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年货节南平特产网 南平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年货节南平特产网 南平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10-29 02:11:46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闽北水仙

闽北水仙:属乌龙茶类。始产于百余年前闽北建阳县水吉乡大湖村一带,现主产区建瓯、建阳两地。成品外形壮结匀整,尖端扭结,色泽砂绿油润,中部近叶柄部分叶色暗绿并呈现白色斑点,俗有“晴蜓头,青蛙腹”之称;香气浓郁芬芳,颇似兰花香气;滋味醇厚,入口浓厚之余有甘爽回味;汤色红艳明亮,叶底柔软红边明显。

隆冬腊月,万花冷寂,人们在欣赏水仙花婷婷绰约的美姿、沁人肺腑的馨香时,要是再冲泡水仙茶,品饮它那使人舌根留芳、香回九肠的天然兰花珍味,真会怡兴盎然、飘飘欲仙。

水仙茶是我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如今已和闽南水仙花一样,香飘万里,誉满中外。这种茶叶原产于闽北。早在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 1662-1722)的事。清咸丰年间(1857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 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

闽南水仙茶树,属半乔木型。主干明显,基部扁一,分枝稀疏,树冠高大。叶片肥厚,色呈深绿,表面光亮。梢芽壮实,且多毫茸。其繁育方法,均为压条或剪枝扦插的无性繁育。它适制成红茶、绿茶,更适制成乌龙茶。

制成乌龙茶的闽南水仙,其形肥壮匀整,紧结曲卷,有如蜻蜓头,青蛙腹,或象海蛎干,色泽光润,褐黄、黛绿交错。选用煮沸的清水冲泡时,随茶汤热气蒸腾,飘散一缕楼幽雅悦人、好似玉兰独有的鲜香,真令人未饮先畅。刚喝水仙茶,微觉苦涩,品饮几口,则清香甘醇,味美浓爽,津生喉润。茶壶里橙黄明亮的汤色中,片片茶叶展开,中间浅黄托绿,边缘朱红或泛点红,真是“绿叶红镶边”。永春现有水仙茶园1.8万亩,年产1300多吨,为闽南地区产是最多的县份。永春水仙屡获全国茶叶评比大奖,是名闻海内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

二.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瓯竹子

建瓯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郡扁肉

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建郡扁肉”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一般取凌晨宰的生猪新鲜腿纯瘦肉,不得下水,制作不过午,将腿肉去除筋膜,顺肉纤维横切成较大块状或条状,放在木墩上用木锤敲打,敲打时要掌握关键技巧,即将瘦肉竖打,这样可保留肉纤维中水份,直至烂如绵、粘如糊,然后加适时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成糊状。包扁食的皮用面粉和少许碱水,打成薄皮,每张切成边长7公分左右方块,每个扁肉仅桂圆大小,包成精巧的蝴蝶状。扁肉汤以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将扁肉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待扁肉浮起,用小笊篱捞起,放入有酱油、新鲜猪油、味精和其它佐料的碗中,冲入沸清汤,撒上香葱即可食用。其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

扁肉,一种源于闽东北宁德的馄饨,扁肉最好吃的鲤鱼的故乡,福建东北的周宁。传播最为广泛的沙县扁肉。馄饨有北京的馄饨,广州的云吞,成都的抄手,武汉的清汤之后,又增加了一个名字。扁肉所以称之为扁肉,盖因的肉馅制作区别于其他的馄饨,扁肉馅制作不用刀,早晨买来鲜肉,用特制的木棒敲打,一直敲打成细腻的肉泥,包制扁肉的面皮也薄,约合饺子皮的四分之一厚度。肉馅也要少一些,配合薄皮,口感更好。

主料:半斤瘦肉(不能是冻肉,越新鲜越好)

辅料:馄饨皮三四两(越薄越好)

做法:

1、肉不是用切的,是用棒打的,最好是扁平厚实的木棒,把半斤肉分三份打,每块打五分钟左右,像肉泥了就差不多了

2、根据自己口味,在肉泥里加入盐和味精

3、包馄饨

4、再教点小窍门给大家,在做汤饺或是馄饨的时候,先炸好一两匙葱油(制作葱油:小葱,切记是小葱,把葱白切丁,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入葱白,别炸焦了,一般大火炸十几二十秒就可以了)在盛好的汤里加入一点,会让汤更鲜香

5、锅里放三碗水,水开后放入馄饨,馄饨易熟,浮上锅面,就差不多了,这样做出来的肉馅吃起来会很不一样,很滑很q的感觉。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泽泻

