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百色特产香芒 百色最好的芒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百色特产香芒 百色最好的芒果更新时间:2022-11-25 18:26:41

一.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右江鹅

右江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肉用鹅种。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右江两岸。目前,该区田东县建有右江种鹅场。

外貌特征:背、胸宽广,成年公母鹅头部肉瘤较小而平,无咽袋,腹部下垂,羽色有白色与灰色。白鹅喙橘红色,喙豆肉色,虹彩浅蓝色,全身羽毛洁白,皮肤肉色,胫、蹼橘红色,趾肉色。灰鹅喙黑色,虹彩黄褐色。体型与白鹅相同,仅毛色不同。头部皮肤和肉瘤交界处有一小圈白毛,头部和颈部的背面羽毛呈棕色,颈两侧与下方直至胸部和腹部都生白羽,背羽灰色镶琥珀边。主翼羽前两根为白色,后8根为深灰色镶白边。尾羽浅灰色镶白边。胫、蹼橙黄色。胫羽灰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90日龄2500克;120日龄3300克;180日龄公鹅4000克,母鹅3600克;240日龄公鹅4500克,母鹅40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4.48%,母鹅81.13%;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4.71%,母鹅72.76%。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315天。年产蛋3窝,每窝产蛋8-15枚,高者可达20枚。平均年产蛋40枚,平均蛋重160克。蛋壳多为白色,少数青色。公母鹅配种比例1:(5-6)。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5%。母鹅有就巢性,每产完1窝就巢1次。公母种鹅利用年限一般在3年以上。

二. 广西 百色 平果 珍珠黄豆

珍珠黄豆

平果县种植黄豆历史悠久,以城关、新安、果化、太平、旧城5个乡镇为多,一般在春种玉米地上套种,目前全县每年种植黄豆8万亩左右(合5330公顷),年产量3000吨-4500吨。

平果黄豆品质优良,颗粒圆润,色泽光亮,可制出优质黄豆制品为豆芽、豆腐等。这种黄豆蛋白质平均含量达42-46%,不含胆固醇,富含皂草甙,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平果黄豆被载入《中国丛书·大豆栽培技术》一书,列为全国大豆主要优良品种之一。在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均有出口,香港《大公报》对平果黄豆以“平果珍珠豆”作过介绍,从此享有“珍珠豆”盛誉。

三.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壮锦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的实用型工艺品,靖西市所产的壮锦在解放前已享有盛名。壮锦以原色棉纱为经,染色丝绒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制而成,质地结实耐用,图案配色别致,花纹精美,传统图案有:框边回字形饰纹、莲花、牡丹、蝴蝶纹、云纹、葫芦纹、水纹、“卍”字形、双喜等。解放前为民间个人手工编织,产品单纯,仅有被面、背带心两种。解放后,由于国家实行民族政策,提倡发掘民间民族工艺品,1956年组成绣织社,1960年改称壮锦厂后,逐渐引进半自动纺织机,招工培训,品种增加了床单、台布、坐垫、壁挂、背带、头巾、披巾、挂包等10多种,花式图案也增加了玫瑰、蝴蝶、熊猫翠竹和民族花边等几十种。多次参加全国、全区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览,产品远销港澳、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青睐,1976年靖西壮锦厂生产的民族织锦获自治区质量第一名,1989年壮锦系列产品被评为广西少数民族用品优质奖。2006年靖西壮族织绵技艺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11315个、披肩2088张、壁挂168张。2010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28900个、披肩6830张、壁挂120张。

四. 广西 百色 隆林 百色隆林苗乡辣椒骨

苗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广泛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湖北等地。目前全国苗族人口738.4万人,广西苗族人口43万人左右。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个自治县。苗家人勤劳、善良、勇敢!由于地势和气候原因,形成了苗族300多年来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现在为大家推荐的就是隆林苗家人自制的————辣椒骨!

别有风味的辣椒骨,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和上好的调味品。辣椒骨和一般的辣椒酱不同,其味辣而不烈,香气馥郁,鲜酥油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以调味煮菜或煮汤,香中带辣,余味无穷,既能增进食肉,帮助消化,又可驱寒解表,促进血液循环。

辣椒骨的来历,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在土司统治时代,有一个苗族农家养了一头大肥猪,春节将到之际,贪心的土官企图独占这头大肥猪,于是,他设计把全村的人都骗上山去,然后带着几个奴仆到这个农家把猪杀掉,偷走了猪肉。当晚,农民回到家,见家中一片狼藉,堂屋中有一堆猪骨和猪毛,经了解才知道家中的大肥猪被狠心的土官偷杀了,农民气愤极了,过年的猪肉没了,只好把这堆猪骨头放进樁碓里,并放些辣椒和盐,一面樁一面骂,“土官狠,土官坏,把你骨头樁成粉”。到了春节,他把这些辣骨煮来待客,客人吃后觉得味道很好,消息就远近传开了,此后,人们逢春节杀年猪时都腌制辣椒骨,既表示对土官的仇恨,又可为节日添制一个佳肴。久而久之,别的民族也学习苗族腌制辣椒骨,形成一种传统的名吃。

