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丹东特产在哪卖好点 丹东十大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丹东特产在哪卖好点 丹东十大特产送人更新时间:2022-11-30 23:03:40

一. 辽宁省 丹东 振兴区 金蝉戏牡丹

金蝉戏牡丹为丹东名菜,是以黄海对虾和小人鲜(黄海贝类)为主料,以香菇、鱿鱼泥、青红椒丝为辅料,以高档鲍汁为主调味品精心烹制而成。

将鲜大海虾去皮和头,将虾肉拍成片,再用水氽熟,成花瓣形。另将小人鲜和调好的鱿鱼泥,制成金蝉形。最后将蒸熟的金蝉和滑炒牡丹虾片合成在大圆盘中。其特点是,造型逼真、色泽分明、口味滑爽、营养丰富。

金蝉戏牡丹的作者——安东阁酒店厨师牛文杰,为丹东市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十大名厨”之一。他采取南北结合、中西合璧的手法,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经多年研制,将丹东——黄海海鲜,创出新口味,新菜品。金蝉戏牡丹在首届“家乐杯”东北三省名厨技术交流比赛中获得盘设奖。

二. 辽宁省 丹东 元宝区 丹东丝绸

我国的丝绸生产历史上有“南桑北柞”一说。“北柞”即指的是丹东地区的柞蚕生产,它是生产丝绸的原料,中国的柞蚕资源,85%在辽宁,辽宁的80%在丹东。一百多年来,丹东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柞蚕原料加工和柞蚕丝绸生产基地,丹东柞蚕丝绸,中外驰名,是我国纺织业的传统出口产品。曾经流传着“上有天堂,下有丝行”的说法,反映了丹东丝茧业的黄金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柞蚕丝产品不断提升档次和水平,许多名品还经常作为国礼送给外宾,也成为游客来丹的首选,这是丹东丝绸永远的骄傲。自世纪60年代,丹东丝绸工业已形成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生产体系。 在1992年前,丹东丝绸业的辉煌时期,全市丝绸业的年产值在3.5亿至4.5亿元左右。

三.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陶李板栗

陶李村被誉为“中华板栗第一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土壤,是全国少数适合种植有机板栗的地区之一。全村现有板栗园1.5万亩,近100万株,年产板栗2000吨。现有丹泽,金华、大丰等28个品种,其中本村自己研发的“陶李一号”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近年来,陶李村联合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了板栗深加工厂,生产板栗粉、板栗饮料、保鲜栗仁等板栗食品,全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年产值1.96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960万元;固定资产已达3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3万元。该村先后获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中华爱国先进示范单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村等荣誉称号。

四. 辽宁省 丹东 东港 银杏树

丹东市银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树龄在80年以上的近千株,树龄在30年以上的4000株。东港市孤山镇圣水宫前的“银杏王”更是全国闻名,这两株雌性的“银杏王”植于唐玄宗年间,距今已有1300年,树高35米,主干粗,3个成人张开双臂合抱才能抱过来。夏季,人在树下仰视,白日不见天色,夜晚不见星光,秋季落叶时树下能积一尺厚叶片,果实每年都达数百公斤。1984年,银杏树被定为丹东“市树”。目前,市区用银杏树绿化成型的有六条街道,有1600余株,加上公园、市郊银杏树,总计4000余株、为全国罕见。银杏全身是宝。果实白果可治疗肝病、气管炎(食多者易中毒),果仁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银杏酸、银杏醇、抗衰老素,适量食用可以解酒,煨熟服食缩尿、止泻,有滋补保健作用;银杏叶中提炼冠心酮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银杏根含白果苦内脂,治疗妇科病,兼作水田肥料和杀虫剂,银杏木是上乘的装饰材料。银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银杏果实白果出口港台、日本、东南亚、西欧、美国,每斤价格50元,且有抢购之势。银杏属珍稀高效树种,寿命长,结果期可达800多年,被誉为树中之冠。天然生长,一般25~30年挂果,人工嫁接,可提早15~20年结果。银杏果实产量高,按“矮密早”方法栽培,每亩110株,5年开始挂果,株产1.5公斤,价值30元,每亩收入3000元,以后每年成倍增长,8年后每亩平均产值1~2万元。丹东地区将银杏作为高效林业予以开发,银杏育苗238亩。( 丹东)

五. 辽宁省 丹东 元宝区 粘糕饽饽

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六. 辽宁省 丹东 宽甸 林蛙油

丹东:林蛙油

史书载,林蛙油性味甘平,具滋阴补肾、润肺生津、传神名目、健胃益肝等功效,对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状的作用明显,故清朝便为贡品进贡朝廷。

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余脉,这里山深林密,天然林比重大,生态环保,是林蛙生息的最佳区域,更因小气候原因,宽甸林蛙山上吸食活动时间长,冬眠时间短,其蛙其油的品质要远远好于其他地区。林蛙是一种集食用和药用为一体的两栖类野生动物,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四大山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养颜的佳品。

林蛙养殖是丹东山区林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潜力很大。宽甸满族自治县野生林蛙和蛙油产量居全国之首,为东北林蛙主产地之一,素有林蛙之乡的美称。目前,丹东林区共封沟养蛙3000多条,养殖专业户4059个,年产商品蛙8000多万只,产值达2.4亿元。全市林蛙养殖重点乡镇有20个,涌现出像凤城市玉龙镇、宽甸县的大川头乡这样超百万元产值的乡镇。

