、易运输。表现出良好的商品性,受到市场青睐,在霍城县很快推广开来。

霍城县发展红地球葡萄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从1990年开始,就有一些农户自发尝试种植红地球葡萄,但由于种植技术不过关,市场销售量小,加上分散零星,各自为战,始终没有形成气候。1998年,莫乎尔牧场二村村委会主任李保山带领五户农民大着胆子在责任田里种植了80亩红地球葡萄,两年后葡萄成活率达到98%,挂果之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红提葡萄的试种成功,这个村很快就有120多户农民种植了2000多亩葡萄。与此同时,霍城县很快发展起可克达拉、元聪、金山、建中、西北明珠等葡萄庄园。2003年,莫乎尔牧场二村1300亩葡萄进入丰产期,但是到了葡萄成熟季节,客商却拒绝收购,原因是种植户一味地追求产量,却根本不管葡萄的质量,造成葡萄品质太差。就这样成堆的葡萄烂在地里,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开始挖葡萄改种其他作物。为了扶持刚刚起步的葡萄产业,霍城县相关部门聘请中科院葡萄种植专家,对农民及时进行技术培训,给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要领,共同解决生产0现的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莫乎尔牧场还出台免收“三提五统”、优先浇水、赊销苗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协调解决贷款和果品销售等问题,扶持葡萄产业发展壮大。

为把葡萄产业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莫乎尔牧场在霍城县林业、科技、供销、工商等部门的指导下,于2008年9月成立了“西域龙珠”葡萄专业合作社。“西域龙珠”葡萄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在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和产业协会的管理下,果农们自觉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生产出的果品,果粒大小均匀、果形好、颜色鲜艳,而且味道更为甜美,葡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由合作社给种植户统一发放商标,对葡萄进行贴牌销售,并在商标上打上种植户的编号,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追溯到种植户。这一做法,让莫乎尔牧场的葡萄向品牌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西域龙珠”葡萄的名气越来越大,果农的收益越来越好。截止2013年,通过该合作社每年销售到外地市场的葡萄达3万吨,占全县红提葡萄总量的七成。合作社建成了储存葡萄5000吨的保鲜库,对葡萄进行保鲜反季节销售,增加了利润。2012年,“西域龙珠”红提葡萄已销往广东等沿海市场和缅甸、越南、智利等国家,“西域龙珠”专业合作社获全国50强合作社称号。

霍城县林业局和科技局联合制定了《霍城县红提葡萄栽培技术规程》,全面推广红提葡萄定枝定穗控产、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增色、合理用肥增糖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红提葡萄的商品果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同时使葡萄生产全程“有标可依”。

2012年9月16日,莫乎尔牧场举办了首届葡萄节,向人们展示多年来该场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业发展成就。同时,该场不失时机地推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目前,霍城县莫乎尔西域龙珠葡萄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霍城县红提葡萄将走向国家广阔的市场。

作者:陈友铭

六. 新疆 伊犁 伊宁县 伊宁玉米

伊宁玉米是新疆伊犁州伊宁县的。伊宁县玉米种植具有面积大,产量高,收益好、利转化的特点。

伊宁县是伊犁乃至新疆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常年种植玉米60万亩,玉米产量50万吨,玉米面积占伊犁州直的近1/2,占北疆玉米主要种植区伊犁州、昌吉州和博州等 地的1/5,种植品种主要有SC-704、新玉系列、伊单系列等。伊宁县生产的玉米大部分由当地加工成饲料用于粮食转化。其余部分主要销往昌吉、乌鲁木齐 等地,近年来,伴随着新疆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饲料玉米的需求呈现旺盛增长趋势,饲用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增长的潜力也较大。

