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泸州特产创意图 泸州特产必买清单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泸州特产创意图 泸州特产必买清单大全更新时间:2022-11-03 07:43:41

一.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大曲

古蔺大曲,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著名,该品采用浓香型泥窖发酵、老窖续糟的生产工艺,具有“芳香农郁、清冽爽、醇甜适口、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

泸州古蔺大曲,由四川省古蔺朗酒厂生产,1985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此酒具有芳香浓郁、醇甜适口等特点,是收藏的佳品。古蔺大曲是四川省名牌产品,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奖励,古蔺牌商标荣获四川组著名商标称号,产品质量先后通过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可。古蔺大曲采用浓香型泥窖发酵、老窖续糟的生产工艺,具有“芳香农郁、清冽爽、醇甜适口、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zfd

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可装瓶包装出厂。

二. 四川省 泸州市 泸县 朵颐辣子鸡

朵颐辣子鸡

特点:

颜色洁白,质地细软滑爽,口味清淡鲜嫩。

原料:

鸡750克。

鸡蛋一个、水发玉兰片25克。精盐3克、绍酒20克、味精1克;青蒜5克、湿淀粉25克、猪油100克。

制作过程:

鸡脯肉剔去筋膜,片成厚0.2厘米的片,再切成长5厘米的丝。加蛋清、。精盐、湿淀粉拌匀入味,水发玉兰片切成3.5厘米长的丝,甩开水焯过。青蒜切成3.5厘米长的段。炒锅放猪油,烧至五成热(约110℃),下入鸡丝划开,至八成熟、(约176℃)对捞出,锅内留油,放玉兰片丝、青蒜段稍微一煽,倒进鸡丝,再放清汤、精盐、绍酒。味精,颠翻出锅即成。

三. 四川省 泸州 叙永县 叙永草坪翠芽

叙永草坪翠芽是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黄草坪的。草坪翠芽成品茶外形尖削,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冲泡时,茶芽徐徐下沉、根根直立于杯底、如雨后春笋般,极具品饮、观赏价值。

叙永县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培育发展,叙永县茶叶已形成后山有机生态茶带、红岩名优茶带、向林特早茶带、黄草坪茶叶科技示范园区规模布局。茶园面积已达36700亩, 产量2000多吨,产值近8千万元。

草坪翠芽采制于农业部认证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黄草坪,属微扁形炒青特种绿茶,此茶以福鼎大白茶的早春独芽为原料,其成品茶外形尖削,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冲泡时,茶芽徐徐下沉、根根直立于杯底、如雨后春笋般,极具品饮、观赏价值,具有“形美 色翠 香郁 味醇”的品质特点,系农业局技术人员(章继华)创制,2000年获得过几茶叶博览会银奖,2002年、2005年获两届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享有“叙永第一茶”的美誉。

2013年,叙永县的“草坪翠芽”名茶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成为叙永茶叶史上迄今为止所获的最高荣誉。

四.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泸州白糕

泸州白糕,米食,特点:色泽雪白,松泡滋润,质地细嫩,香甜可口。烹制法:蒸。此品为四川民间传统小吃,老幼咸宜,部分地区又称白糕为“发饽饽”。

以风味小吃著称的泸洲白糕,始产于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全川,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

白糕之名,久盛不衰。泸洲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常年顾客络绎不绝。

五. 四川省 泸州市 合江县 桂圆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新鲜的是龙眼--水果,干的是桂圆--补品,也就是说龙眼晒干了就是桂圆。

由于以前水果不能储藏,不利于运输,龙眼总是晒干才运往北方,因为龙眼是广西(桂)产的比较多,又圆圆的,所以北方人叫桂圆做桂圆,(不知是不是封建时代忌讳说龙,所以不能叫龙眼,所以官方叫法(北方)也有的叫桂圆),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桂圆原来的形态是龙眼。

后来水果能储藏,方便运输了,龙眼作为水果运往北方,可是北方人没接触过它,只接触过它的干尸“桂圆”,于是把龙眼也叫做桂圆。

所以南方一带把龙眼叫龙眼的比较多,中原以及北方把龙眼叫桂圆的比较多而已。

六. 四川省 泸州 叙永县 搭搭面

搭搭面 据考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当时面店开于后街,赶街人多从门前一晃而过,无人问津。店主便在制作面条时,在案板上将和好的面一次又一次地在案板上搭,搭一次拉长一次,从粗到细,响声不断,吸引不少行人止步观看,搭搭面因此而得名。

搭搭面以骨头原汁汤,鸡汤为面汤,将搭好的面条下锅,煮熟后起锅于汤碗中,再舀一勺绍子盖面上,撒上葱花,扑鼻生香,入口味美、味鲜,经济实惠而名传永宁河上下。后来,又在绍子上作了改进,把川南小面风味与搭搭面原汤结合,使其制作工艺不仅成为一种技艺表演,而且口感、质感更满足人们的要求,成为地方名小吃。

