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闽侯特产猪油炒米 家乡特产炒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闽侯特产猪油炒米 家乡特产炒米更新时间:2022-11-24 13:27:38

一.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猪油麻花

猪油麻花,面食,特点:色泽茶黄,形如麻绞,酥脆香甜,散口化渣。烹制法:炸。此品是四川民间小吃,老幼皆宜,又名“麻花”,因形如麻绞而得名。

川味猪油麻花的做法:58H

1、面粉配红糖(化散)、白糖、化猪油、发面、纯碱,加清水。58H

2、先与面粉充分和匀,再用力揉和至熟,拉成9厘米宽、2.5厘米厚的扁形片子,抹上菜油。58H

3、待15分钟后,用刀横切成重约80克的一字条,搓麻花形。58H

4、下油锅炸成浅茶黄色,起锅沥去余油即成。58H

操作要领:和面是关键,加水时要把面粉尽力和匀后才揉合,否则就会成“包浆面”;炸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麻花要散,以中火为宜;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掌握好面的碱性。58H

二. 陕西省 西安 鄠邑区 酸菜炒米

酸菜炒米是西安得一个特色美食,其实是炒饭,炒米是当地人的统一叫法。米饭可以与肉丝、蔬菜、鸡蛋等搭配,但最常见也是最招牌的是用酸菜肉丝炒制,即为俗称的“酸菜炒米”。炒米混合了酸菜的酸、油的香,吃起来酸酸辣辣,香而不腻,米饭不粘连,口感清爽。配上涮牛肚、烤肉、酸梅汤、鸡蛋汤等一起吃,更有一番风味。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肉松

福州肉松,用猪精瘦肉、白糖、酱油、熟油制作而成,呈细丝状,食之酥脆可口、油而不腻,相传是清咸丰年间的厨师林鼎鼎所创,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福州肉松是福州人传统的佐餐佳品之一。一碗白粥配肉松,清淡、美味又有营养,是许多福州老百姓的美好味觉记忆。

五.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猪油发糕

猪油发糕,面食,特点:绵软松泡,油而不腻,香甜可口。烹制法:蒸。此品为传统的四川民间风味小吃,广受各地群众喜爱。

面粉放入缸内,加水和酵面搅成浆糊状,加盖发酵。发面内配猪边油(切小丁)、白糖、蜜桂花,用化水的苏打粉调和好酸碱度,上笼用旺火蒸熟。翻出后切菱形块,装条盘即成。FCr

操作要领:FCr

1、糕浆要用力搅拌,发酵一般要1—2小时,待糕浆上面出现小圆泡、能闻到酸味时即要调和好酸碱度;FCr

2、猪边油要先用开水氽一次,除尽油皮,切成小指头大的小方丁;FCr

3、笼底可用糯米纸或玻璃纸、纱布等铺底,以免漏浆;FCr

4、笼的一角要隔上一块木板,使蒸气透入笼内。FCr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云梦县 云梦猪油饼子

在云梦最为典型的是:猪油饼子

各式家乡特色饼子都可以是同一种炉子烤的,但是他们往往单一炉子烤单一的饼子,暂没见过多种饼在同一炉内。这种长相的饼子有两种,甜和咸味的。咸的就是猪油饼子,有一点儿肉沫抹在面上;如果是甜的就简单的叫做饼子,或者糖饼子(如图所示);它们俩都会有白芝麻在上面。还有个略微不同的地方:猪油饼子面上会有一圈划痕,而甜饼子没有。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兴隆咖喱牛肉饺

福州兴隆咖喱牛肉饺:本品呈月芽形,水波浪捏边,中心隆起,表面为淡黄色,底咖喱黄色。具有浓厚的咖喱风味,壳皮酥松,馅质细嫩,咸中有辣,味道鲜美。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炒米

同“浏阳油饼”一样,“浏阳炒米”也是之一,浏阳人喜爱的一道传统美食。“炒王牌”炒米以“秉宗传统、紧跟时尚、贴近大自然”为经营宗旨,走品牌经营之路,以其独特的香、甜、脆、松口味,一举征服了万千食客。甚至有人说,来浏阳没看到烟花是第一憾事,没有吃到“炒王”便是第二憾事。近年,“炒王”炒米以无以可挑剔的质量及信誉,多次荣获省、市优秀产品奖,在多次的食品博览会上受到中外客商的交口称赞。

历尽天华成此景。“炒王”牌系列食品拥有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开拓。值此第二届中国文化世到来之际,“炒王”食品将以推介浏阳为重任,面向四海嘉宾,与各位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真诚合作,实现品牌+资本的有力联合,并借此盛会之际面向社会招纳贤才,一起共创辉煌的明天!

九.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蒙古炒米

有人说蒙古族的炒米是中国最早的方便食品。是不是“最早”,暂不追究,可由此引开的话题却是颇有意趣。蒙古语称炒米为“呼日森布达”,是草原牧民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蒙古人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炒米。有客人到家,好客的蒙古人总会佐着奶茶、奶皮、奶豆腐、黄油,在桌上摆上一碗黄橙橙的炒米。

炒米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汉朝时就有用煮、炒、碾等工序加工制作糜子的食用方法出现,到了宋末元初,蒙古族人民便开始广泛地食用炒米。

炒米的原料是糜米,要经过煮、炒、碾等工序制成。先将洗净、去掉杂质的糜米放入锅中煮沸,待破开米嘴后,马上出锅晾干再炒熟,炒锅中要加入干净的细沙和糜米混在一起。这样炒出的炒米发硬,有嚼头,是蒙古人喜欢的口感。但没有破嘴就炒出的炒米,发软好咬,但没有什么嚼头,被当地人称作“汉人炒米”。最后,将炒好的糜米用石碾碾去皮,既可食用。

蒙古人食用炒米的方法可为变幻无穷,讲究和多种食物搭配。干嚼可做零食,泡入肉汤可当主食。总之,怎么吃仿佛都是信手拈来,全凭个人口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