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邻水王家镇有什么特产 四川邻水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邻水王家镇有什么特产 四川邻水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3 04:36:07

一. 四川省 广安市 邻水县 金沙龙鱼筒

金沙龙鱼筒

主料:尤鱼

主要辅料:盐蛋黄

味型:咸鲜味

营养成份:含高蛋白、碘、维C等,可预防甲亢,老少皆宜

二.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王家酥麻花

王家酥麻花,俗称王癞子麻花。它远销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

凡到阳新来的外地人,无论是商人和挑脚的,还是来阳新旅游的,都要买王癞子的酥麻花吃,视王家酥麻花为阳新油炸食品的一绝。

三. 四川省 广安市 邻水县 玉环瑶柱脯

玉环瑶柱脯

主料:鱼肉、虾肉

主要辅料:冬瓜、瑶柱

味型:咸鲜味

营养成份:含高量的蛋白质,有美容、瘦身之功效

四. 四川省 广安 邻水县 香辣串串螺

香辣串串螺

香辣串串螺是一种川味小吃。在翻滚着辣椒、花椒和各式配料的锅里煮着。食者每人一个作料碗,里面是香油、碎花生米、香菜末、醋、味精、盐等调匀拌成的小料。从锅里取出一个煮好的串,放到自己的碗里,即可食用。

主料:福寿螺

主要辅料:三线肉

味型:麻辣味

营养成份:含大量的维生群、矿物质、胶质等。

五. 山西省 吕梁 中阳 王家庄核桃

暖泉镇位于山西省中阳县西南,距县城57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委,40个自然村,有4421户,16860口人,总土地面积17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3350万亩,林地12.53万亩,核桃林面积28600亩,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

自1999年以来,暖泉镇紧紧抓住世行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程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提出“核桃富民”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产业发展。2005年,暖泉镇又适时提出了“核桃山、米粮川、生态沟“的发展模式和核桃林、生态林两个覆盖的发展目标,加强培育核桃支柱产业,努力建设经济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绿色乡镇,万亩核桃生态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有优质核桃林1.6万亩。

王家庄村位于暖泉镇西部,距镇8公里,总户数260户,总人口760人。全村耕地面积2113亩,2004—2006年完成核桃建设760亩。

六.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王家核桃烧饼

宁强县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号核桃烧饼”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多作贡品,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蒸熟,加菜籽油拌匀,制成油面;再取面粉加入油面、碱面、醇面,用似开非开的热水和匀,稍饧。把核桃仁在火上焙熟去皮加入精盐捣碎,制成核桃泥。取面块加核桃泥和匀,揪成剂子,用走棰(一空心圆木,在空心中插入小木棒,是擀制小面片的工具)。擀成长条,抹上核桃泥,卷成圆柱形,用刀顺长切成两块,里层向外卷圆,上下抹上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圆木棰从中间向下压成凹形,放入三扇鏊(陕西用来烘烤饼的三层特制烘炉)底鏊中烘烤3分钟,翻转后再烤5分钟,呈金黄色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还具有壮腰补肾、润肠通便的食疗作用。

宁强县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

民国10年至17年之间(1921—1928,),陕南的北洋军阀第七师师长吴新田盘据汉中时,酷嗜此馍成癖。有次派一名心腹护兵到宁羌来购买。这个护兵怕登山涉水,走到半路便在沔县一家馍铺依样画葫芦地定做了若干带回汉中交差。见吴面带喜色,满以为有赏。那知吴一搭牙,便勃然大怒,掷馍于地,说他撒谎,叫了声:“来人啦!”喝令重责20军棍。可那个护兵仍然嘴硬,连1枉,直到吴吩咐人从厨里拿出剩下的1块王家真品命他亲赏,才不敢再吱唔狡辩,终于道出真情。

民国30年(1941)陕西省主席蒋鼎文路过宁羌,县府以核桃馍作招待糕点。蒋一经品赏,大加赞许!返回西安以后,特地给王家馍铺颁发了1张《生产奖状》,以资鼓励!

同年辛亥革命元戎、当代书坛巨星、中央政府1长于右任入蜀途中,曾在宁羌中央银行下榻。据说品赏了此馍,也连声称好。离开时随行人员又买了好几封带往重庆,那时陪都有些高级1,凡尝到者无不点头称赞。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独具特色,传至现在,惟“核桃馍”秀中之秀,独放异彩。

相关器具

1、储料桶:用于储存核桃仁、核桃仁的发酵、成料的储存。2、面盆:用于酵面发酵、面团发酵、盛放面团。

3、案板:用于揉制面团、制作面饼等。

4、粉碎机:用于核桃仁的粉碎。

5、擀杖:用于面团加料、面饼擀制。

6、烤箱:用于核桃馍的烘烤。

7、储柜(盘):用于核桃馍的盛放、储存。

工艺特点

王家核桃馍为油面发酵,一年四季的时间、水温各不相同。发酵过程分为三次。第一次的酵面完全发好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生面粉,再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加入一定比例配制好的食用植物油,再次稍微发酵后加入核桃泥和匀,揪剂,擀成长条,表面再抹上核桃泥,做成圆饼,最后再加上核桃泥和植物油,进炉烘烤。旧时做成的饼呈“龙眼”形,周围有凤凰图案,称“满汉龙凤喜饼”,是慈禧太后的贡品。核桃馍与众不同更主要的是原因是核桃泥的配制,工艺复杂。先要将剥好的核桃仁经过浸泡去皮,然后剁碎,加入盐、花椒等调味品再次浸泡发酵,再捣成泥,加入苦豆子、植物油等浸泡发酵,直到发酵出异香来。