建泽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泽泻:又名水泻、芒芋、泽芝等。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味甘,性寒。具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汇泻,淋浊等症。主产于建瓯、建阳、浦城等市县。

福建省建瓯县是我国著名的“泽泻之乡”,久负盛名,当地是中药材泽泻的传统产地,所产的泽称为“建泽泻”。

福建所产的建泽泻质量名列全国各地泽泻之首,被称为“建泻”,远销海内外。建瓯泽泻,栽培得法,由于土质、气候适宜,加工精良,相传在清代干隆年间(1736—1795年),为历代贡品,建泽泻乃福建省地道药材,其商品以建瓯市吉阳所产之品质最佳,《本草纲目》中“建泽泻”被列为正品。以泽泻之乡誉满海外。建瓯的吉阳、城关一带,已有泽泻种植。清光绪年间是其建泽泻的鼎盛时期,清光绪年间,各地商埠的泽泻标价,年产泽泻达1500—2000吨,都要等建泻开价后才能标出其泽泻价格。这一名产,在1中几乎绝种,但到1982年又喜逢生机,产量远销杭州、上海、香港及东南亚各地。1985年全县泽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100多亩。

泽泻主要分为“建泽泻”和“川泽泻”,历史名医曾极力推荐建瓯泽泻,福建泽泻将其冠以产地名,称为“建泽泻”。

五. 福建省 南平 政和 南煎猪肝

南煎猪肝是福建的特色小吃。

猪肝营养丰富,具有明目补血之功,是良好的滋补品。“南煎猪肝”呈酱红色,外润内嫩,味道鲜美,佐酒甚宜。

原料:猪肝五两。

调料:酱油二钱,五香粉三分,黄酒二钱,葱段二钱,熟猪油一斤(实耗一两),水淀粉一钱,白糖二钱,盐五分,味精四分,干淀粉三钱,鲜汤一两。

制法

●猪肝切薄片,笋切与猪肝同样大的片,鸡蛋清、干淀粉放在碗里调成糊,放进猪肝片抓匀。

●将挂匀蛋清糊的猪肝片与冬笋片一并下油锅炸至七成熟时迅速捞起,沥去油,调入酱油、白糖、绍酒、胡椒粉、蒜头米、葱珠、芝麻油,同猪肝一同翻炒几下,迅即起锅装在盘中即成。

六.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瓯笋干

建瓯笋干是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的。建瓯笋干是以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片宽节短,是有名的闽笋干。笋干不仅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由于笋的生长季节性相当强,生产期出土极快,当地百姓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步总结形成了一整套笋干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及时有效地将大量的鲜笋加工成大宗的笋干,装捆为“毛把”、“统把”,再集中运往外地销售。一般好的笋干,一斤可浸泡到十二斤。

建瓯制作笋干的历史相当悠久,有文字记载的确凿年代即达百余年。但究竟始于何时,已经难以稽考了。至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建瓯已能生产一种笋干精品,名叫“玉兰片”。它具有肉厚、片薄、鲜脆、清香、功精、色艳的特点,素称“笋中之王”,在外销上享有鼎鼎盛名。

建瓯的制笋作坊,遍布各乡村,又以南雅、迪口、吉阳、玉山、房道、小桥等地产量较为突出。其中,仅小桥百丈这一个小小山村,就有制作笋干的作坊一百十五家之多。由此可以窥见建瓯传统制笋业的繁华景象。

长期以来,建瓯百姓在制作笋干的实践中,还进一步形成了一整套制笋工艺规程,甚至上升为一种习俗。从总体上看,它大致包括:择吉进山、倾村出动、安营扎寨、循规制笋等。并且,还能根据不同的笋期和笋质,加工成不同类型的笋干,其具体操作规程和方法亦有分别。兹将建瓯主要的几种笋干制作工艺规程和方法简介如下:

