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宾特产竹荪怎么吃 野生竹荪干货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宾特产竹荪怎么吃 野生竹荪干货怎么吃更新时间:2022-11-23 09:05:47

一. 四川省 宜宾 兴文县 金丝牛肉

金丝牛肉为四川宜宾传统,又名龙须牛肉。制作方法如下: 将新鲜牛肉切丝,用葱,姜,盐腌制十分钟,把鸡蛋,干淀粉,面粉,盐,味精,调成全蛋糊。将土豆丝炸至金黄色装盘,将牛肉挂糊拍上面包屑,炸至金黄捞出。 金丝牛肉形似金丝,色泽油润红亮,味道干香鲜美,慢嚼细品,回味无穷,为佐酒辅膳之佳品。

二.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竹荪

纳雍竹荪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竹荪又叫竹花,也称仙人伞。其形态婀娜多姿,十分美丽,我国称蘑菇皇后,国外称真菌之花。

竹荪嗅之似有甜酒香味,令人神往;食之脆嫩可口。用以作汤,风味独特,高温季节置竹荪于肉汤中,经数日而汤仍鲜味犹存。历史上早就作为美味佳肴,深受历代帝王偏爱,博得“京果之王”的美称。其中尤以“竹荪芙蓉汤”名气最大。从古至今,在对外活动中,曾以竹荪作为高级“馈赠礼品”,外国朋友称为“软黄金”。 1972 年基辛格首次访华,1总理用这一名肴款待,令其难以忘怀,基氏就把此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中,从此“竹荪芙蓉汤”就随《基辛格回忆录》一起名扬四海了。

竹荪外观上由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四部分组成,在其生长过程中,放眼望去好似一位头戴黄棕色菠萝帽,身披白纱巾,耸立于荷花绽开的托盘 ( 菌托 ) 之中,如亭亭玉立的阿拉伯少女,洁白无瑕。在一簇簇竹荪的脚下,还会见到一团团孕育竹花的大竹蛋。在纳雍县人们家中种的一盆盆竹荪如盆景一般,玲珑剔透,赏心悦目。

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三.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镇巴竹荪

镇巴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这种真菌多寄生在竹林里的腐竹根上,“荪”是香草之意,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入药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镇巴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

竹荪,又称竹参、竹笙、竹菌、竹萼、竹仙、竹肉、香草、竹鸡蛋、网纱菇、竹姑娘、竹笋菌等。日本人叫它“僧笠蕈”、“虚无僧蕈”。在我国大约有十余种,可供食用的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两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东、陕南、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区。在陕南的镇巴县,主要产于大巴山海拔200~1500米的地带。以该县的永乐、简池、三溪、伍家、黎坝、任村、赤南、源滩、松树等13个乡较多。竹荪同别的真菌一样,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依靠吸收竹林、木材内的营养而生活。

过去,竹荪长在深山老林,躲入灌木竹丛,多野生在竹类的腐竹根上。除腐竹而外,也能在枫香、光皮桦等多种阔叶林内生长,在杉木上也曾发现。每年夏秋之间偶尔露峥嵘,叫人难觅芳踪,产量极少,价格昂贵,贵如黄金。因此,它们也成了稀世之珍,皇室的贡品,誉为“京果之王”,只有在帝王御宴上才能见到它。新中国成立后,也只有在隆重的国宴上招待贵宾。竹荪食味佳美,香气浓郁,吃起来脆嫩爽口,别具风味。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1总理在国宴上曾用“竹荪芙蓉汤”招待他们,食后赞不绝口。1990年,全世界竹荪产量只有2~3吨,国际市场上每吨干竹荪售价6万美元,10公斤干竹荪,可换1两黄金。

