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九江市特产有什么吃的 正宗江西九江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九江市特产有什么吃的 正宗江西九江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3 16:40:51

一. 江西省 九江 瑞昌市 瑞昌竹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是瑞昌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距今有3300多年历史。

瑞昌竹编工艺品以竹子为原材料,经手工制作而成。过去,瑞昌山民常以小山竹编织篾器出售。传统的竹编制品有簸箕、米筛、箩等。

瑞昌竹编主要工序有去蔸、去稍、破竹、劈条、去篾黄、取层、拣篾、刮篾、煮篾等。竹器编织的花样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构造都是由底、腰、筒身、缘口、提手等几个部分组成。所编织的竹篾有经纬之分,被挑压的称为“经”,被编入的称为“纬”。整个编织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主要由开头、立腰、编器身等环节组成。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织编、方孔编、六角孔编等。立腰,即编织时把平面底编的水平立篾向上弯曲,继续编织横回篾数周,其中包括湿水、弯曲、立竹片等工序。湿水,就是在立腰之前,应将水平立篾湿水,以增加其柔韧性,便于弯曲。弯曲,就是开始起腰时可用手指把水平立竹向上弯曲,以便向筒身推进。也可将立篾扎成一束,用夹子夹住,然后进行横回编。还可用木模具、电烫等方法,把水平立篾垂直竖起后再进行横回编。如果底编较薄,立腰后立篾容易弯曲,造成竹器底部突起而站立不稳,可使用数条宽厚的竹片插立在底部。六角孔编织法常需要立竹片。编器身的方法与底编基本相同,但其所使用的横回竹篾一般较为薄细。有些工艺美术品的横回竹篾可以使用宽篾和窄篾混合编织,以形成各种花纹。器身编好后,便是收口和提手。在工艺品编织过程中,对篾丝或篾片还需进行漂白和染色。可先漂后编,也可先编后漂;可先染后编,也可先编后染。最后进行烘干、喷漆,这时竹器工艺品才算完。

瑞昌竹编需要的工具主要有指皮、指筒、刮刨、补针、锣铲、尖刀、刮刀、篾刀、拐钻、圆锉、铰子、拣刀、小拐钻、打皮板等。

瑞昌竹编用途广泛。传统的竹编制品有簸箕、米筛、晒筐、晒垫、竹囤、箩、床、凉席、斗笠、篼、鸭棚、播篼、竹水车、拖箩、桌、椅等,其中斗笠、丝箩、米筛被誉为“瑞昌竹器三宝”。上世纪七十年代,瑞昌竹编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手法基础上,不断创新,由实用型产品向艺术鉴赏产品拓展,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1981年成立的南义竹编工艺厂,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生产出花钵、花蓝、鸡、鸭、龟、水果盒、飞禽走兽、礼品盒等一百多种竹编工艺产品,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瑞典、希腊、日本等国。近年来又开发生产各种园艺产品,如竹篱笆、竹亭子、竹小屋等。2001年10月,瑞昌竹编工艺品参加在四川宜宾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暨中国竹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碱灰粑

碱灰粑 客家人刚迁徙到修水时,生活十分艰苦,他们居住在高山竣岭的岩洞或草棚里,靠开荒种麻、种兰、种粮为生。但是,客家人十分好客,即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亲戚朋友走往都要想方设法招待,临走时还要送一些干果给客人带回去。当时制作的一种红边白心的碱灰粑,就是招待客人和送礼的佳品。

做碱灰粑的步骤是:每年腊月底,选上好的早禾秆烧灰,将禾秆灰泡入开水中,经过滤后成碱灰水,再用这种水浸泡粘米。待米浸胀后磨成浆,放点红糖打色转味,置锅中煮熟后做成长条形,用食品红染其表面,放阴凉干燥处即可,冬季一般可保存几个月。客人来了,临时用刀切成薄薄的小片,用腊肉、大蒜、辣椒炒过,可作下酒菜;与青菜煮食,可以饱肚腹;置油中炸过可当干果。不任是油炒还是水煮的碱灰粑,既柔软又爽口,时至今日,市场上经常有卖,在客家人的餐馆里还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上等佳肴。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黄坳西瓜