七.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昭苏油菜

昭苏油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昭苏是古代乌孙国故地,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起,就统属于汉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迄今两千多年,一直是祖国西北边陲重地,是世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丝绸之路北道要劲,古代西域最具国际影响的商品集散地。昭苏盆地四周环山,海拔高,降水量充沛,气候冷凉湿润,年平均日照时数2699小时,特有的光热资源极其有利于油菜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全国少有的可栽培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油菜的地区。是新疆自治区最大的春油菜产区,常年种植油菜80-90万亩,占自治区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每年6 月底前后,漫无边际的油菜花犹如一条条金色的织毯席卷着广袤无垠的昭苏大草原,与天山遥相辉映,堪称西部盛景。每年七月,到了油菜花开的时节,昭苏高原便美景不断,这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人们游览昭苏的最佳时节,各地的人们因为不同的需求纷纷来到昭苏,享受着“从身边连到山边,从山边连到天边”的油菜花盛景。 昭苏县因气候特点,建国前就一直在种植油菜,建国后又大面积推广种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昭苏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扩大油菜种植,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2004年中国之乡组委会授予昭苏县为中国油菜之乡。 昭苏油菜生产发生了三次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油菜生产由芥菜型油菜转向白菜型油菜,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结束了夏翻秋闲的历史,第二次飞跃发生在1999—2001年,油菜生产由白菜型油菜转向甘兰型油菜,单产和品质大幅度提高,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02年至今,油菜生产由常规品种转向杂交品种,杂交甘兰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相比单产和效益成倍提高,油菜种植面积超过小麦种植面积,成为昭苏县第一大作物。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特克斯河横贯东西形成了一个三山一盆地的地形,东与特克斯县交界,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与拜城县、温宿县一山之隔,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昭苏油菜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海拔高度在1300—6995米之间,保护面积200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昭苏产油菜籽黑褐色,颗粒较大呈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4-5g,具有油菜籽固有的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昭苏油菜籽粒中平均含油量为41.5%-45.5%,蛋白质含量为19.5-22.5(g/100g), 亚油酸16.5%-19.0%,二十碳二烯酸0.04%-0.09%,二十二碳烷酸0.15%-0.31%,十六碳一烯酸0.1%-0.25%,十七碳烷酸0.15%-0.41%,十七一稀酸0.05%-1.2%,油酸为59%-65%,十四碳烷酸0.02%-0.07%,棕榈酸2.5%-4.5%,硬脂酸1.2%-2.2%,二十碳烷酸0.35%-0.64%,芥酸含量<0.01%,亚麻酸0.001%-0.012%,花生烯酸0.001%-0.012%,二十二碳二烯酸0.001%-0.011%,二十四碳烷酸0.001%-0.014%,二十四一稀酸0.001%-0.012%,饱和脂肪酸4.9%-6.1%。 (3)安全要求:昭苏油菜生产过程严格符合GB/T11762-2006《油菜籽国家标准》。

八.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民族马靴

民族马靴为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少数民族适应牧马需要而喜穿的长统皮靴。主产于新疆伊犁;乌鲁本齐、昌吉、五家渠等地。其用料须选皮板厚薄均匀,质地坚韧,富有光泽的上等牛皮;制作工艺上,除采用普通制靴工艺外,并设有压花、铆钉等装饰工艺的专用设备;做工精致,整双靴鞋从大底、膛底、主跟、包头、帮面全部使用牛皮线缝隙制。于靴面、靴筒上,用金银两色金属铆镶各式花纹,或压制蝶鸟、梅花、几何图形等纹饰。产品外观优美,挺劲俊俏,明洁发光,登穿舒适,坚固耐用。该靴制作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于哈密古墓中发现,距今3000年前的女尸着做工精致、具铜制饰件的马靴,说明当时制靴技艺已臻较高水平。盖因当地民族多为游牧生活,其乘马、行猎、越林涧、跋草原,最宜着靴,以护腿防身,防卑蛇袭扰,长筒马靴遂成为生活上特需用品。

九.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辣罐和血肠

    辣罐是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通常将肉馅剁好,选用长辣椒切成2厘米一段将辣筋取出,再将肉馅灌入,挂糊后用油炸成金黄色捞出装盘上席。有的还要浇汁,吃起来香辣带甜,开胃爽口,能刺激食欲。特别是用发面饼卷食,风味更佳。    锡伯族的血肠也别具一格。宰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拌上剁碎的羊油和羊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料后灌肠,捆紧扎实,放入锅中煮熟即成。切片乘热食用,味道浓香,油而不腻。(伊犁哈萨克)

十.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霍城大芸

霍城县拥有伊犁河谷唯一一块大面积的沙漠——图开沙漠。该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栽植红柳,然后在红柳根部培育大芸,不仅有效改变了沙漠环境,而且还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位于图开沙漠边缘的霍城县三道河乡沙门子村,过去是满目荒凉且风沙严重的荒漠,如今已被成片的红柳林所覆盖,呈现出林木茂密、环境秀美的生态景观。

沙门子村农民库纳洪经过多年的研究摸索,认为图开沙漠的生态环境特别有利于种植大芸。几年前他栽植了10多亩红柳,并从南疆引进大芸在红柳根部进行培育。两年之后库纳洪种植的大芸获得了丰收,每亩产量达到200多公斤,收入达到5000元。

大芸号称“沙漠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学名肉苁蓉,是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沙漠地带,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一般需要寄生在红柳、梭梭和白梭等植物根部。大芸一次接种可以多次收获,随着红柳的逐年长大,大芸的年产量也会随之增长。一般来说大芸亩产量最高能达到500公斤,最少也能达到200公斤左右。

由于大芸必须寄生于红柳根部,所以种植大芸必须先行栽植红柳。红柳亦称柽柳,落叶小灌木,是改良沙漠盐碱地最为适宜的造林树种。栽植红柳可以很好的防风固沙,改善沙漠环境,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而种植大芸则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三道河乡党委政府围绕打造万亩大芸种植基地,加大投入力度,铺设引水管道和滴灌设备,解决灌溉难题,以提高红柳的成活率,也使寄生在红柳根部的大芸得到良好生长。该乡把环境治理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大芸产业,逐步向沙漠进军,努力使3万余亩沙漠变成聚宝盆。

作者:陈友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