来丹做家具生意多年的王先生,每年都要采购丹东馈赠亲朋及生意伙伴。但去年始,他将目光聚焦于北方山奇生产的即食林蛙油。他说:“将即食林蛙油作为馈赠首选,因它在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亲朋圈内非常认可,大家说,即食林蛙油食用方便,安全可靠,很有档次,称得起丹东、省名牌。”

七.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丹东泥螺

泥螺,学名吐铁。鸭绿江入海口的,在海滩有淤泥的地方生长。是贝壳类软体动物,壳薄,体表有粘液,大小如偏豆。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泥螺大都经腌制后食用。新捕到的泥螺用海水洗净,放入容器内,加盐后快速搅拌,静置若干时候,待泥螺死亡后,去掉水份,再加盐,加酒若干,将容器口封住,经一星期以后,即可食用,异香扑鼻。只要不开封,久储不坏,味极鲜脆香美。古人有诗赞道:"次第春糟土冰储,舟移万瓮入姑胥。安期写罢神仙簏,酒墨都成蝌蚪书。"新鲜泥螺可以放汤。煮前先用食用,肉粒变小而色褐,其味鲜不亚于牡蛎汤。

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泥螺营养丰富,又具一定医药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还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

八. 辽宁省 丹东 振兴区 野山参

辽宁丹东天然次生林丰富,气候、土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中药材的生长,植物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品种1100多种,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石柱参、野山参、天麻、辽细辛、辽五味等传统的名贵药材。

九.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辽细辛

细辛是马兜铃科,属多年生喜阴性草本植物,主要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林区,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辽宁省的细辛主要分布东部山区的宽甸、凤城、桓仁、本溪、新宾等地。丹东是主产地,一般称“辽细辛”,是细辛中的上品,药用价值极高。在野生细辛已处于绝迹状况下,丹东从80年代初开始栽培,并获得成功。全市细辛栽培面积达3400余亩,年产量530余吨,全市适宜种植细辛山峦面积20多万亩。中医学上细辛以全草入药,性温、味辛、温经散寒、化饮、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风湿痹痛、齿痛、鼻渊等症,近几年保健品、装修材料也开始应用,并出口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行情:干货28元/公斤。( 丹东)

十. 辽宁省 丹东市 东港 东港梭子蟹

东港梭子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港梭子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港梭子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辽宁东港海域的梭子蟹为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三疣梭子蟹的渔汛一年有春秋两次,产量高,体大肉多,营养丰富,尤其是卵巢和肝脏。卵巢可供作上等调味品。肉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畅销国内外。壳可作药材用,又可提取甲壳质,广泛用于多种工业。

梭子蟹在冬季洄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多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瓣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呛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

东港黄海海域生长的梭子蟹由于生长环境水温较低,故周期较长,比其他海域及养殖的梭子蟹肉质更加鲜美,盛名享誉国内外,长期远销日韩等国。2009年以来东港地区出口梭子蟹2500多吨,货值2076万美元。

东港梭子蟹

地域范围

东港梭子蟹主要产自黄海北部的鸭绿江口渔场和园山渔场。地域保护范围包括18渔区、19渔区、32渔区的2、3、6小区和33渔区。地理坐标为西界北起北纬39°47′04″,东经123°30′57″,向东南至北纬124°00′00″,东经39°00′00″,北界为陆地沿线,东界和南界为中朝海上分界线中国一侧,总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东港梭子蟹生活的海域所独有的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等海况条件和独特的海域环境,造就了东港梭子蟹特有的品质特色。 (1)外在特征 东港梭子蟹外观,体型硕大,体态丰满,体纹明显,色泽鲜艳,无黑斑,脐上部无胃印。活力,螯足与躯体连接紧密,不松驰下垂。鳃丝,鳃丝清晰,白色或微褐色,无异物。组织,体形肥满,腹部紧贴中央沟,手指压腹部有坚实感,肉质紧密有弹性,不易剥离,蟹黄凝固不流动。气味,具鲜活蟹固有鲜、腥气味,无异味。 (2)内在品质 东港梭子蟹内在质量要求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口味最佳,可食部分占52%。东港梭子蟹的营养成分每100g中,含天门冬氨酸(ASP)956mg、苏氨酸(THR)433mg、丝氨酸(SER)479、谷氨酸(GLU)1435 mg、甘氨酸(GLY)652 mg、丙氨酸(ALA)570 mg、胱氨酸(CYS)53 mg、缬氨酸(VAL)474 mg、蛋氨酸(MET)183 mg、异亮氨酸(ILE)366mg、亮氨酸(LEU)685 mg、酪氨酸(TYR)360 mg、苯丙氨酸(PHE)463mg、赖氨酸(LYS)575 mg、氨(NH3)140 mg、组氨酸(HIS)182 mg、精氨酸(ARG)773 mg、脯氨酸(PRO)586 mg、钙1.03 mg、镁825 mg、锌32.9 mg、二十碳五烯酸(EPA)(占总脂肪中)13.70%、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中)14.12%、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中)338.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中)29.09%。 (3)安全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捕捞海域的管理,严格执行GB20556-2006三疣梭子蟹、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GB11607-9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等国家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