竹荪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据分析,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纯蛋白13.4%、脂肪2.6%,碳水化合物60.4%,粗纤维8.4%,灰分9.3%。在碳水化合物中,水解还原糖38.9%,戊聚糖1.2%,,甲基戊聚糖0.8%,菌糖4.2%,糖元醇6.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富含19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为2%~3%、谷氨酸为1.76%~2.3%),其中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而一般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中,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大豆为33.5%,鸡肉为39%,所以竹荪堪与鸡肉媲美。因此,竹荪在我国古代享有“竹鸡”,以及在国外享有“植物鸡”之称誉。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自古入药,最早见于唐初盂诜的《食疗本萆》。其后的历代医书、药典、本草等古籍中,多有记述。《中国药典》记载,竹荪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对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中老年人常见病有显著疗效。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同时,有通肠防便秘之功,对细菌性肠道炎、老年人结肠病有特殊功效。并含有竹荪多糖,有防癌治癌之效。

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竹荪入馔,可以烹饪出各种名菜,宜荤宜素,烧、炒、焖、烩、蒸、扒、涮,乃至做汤,无不咸宜。清代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载:“竹荪,滚水焯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烹制前,鲜竹荪用冷水洗净剪根,放开水中焯过速捞出晾凉;干竹荪因其菌根较洁净,只用冷水洗净沙土,温水浸泡回软即成。浸泡汁水沉淀后,亦可用来烹菜,滋味佳美。如闽莱的“竹荪响螺汤”,川菜的“竹荪烩鸭片”,粤菜的“竹荪扒凤燕”,桂菜的“玻璃鸡片竹荪”,皆别有风味。俗话说:“戏子的腔,厨师的汤”,而汤菜中的清汤,是最见功夫的。被誉为“汤中之魁”的川菜清汤“推纱望月”,是一道有名的功夫菜,其做法就是将竹荪的网状菌裙取下,改刀成长方形的窗帘形状,鸽蛋用圆形模具蒸成月亮形状,待清汤烧好调味后,盛入碗内,就如清泉中倒映着窗前的明月,使竹荪、鸽蛋显得雍容典雅。其汤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风味之美,蜚声中外。

陕南镇巴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降水量1250毫米,适宜竹荪生长,有竹林面积50多万亩,野生竹荪资源丰富。为陕西竹荪主要产地。该县科技工作者在80年代人工栽培竹荪就获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这项成果填补了西北地区的一项空白,获国家“星火计划”银奖。1990年培育的竹荪0现了一个双胞胎,这在世界上乃属首例。该县现年产干竹荪百公斤以上,为贫因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别小觑这一朵朵竹荪,这可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拾“黄金”啊!

四.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主料:糯米粉、碎米芽菜肉馅。

作法:

1、将糯米粉用温水拌和成面团。

2、将碎米芽菜肉馅包入面团中呈鹅蛋状。

3、入笼蒸透即可。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天柱 镶竹荪

产地:中国贵州。历史:竹荪又名竹参,属真菌类,是贵州山区的著名,因为生长在茂密而潮湿的竹林中,故名。它质地细腻,味道鲜美,特别适合于制汤菜。70年代初,美国基辛格博士来我国访问,曾品尝了用贵州竹荪烹制的“芙蓉竹荪”,因其清鲜异常,受到好评。镶竹荪是黔式宴席上的一道珍贵工艺菜。特点:用竹荪和鸡脯肉蒸制而成。成菜色泽银白,竹荪脆嫩,汤汁乳白,口味清鲜。工艺:将干竹荪放入清水浸软,用刀划破一面。将鸡脯肉茸、鱼肉茸和肥猪肉茸,加蛋清、精盐、葱、姜末、味精、干淀粉,拌和成馅,塞入划破的竹荪内,中间插入一枚火腿丝,再以竹荪裹住肉馅,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用刀切成斜条,用蒸碗码好,再上笼蒸热,出笼时,浇银白卤汁即成。( 天柱县)

六.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宜宾炖鸡面

宜宾特色炖鸡面,选料严格,做工精细,色泽奶黄,咸鲜醇香,入口爽滑.1990年8月获得“四川省风味小吃”金牌.1992年9月获得“四川省名小吃”金牌.