制作工艺

1、核桃仁的浸泡、去皮。将选好的核桃仁放入容器中加入香料浸泡,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浸泡,才能去除上面的薄皮,使其颜色纯正。2、核桃仁的发酵。去皮的核桃仁要放入容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用油发酵,通过发酵才能有特殊的香味,否则和普通的核桃仁一样。

3、加料发酵。发酵的核桃仁要进行粉碎,然后加入花椒、食盐等调料再次发酵,使其香味浓郁而独特,不同一般。发酵后再次粉碎成糊状,再发酵储存待用。

4、面团发酵和揉制。面团要经过三次发酵,每次发酵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在制作时加入核桃泥的程序也不一样。

5、烘烤。进入烤箱烘烤时的火候至关重要,否则,影响色、香、味。

主要特点

1、宁强核桃馍的流布并受人喜爱,是因为具有独特的本地风味,其中的核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其它食物不能取代的香味,其香、味也是现代五花八门的食品所不能匹敌的。

2、独特的发酵过程和制作工艺,使核桃馍的存放时间较长,即使夏天,也能存放20天以上色香味不变,是其它食品不能的。

七. 四川省 广安 邻水县 九龙挂面

九龙挂面,产于邻水县九龙镇陈家坝,已有百余年历史。运用独特的民间工艺,采用优质面粉手工精制而成。一种为银丝面,面条细可穿针孔;一种为韭叶面,形如韭叶,薄如羽翼。丝条晶莹,色泽鲜嫩,煮后润滑透明,细腻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浑汤,回锅如初,曾获四川省名品第三名。( 广安)

八. 四川省 广安市 邻水县 怪味鸡块

【用料】鸡腿1000克,孜然50克,熟芝麻(白、黑)各50克,葱沫50克,蒜沫50克,姜沫50克,麻椒粉10克,辣椒粉10克,面粉适量,盐适量。

【制作】

1、鸡腿剁成小块,放入缓慢流动的清水中半小时,祛除血水,捞出淋干水分,把麻椒,盐,味精,面粉等料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

2、把油烧至中温,然后把腌制好的鸡块放入油中,炸至9成熟,然后捞出。控干油。(第一变目的是使鸡块炸熟)

3、在控干油的过程中把油温升至高温,然后把第一便炸好的鸡块再放入高温的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这一边的目的是使鸡块的外观好看,口感焦酥)

4、把葱、姜、蒜沫,孜然,芝麻,辣椒(根据口味放置)放入一个器皿中,然后泼上热油,使材料的味释放出来。

5、把炸好捞出的鸡块放入泼好油的料中搅拌均匀。

说明: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油温度一定要控制好,这样才能是鸡块吃起来口感里嫩外酥。

九.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王家贡米

王家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家贡米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镇是广元粮仓之一,彼时,王家大米已经名声大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王家大米之所以因其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而颇负盛名,主要源于当地的自然气候。王家镇地处大南山南端,属中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00米,年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再加上辖区内田地土壤多为粘性很强的黄泥土,具有很好的蓄水保水能力,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培育出了口感独特的王家大米。

王家大米又被称为贡米,这“贡米”的称谓又从何而来呢?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泻在地板上,小屋内明暗交错。63岁的谭俊元老人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向记者讲诉他所知道的贡米由来。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王家大米的好口感在民间广为称赞,被地方1作为地方土向皇室进贡。看起来晶莹饱满、吃起来清香糯实的王家大米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一度被列为御用贡米,王家贡米也因此而得名。又因王家坝(今王家镇)地处旺苍、苍溪、广元三县交界地,人客量大,贸易往来频繁,是当时的货品交易集散中心,王家贡米更是名噪一时。

“当时有首歌,‘大米出在金帽山,美女出在阳平关’到现在都还传唱呢!”歌谣中的金帽山跨越如今的文村、磨滩、王家、晋贤乡(镇),直至广元市南山脚下的接官亭(现已拆除)处,其中又以王家镇所涉范围最广,在王家镇辖区内约绵延两千多米,即现在该镇金星村5组所处地域。

“小时候,大人在家中用王家大米熬稀饭,还没进屋我就能闻到那浓郁的清香。”谭俊元沉浸在幼时的回忆里无限感慨,“我就生在金星村,是土生土长的王家人。吃了一辈子的王家大米,其他的米还真吃不惯!”

改革开放以来,广元市市区大小米店纷纷打出王家大米的招牌,以吸引顾客卖出好价钱。时至今日,王家大米被

视为馈赠佳品,逢年过节有很多外地人订购来送给亲朋好友。

王家贡米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磨滩镇、柏林沟镇、晋贤乡、文村乡、清水乡、卫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王家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昭府函〔2014〕8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1/T12—2015《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