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涪陵特产美食介绍 涪陵有什么特产可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涪陵特产美食介绍 涪陵有什么特产可带更新时间:2022-12-03 10:46:43

一. 重庆市 涪陵 酥心脆糖

酥心脆糖系重庆传统名产之一,是在酥心糖不断发展演变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品种。酥心脆糖以白糖、芝麻为主要原料,兼有芝麻杆、酥心糖的特点。其口味纯甜浓香,皮脆心酥。别具风味,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多用于馈赠亲朋好友。

酥心脆糖是在酥心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品种。酥心糖夹心糖的一种,用油料作物种籽的熟酱体(简称为油籽酱)作为馅心(常用的油籽酱有芝麻酱、花生酱、葵花籽酱、黄豆酱)外包硬糖皮而成。

酥心糖既具有硬糖坯的甜脆性,又有油籽酱诱人的芳香气味和滋味。酥心脆糖组织松酥,食之香甜酥软,十分适口,具有特殊的风味,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用作酥心脆糖心馅的各种油籽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此外油籽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以及烟酸和较多的无机盐类。因此酥心糖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健康食品。另外酥心脆糖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足,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销路好。

二. 重庆市 涪陵 老麻抄手

老麻品牌起源于涪陵区,创始于2003年8月,创始人田川。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分店遍布直辖市。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石柱、丰都、万县、长寿、南川等区县。

老麻抄手分为清汤、微微麻、微麻、中麻、老麻及特麻6种味道,加上店家用香浓的骨头汤和鸡汤混合冒抄手,抄手吃完的同时汤也会一滴不剩。

三.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四. 重庆市 涪陵 涪陵脐橙

涪陵脐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涪陵脐橙:该品种1993年引入涪陵地区沿江乡镇种植,并用于地产劣质柑桔园高换。现已建基地1.5万亩,2000年产果0.7万吨,2003年进入盛产,年产可达1.5万吨以上。本品种注册"鹅冠"牌商标,其果形椭圆,色泽橙红,脆嫩化渣,具香气,可溶性圆形物11%以上,单果均重300克以上,2000年获"重庆名果"称号。

五.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青菜头

涪陵青菜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青菜头,是重庆市涪陵区的着名,涪陵青菜头具有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品质优良、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它不仅是加工成品涪陵榨菜的优质原料,而且是营养丰富的特色时鲜蔬菜,无论以煮、炒、腌、泡等方式调制食用均鲜香可口,深受各地老百姓喜爱。

“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09年12月成功注册后,充分利用“涪陵榨菜”和“涪陵青菜头”两块金字招牌,大力推动涪陵青菜头鲜销市场和半成品加工市场的双启动和双升级,使“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市场杠杆功能得到大力强化,涪陵青菜头鲜销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

涪陵青菜头,除了做涪陵榨菜主要原料之外,还是巴蜀老百姓冬天的主要蔬菜之一,可泡、炒、烧、拌、煮汤,等多种吃法。

吃法之一,泡青菜头:将青菜头的老皮削掉,洗净切成小块放进用我们涪陵独有的胭脂萝卜养过的泡菜水坛子里,第二天就可以捞出来,切成小片或丝,颜色红白相间,脆嫩爽口,清香飘逸 。空口也能吃上一小碗。寒冷的冬天,人们都爱炖上一锅滋补的肉汤(或排骨或猪脚或鸡或牛肉),喝着着浓浓肉香的汤,再下着这脆脆的新鲜泡菜头,幸福并享受着!97i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吃法之二,呛炒青菜头:切片,在烧开的水里过一下捞起空干水分,用油将干辣椒炒香微糊放下姜蒜出香味后放下青菜头片,加上味精调味盐即可。菜头入口润滑,略带微微的苦味,清香翠绿。很好的下饭菜哦!

浑身长满疙瘩的青菜头,似乎很难与财富挂上钩。但涪陵人经过长达百余年的探索和努力,使其成为鲜、香、嫩、脆的新型腌菜,成为“世界三大名腌菜”香飘世界。

最关键的是,涪陵青菜头串起了一个从田间到餐桌,从选种、加工到销售、品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全国蔬菜产业中,实属罕见。

也因此,涪陵榨菜也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财富油井”。而原本只是榨菜原料的涪陵青菜头,现正成为重庆“第一菜”远销全国。

在重庆全市蔬菜产业的规划版图上,有三大重点区域,其中之一就是三峡库区加工蔬菜带。要在长江沿线的涪陵等区县发展榨菜生产,加工蔬菜播种面积要达到200万亩,使榨菜产业成为沿江农村的特色支柱产业。并且要把榨菜的原材料,俗称涪陵青菜头打造成为重庆第一蔬菜品牌。