辣椒骨的制作,多用猪骨制作,但也有的用鸡骨、牛骨、羊骨制作。做法是:首先将带肉的骨头捶成小片,然后拌上辣椒粉、核桃粉、花椒粉、五香八角粉、生姜食盐和高度米酒,搅匀后放进碓窝里樁碎,然后放进瓦坛,密封两个月以上即成。辣椒骨可作佐膳的小菜,也可作调味品。

主要材料:红辣椒、和猪的骨头、姜、酒。

配方:保密

制作方法:本人也是大概知道,先把猪骨头用特制的器具捣碎(这个器具是铁的,每个苗家人的家里都有一个),用酒来腌,然后就是舂辣椒和姜,这个过程全是手工做的,把舂好的辣椒和捣碎的猪骨头混在一起,在放入特制的配方,搅拌均匀,在放入一个很大的坛子里(这种大坛子也是苗家人自制的,专门拿来做辣椒骨的,各家各户都有的)然后封坛,大概要一年的时间吧,就可以食用了。你不用担心它会变质,辣椒骨保存得越久味道越香。

特点:该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全是手工制作,所用的材料全是苗山上无污染的产品,而且都是自家种和养的。

口感:香醇、微辣、开胃、有一股很独特的植物香味。

外观:鲜红色、可见捣碎后的猪骨头、姜纤维。

食用方法:能常是以作为配料为主,炒菜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最好是先爆炒辣椒骨香后在放入你要炒的菜一同炒。冬天的时候也可拿来作锅底。单独吃的话就要用油炒香后,加入适量的水,加点蒜苗,味道真的不错哦!

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杀年猪.(年猪都是自家养的)可能是苗家人自古以来都很节俭的原因吧,凡事都能做到废物利用,就比如说是杀猪吧,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五. 广西 百色 隆林 六白猪

六山猪又名“隆林猪”。有明显的特征,毛色分为六白,即额头、尾尖、四脚有白毛,故而得名“六白猪” 。也有全黑、花肚和棕色,以六白和花肚为多。据调查,该猪种是苗族人民经过长期精心选育,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下形成的地方优良猪种。是苗旗人民历来喜养的猪种,德峨、常么、猪场、克长和长发等足六白猪的主产区,其他乡、镇也普遍饲养,毗邻的西林、田林县,还有贵州交界的红水河沿岸也有饲养,区内部分地区有人来引种饲养,反映良好。经专家鉴定列为全区优良猪种之一。

隆林猪形体大,耐粗饲。饲养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全部熟喂。精料主要是玉米、米糠、野菜。平时只喂少量精料,一般日喂两餐,部分日喂三餐。对哺乳母猪、小猪、攻育肥期的肉猪,喂给精料多一些,日喂3—4餐。容易管理,圈养放养均可。

据区畜牧所测定,母猪,成年体重69.16±2I .25公斤;公猪,十二月龄77. 5±8.5公斤;肉猪,一般饲养一年的体重100—— 150公斤,两年体重200—250公斤,饲养两年也有体重300公斤左右的。1962年烂木干村杉树保屯苗族杨昌济家出栏一失六白猪体重400余公斤,当时德峨乡到县城公路尚末修通,用10多个人把它抬到县城,再用车拉到首府南宁参展。六白猪屠宰率较高,40公斤体重屠宰率达67%—68%,其中瘦肉占46.21%。60—80公斤体重屠宰率75.12%,其中瘦肉占35 .77%,脂肪上升至45 .22%。

六. 广西 百色 德保县 打血

打血

杀猪、羊前,先在备好的洁净盆子放入适量盐,杀猪、羊时,当红刀子拔出后,即将喷出的猪、羊血装入盆子,边取血边用筷子将血与食盐搅匀。然后,将生血盛碗中,再用50℃温开水冲淡,边冲边搅,每二三匙羹生血,可冲兑一碗。冲淡调匀后,静放片刻,即凝结如胶,色泽鲜红。再另将猪瘦肉、心、肝、杂网油剁碎,拌入葱花、姜、酒,炒熟作料,撒放入装血碗面上,即可食用,吃时可再加些酒,味鲜不腥,具有补血壮气之功能。

