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门市蓬江区特产店 江门蓬江区特产有哪些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门市蓬江区特产店 江门蓬江区特产有哪些零食更新时间:2022-12-28 21:05:43

一.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江门侨福米(丝苗米)

江门侨福米(丝苗米)--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恩平莲雾

恩平莲雾--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莲雾(学名:Syzygiumsamarangense),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天桃、辇雾、爪哇浦桃、琏雾,桃金娘科,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尤以爪哇栽培的最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称。在海南莲雾被称为“甜不”,也称为“扑通”,因为经常从树上掉下来扑通一声响,有些海南人只认识“点不”,却不知道莲雾为何物,在广东它也被称做“棉花果”,潮汕地区称为“莲雾“。

果实顶端扁平,下垂状表面有蜡质的光泽。果肉呈海绵质,略有苹果香味。莲雾的种类很多,果色鲜艳,有的呈青绿色,有的呈粉红色,还有的呈大红色。莲雾的果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钾等矿物质,适合治清热利尿和安神,对咳嗽、哮喘也有效果。

三.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菜心

鹤山菜心--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四.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凉瓜宴

凉瓜宴

杜阮凉瓜,碧绿皮厚、表纹玲珑,味独特而形美。大厨们自然不会放过这里的美味原料,炮制出自成一格的“凉瓜宴”。一席上来尽是养眼的翠绿。首先上的是蚝豉白豆凉瓜汤,汤中放进了酸菜和排骨一起煲。冰镇凉瓜是主打菜,入口冰凉透心,清爽多汁,充分突出了杜阮凉瓜的过人之处。接下来是清爽可口的清炒凉瓜丝、冶味汁浓的鱼骨焖凉瓜、传统家常的豉汁炒凉瓜和白灼凉瓜蘸白糖。苦中有甘,回味无穷——这便是杜阮凉瓜的妙处。

五.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杜阮大顶凉瓜

杜阮大顶凉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杜阮大顶凉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杜阮凉瓜,又名杜阮苦瓜。是江门市乃至省、港、澳地区无人不晓的特色知名农业品牌。其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别于其它凉瓜的标志迷人官特征,本地人称之为大顶瓜,将其形容为“柿饼蒂,老鼠尾”。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当地就已经开始种植凉瓜,在民国时期,杜阮柿饼蒂(杜阮凉瓜)就已经比较著名。解放前,就有一首民谣唱出了江门当时的名蔬名果:“杜阮苦瓜柿饼蒂,莲塘菱角两头利,滘头大蔗真脆皮,江门白菜匙羹髀,荷塘芥兰几分地”。杜阮凉瓜获得了“江门市十佳农土特(初级类)产品”、“广东岭南特色食品”和 “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杜阮大顶凉瓜(又名苦瓜)始种于杜阮一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杜阮一带多为沙质土壤,十分适宜种植凉瓜,且瓜型也有别于其他地方,当地人称之为大顶瓜或“柿饼蒂”。特点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质优型美著称,是其他产地的凉瓜是无可比拟的。本地餐厅喜欢将凉瓜皮削出,制出如盐水凉瓜、凉瓜炒牛肉、豆豉凉瓜皮等菜式,有清热、祛火的功效。

杜阮凉瓜是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的。杜阮大顶凉瓜(又名苦瓜)特点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质优型美著称,是其他产地的凉瓜是无可比拟的。杜阮凉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杜阮凉瓜(又名苦瓜),据传始种于杜阮一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驰名省港澳,远销东南亚,为杜阮出口量较大的农产品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杜阮凉瓜的全盛时期,杜阮镇一年的种植面积高达4000多亩。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杜阮镇凉瓜的种植面积已锐减至800亩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杜阮镇近年来正通过积极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注册“杜阮苦瓜”商标,谋求在保护区域品牌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把杜阮凉瓜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虽然杜阮镇本地的凉瓜种植面积锐减,但是与杜阮镇相邻的鹤山市共和镇,因为“杜阮凉瓜”市道好,加上土地、环境也非常适应凉瓜种植,近年来大面积种植“杜阮凉瓜”,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

杜阮凉瓜的特点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皮,如果是瓜身比较长和表面比较光滑的,就不是正宗的杜阮凉瓜,而且正宗的杜阮凉瓜在市面上的售价比其他的苦瓜要贵。

杜阮凉瓜还分别获得了“江门市十佳农土特(初级类)产品”、“广东岭南特色食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同时杜阮镇龙眠、井根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也成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杜阮凉瓜,有望在走上品牌发展之路后,迎来新一轮发展商机。