七. 四川省 泸州市 合江县 合江豆花

合江豆花选用优质黄豆,经泡豆、磨浆、滤浆、点浆、榨浆等工序精制而成,独具绵、滑、嫩的特点。豆花的吃法五花八门,可以做成酸菜豆花、鸡汤豆花、水滑肉豆花等。

八.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花卉

古蔺花卉种类繁多,木本花卉有茶花、杜鹃、桂花、紫荆、玫瑰、月季、海棠等;藤本花卉如金银花、蔷薇等;草本花卉种类繁多,芍药、牡丹、荷花、菊花等无不具备,其中尤以兰花在省内外颇有名气。兰花味香花异,有的如桂馥,有的似梅韵,浓郁凝聚,沁人心脾,被誉为王者之香。

古蔺兰花特色之一是产地广阔、品种繁多,有剑兰、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金边兰、寒兰等数十种,一年四季,月月兰香。全国养兰权威专家来蔺视察,惊叹不己,称赞古蔺是产兰圣地。

古蔺兰花特色之二是花型多而秀美,有梅瓣、荷瓣、水仙瓣(其中又分素瓣、蝶花、复包花)、水晶头、水晶稿等;舌瓣有匙形、瓢形、鱼肚型;花姿有龙凤呈祥、金满堂、凤叶飞、凤冠、玉麒麟、弥勒佛、绿绒球、金荷鼎、双女图、巨龙、五彩衣、花仙子、绿宝荷、千手观音、红霞飞、醉美人、绿云、蕊蝶、蜀傲、红玉等21种。

古蔺兰花特色之三在于色彩多样,变化万千,红、黄、白、绿、黑各色俱备,红色中又 有朱红、鲜红、桃红、浸红、曙红之分,黄色有金黄、铁黄、芽黄、鹅黄、橘黄之别,复色花则有黄、兰、白、黑兼色。不少珍品均以色正名,比如以红色正名的就有马蹄红、太阳红、金鹅红、红玉、红霞飞等;以黄色正名的有大黄袍、皇冠、金荷鼎、醉妃、金满堂等;以白色正名的有花仙子、玉麒麟、玉蝶等;以绿色正名的有绿绒球、绿宝荷、翡翠冠等,可谓色彩斑烂,美不胜收。

兰花适应能力强,无论山崖、空谷、肥地、石峡、野外、凉台都能生长,它情性淡雅,四季花开,可以寂居空谷,可以合群花圃,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在全国六届国际兰展中,我县兰花曾先后获金奖10个,银奖10个,铜奖16个,省、市兰展中获金奖25个,银奖38个,铜奖15个,从而蜚声国内外。专家称道古蔺兰草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

九. 四川省 泸州 叙永县 叙永豆汤面

叙永豆汤面始于清朝末年,是川南著名小吃。豆汤面有较强地域性,主要面源为加碱细面、宽面、二叶子、塔塔面,风味独特,平民消费,接受面强。豆汤面是叙永人早餐的主要食品,也是晚上宵夜的充饥小吃。更是叙永在国内外游子最为怀念的家乡美食,还是外地人到了叙永不得不尝的地方名吃,有“不吃豆汤面,枉自到叙永”一说。味道特点为味鲜,利汤爽口,大白豌豆颗粒如珠,粉味十足,味美悠长。

十.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红伞

提起泸州红伞,很多40岁以上的泸州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荣誉感和怀旧心情,在建国前和七十年代以前,泸州红伞就是中外驰名的名牌产品,它的产地就在泸州现在的江阳区分水镇上。

在民国初年,泸州──红纸伞是有名的产品,远销国外及南洋各地,人们都称赞泸州红伞工艺精湛,技术考究,制作精美。

泸州红伞的主要原料竹子,其选竹主要是泸州纳溪一带山区,在分水岭场有一家姓刘名荣盛的专制纸伞,其祖孙三代男女老幼都能制伞。同时分水岭从事手工业的杨丙生,于民国初期迁到大旺场,专做伞胚为主,伞胚、伞骨、伞把,都以楠竹为原料。每把伞36根伞骨,长一尺四寸,中间独立一根伞把。做伞胚的工序是八道工序:齐头、刮青、划扦、上削刀、上槽、检墨、钻眼、穿纤。

制红伞的原料除楠竹外,还要用纸,且多为皮纸,用油有柿油、桐油、晃油,还有用漆,装配组合后,用纸糊满,再用油晃好,晒干,收拢折成图形,然后在伞面涂以红漆,再烘干,才不漏雨,所以人们称呼为大红伞。除分水镇最有名气的刘荣盛和大旺场的杨丙生外,该地居民中有上百的人都从事伞胚的生产,最高年产五十万把。抗美援朝时期,泸州军分区曾下达三十万把红伞的任务支援前线,在大旺场杨丙生的带动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后勤部曾发给奖金二百万元(当时一万元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但是随着各种工艺布伞的畅销,纸伞行业逐渐衰落,到现在很难看到红伞了,至此,泸州红伞这一已成为历史产品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