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客家老鼠粄哪个地方特产 客家老鼠粄哪里有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客家老鼠粄哪个地方特产 客家老鼠粄哪里有卖更新时间:2022-11-20 04:21:19

一.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老鼠粄

老鼠粄,作为客家小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乍一听,很多人会以为用老鼠肉做成,其实不然,它和老鼠并不关联。为何要起名为老鼠粄,已无从考证。不过,有人说,其外形像老鼠尾巴;还有人说,很难用勺子打起,像老鼠一般,溜来溜去……老鼠粄的用材是大米,磨成米浆,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成团,然后放在特制的“孔架”上,礤出粄条,煮熟,其实它和闽南的米筛目是一样的。洁白、剔透,色如珍珠,老鼠粄色泽极好。吃起来,它并没有米粉那般润滑,更没有米粉一样的韧劲,但嚼着,却有一股扑鼻的米香,使人回味无穷。

二.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贵德地方特产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黟县 豆腐老鼠

豆腐老鼠是安徽黄山徽州风味小吃。它是要取上好精肉、白豆腐为主料,配以生姜、鸡蛋、精盐,剁细如泥,挟鸡蛋一大团置于碗内的小麦粉上,双手捧碗反复簸滚,使之裹成一个白团,然后投入沸水煮,待其飘浮出水面,捞入事先配好佐料的鲜汤内即成。 豆腐老鼠细嫩鲜美,老弱妇孺咸宜,也是极佳的调养品。

四. 台湾省 新竹 北埔客家擂茶

明清时期移民台湾的客家人将擂茶引入,擂茶在北埔乡被作为一种产业推广,于是在多人多年的努力下,近年到北埔老街喝擂茶不仅已成为一种风潮,更俨然是一股新饮茶文化。

喝擂茶必备的两样工具是擂钵和擂棍,前者外观和一般的钵一样,但钵内有一条条的沟纹,后者是用坚硬的番石榴木制成的短木棒。喝擂茶时,只要将茶叶、花生、黑白芝麻、番瓜子、松子等材料倒入钵内,再用擂棍研磨成出油的粉末状,然后冲入热开水,再用小碗分装,并加入爆香的米,就是一碗香甜可口的擂茶。

为了让顾客不用远赴北埔,同样也能享受擂茶的好滋味,当地擂茶店还将爆香的米及研磨成粉末的擂茶材料装袋销售,虽然少了研磨时的乐趣,但是用热水冲开便能立即享用的便利性,仍吸引不少消费者购买。

五.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梅菜客家鸡

梅菜客家鸡

将嫩鸡去内脏洗净、用盐、玫瑰酒、八角、桂皮、葱姜入鸡肚内,装盘上笼约蒸15分钟,取出拆骨,再切成长1寸半、宽六分的条块,另将火腿去皮去肥膘,切成同鸡块一样大小的薄片,再用一片鸡一片火腿相互合起来,分两排整齐地摆成腰子型的盘内。再将梅菜芯倒入油锅,加适量盐、味精,炒熟转边,然后用淀粉、麻油加些鸡汤下锅勾薄欠(要烧成金黄色),浇在鸡上即可食用。

爽口入喉,令人胃口大开。

六.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抹茶红豆粄

抹茶红豆粄是客家粄类米食的一种点心,其配料是抹茶、精选红豆加红糖。加入抹茶的糯米外皮配上红豆馅料,吃起来不但有茶香味,还有不甜不腻的红豆香。食用时,将抹茶红豆粄先放入蒸笼蒸约10分钟或取一平底锅加少许油,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即可

七.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客家白切鸡

美食原料

净肥嫩雏母鸡1只(重约0.8~1.2公斤为好),葱120克,姜40克,植物油120克,胡椒粉少许,盐15克,味精8克。

美食做法

1、将鸡在滚开汤锅内浸烫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取出后切成块(保持原鸡形状),装上头翅;

2、葱,姜切成细丝;

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鸡身上撒上姜丝,然后以热油浇淋,而后再放葱丝;

4、炒勺内下汤200克,在文火上烧开,再加入胡椒粉,盐,味精等熬成汁,浇淋于鸡上即成。

美食特色

色洁白带油黄,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带芥末酱、酱油,食之别有风味。

八. 广东省 肇庆 鼎湖区 客家铜盘蒸鸡

客家铜盘蒸鸡

鼎湖区有悠久的客家文化。客家铜盘蒸鸡,客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细腻鲜美的红葱头铜盘蒸鸡,由土鸡配红葱头,放入铜盘中隔水蒸制,铜盘的导热好,鸡的香味由红葱头完全带出,鸡肉呈金黄色,是色香味俱佳的菜色。

九. 福建省 莆田 涵江区 客家鸭

菜系:闽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味道香浓,汤汁捞饭味道可口。

原料:

鸭一只,姜片,蒜头,陈皮,米酒,生抽,老抽,盐,油。

制作方法:

1. 鸭却块沥干水。

2. 放少许油入锅加热,放入鸭块文火炒熟,趁热加米酒,姜,蒜头,陈皮,生老抽炒香。

3. 然后倒入沙锅,放过面水煮至剩少许汁即可。

十.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大埔老鼠粄

老鼠粄,源于大埔一带,相传在客家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又惯称“粉”为“粄”,因此称之为老鼠粄。后来传至广州、台湾、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区。

【传统吃法】

汤粉:老鼠粄煮熟之后装碗,撒上肉碎、葱花、胡椒粉、香菇丝、虾米等配料。

炒粉:把各种配料和老鼠粄一起炒即可。

【作坊探秘】

第一次听说老鼠粄的时候很是诧异,是长得像老鼠?能吃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大埔县一家制作老鼠粄的工作坊,非常有幸地看到了老鼠粄的制作过程。

师傅姓孙,今年五十八岁,做老鼠粄也有20多年了。孙师傅的手艺属于祖传,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学习,耳濡目染加上聪慧,很快便学会了。

每天一早起来,孙师傅就会将做老鼠粄的粘米放进水里浸泡,3个小时之后便可以开始制作了。将浸泡好的粘米捞起滴干水分,倒进机器里把米辗成粉,加水混合后放进磨具,用石板压成一个大大的硬粄团,压制时间大概需要3个小时,需要彻底压干水分才行。孙师傅一边跟我们聊,一边将压制好的硬粄团分为几个小块放进已经烧开水的大锅里。煮粄团大概需要10-15分钟,只需煮到半生熟就行,问孙师傅怎么才能看出粄团是半生熟呢?他腼腆地说,这个我也说不上来,凭经验判断的。

把煮后的粄团放进盆里进行揉搓,揉搓粄团至柔软后,把它放在大锅上的粄擦上,用力来回摩擦,擦出的粄条大约有1-2寸,掉进锅里,待粄条浮起之后将其捞出至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就算完成了。

孙师傅说全靠手工制作,比较费力,大概需要2-3个小时,中间不能停,不然就做不出好的老鼠粄。孙师傅介绍说,老鼠粄1斤卖3块钱,淡季的时候每天做20斤的米,旺季的时候做50斤左右,1斤米大概能做1斤8两,现在就我跟老伴两个人做,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多少。一般都是卖给相熟的早餐店和街坊,大家都爱吃,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