六. 重庆市 涪陵 涪陵水牛

涪陵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水牛原产于涪陵县,南川县的鸣玉和武隆县的平桥等地。涪陵县位于重庆市的西南角,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5℃,降雨量年平均1071毫米,无霜期295天以上,日照长,农作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还盛产洋芋和豆类。产地主要属川东条状山地漕谷区,水田面积大,尤其是平坝地区,田大、泥脚深,需要体型高大、劳役持久和拉力强的耕牛,因此,产区农民特别重视耕牛的选种和培育。产区饲草丰富,给涪陵水牛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饲料条件。

地理分布:涪陵水牛广泛分布于涪陵地区沿长江的垫江、丰都、涪陵、南川四县。

品种特征:涪陵水牛体型较大,体躯略短,前胸开阔,背腰宽平。被毛多为青色与黄褐色,个别有芦花色和白色,稀乏薄皮有光泽。头方正,嘴粗短,角呈八字或盘型。四肢粗壮,蹄黑色,多呈木碗型,也有剪蹄和踏蹄。尾根粗、尾细长。

涪陵水牛是我国著名的役用型地方品种,以拉力大、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被誉为“四大”名水牛之一,具有结构紧凑、品种特征明显、外貌一致性强、肉质较好和体成熟晚等特点。日增重不高,后躯欠丰满。今后在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的基础上,要坚持母牛、犊牛补饲,采用综合措施,使当前以役用为主的济陵水牛,逐步培育成肉役兼用型优良地方品种。

七.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锦橙

涪陵锦橙:又名涪陵双溪12号,以其1987年在涪陵义和镇双溪果园优选而名,199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主栽品种,现已种植2万多亩。2000年注册"鹅冠"牌商标。本品种果形椭圆,色泽橙红,皮薄光滑,近于无核,细嫩化渣,汁多味甜,主要用于鲜食和加工。1995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八. 重庆市 涪陵 京酱风肉

京酱风肉是重庆涪陵地区的民间传统食品,素以色美味鲜,爽口不腻而闻名,食用时蒸、炒、爆皆可,佐餐下酒皆宜。( 重庆)

涪陵京酱风肉是重庆涪陵地区的民间传统食品。带皮无骨,咸度适中,成酱黄色,味香、身干、不臭、不腐。素以色美味鲜、爽口不腻而闻名。食用时蒸、炒、爆皆可,佐餐下酒皆宜。主要原料配方是猪肉、白糖、甜酱、八角、盐、甜酱、 酱油等。京酱风肉在制作方法与几大要点,及各种原料的相克与营养成分。

涪陵京酱风肉产品的质量要求为生肉制品,食客购买后不应久贮,还应进行蒸煮,最后采用蒸的办法进行再加工。蒸煮时间为30-40分钟。出厂产品质量要求:口感要求入口鲜美甜咸,肥而不腻,越品越浓,具有酱香味浓,紫绛泛红的京酱固有风味。肌肉呈鲜红或枣红色,脂肪照空看呈乳白色,肉块干爽结实,无霉变无异味,每块重500-600g。包装要求字迹清楚、图案明晰、无污染。保质期为3个月,吊挂于透风室内为6个月(无真空包装者)。此加工以浸泡渍法为佳。为此批量加工应采用浸渍腌制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涪陵京酱风肉的制作方法:

1、将新鲜猪肉刮净皮面,剔除骨头,切成50厘米长的长方形肉块。在肉一端穿上一条麻绳,麻绳上打一套。

2、肉坯用盐、硝、揉搓20分钟,然后再用白糖、甜酱、酱油、八角混合均匀,涂抹在肉坯上,码在洗净的缸内,进行腌制。腌制2天后,进行倒缸,倒缸后再腌1天。

3、腌制后用清水洗去肉皮上的调料,悬挂在竹竿上,置于通风向阳的地方晾挂,晾挂时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使肉变质。晾挂约15天左右,以肉已经风干为度。

4、肉风干后,在肉皮上刷一层酱油,晾制后即为成品。

九. 重庆市 涪陵 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涪陵榨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榨菜渊源: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当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菜头"。因为它茎部有膨大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象圆球,有的象羊角,有的更象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在1936年,我国著名的园艺家毛宗良及1942年农学家曾勉和李曙轩教授,按国际惯例给"青菜头"作过拉丁文命名。毛的命名是: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satsai Mao,其意为"芸苔属种菜变种--青菜头"。曾、李的命名为: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nmida Tsen et lee。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分析,在系统地对芥菜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正式确定"青菜头"的植物学名称为"茎瘤芥(Var tnmida Tsen et lee),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李教授的命名形式(缩写)。茎瘤芥在植物分类上的定位为:"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叶芥亚种,大叶芥变种的变种。它最初由野生芥菜经漫长的历史时期进化而来。目前,尚无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种植物始于何时何地。是否为涪陵所独有,这给涪陵大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