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忻州区特产 忻州各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忻州区特产 忻州各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11-06 14:51:17

一. 山西省 忻州 五台县 台蘑

台蘑,即生长在五台山五座台顶的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与张家口产的“口蘑”齐名。台蘑有香草和银盘两个品种。香草味道清香,银盘以菌盖大而白如银盘得名。台蘑盖厚、杆粗、杆底锤圆,有油性,晒干后不会发硬。台蘑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著名中成药“舒筋散”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台蘑。

五台山的五座山顶生产的蘑菇国产地而得名为“台蘑”。它在山珍之中与张家口加工厂的“口蘑”一样驰名中外。台蘑有香信、银盘两个品种。雨后,在湿润而凉爽的空气中丛生簇长的台蘑,菌盖伞形,菌肉细嫩,白生生的,散发着深深的清香味儿。台蘑晒干后则由白变黄。由于台蘑肉体肥实,菌盖、肉质肥嫩,油性大,营养价值高,不论干鲜烹饪,都别有风味。入筵席串汤可解肉腻、舒肠胃。素食可解馋、治病、长寿,是五台山上佛教徒每餐必不可少的佳肴。台蘑的优点,清香味儿连东北“三大蘑”,福建大红菇和戈壁滩上的阿魏蘑都难于比拟。当地群众有“一家喝其汤,十家闻其香”的说法。

二.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白土

石寺乡:白土。

三.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月饼

金秋送爽,月饼飘香。8月25日上午,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聚集在神池县的人民广场上,他们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观看着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二人台、神池道情等文艺节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8月25日至9月25日,历时一个月的神池县第三届月饼文化节在这里举行。

神池县是山西省油料生产基地县和著名的月饼之乡,富有地方特色的神池月饼迄今为止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采用传统配方、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神池月饼年销售量达700多万公斤,销售产值6500多万元,加工户发展到600余户,从业人员达到9000余人,品种有油皮、蛋皮、酥皮、江皮四大类4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神池月饼是山西忻州神池县的,以香鲜酥甜闻名忻州乃至整个山西。神池月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

说到神池月饼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史载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1697年3月15日)第三次御驾亲征不服王化的噶尔丹,由大同、朔州行经神池义井屯,人困马乏,人马多而河水少,当地-正在愁肠之时,河水骤溢,湛然清澈,人马饮后精神倍振。此日恰逢集日,市井八方商贾、人声喧闹。康熙乘兴御游了集市,发现赶集的商贾以香味诱人的月饼为干粮,甚感惊奇,便向周围发问,二月缘何有月饼?接驾的地方-奏曰:中秋时节,当地百姓用麦粉和地道的神池胡油和水为原料配以食糖、玫瑰、芝麻仁等制作月饼。然后贮存于瓷瓮中,以备时节之需,可存放数年而不变味。

四.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线麻

线麻

线麻,又名绳麻。桑科植物,一年一生草本。茎梢及中部呈方形,茎部圆形,皮粗糙有沟纹,掌状复叶,卵形瘦果。不耐旱,不耐涝,适宜于肥沃沙质土壤。

线麻纤维整齐,通顺而又细长,强度一般为三十八公斤,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弹性好,易于染色。可用来纺织麻布、帆布、搓强、编织渔网和造纸。种子称火麻仁,可榨油制作油漆和涂料,还可入药。

此麻罗田、英山、麻城各地都有种植。农家日常用线麻作绳索,衲鞋底。

五.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醉果

醉果,当地人又称“海红”或“海棠”;产于河曲,为山西名果。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磷、钙、钾等。味道酸甜甘美,据有关部门测定,海红果因含磷量高而导I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关注。本品还可代替山楂入药祛病。还能加工成果酱、果酒、果醋和罐头食品,很有开发价值。河曲群众说“海红海棠好,摇钱活财宝”。当地群众在“河曲要想富,种草种树迈大步”的思想指导下,种植海红树,发挥山区优势,要尽快富起来。责编:208( 河曲)

六.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原平酥梨

主要成份: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 、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特点:果实近圆柱形,色泽金黄美观,肉质细嫩酥脆,皮薄汁多,甜美可口,具有酥、脆、香、甜四大特点。果形大,平均单果重250克,能贮藏到次年4--5月份。最高获奖:1985年山西省赴京果品鉴定会名列第一。产量:全市有梨园2.99公项,可产酥梨6500吨。( 原平)

七.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开河鱼

河曲开河鱼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开河鱼不仅色泽明亮,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更是晋西北九曲十八弯河曲县著名特色菜。

