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台湾特产纪念品和礼物有哪些 台湾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台湾特产纪念品和礼物有哪些 台湾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11-29 00:30:52

一. 台湾省 屏东 琉球香肠

琉球香肠最大特色就是“去筋”,也正因为去除筋,琉球香肠吃起来没有任何硬硬难嚼的口感,加上本身肉质精良,不添加防腐剂且用真正的猪小肠包裹,口感既天然又极好,而且制作过程完全公开,琉球香肠使用在春卷和香肠炒饭也是不错的搭配。

二. 台湾省 新竹 烟肠

乃客家人所称的香肠,又称为粉肠、水烟肠或白烟肠,其外形虽然类似香肠,但口感却截然不同,吃起来香香软软的,带点Q劲。以米酱、糖、盐、辣椒等混合而成的沾料,甜中带辣,与烟肠一起入口,最能吃出烟肠的特殊风味。

三.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拌汤和糊糊

拌汤和糊糊:拌汤和糊糊皆是只用面、不下米而做成的稀饭。将面搅拌成块状碎块拨入水锅中熬成者皆名曰"拌汤"。"拌汤"中最佳者为"白面鸡蛋拦汤"。它是将白面加少量的水,细心搅拌成虚面均匀的"扑穗儿",徐徐洒入已开的水锅中,稠稀要适当;熬至将熟时,加入适量的咸盐,再将已打均匀的一、两个鸡蛋糊糊,细细流入锅中,皆成漂亮的"蛋穗儿"漂于汤面上;最后炝入素油、葱、椒等搅匀食之。味道清香,柔软滚烫,是病人或缺乳婴儿的食品,其他面拌汤做法皆同,只是不打鸡蛋,而可切入少量的山药条儿。"糊糊"是将干面直接涮入水锅中而熬成的稀食的总称。其中有:"莜面糊糊、面茶、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糠糊糊、菜糊糊"等。"莜面糊糊"是不产小米的山区居民常食之稀饭,里面放上一些山药条子,加上盐,熬至烂熟。喝之香咸"热乐"颇有味道。"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则是放少许碱而熬成。"面茶"则是将莜面炒至金黄色,成为"茶面",用"茶面"涮成的糊糊,叫做"面茶",调盐喝之。因其颇有"油茶"的味道,故起名曰:"面茶",以有别于"油茶"。它是普通人家冬季调剂的生活,代替油茶的饮用物。而"油茶"则是用羊或牛油加白面炒成之"油茶砣子",食用时,用刀削下适量,放入锅内熬成。它是中等以上的殷实和富裕人家当家人冬季乐意食用的补品。 

四.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五. 台湾省 台北 胡椒饼

台北人气小吃—胡椒饼

热腾腾刚出炉的胡椒饼,外酥内香的好滋味,多年来在台湾已是超人气的午后点心之一,位在台北东区忠孝东路四段巷中的“福州世祖胡椒饼”,只要一到下午四、五点钟就有不断排队购买的人潮,手脚利落的工作团队现场现包现烤,以二个大陶窑烤约15分钟实时出炉,吴老板说:“每日的销售量可高达七、八百个。”

“福州世祖胡椒饼”总店起源于饶河街,老板吴先生以往在总店学习制作胡椒饼的技术约有一年多的时间,今年月在忠孝东路巷中自立门户开了台北第5家加盟店。吴先生表示,要做出一个成功的胡椒饼,控制火侯的温度是最重要的,以长期累积的经验来控制窑中温度,温度太高时就要撒水降温,不时还要注意火源的方向。看着吴先生手上多处被烫伤的疤痕,他笑着说,这就是经验的累积。

皮薄馅料多是这里胡椒饼的一大特色,坚持使用精选上等瘦猪肉加上特调酱汁腌渍,包进大把嫩绿清香的宜兰葱,沾上白芝麻在排贴在特制古陶窑上以炭火高温烘焙。一口咬下刚出炉的胡椒饼,香味四溢、外皮香酥、馅多鲜香,肉汁甘甜回辣!

