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坝州有什么土特产吗 阿坝州的十三个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坝州有什么土特产吗 阿坝州的十三个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6 06:48:37

一. 四川省 阿坝州 茂县 糌土

糌粑是藏族人的主要食粮。形似内地的炒面,可分为青稞、豌豆、燕麦糌粑等。藏胞无论下地劳动,上山放牧,出门旅行,都要随身携带糌粑。吃时,往碗里倒些糌粑,另少量的酥油,冲茶水食用。糌粑携带方便,又是熟食,在地广人稀、燃料缺乏的地方,的确是一种物美价廉实用方便的快餐食品。

糌粑的做法是:选好青稞、豌豆或燕麦,淘洗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即可。吃时还可放入奶渣或白糖,用适量茶水或青稞酒调好,然后用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搅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吃时也用手往嘴里送。另一种吃法是烧成糊状,里面放些肉、野菜之类,叫“糌土”。糌粑比小麦营养丰富,且携带方便,出门只需怀揣木碗和“唐古”(揉合糌粑的小幅獐子或羊皮囊),吃时再加适量的茶水就行,无需生火做饭。糌粑有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青稞与豌豆混合糌粑等。

二. 四川省 阿坝 壤塘县 昂科牦牛

昂科牦牛

四川省壤塘县畜牧工作站

12189904

牦牛(活动物)

三.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金裹银

金裹银

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以黄色的玉米为主拌和少量白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的称银裹金。

“金裹银”:用玉米面配大米蒸煮的一种饮食,因金黄色的玉米粉中夹裹着白色的大米,故称“金裹银”,是氐羌族饮食的遗传。

"包谷",又名玉米、包米、包芦、珍珠米、玉蜀黍。叫"包谷",大约因为它在果实外边裹了许多层的变态叶,人称包皮,保护得非常之好。叫"玉米"、"珍珠米"等,大约因为它的种籽一般颗粒0,颜色金黄,如一个个珠玉,是一种美称。"玉蜀黍"则可能是它的学名。如同它的名字众多一样,用它作原料而制作的食品也有多种多样。如同它有一些美好的名字一样,它的一些食品也还有自己的某种独特风采。

包谷糊汤是乡下穷人常吃的一种包谷饭。先将包谷颗粒用碾磨弄到碎而不烂的状态,叫作包谷糁子,再用来做包谷糊汤。包谷糁子有大小两种,小的可做包谷糊汤,也可煮稀饭;大的除煮稀饭外,间或有蒸干饭的,类似大米小米干饭,虽不如那么好吃。不过,偶尔一吃,倒也香甜可口。许多粗粮都有这样的习性,天天吃,倒胃口,偶尔吃一次,竟成美食。包谷糁子稀饭更是好喝得很。不过,包谷糊汤就不敢恭维了,也许因为吃得太多,一年三百多顿地吃,实在吃厌烦了。那东西有粘性,用筷子夹了吃,不成问题。普通的吃法是就着点酸菜,从碗的一个角落吃起,如蚕食般,将一碗糊汤吃得干干净净。稍讲究些的,给糊汤里下点洋芋、红薯以及白菜叶子之类的菜蔬,就好吃得多;而如果给糊汤里下点面条,无论白面或者杂面,就算过小年了。

包谷搅团和它的派生物-骨斗,则是包谷饭的一种粗粮细作。搅团做得好,烩了吃,倒还别具风味。

四.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九寨酸菜

九寨酸菜是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酸菜是九寨沟家喻户晓的,家中户户都有,人人爱吃,成了九寨沟人们吃菜的标志。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节是最多的,在冬天会少些。酸菜的做法很是简单,原料主要是蔬菜(大白菜、大头菜、十个菜、拉拉菜等),将蔬菜剁成碎块放入大锅里,倒些水将蔬菜淹没,在安蔬菜的比例放些玉米面粉一同煮,将蔬菜煮道三分熟后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者木头里,再加些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了可口劲脆的酸菜了。在九寨沟,尤其是在藏族同胞人人都会做酸菜,而且做的很好。

在九寨沟尤其到藏家做客,主人家一般都请你吃酸菜汤,因为它既方便,又省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上桌了,如果有红白喜事时丰盛的席上,最后上桌的便是酸菜汤。

酸菜不仅是九寨沟人人爱吃的美食,对人体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1)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

(2)可以增强体液循环,起排汗的作用,许多人吃了热酸菜汤以后,有的红光满面,有的汗流浃背,可以防治感冒;

(3)可以增强胃酸的分泌,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4)对于爱喝酒的朋友来讲酸菜可是醒酒、护肝的良药的。

五. 四川省 阿坝 金川县 金川秦艽

金川秦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名医别录》称“秦艽能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秦艽生飞鸟山谷”,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苏颂曰:“今河陕州郡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纠,长一尺已,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根据本草植物形态记载,中国学者夏光成先生考证后认为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根据《证类本草》所附秦艽图可知古代所用秦艽为今龙胆属植物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所规定的秦艽原植物为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 )、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但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的主流秦艽商品均为大叶秦艽的根。另外从本草记载:“今出经州、娜州、岐州者良”可知秦艽佳品产自陕西。李时珍也指出“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相交者为佳,故名秦艽,秦纠”。所以四种正品原植物中以大叶秦艽最为重要,作为秦艽药用历史悠久,并且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甘肃两省是其地道产区。秦艽是中药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中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

