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浦东新区特产真空包装厂家供应 浦东新区特产真空包装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浦东新区特产真空包装厂家供应 浦东新区特产真空包装电话更新时间:2022-11-20 23:32:11

一. 辽宁省 沈阳市 沈北新区 酱小土豆

小土豆、五花肉、香菜、尖辣椒为主料。特点:酱香浓郁、咸香适口,土豆外韧内软,香菜清香,尖辣椒入口回味绵长,风味绝佳。( 沈阳)

二.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茶淀葡萄

茶淀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葡萄因“茶淀”而得名,是种植葡萄的上选之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被汉沽人民充分利用,再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茶淀葡萄已经享有盛名,并夺得了众多奖项,最值得骄傲的是成为奥运会果品。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汉沽区茶淀镇孟圈村,占地1500平方米,博物馆内建有大型沙盘模型、图片、实物,葡萄深加工技术研究是已启动的汉沽玫瑰香葡萄星火产业带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汉沽区借助这一产业优势,推出的“绿色生态农业游”和“红色酿酒工业游”,已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也是汉沽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引进的科研项目展示葡萄酒的起源与历史,介绍葡萄酒历史文化、葡萄酒酿制过程,以及如何保存、鉴赏葡萄酒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建有多功能会议厅、品酒大厅,游客可以品尝各种年份的葡萄酒。在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周围发展500亩葡萄精品园,种植玫瑰香、红缇等特色葡萄,游客可在葡萄架下采摘、品尝葡萄,感受劳动的快乐。汉沽区玫瑰香葡萄产业带建设项目已获市科委批准立项,并可争取科技扶持资金1000万元。园中将建设占地5亩的自然生态酒吧,设有烤全羊、烤海鲜等特色小吃,游客可来此品酒观光,享受田园乐趣。此外,还将设有占地40亩的垂钓中心,游客可甩杆垂钓。汉沽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全国玫瑰香葡萄最大连片种植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

汉沽区借助这一产业优势,推出的“绿色生态农业游”和“红色酿酒工业游”,已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为进一步增强这一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该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葡萄酒历史博物馆。汉沽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全国玫瑰香葡萄最大连片种植区,为进一步增强这一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该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葡萄酒历史博物馆。汉沽区是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产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汉沽区是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生产基地。

三.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乌豆

天津有一种小吃“乌豆”,其实就是煮五香蚕豆,也叫茴香豆。据说老天津卫“乌豆”属天穆村的最好。也有附会的传说:相传,乾隆爷沿运河微服南巡,舟至天津城北穆庄子(即今“天穆村”)泊舟登岸路过一店铺,闻香气扑鼻,引发食欲。店家头戴白色拜帽,笑迎来客,用荷叶托着热气腾腾的芽乌豆奉上。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南巡回归仍思之,复请店主穆氏进宫,专司煮芽乌豆,每日早膳必食之,遂成为宫廷食品。据说这就是天津“乌豆”的源起。

也有人坚持这种煮蚕豆的名字应写作“捂豆”,说是此豆卖时盛在一个木盆里,上面加盖棉套盖,越热越捂香味越足,故曰“捂豆”。可能此话有理,可是按天津话的变调规律,“捂豆”肯定还是要变成低平调的“乌豆”。以实音注字,“乌豆”不能说不是一个好选择。

说起来这“乌豆”也不是随便瞎起的。子弟书、鼓词《大西厢》莺莺有唱词道:“若老夫人知道了你千万别害怕,咱们娘儿们不打这场斗殴的官司有一点太窝囊——乌豆带面汤,破枕头漏了一点儿糠 !”咱就承袭莺莺小姐的话叫它“乌豆”,这里面的“文化味儿”不更浓了吗。

四.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沙沃萝卜

沙沃萝卜, 又称天津卫青萝卜,俗称"赛鸭梨"。传说明朝严嵩为了取悦皇帝,将整株荔枝树由南方船运至津,到岸后,急取树上荔枝飞速送入北京皇宫以保其鲜,而荔枝树根部之土则顷于天津小刘庄一带海河岸边,经年积沙土10余亩。当时农民利用其土种植青萝卜,获得了品味极佳的萝卜,后移植西郊的沙窝村,于是沙窝萝卜便名声大振。沙窝萝卜色翠绿,味甘甜,脆嫩多汁,一拍即裂,被民间形容为"一摔掉八瓣",并且耐冬贮,深得人们青睐。还是天津口岸独有的传统出口商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天津种植青萝卜,元朝时就有记载,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沙窝的萝卜--赛鸭梨","沙窝的萝卜--嘎嘣脆"这是天津人常说的两句歇后语。沙窝青萝卜是天津萝卜的代表,最受人们的青睐;主要是绿如翡翠,落地即碎,生吃清脆,甜辣爽口,食之健胃消食,清热解毒,顺气开胸。在清末民初年代,每至秋冬,在街头巷尾、旅店、澡塘、戏院、茶社到处都有卖青萝卜的叫卖声。人们视青萝卜为美食。饭后茶余吃几瓣青萝卜稍过即打嗝,但觉五脏通气,胃开心爽,浑身舒畅。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又有"萝卜就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之笑说,均属养生之道。沙窝的青萝卜为什么这样好吃呢?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壤肥沃,适合青萝卜的生长。这里在民间流传了一个传说:相传明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有一爱妃,喜食南国荔枝。因交通不便难于保鲜,宰相严嵩献计,把整棵荔枝树挖出装船运至天津,及岸取荔枝飞马送入宫中,而荔枝树的余土则每倒于小沙沃村运河岸边。
当地居民将多年堆积的沃土平整后种植青萝卜,所产萝卜色味俱佳,一时名声大振。沙窝萝卜是优良品种,是天津所产青萝卜的代表产品,深受人们青睐。沙窝青萝卜不但风行国内,且每年大量出口至港澳地区、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极受欢迎,它是天津口岸独有的传统出口商品。