黄坳西瓜:黄坳乡适宜种西瓜,所产西瓜皮薄籽少,襄红味甜,而且个头大、产量高,县城买西瓜的只要听说是黄坳西瓜,情愿多出几毛钱。近两年黄坳瓜农除了出小产比别人早的、大的,还出产比别人迟的、小的。

四.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罐煨番鸭

罐煨番鸭 湘鄂赣毗邻的十县,农村百姓家都爱养番鸭。这番鸭与普遍鸭子不同,喜吃虫子和青草,可在门前屋后旱地上放养,而且生长迅速,待长到头顶结红冠时,一般都有七、八斤,过年过节时杀一只番鸭可够一家人享用。番鸭营养丰富,滋补性强,尤其是罐煨番鸭,吃了属凉性大补,因此,湘鄂赣毗邻县都有这道名菜。不过,修水厨师因用料不同,做出的味道更鲜,营养更均衡。

取新鲜番鸭腿肉剁成2~3厘米小块,取水发茶树菇切成寸长小段,在热油锅中加姜片、蒜头、食盐、味精等炒过,装入陶罐中,加汤盖盖子置炭火中煨2~3小时即可。特点是味醇厚、汤汁浓、肉鲜嫩、营养丰富。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黄王凉粉冻

黄王凉粉冻

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出产许多野生的凉粉果,皮青青的,里面好多象白芝麻粒的籽,是夏季用来做凉粉冻的好原料。

修水的凉粉冻在周边三省九县是有名的,而最出名的又要数黄庭坚故里杭口双井的“黄王凉粉冻”。这种凉粉冻是取“双井”水做成,在碗中,晶莹透亮、闪闪颤动,加少许黄色的沙糖和芝麻,呈一种微黄的颜色,象块透明的琥珀,吃起来又凉又甜又香。一碗下肚使你感到燥热即去、暑气顿消,很有止渴、清热、祛湿之功效。

谈起这“黄王凉粉冻”名字还有一段故事。相传黄庭坚小时候最爱吃凉粉冻。一日,他读书习字累了,走出书斋,来到田野深深地吸一口田园湿润的新鲜空气,顿觉视野开阔,心情舒畅。他看到“钓砚”旁的凉亭上悬挂着一串串的凉粉果藤,心想,眼下正是采摘凉粉果的季节,自己何不去采摘回来亲自做一回凉粉冻。当他准备回去邀个伙伴时,正遇着房下姐姐黄玉兰牵着水牛过来。黄庭坚一转念停下脚步,对黄玉兰说:“玉兰姐,我帮你一起去放牛。”

玉兰比黄庭坚大两岁,她知道这个房弟是个神童,年纪小学问多,寻思与他一同放牛,既可考考他的学问,又可以从他处学点见识。于是笑着说:“好哇!”

黄庭坚在前面牵着绳,黄玉兰在后面赶着牛,姐弟俩很快就来到修河边的“钓砚”旁。黄庭坚把牛绳往水牛角上一圈,对黄玉兰说:“让牛自己吃草去吧,我想请姐姐帮我到亭子旁摘凉粉果。”

玉兰想:这房弟年纪不大点子多,说帮我放牛,其实是要我帮他摘凉粉果。于是说:“姐要问问你,这凉粉冻是怎样做的?你若答不上来,姐可不帮你摘”。

黄庭坚知道玉兰姐考他,眼睛骨碌一转,说:“将凉粉果破壳取子,加少许新鲜米饭,用布包着入凉水中揉搓,汁出后稍等片刻即成凉粉冻,加沙糖和芝麻拌之非常好吃”。

玉兰惊奇地望着黄庭坚说:“哟,看你书呆子样,都还晓得。谁告诉你的?”

黄庭坚得意地说:“看我娘做过!‘有样没样,多看世上’呗”。

说着两人来到“钓砚”旁的凉亭边采摘凉粉果。不一会就采摘了许多,玉兰用自己的生布手巾包了鼓襄襄一大包。这时,牛也吃饱了,姐弟俩高兴地往回走。路上,玉兰索性让黄庭坚骑在牛背上,自己跟在后面走。

黄庭坚骑着水牛在田埂上慢悠悠地走着,高兴极了。他望着明月湾的风光,从心里感叹双井村这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黄庭坚得意之时,随口用本地的山歌调唱着自己的得意之作: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黄庭坚到家后,兴犹未尽,提笔就在玉兰包凉粉果的生布巾上写下了路上唱的这几句诗,又题上:书赠房姊玉蓝,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印章。

