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有白唇鹿吗 中国有多少白唇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有白唇鹿吗 中国有多少白唇鹿更新时间:2022-11-21 07:07:41

一. 西藏 山南 桑日县 白唇鹿

白唇鹿

白唇鹿(Gervus

albirostris),偶蹄目,鹿科,鹿亚科,鹿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又名黄鹿,白鼻鹿,因其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故也称做扁角鹿。

该物种为大型鹿类,体重在200公斤以上,体长1.55米至1.9米,肩高1.2米至1.45米,臀高1.15米至1.35米,站立时,其肩部略高于臀部,雄鹿具茸角,一般有5叉,个别老年雄体可达6叉,第二叉离眉叉远,雌鹿无角,鼻端裸露,上下嘴唇,鼻端四周及下颌终年纯白色。

白鹿鹿的毛被及色调在冬夏有差别。冬季毛被厚,毛略粗而稍有弹性,毛形直,毛尖处稍弯曲,通体呈现一致的枯黄褐色,胸腹及四肢内侧乳白或棕白色,四肢下端棕黄浅褐色,臀斑黄白色;夏季毛被薄而致密,通体色调多变异,有褐棕色、灰褐色或灰棕色等,臀斑棕色或黄棕色。出生鹿羔毛被柔软,在浅棕色的体背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

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分布海拔在3500米以上,活动上限达5100米,在可可西里仅分布于东南部沱沱河沿到乌兰乌拉山东端之间,保护区外围通天河岸、杂日尕那等地有分布。白唇鹿姿态优雅,喜群居,除0季节外,雌雄成体均分群活动,终年漫游于一定范围的山麓、平原,开阔的沟谷和山岭间。主要在晨、昏活动,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卧伏于僻静的地方休息、反刍,在气温较高的月份,生活于海拔较高的地区,9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又慢迁往较低的地方生活。受到惊吓时,雄鹿往高处跑,而雌鹿则向较低处跑。

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是白唇鹿的主要食物,但随着栖息环境的不同,其食物比例和成分也有所改变。白唇鹿每年繁殖一次,秋末0,翌年夏季产羔,在0季节,雄鹿之间争偶激烈,经常有茸角被碰断的现象。雌鹿3岁即可参与繁殖,而雄鹿一般要到5岁才能参与0。每年长茸、脱角一次。

白唇鹿浑身是宝,所以从历史上就是被人狩猎、捕杀的对象。目前分布区都有半野生养殖,野生白唇鹿数量不多。

二.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珍稀黑米酒

珍稀黑米酒产于秦岭脚下的陕西洋县,是洋县和秦巴山区的著名土饮料。

洋县古称洋州,西魏时始设县,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物产丰富,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即葬于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必出美酒。洋州三佳酿,美誉满三秦。秦洋特曲、中华猕猴桃酒、谢村黄酒都是洋县的名产,陕西的地方名酒,驰名省内外,畅销国内外。近年来新出产的“珍稀黑米酒”,更是后起之秀。

洋县黑香米,相传为西汉张骞所培育,它不但以颜色奇特,香气诱人而见长,更以滋补药疗而著称。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黑米)“补阴滋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之作用,并主治“走马喉痹、调中气、主骨节风、瘫痪不遂、青年白发”病,由于其稀珍名贵,故名“黑珍珠”。有史记载,自西汉以来,一直是历代皇廷之贡品。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珍稀植物红豆杉


在岑溪市南渡镇吉太村海拔1211米的土柱山下,生长的红豆杉也叫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属松科常绿乔木。南方红豆杉不仅古老珍稀,而且全身都是宝,树干及树叶、树皮都能提炼出药价为黄金价格180倍的药物。同时由于南方红豆杉生长缓慢,木质坚硬,为国家一类高级材。另外由于南方红豆杉是高大乔木树种,四季常绿,树形美观,也是优良的生态树和绿化树种。鉴于南方红豆杉的珍稀性和经济价值,1993年我国已把南方红豆杉列为一级珍稀保护植物。

五.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珍稀野生红香菌


珍稀野生红香菌只是生长在藤县边远山区的一个乡镇,而且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和深山密林里,在温度高、湿度大的地方生长,生长期较慢,数量极少,人们采摘野生红香菌十分艰难。野生红香菌是一种极名贵的珍稀食用菌,它全身红色,亮泽艳红,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香菇之王"。野生红香菌有比其它香菇类具有更高的蛋白质、氨基酸、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及多种药用成份。妇女分娩后身体虚弱,红香菌是最好补充营养,并具有预防肿瘤及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作用。目前,人工栽培红香菌尚未成功,是珍稀野生食用菌品。



六. 青海省 玉树 治多县 治多白唇鹿

治多白唇鹿是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的。治多县被誉为“白唇鹿之乡”。

治多县在通天河支流聂恰曲流域,被誉为“白唇鹿之乡”。白唇鹿是中国特有珍兽,是世界珍奇动物之一,其药用价值传遍天下,不仅它的肉可食,皮能制革,而且它的鹿茸、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心和鹿血都是名贵的药材。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