在南街94号可以品尝。

七.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芽菜

亦名“叙府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齐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创于清道光中(约1838年前后),以鲜青菜剖丝,晾至余叶渐枯,再配以作料腌制而成。主要特点是香、脆、甜、嫩、味美可口。常用以作油酥鸭、烧白(扣肉)、燃面等食品佐料,亦可作成其他荤素菜肴,且为熬汤是不可缺少的配料。解放前,“杨洪兴酱园”生产的“五香芽菜”曾远销昆明、港澳及东南亚。宜宾芽菜1982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近年,经过精加工的“碎米芽菜”,以其质量上乘、方便隆重而深受群众喜爱

( 宜宾)

八. 四川省 宜宾 叙州区 宜宾油樟

宜宾油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宾油樟

宜宾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油樟系樟科樟属的珍贵树种,中国除台湾省外,独有分布于宜宾,亦称“宜宾油樟”。 油樟是常绿乔木,高达50m,胸径3m,具有生长速、萌蘖强,载叶多,病虫少,树形美观,姿态雄伟,木质柔韧,纹理致密的特点,寿命长达千年,是成片造林和四旁绿化的首选树种。其中以宜宾县古柏乡丰富村为最具代表,丰富村油樟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中国油樟之乡第一村美誉。

九. 浙江省 金华 金东区 金华竹荪

产品名称:金华竹荪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含的蛋白质、脂肪极高,还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能:对多种肿瘤、高血压、肥胖症均有较好食疗效果

产品历史:据传,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出亲信遍访天下,好不容易觅得“僧竺蕈”若干。所谓“僧竺蕈”,即长裙竹荪。慈禧太后动用官兵三千人,费时九个月才得长裙竹荪1.5公斤,平均每人才找到0.55克,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长裙竹荪并非只是“物以稀为贵”。

产品简介: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皇后”、“植物鸡”等,名列“四珍”即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长裙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作为南方贡品,,只有皇帝才有幸品尝。

十.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桐叶泡粑

用米粉浆发酵制作的食品,外地把它叫做发糕、白糕、蒸蒸糕、米粑等,而筠连人叫做泡粑。又因其形状及用材等不一样,又有白泡粑、碗儿粑、桐子叶粑粑等多种叫法。这种食品松软香甜,老幼咸宜,喜爱者众。筠连当地有两句民谣,一句叫做“娃娃爱娃娃,老者爱粑粑”,老年人牙齿不好,爱吃的就是这样泡粑;一句诗“钱少买不到粑粑”,这是市场上买卖时的俗语,从这两句语,可以看出筠连人对粑粑的喜爱程度。在众多泡粑中最引为自豪的则是桐子叶包的猪油泡粑。

将米粉浆发酵后放入生猪板油碎粒及红糖,用桐子叶包成等腰三角形状,放入蒸笼里大火蒸熟,便成了桐子叶泡粑。出蒸笼时酥松泡绍、晶莹闪亮、黄金赶色、香甜适口,让人食后满嘴流油、食之不腻,这个就是桐叶泡粑给人的感受。猪油泡粑不仅用于食用,而且还用于形容人,有许多人称赞别人家孩子长得好,就说“这娃娃长得来像泡粑一样,泡稣稣的”;川剧《劝夫》中一句唱腔:“人都说邱大少爷长得来是泡稣稣”,其喻意也是一样,由此可见人们对泡粑的可爱程度。在筠连每年的端午节中,几乎是家家买桐子叶泡粑,既自家食用又用以送人,体现一种浓浓的情谊。在外地端午节只是包粽子以纪念屈原,不知筠连人为何在端午节里除了包粽子外还做桐叶泡粑?反正筠连就是这样一种风俗,一直沿袭传承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