光阴茬苒,时过境迁。黄庭坚长大后在外做官,黄玉兰长大后嫁给了杭口王庄一个名叫王监的人。话说有一年夏天特别热,县城凉粉冻特别销,尤其是双井黄家的凉粉冻,比其它地方的可多卖到一两倍的价钱。玉兰凭着自己在娘家学的手艺也做起了凉粉冻的生意。可是,王监第一天拿到县城卖,却因人们不认他是双井黄家的凉粉冻而没卖到好价钱。当时正宗的双井黄家凉粉冻只在县城西摆王亚桥上的凉亭里卖,王监是杭口人当然不能去,只好挑着凉粉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但人家却不信他是“双井”货。王监垂头丧气回到家,妻子玉兰拿着生布巾帮他拍去身上的尘土,王监一眼看见生布巾上黄庭坚的真迹,顿时计上心来。第二天,他照原挑着凉粉担子,上面盖着有黄庭坚手书真迹的生布巾,一边吆喝着:“买正宗的‘黄王凉粉冻’啊”!一边拿着生布巾给人家看。原来,这生布巾上的字因年久模糊了,特别是“书赠房姊玉蓝”几个字,隐约成了:“书赠房弟王监”。加之玉兰做的凉粉冻除没有用双井水外,其它不任颜色、味道都与 正宗的双井黄家凉粉冻没有区别,因此,王监一担凉粉冻很快就卖掉了,而且卖到好价钱。

这事被双井黄家卖凉粉冻的知道了,告诉本族长老。本族长老出面到杭口找到王监,知道他是双井黄家的女婿,看了看生布巾,确认是黄庭坚手书真迹,于是,没说什么就回来了。回家后对本族人说:人家王监的“黄王凉粉冻”意思是黄色的王家凉粉冻,没有说卖双井黄家凉粉冻;生布巾上的字确实是黄庭坚给他房姊玉兰的手书真迹,只是字有些模糊,给人产生错觉,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大家还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凉粉冻做的更好才是道理。从此,修水街上的双井黄家、杭口王家凉粉冻都叫黄王凉粉冻,并成了品牌一直传到今天。现在许多餐馆还把凉粉冻开发成一道汤,即在冰凉的绿豆汤中加一些切成小块的凉粉冻,作为上桌第一道解暑开胃汤,很受顾客欢迎。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三熏火锅

三熏火锅 川菜“毛肚火锅”是出了名的,修水的三熏火锅就是根据这道川菜的做法,利用修水特有的熏制腊味和出产的花椒而创制的,因其味道独特,现已成修水一道名菜。

三熏火锅主料是:熏制的腊猪尾巴、腊猪(牛)肝和溪口的烟熏油豆腐。将洗净煮熟的腊猪尾巴切成小段,腊猪(牛)肝切成薄片,连同烟熏油豆腐放入锅中,加姜片,山椒、花椒、胡椒和肉汤、佐料,煮沸后倒入火锅内再继续煮。再将浸胀的薯粉丝、碱灰耙、豆芽、豆腐油、香菜等用盘另装备用,客人可随吃随烫。

三熏火锅又名“三腊火锅”,这名字的来历还有段故事。说的是改革开放后溪口一家农户三个儿子都结了婚,大媳妇是修水溪口源里的本地姑娌,二媳妇是儿子在外打工时带回的四川姑娘,三媳妇是老三的同学湖南妹子。过年时,一大家人相聚吃团圆饭。饭桌上,二媳妇称自己是“不怕辣”的川妹子,三媳妇讲自己是“辣不怕”的湘妹子,俩人试问大嫂怕不怕辣。这做大嫂的听出了弦外之音,知道两位妯娌有意用话敲自己,于是说:“我去做一道菜出来尝尝,大家比试比试”。于是就将腊猪尾巴、腊猪肝、烟熏油豆腐做成了一个火锅端上桌,大家吃得有味。吃完后,大媳妇对两位妯娌说:“你们看,我三腊(辣)都敢吃,还怕你们‘俩辣’?”两位妯娌也听出了言下之意,就说“你这腊不同于我这辣”。“怎么不同你个辣”?大媳妇马上接着说,“我这火锅用的是腊猪尾巴、腊猪肝、烟熏腊油豆腐‘三腊’,放的是山椒、花椒、胡椒之‘三椒’,怎么还比不上你们俩辣”,俩妯娌听后自知理亏,连说:“还是大嫂辣,还是大嫂辣!”