六. 台湾省 澎湖 珊瑚

澎湖曾为世界四大珊瑚产区之一,所产的珊瑚属粉红色系列,目前已停止开采,但市上仍有一些加工制成的耳环、项链、或小株珊瑚树装饰品等,游客可依喜好选购,不过珊瑚易碎、怕酸,应避免碰撞和接触汗水。( 澎湖县)

七. 台湾省 台北 深坑豆腐

深坑豆腐纯以黄豆盐卤制成,质地细嫩,豆香中带着几许焦味,制造过程中不加石膏是其特色。烹煮的的方法主要以红烧、豆腐羹、豆腐卷等做法为主,也有一些饮食店自创麻辣臭豆腐等新菜色。

老店:以传统方式料理豆腐的老店,以“深坑庙口小吃”、“大树下豆腐店”为代表。“深坑庙口小吃”位于集顺庙旁,已有40多年历史,以红烧豆腐、豆腐羹和桂竹笋最受欢迎。旁边的则是豆腐三吃的知名老店。

文化:提起深坑,许多人会立刻联想到美味的豆腐料理。短短的深坑老街,有着各式豆腐餐饮店,还有售卖粽子、枝仔冰等乡土美食的摊子。每逢假日,闻香而来的游客常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

八.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张家界和渣

将用水浸泡过的黄豆用磨子磨碎,掺入切细的青菜叶,然后用温火煮熟即可。此样菜虽做法简单,但营养价值极高且味鲜美,为当地人常用的一道菜。

九. 台湾省 苗栗 肚脐饼

“肚脐饼”是利用绿豆和地瓜等食材,烘焙出状似奶头或月亮的形状,因此又有“绿豆凸”、“月光饼”或“奶头饼”的称号,是苗栗地道的客家米食。口感香Q甜而不腻,皮薄细软馅多酥松,不掺油又少糖是养生的好选择。

文化:早期苗栗大部分人们都以务农为主,当时的母亲们会带着幼儿投入工作,而母亲们忙于工作之时,幼儿无母亲哺乳常会哭闹不已,于是有位妇人想出一个方法,将地瓜削成酷似女性奶头之形状供幼儿吸吮,幼儿便不再哭闹,此法颇有成效,母亲们纷纷效法,后来有位糕饼师父听了个故事之后,就用地瓜制成奶头状的饼,当时称奶头饼,后因名字不雅改为肚脐饼,而后来的糕饼师父用绿豆取代地瓜的部分,又称之为绿豆凸。还有一说法1905年左右,部份在苗栗糖厂练糖的日本技师,思念家乡糕饼和果子甜点,即与苗栗台湾乡亲,就地取材,共同研制茶点改进客家月饼而来。

制作:在苗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绿豆凸,内馅是用去壳的绿豆煮烂后,加入纯白糖,制成金黄色的绿豆馅泥,裹上加入鲜奶油的外皮后放入烤箱烘烤,出炉后的绿豆凸,香软酥松、甜而不腻,黄老板更因应现代潮流,将点心精制制成一口就可吃下肚的Q版小点心,获得苗栗县文化局的肯定,成为苗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点。

十. 台湾省 屏东 黑鲔鱼

屏东县位于台湾的最南端,屏东县靠海的乡镇中,海洋贸易的历史以东港镇最悠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它是高雄以南最大的通商口岸,上世纪六十年代渔港兴建完工后转型以渔业为主。黑鲔鱼被谓为东港三宝之一,也就成为渔港里最耀眼的“明星”。

叫出“天价”

说黑鲔鱼是东港的明星,它至少有三个“派头”:限时出场、身价昂贵、专有文化节。

每年的四到六月,是东港黑鲔鱼盛产的季节,此时的黑鲔鱼随着黑潮北上,游到东港附近海域时,由于正值交配期,油腹充实饱满,鱼肉入口即化,最大可达三百多公斤一尾。而记者采访时,已经到了黑鲔鱼季的尾声,全鱼市只有十多尾进港,每尾重量也都在两百公斤以下,可谓是“过时不候”。而今年前三个月共捕获四千五百尾,最多一天可有三百尾进港。而渔港里的其它鱼种,则多能全年供货。

一位姓郭的鱼贩告诉记者,每年的头一尾黑鲔鱼的价格是最高的,为了图个“第一”的好彩头,买家往往能叫出四千到八千元新台币一公斤、总价上百万的“天价”。而一般的批发价格也在每公斤五百元以上。就连分解一尾黑鲔鱼也要付给工人一千元新台币,若要去鳞片,还得再添工钱。其它鱼种则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自二00一年开始,屏东县政府每年举办“黑鲔鱼文化观光季”。原本主要外销到日本的黑鲔鱼,开始被台湾民众所接受和追捧,内销市场旺盛,每年创造产值达十多亿元新台币。东港小镇也因此热闹繁华起来,经营黑鲔鱼的餐厅比比皆是。鱼贩甚至将黑鲔以外的鱼统统称为“杂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