经销商:正宗沙窝萝卜  
电话:13752631190

五. 上海市 浦东新区 南汇西瓜

上海的西、甜瓜以南汇最具盛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南汇就开始较大规模生产西、甜瓜,并获得了多项市级以上的成果,形成了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和推广体系。南汇区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基地为抓手,以服务为纽带,实施南汇西、甜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南汇西瓜产于沿海独特的盐碱水土条件,其最大的长处是汁多、甘甜、爽口、质量好。荣获上海市第二届优质商品展览会特有奖。

六.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上海锅贴

锅贴被人戏称是生煎的兄弟,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猪肉馅为常品,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包制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芽形。锅贴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上海吃锅贴的地方很多,如盛记一品、“四海游龙”锅贴专卖店等。

七.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杨家泊对虾

杨家泊对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严格审核,日前,汉沽“杨家泊”对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获得通过。这是继“茶淀”葡萄之后,汉沽获得的第二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据介绍,地理标志是由“原产地名称”逐步发展而来的,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于农副土品、传统的工业产品和手工艺品等诸多领域。根据《商标法》,地理标志是指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杨家泊是历史悠久的水产名镇,“千亩对虾养殖基地”获国家级无公害养殖基地认证,水产品获无公害产品证书。该基地还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进行反季节养殖,创造了对虾单位亩产1030公斤的全国第一纪录。该商标的成功注册将对汉沽的特色农业、旅游业、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带动就业机会、农民收入的增加。

八.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榜书

榜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一支艺术奇葩,是对大字书法的统称,古称署书,始用于摩崖石刻或标题于宫门额之上。由我区书法家张百成倡议并筹备成立的“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于 1997 年成立,张百成先生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在创作中,他的作品注重纵横抒情,意形相溶,有大云出漠然九州、一泻千里的气度。他把书法与气功紧密结合在一起,泼洒出龙、飞、凤、舞、家、福、神、寿八个大字,给人以纵、拙、厚之感,其气势和力度堪称书界一绝。他的作品遍及全国各地,远流美、英、意等国。

九. 上海市 浦东新区 周浦羊肉

老上海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周浦羊肉的名气,这家长脚羊肉店,据说就是周浦镇上口碑最好的一家。据说这位天天在铺子里头忙里忙外的,就是著名的长脚老板了。长脚老板其实姓唐,卖羊肉卖了25年了,在最初摆流动摊位的时候就打响了长脚羊肉的名气。据说,这位长脚老板,每天凌晨1点多钟他就起床了。凌晨1点起床,晚上还要忙着准备第二天的酱料,算算这二十五年如一日,每天睡不了几小时,顶多下午生意清闲的时候再睡个午觉,真可以算得上是铁人一个了。

长脚老板的小店面,只摆得下六张桌子,顶多坐个30个人左右,多数幕名而来的外地客人都喜欢在这里堂吃。这里的面其实就是阳春面,原味汤,洒满切得细细的小葱,多数人喜欢和着白切羊肉吃。但是我们还发现,这里不少当地人一大清早就喝起了黄酒。吃一口羊肉,眯一口黄酒,看样子很是惬意。据说这也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

地址:南汇区周浦镇椿樟街10号

十.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高桥松饼

上海高桥松饼产自中国上海。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

上海高桥松饼饼色、香、味俱全,饼边雪白,饼面奶黄,油香扑鼻。尝之,松酥可口,甜味鲜美。1983年以来,高桥松饼分别获市优、部优产品称号,行销国内外中外人士同声称赞。

传说明末清初,浦东清溪镇上家家都会做各类塌饼招待亲友,后清溪镇毁于倭寇焚掠,此种点心及习俗便传至浦东高桥镇,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镇上一大户赵小其之妻为做塌饼高手,所做之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后赵家败落,为谋生计,赵妻将自制松饼,提篮小卖于茶坊烟铺,深受食客欢迎,被美称为“松饼”。

1925年,高桥镇张家弄妇女黄金娣,精心学习松饼制作技艺,并改进配料,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产,销售给镇上店铺,因其所制松饼皮薄、层多、馅足、酥松、香糯而声名鹊起。1931年,黄夫周百川在北街开店,招牌为“周正记”,并以“起首老店、松饼专家”自诩,一炮打响。从此群起仿效,全镇产销松饼店铺最盛时期达18家之多。

1930年前后,高桥商人张锦章在西街开设高桥食品公司,聘请茶食名师改进松饼技艺,使其越做越完美,并创制薄脆、一捏酥、麻酥、五香片等其它食品系列。同时广开分店和门市部。另有镇上“朱长丰”女店主黄静义与该店师傅陆采庆合股在高庙庆宁寺分设作坊,后发展为沪东食品厂;该店学徒马和尚也于1942年前后,在上海永嘉路开设高桥食品厂(后改称上海高桥食品厂)。高桥松饼由此走出高桥,名扬上海市区。

高桥松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成为上海名牌产品,其制作经验被著入《全国食品科技制作方案》一书。198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1985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食品优质产品,并被列入《中国传统食品大全》分册《上海传统食品》。也被称为“沪郊百宝”之一,曾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食品周报》、科技杂志等报刊和上海电视台多次作过介绍和报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