七.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庐山“三石”

即庐山石耳、石鱼、石鸡。石耳野生,附着在悬崖绝壁上,它的形状扁平如人耳,故称为“石耳”。石耳烹调佐餐,滑脆可口,鲜美甘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石鱼,是一种名贵的水产珍品,因生长在石涧和因瀑布造成的潭穴中,故名“石鱼”。石鸡,并非是“鸡”,属棘蛙类,因肉质细嫩,肥美如鸡而得名
( 九江)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修水的地方小吃,“哨”字应该是“食”字偏旁, 那个“哨子”的“哨”(shao)字是方言,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字的。

修水哨子是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美味食品。凡到修 水的人无不想美餐一顿哨子,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来礼待自己的客人。只要是亲口尝过哨子的人,又无不为其皮嫩、馅香、爽口而称赞不绝。

说起“修水哨子”的来历,修水群众中还留传着一段极为美好的佳话。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区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在那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好东西来供献。大家想到治水期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大禹和群众一起辛勤治水,连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很是过意不去。当时面对山高林密,有位老农提出,大家上山搞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於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就这样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兽肉切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而且越做越好吃,成为修水食品一绝。

现在每当逢年过节,亲朋往来,重大喜庆,修水人都作兴哨子,以示庆贺和款待亲朋。不过时至今日修水人吃的已不再 是用野山芋和野兽肉做的哨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在制作上也大大作了改进。

现在常吃的修水哨子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剥去毛芋的外边毛皮,再将新鲜的家种毛芋(又称芋头)洗净入锅煮熟,,等其凉至20-25摄氏度左右,把其搅成糊状;再将新鲜的红薯粉(每斤毛芋配三两左右)拌入毛芋糊中,在搅拌时加入些香油(油的配量一般以每斤毛芋 3-5钱左右),拌成的料以软而不粘手为宜,拌好料后放置待用。拌完毛芋料再配制馅子。爱吃甜食者可用白糖、芝麻粉、桔饼、桂花等加一定的化猪油或香油调制。爱吃咸食者可用腊肉或火腿加入大蒜、虾仁等配料制成。等两项料馅备好后,就可做哨子了。包时先把毛芋料捏成小圆团,大致像普通包子的包法,把制成的馅子包在中间,外型包成上尖下圆,表面不得有裂缝。最后就是上笼蒸熟。蒸时先将锅内水烧沸,水量以覆盖蒸笼底层为宜,将装好的蒸笼放入锅内,用大火蒸15-20分钟左右即熟。蒸熟后的哨子又软又香,趁热装盘可食。

当然修水哨子仅是我们介绍的传统美食,欲知其味,还得到修水去亲口品尝为快。

九.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郎菜

郎菜:郎菜自然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叶细`茎小`味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糖类`粗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B1`B2等。常食能降压平喘,利尿除脂。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多得的高级绿色食品。

十.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泰乡炒米粉

泰乡炒米粉

这是一项有着浓厚地方风味的佳肴,不仅平民百姓办宴席喜安排这道菜,就是外地来宾、老板经理也爱吃这道菜。如若入席喝酒前先吃上一小碗泰乡炒米粉垫底,保准你“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泰乡炒米粉的主料就是修水东片区包括义宁、黄港、三都一带的米粉,现在全县各地都有加工,但因其工序复杂,技术性强,很难赶上真正的泰乡米粉风味。

泰乡米粉加工需选上等大米洗净浸泡数日,具体时间要视气温情况而定。待米粒浸泡到转味时捞起磨成米浆,滤去水后拍成10厘米粗,15厘米长的团状放沸水中煮至八成熟,捞起后放石礁中舂熟,再放到专门榨米粉的铁筒里压榨,铁筒底部有许多筛眼,米粉被压榨从筛眼中流出来到滚水中烫过,再捞起晒干。

炒米粉时先将干米粉浸胀,油锅里先炒肉丝、嫩南瓜丝、姜丝、大蒜等,再倒入浸胀的米粉同炒,加肉汤、酱油及佐料,喜辣者再加入少量辣椒粉。起锅时香喷喷,让人馋涎欲滴,这种米粉吃起来有韧性,特别爽滑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