在晋西北黄河岸畔的河曲县,“开河鱼”是一种久负盛名的地方。据《河曲县志》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开河后打捞的“开河鱼”上贡给皇帝。“开河鱼”以黄河鲤鱼更佳,味道鲜美,据说有大补医病的功效,被民间誉为“活人参” 。

何谓开河鱼:乃指冰封黄河消融时,所捕越冬之鱼耳。开河之鱼,是为冰封水下,鱼处休眠之态,安而不动,净化五脏,排解体表,储存营养,肝糖转化,养尊处优,如是肉质必然鲜嫩无比,纯净无污,这种变化增加了鱼肉质的鲜美和纯净,使鱼的风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鲜。这也是“开河鱼”受到食客欢迎的症结所在。

河曲独特的开河鱼吃法:

开河鱼吃法:酱炖、清炖,小鱼则煎炸。一般除了盐之外不需要加什么佐料。最佳配鱼菜:贴饼子、山野菜、开河鱼、小鸡炖蘑菇和开河鱼汤泡莜面。有道是:“开河鱼泡莜面,赛过活神仙”。

河曲县唐家会、河湾一带所产之鲤鱼最负盛大名。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黄河鲤鱼,一般1.5公斤,大可二、三公斤。

八. 山西省 忻州 繁峙 繁峙核桃树

核桃树,又名胡桃树、属胡桃科植物,品种分为野生山核桃和人工嫁接改良品种核桃。原产于中亚地带,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一般选择种植人工改良后的品种,因为改良后的品种要比野生的品种产量高,壳薄,俗称泡核桃。野生的壳厚、个大、油多等特点,吃起来较香,俗称铁核桃。胡桃树可作道路绿化的防护林;由于其木质坚韧、富有弹性,也是工业中使用的上等材料;核桃壳可以加工成艺术品。核桃同扁桃、腰果、榛子在国际市场上被并称为"四大坚果"。核桃树适应于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气候温暖凉爽的生态环境。

九.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猪头肉

猪头肉的美味,于民间早就声誉鹊起,据说淮扬菜系中的“扒烧整猪头”火工最讲究、历史最悠久,是道久负盛名的淮扬名菜。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头肉适宜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猪头肉为动风发疾之物.凡有风邪偏盛之人忌食猪头肉。猪头肉的食疗作用,性平,味甘咸;补虚,滋阴,养血,润燥。

十.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碗托

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碗托的制法,是将荞麦精粉用盐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调成糊状,盛于碗内,用急火蒸至半熟时,搅动一次,以防沉淀,熟后冷却即成。养面碗托宜凉调,宜热烩,或烧以素汤,或拌以肉酱。不仅是待客之佳肴,还有疏通肠胃,清燥热,利便之功用。外地人到此,无不以一尝为快。现保德县城专营此业者甚多,还有在外地设摊应市,深受食客赞赏。

碗托即为保德县出产的碗托,是一种地方特色小吃。碗托,顾名思义是将荞麦面制成的糊放入碗中,上笼蒸熟晾凉后,拔出一个和碗形状相似的“托”来。

保德人蒸“碗托”的历史源远流长。笔者的爷爷曾做过“碗托”,由于做的“碗托”味道鲜美,口感舒适,常常会被人们一哄而抢。做“碗托”是一项重体力劳动,真正要想把“碗托”做好,那可是一件非常吃苦的营生,我的一位亲戚,做“碗托”早就驼背了,患有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爷爷做的感到累的时候,父亲常常下班后抽空赶过去帮忙。现在保德县城专营此业者甚多,还有在外地设摊应市的,深受广大食客赞赏。文革时期,革“资本主义尾巴”,“碗托”也不例外,但是,有的人迫于生活,走街串巷,进行着“黑色买卖”,“碗托”的交易一天也没有断过档。“碗托”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现时在保德街市上的每个“素碗托”的售价仅为2元,每个“荤碗托”的售价仅为3元,买得多了还可以优惠。饱,可以品尝;饿,可以充饥。所以适应各类人群享用。夏天,冷用;冬天,热食。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气候物产等条件,决定着一方居民的生活习性,保德人爱吃“碗托”,热爱“碗托”,善做“碗托”,一年四季离不开“碗托”,平时吃“碗托”,亲戚来了吃“碗托”,逢年过节吃“碗托”,外出工作的保德“游子”们叮嘱在家的亲人:来时千万别忘记带些“碗托”,以致“碗托”不仅为生活所必须,而且演化为一种文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