1、白笋干。其工艺规程和方法有十条:“一挖”——清明至谷雨时,视竹林泥土厚薄,泥厚山笋出泥皮五寸至一尺,泥薄山笋出泥皮一尺至尺五,就要及时挖掘,如此则笋短肉厚;“二剥”——用柴刀向笋的弯背削开,刀尾向两边撬开笋壳,砍断笋尾,留下笋衣,剥掉笋壳;“三修”——用刀削去笋篼的笋钉,笋篼的笋钉,笋篼要切成龙番口,不留芦仔,要保持身清洁,不粘污泥;“四爃”——把笋装入笋楻锅,灌满清水,热水煮一、二小时,至楻锅内水滚泡,笋尾软绵为熟,即尖起锅;“五漂”——将熟笋摆入清水池内,放活水入池自然流冲,清除洗涤污水杂物,当天不断更换上榨;“六榨”——笋洗涤干净后,用笋针从屋至篼打通笋节,不让含水,再顺笋的伏势摆入榨盘,摆一层榨一层,大约要榨半个月左右;“七洗”——立夏边要再次把榨里的笋搬到清水池中,用自然流水冲洗涤荡,必须把一切污泥杂物洗净,这样所制的笋干将洁白鲜明;“八烤”——夏至边把榨盘里的笋干搬出,装入烤笋焙内,厚底薄面,基层横摆,中层竖摆,上层交错摆,用木炭热水烤干,勤翻勤换,依次取出干的;“九整”——剪齐篼尾,修整分拣,分别列出秀戎、秀尖、秀片、黄标、凤尾、间笋(现在叫正牌、副牌、甲尖、乙尖、退把)。“十捆”——分档级捆扎成把。

2、冬玉兰。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冬至到惊蛰时,洗泥缝里的黄鼻笋,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直纹切成三五分厚片,装入焙笼,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据说是与香菇混合焙烤,从而融入了香菇的美味,又被称为“进贡笋”。

3、春玉兰。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春分到清明时,选刚出泥皮的笋,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直纹切成圣箬形,小榨轻压去掉污水,装入焙笼,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

4、乌笋干。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清明边,笋出泥皮两尺内,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摆放棚架凉冷,剥去笋衣,用笋针从尾到篼打通笋节,全笋装上焙床架(摆法与白笋干同),用生柴烧明火烤干。

5、烟笋干。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立夏边笋出现泥皮不超过两尺高,即从泥皮挖出,但不挖入泥下深处,剥壳削钉,满锅水煮熟,切成两半,榨干,用生柴烧明火烤干。

历史上(公元1937年以前),白笋干的产量,全省有70%产在闽北;而闽北的70%又产在建瓯。当时建瓯每年通过福州、温州、潮州、天津、上海等口岸出口的白笋干在千吨以上,乌笋百吨左右。 到1992年,建瓯笋干的产量达5322吨,突破了5000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各乡镇还出口清水笋罐头约1710吨。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桔柚

建阳桔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阳桔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阳桔柚系从日本引进的甜春桔柚嫁接后代中选择优良单株扩繁育成的新品种,八朔为父本、上田温州蜜柑为母本,是桔和柚的0,兼具桔和柚的优良性状。,200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建阳桔柚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生长快、优质高产,亩产2500公斤以上;耐寒性比温蜜好、遭遇—7℃不被冻死,对疮痂病、溃疡病具有较好的抗性;11月下旬—12月上旬成熟,单果重180-250克,扁圆形、外观艳丽,肉质细嫩化渣,汁液丰富,风味清甜,果实无核、品质优良,果肉橙黄色,可溶性固体物11-14%,可滴定酸0.96%,可食率达87%。抗病虫,耐贮藏。该品种已在建阳、建瓯、南平、武夷山、罗源等地推广试种,面积达1.5万亩。市场销售价7—10元/公斤,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新优品种。注意事项:年平均温度低于17℃的地区,需先少量栽培试验。80年代初,建阳从日本引进“甜春桔柚”,经过20多年来的人工栽培驯化和品种改良,培育出“建阳桔柚”并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水果。建阳市因此于2007年获国家授予“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目前建阳种植“建阳桔柚”面积1.5万亩,总产3.38万吨。“八山一水一分田”精辟慨括了建阳这一典型的山区县的地貌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建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加上当地肥沃的土壤、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建阳桔柚优秀的品质。建阳桔柚不仅无核化渣,甘甜汁多,清爽可口,而且多吃不腻,很受市场青睐。目前,“建阳桔柚”已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并获国家质检总局受理。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示范区。

建阳桔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建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八.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五香卷

五香卷

五香卷是建阳地区的传统名小吃。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

五香卷的主要原料: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等。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仙茶

建阳是水仙茶的发源地,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阳水仙茶品质优良,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成茶外形紧结肥壮,冲泡后富含天然兰花香,味浓而醇,滋味独特,令人益思明目,轻身缓老,为建阳传统名茶珍品.全市现有水仙品种茶8,600亩,年产水仙茶500吨左右,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建阳)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