金川秦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金川县内俄热乡、二嘎里乡、观音桥镇、太阳河乡、卡拉脚乡、撒瓦脚乡、集沐乡、庆宁乡、咯尔乡、沙耳乡、金川镇、勒乌乡、万林乡、河西乡、河东乡、独松乡、马尔邦乡、安宁乡、马奈乡、曾达乡、卡撒乡等2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酸菜汤

到藏胞家作客,一般都要请你吃酸菜汤。酸菜汤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增加胃酸的分泌,起到改善消化的作用。除此而外,吃酸菜还可以多排汗,有的人吃过便汗流浃背,可防治感冒。

酸菜的做法很简单,把一般的蔬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再加一点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酸菜了。藏胞们一般在春暖花开时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做得最多。

七. 四川省 阿坝 小金县 小金贝母

贝母:属根草本植物鳞茎,形状类似百合,贝母系其根部。可分为尖松贝、平贝、油贝、折贝、黄贝、小碎贝、青贝等,以尖松贝为最好。我县所产贝母可分为暗紫贝、甘肃青贝、浓密贝母等品种,属野生。贝母具有润肺、清虚痰、治虚痨烦热、咳嗽上气痰痿、治目眩等作用。采挖季节一般在5月份,适宜生在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要分布于崇德乡、木坡乡、抚边乡、两河乡、结斯乡、美沃乡、日隆镇等乡镇。最高产量达6017kg。

信息来源:小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八. 四川省 阿坝州 茂县 阿坝苹果

阿坝苹果主要指茂汶所产苹果产品。其质地优良,颜色红亮,被誉为吉祥的象征。 阿坝苹果

阿坝苹果醇甜细腻、芳香,以金冠红心,红冠品种为佳。-

产业发展

寨沟沿线的茂汶苹果曾炫耀“王者之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成了阿坝州农民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然而,90年代后期,随着山东苹果大举进川,“茂汶”苹果一退再退,一败再败,果农一气之下屡屡将利斧伸向苹果树……然而,果蔬加工企业———宝清公司一进阿坝州,苹果产业枯木又逢春。现在阿坝州苹果不是愁销,而是不够销,不仅鲜销果涨价,而且连残次果、落地果都能换成钱。
阿坝州苹果产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最高价格曾达到1.6元/公斤。但是,近年来该州苹果产业逐渐衰退,特别是前5年价格下跌,导致果农不再愿意管护苹果。

为使果农走出增产不增收的困境,阿坝州于2006年3月引进了宝清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浓缩苹果汁生产。通过公司的牵引带动,今年阿坝州鲜销苹果价格较去年上涨了0.4元/公斤,并且以前无任何经济价值的残次果、落地果、疏果被公司以0.46元/公斤的价格收购进行加工。这样,一方面促销了鲜销果价格的上扬,另一方面确保了果农收入底线。农民说:宝清公司成了“保险公司”。

九.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卡子核桃

卡子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卡子核桃产于理县县城下游区内,其特点果大、壳薄、果仁多且厚、含油量高、味道醇,有露仁核桃之称。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常食山核桃仁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果肉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必要作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卡子核桃四川省理县杂谷脑镇、薛城镇、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理县人民政府关于卡子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情况报告》,理府〔2012〕52号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22/T01-2012《卡子核桃》

卡子核桃的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本地原生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400m至2200m,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3%,土壤pH值7.5至8。年平均气温6.9℃至11℃,年降雨量480mm至800mm,年均日照2266小时。

三、栽培技术

1.育苗:以当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2.栽植:春季栽植时间3月中下旬,秋季栽植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栽植密度≤330株/ha。

3.整形修剪:采用主干分层形,树体通风透光。

4.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幼树期每株施有机肥≥20Kg,盛果期每株施有机肥≥50Kg。

5.浇水:在萌芽前、果实发育期、果实成熟前、土壤封冻前保证各浇水1次,其它时间视墒情而定。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白露节气前后,青果皮由绿变黄,部分果皮顶部开裂,内褶壁变黑后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从外形上看,果实呈椭圆形、圆形。果面较光滑、缝合线低平、仁色白、核仁饱满。

2.理化指标:干果单果重≥12g,出仁率≥40%,粗脂肪含量≥63%,种仁粗蛋白质含量≥1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十. 四川省 阿坝 九寨沟 羊肚蘑

羊肚菌产于九寨沟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针叶林向高山草地过渡区域。形似羊肚而得名。菌香味浓郁,口感细腻,出口日、韩两国。有开胃建脾,止痛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一般与鸡、鸭炖或烩烧。

又称羊肚蘑、羊肝菜、编笠菌。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春末夏初单或群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或林缘空旷处。产菇期短,自然产量较低,采用半人工栽培接种于林中腐植质落叶层中可增加自然发生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