2013年,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杜阮凉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杜阮凉瓜产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中和、龙溪、亭园、双楼、井根、子绵、松岭、龙眠、龙安、龙榜、杜阮、杜臂、上巷、松园、瑶村、北芦、南芦、长乔、木朗、贯溪20个村委会和中心、新河、金朗3个社区居委会。杜阮镇地处江门市蓬江区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 o54′55 ″~ 113o4′1″,北纬22 o33′7 ″~ 22o39′6″,杜阮镇东面的贯溪村与江门市环市街道办接壤,西面的子绵、井根、中和、龙溪、亭园村与鹤山市的共和镇毗邻,南面是新会区的圭峰山脉,北面与棠下镇相连。全镇凉瓜生产面积8000亩,年产量9500吨。

六.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开平狗肉

江门人喜吃狗肉,尤以开平人为甚。开平狗肉,以振华、龙塘、楼冈为佳。振华狗肉取其原味;赤坎等地蒸狗,喜欢放进油炸过的腐竹、黑豆等,与狗肉同煮

七.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剑花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邵店板栗

邵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邵店镇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以前,由于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板栗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0万公斤左右。近年来,质监局、科技局、林牧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共同联手扶持该镇的板栗产业发展。通过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着力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引进培育了焦扎、青扎、处暑红、十月红等多个优质板栗品种;推广了板栗矮化嫁接、密植及劣品种老栗树换头嫁接等先进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推行板栗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显着成效。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镇沭河村名品,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邵店镇被称为“中国板栗第一镇”。积极引进焦扎、青扎、处署红、十月红等一批优质板栗品种,组织板栗专家根据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无公害精品板栗示范园标准》、《优质板栗重点生产技术》、《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日历》、《板栗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四个板栗生产标准。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示范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各项目区生产的板栗进行随机抽查,全面建立监控体系,从而促进了项目区板栗标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目前,该市生产的“沭河”牌板栗已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邵店镇被中国林科院专家誉为“中国平原板栗第一镇”。邵店板栗,分油栗,毛栗两大类型。其中邵店大油栗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近年来,经两次选种,先后选育新沂九加重、处处红、盘龙栗等单株优良品种,经省验收确定为区域性发展品种,;已在省内外推广。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 邵店板栗参加展出,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十多年来邵店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邵店大油栗, 邵店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邵店板栗

地域范围

邵店板栗登记保护种植区域位于新沂市邵店镇邵西村、沂北村、邵店村、菜园村、叶海村、陈堰村、西鲍村、友谊村、朱圩村、联合村、悦集村、东鲍村、沭河村、刘冲村,总计涉及邵店镇14个村,种植面积767公顷。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8°24.837'-118°29.038'之间,北纬34°07.598′-34°09.611'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栗果紫褐色,附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栗果玲珑秀美,果肉嫩黄细腻,色泽油光发亮,生食清脆,味道甘甜,有桂花香,质地致密,糯性强。籽粒大(平均籽粒12.3克,最大18克),皮薄易剥,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邵店板栗具有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富含蛋白质、糖、淀粉、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经检测每100克邵店板栗坚果含蛋白质5.4-5.8克,淀粉23.8-25.6克。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板栗。 3、安全要求:邵店板栗产品质量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DB32/T 546-2002 无公害农产品 板栗》,产地环境按照标准《GB/T 18407.2-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九.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龙口狗肉

龙口狗肉

龙口善烹狗肉,名声闻于远近,近年来海外及港澳同乡会每逢组团回乡,也必到龙口品尝,口碑极佳,誉为“的确够鲜美,食过返寻味”。

龙口狗肉的泡制方法是:将斩件狗肉武火白镬烙干,捞起,净镬;将下什起油镬炸至半熟,捞起、净镬;将拍扁的姜起油镬翻炒后,加入少许陈皮即放水,一般浸至肉面为合适。中火煮半小时左右,试食觉不糜不韧,即可下佐料。其分量是:每公斤狗肉配腐乳15小块,片糖20克,碎鸭蓼叶10克,生油适量。将全部佐料放盂中捣匀,再加入浸软的支竹50克,连同下什一起下镬与狗肉拌匀,加盖文火至有汁而不黏为宜。待三滚,则香气扑鼻,正是神仙企唔稳之时!

十. 台湾省 澎湖 香亭鱼羹特卖店

吴先生的鱼羹是市场里闻名的小吃,新鲜大块的鱼裹粉现炸,口感相当实在,而羹汤则以多种中药香料加冰糖熬成,色泽澄黄略带透明,轻啜入口,香浓的滋味满溢齿颊。( 澎湖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