七.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或糍粑

周末,笔者在隆或乡看到一亲戚家正在忙碌加工糍粑,热心的左邻右舍都来帮忙,让人感觉到有一股充满喜气的氛围在屋内荡漾,帮忙的人们有说有笑,在手掌中搓捏糍粑的过程中一边拉儿女婚嫁的家常,不谙世事的童男童女吃着糍粑在屋内屋外跑来跑去,给小巧的四合院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据女主人介绍,这些糍粑,是给孙子明天提亲用的,要送到女方家去,由女方分发给亲戚,好让亲戚知道有这样一桩亲事,以便今后互相来往,这是隆或汉族的风俗习惯。如果男方来不及在家做糍粑,也可以折算成钱让女方买等量的饼干之类的来代替。家族大的,有时要做1000多个,一般的也要做500到600个,今天我们要做1200多个呢。

这种糍粑,用新鲜质量好的糯米制成,通过蒸、机器碾(也有用碓舂的)、捏、摆放、凉干等步骤,糍粑中间可加馅,隆或的糍粑馅一般是米豆(也叫饭豆)煮烂熟后加油盐姜用猛火炒干,炒干后捏成大小一致的小团,这项工作得提前完成。在捏制糍粑时,又要将热乎乎的粑粑捏成大小均匀的球形,个儿与人的拳头差不多。再将球形粑粑在桌上捏扁捏平,在扁平的粑粑上放上饭豆团,慢慢拉合,揉成美观大方的形状,摆放在铺有干净薄膜的大竹席上或干净的桌面上凉干即大功告成。也有不加馅的,直接蘸蜂蜜或炒南瓜子粉吃。

这种糍粑,加馅的要及时吃掉,最多可以保鲜72小时,过了这个时段就会变馊,最好不要吃了。不加馅的,则保鲜时间要长一些。所以一般隆或汉族在制作这种糍粑送亲时,时间是安排得恰当的,保证了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人的健康。

在隆或街上,大凡是遇到街天,你不仅能看到吃到这种具有隆或特色的糍粑,而且能吃到另一种油炸后粘上红糖的“绞子粑”,放在嘴里,越嚼越香甜。不少或远或近来赶街的男女老少,当肚子“咕咕”叫时,那秀色可餐的特色糍粑或“绞子粑”就成了他(她)们的首选。

八.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火姜

西林火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林火姜,又名细肉姜,株高50―80cm,分枝较多,姜球较小,个体匀称,呈双层排列,根、茎皮肉皆为淡黄色,嫩芽紫红色,肉质致密,辛辣味浓,是制作烤姜块、片的主要原料。[1]

特点编辑

火姜中含有浓郁的挥发油和姜辣素,可加工成烤姜块、烤姜片,经深加工可制成姜粉、姜汁、姜油、姜晶、姜露和酱渍姜等一系列姜产品。具有良好的健胃、祛寒和发汗剂功效。

生产规模编辑

西林县年种植火姜面积一般在5万亩左右,预计总产量12.5万吨。生姜收获季节在每年的12月开始。

九.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粽粑

春节快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刷粽叶、泡糯米,割猪肉,调佐料,准备包“逢”。“逢”是靖西壮话,即是粽子,或叫粽粑,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但靖西壮族人民制作的粽粑与外地的不一样,大糯芳香,个体巨大,匀称美观,用料讲究。因为靖西香糯米质洁白,饭软芳香,做成粽粑煮熟后放上半月乃至一个月,还是鲜香如初。

关于粽粑的来源,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依逢的少年,勤学好问,聪明伶俐,凡事都要想一想。他编织的笥、筛、筌,比别人精致美观、实用。有一年除夕,晚饭没煮好,依逢想去玩耍,天很黑。他想,要是月亮能出来,让小伙伴们一起游玩该多好。要是没有真月亮,有个假月亮也好啊。他想到每逢节日,人们都用糯米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七月十五做“米带”,八月十五做月饼,霜降节做糍粑,能不能也用糯米来做一个“月亮”呢?

依逢把这个想法告诉阿爸阿妈,他爸爸说:“你试试看吧,节日嘛,玩一玩也好。”

依逢用糯米饭捏了个椭圆的,象个黄瓜,不像月亮,他又捏了个圆圆的,象小南瓜,把它放在阿妈铺开的叶子上,可没等手全放开“月亮”就瘫软下来,变成一小堆糯米饭。依逢不灰心,他改进方法,干脆用糯米泡水后,再用宽大的叶子包裹起来,用细绳子包扎好,再煮熟。开出来一吃,味道特别香甜可口,那是粽叶糯饭香合起来的味道。阿爸阿妈都称赞道,十分好吃。

第二年除夕,依逢总结经验,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做馅,吃起来味道更好。亲戚朋友来到依逢家,吃了这种风味独特的食品,都纷纷效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依逢,给这种食品起了个名字叫“逢”。把那叶子叫“东逢”(粽叶)。并且定为春节不可缺少的食品,赠送亲朋好友的珍贵礼物。

靖西的粽粑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风味更加独特,无论色、味、型、配料、制作上等都与外地不一样,品种也多,风味各异。

“逢咩”(母粽)。平常靖西壮族人民做的粽粑,每个粽粑一两斤,这种大粽跟端午节的三角粽不同,形状如同鼓鼓囊囊的枕头,用绿豆或竹豆猪肉作馅。除了平常一两斤重的粽粑外,在春节,靖西每家都要包一两个特大的“逢咩”,每个“逢咩”用米量小的三、四斤,大的八、九斤,里面以猪脚或猪肉为馅,那可是绝对的“巨无霸”。这种特大“逢咩”的制作,需要两人协作才能完成。“逢咩”裹扎好后,还得两人抬着慢慢放入大锅头里。煮熟后也需要两三人抬上来。除夕开始就把“逢咩”摆在神台上敬祭祖先,直到十五日。正月十六,把“逢咩”重煮,并杀鸡设筵,再次祭祀祖先后,方可剥开“逢咩”。当天,各家各户都把已经出嫁的女儿和外孙一起请回娘家,有新婿的还特地把新婿请来一起吃“逢咩”。破开“逢咩”后,按辈份老至幼辈分发,然后共享。民间认为,行此俗即可保新年安泰。

竹篾笼粽粑。靖西龙邦、安宁、南坡等边境地区的群众都喜欢特制竹篾笼粽粑,等到正月初十这一天,用来招待族中亲戚,赠送亲朋好友。它具有体形特别,表油里透,气味芳香,不软不硬,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其制作的方法是:(一)选用箬竹篾片编成长二十多寸,高宽六寸,两端陡斜,下端开着洞口的竹笼,洞边留着六寸的篾片,以备封口。(二)将20斤糯米用冷水洗3-4次,除掉杂物及泥沙,浸泡让米粒膨胀后倒去清水,放入适量硼砂溶液和少量食盐拌匀。(三)取三斤肥猪肉切成肉片,放入盆中,撒上适量的胡椒粉、五香粉、沙姜粉和味精,以及经过烤磨过的花生仁粉。倒入二两烧酒和少许食盐,用手搓压拌匀,腌闷半个小时左右。(四)将笼子口部朝天,用手把粽叶布入笼子底部和四周围,倒入糯米一层,然后放入几块肉片,如此反复十几次,至米满笼口后,用粽叶包住两层,再用篾片编封口部,放入大号沙煲(生铁锅也可),煮一昼夜即可。吃时用一把利刀把篾叶割开成“一”字形,拉出篾片,拨开粽叶,就能品尝到竹篾笼粽粑的美味。

稻草灰粽粑。龙邦、安宁一带的群众爱制作稻草灰粽粑。这种粽粑煮熟后呈灰蓝色。他们之所以要染成这种彩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新年里忌“白”的缘故;一是这种经稻草灰染过的粽粑吃了不易坏肚子,吃时不易腻,并且具有防腐作用,比一般粽粑可久留一倍时间。这种粽粑的制法除配料与一般粽相同外,就是将稻草(糯米稻草更好)的穗部烧成灰后,拌入糯米中搅匀,再加适量的酒(以润透为宜)拌搓,然后簸去稻灰末,糯米就变成灰黑色,煮熟后就变成灰蓝色。这样制作的粽粑,烂而不糊,色泽油光,软而不粘,爽食可口不腻。

壮家人包粽粑,主要是为了过年,粽粑象征团结和睦、甜蜜、吉祥等意义。而除年粽外,在靖西还有特殊意义的各类粽粑。

旧时,小孩到了读书的年龄,上学的头一天,父母就会给小孩包上一盘粽粑,这盘粽粑很特别,有的包成四四方方的,名为“印粽”,叠成一个宝塔形状,以此寓小孩将来“高中掌印”;有的包成长形笔状,称为“笔粽”,谐音“必中”,以此表示小孩必定考中。

靖西年粽每个家庭煮有几十个,自家吃的并不多,除了祭祖所用,其余的粽粑都一对一对地挂在房门边,屋梁上、灶台旁,从初二到十五,这些粽粑就被当成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送出,而自家梁上也会多了一些亲朋好友送来的粽粑。

于是,这过年的包粽、煮粽、送粽,便成了一种带着浓浓亲情和友情的习俗。

十.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烤姜

烤姜 用隆林的黄姜去皮后置烤炉中慢火烤制而成。烤姜具有肉厚、细嫩、鲜辣、性微温的特点,将其粉碎即为姜粉,可用作调料,调配各种菜肴,此外还具有温骨抗疫、消痰化结、增进食欲之功效。烤姜在县境内都有生产,但以革步、新州、平班等乡镇为最,年产500—600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