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请问青海海西有什么特产 青海特产有什么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请问青海海西有什么特产 青海特产有什么值得带更新时间:2022-10-29 02:18:55

一.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肉肠

肉肠

肉肠,藏语称“尤”。把牛(羊)肉切成碎肉丁,加入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将洗干净的带油大肠从细端往粗端边装肉馅边翻肠,装好后封口放入锅中煮至五成熟食用。

二. 青海省 黄南 烈香杜鹃

烈香杜鹃,藏语称“大勒嘎布”。为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帚状分枝,幼枝灰黑色密生垢鳞,具疏柔毛。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基部圆形,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棕色鳞片,中脉在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伞房花序密集成半球状。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花冠筒状细杯形,外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子房绿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具柔毛。

烈香杜鹃主要分布在祁连、门源县、海东和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生长在海拔2900?4700米的山地阴坡。

藏医用烈香杜鹃的花、叶和嫩枝入药。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内服治慢性气管炎,外用消炎散肿。

烈香杜鹃是青海高山灌丛中的主要灌木之一,其种类达10余种。藏医根据杜鹃的花分白杜鹃和黑杜鹃,广为临床所用,药用价值高。同时杜鹃又是日用化工的原料。

三.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青海秋子梨

青海秋子梨是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的。青海秋子梨又名平顶软儿梨,生长在北方干旱地区,虽其貌不扬但味道如峰蜜般香甜,沁人心脾。秋子梨通常呈圆球形,它的顶端带着一个短而粗的果柄,底部像我们的肚脐眼般凹进去些,淡黄色的外表皮特别诱人眼,泛着密密麻麻的橙红色的小点点,显得很俏皮。

青海秋子梨是梨果中的极品,产自贵德县。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历史悠久,黄河由西向东纵贯其中,使得这里水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素有“小江南”之称。在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

梨树种植基地的梨树仓黑有劲的虬枝横空逸出,装点上花白如雪的花朵儿,让人犹如走入仙境般曼妙,远远地就可闻见秋子梨那浓郁的香气,到了秋季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更让人垂涎欲滴。

青海秋子梨比其它梨子突出的地方在于他的味道,我们知道味觉是最容易留在人们心中的东西,因青海秋子梨果肉柔软香甜而独具特色,是梨类中的顶尖极品。

青海秋子梨产地范围为贵德县河阴镇、河东乡、河西乡、东沟乡、新街乡、尕让乡、罗汉堂乡、常牧乡。

四.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长寿之果

人参果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北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个营养丰富的医疗保健型蔬菜,水果兼用的新品种,其果肉爽甜多汁、清香味美、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等特点,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人参果含有碘、钼、铁、磷、硫、硒、锌等十八种矿物质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各种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含硒元素,在我国水果蔬菜中极为少见,硒被称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硒对脑血管病也有助益(目前世界上有57个国家地区贫“硒”,我国有三分之二的省严重缺硒)。人参果的含钙量高于一切水果和蔬菜,每百克鲜果含钙量高达910毫克,是番茄的114倍,黄瓜的36.4倍,黑木耳的2.55倍。

人参果的食用方法很多,即可做为水果直接食用,又可作为蔬菜炒菜、凉拌、做汤、可炸、蒸、炖还可加工罐头、果汁、饮料。人参果做菜做法,青果可参考青椒、竹笋、黄瓜、西葫芦等菜的做法。黄果可参考黄瓜、西红柿的做法。如人参果爆炒肉丝,或配海参,鱿鱼或白糖凉拌等等都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五.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德令哈酸奶

是乳汗发酵酿制成的半凝固体食品,有“达雪”(用提取酥油后的酪浆制成)和“俄雪”(用没提过酥油的奶做成)两种。由于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作用的食品,所以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

六.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枸杞

枸杞(lycium barbarum)属茄科植物,主要产于海西州的德令哈、格尔木、都兰、乌兰,以各农场种植的品质最佳,其他各州及东部农业区亦有野生和种植,年产量约近百吨。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在凉晒时不宜翻动,以免变黑。驰名中外的青海枸杞,沐塞北之寒露,润天地之精气,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干果色泽红润,皮薄肉厚,籽少味甘,营养极为丰富。枸杞性平,味甘,早在汉代就以其滋阴补肾,健脑养血、明目益神、延缓衰老等神奇功效而享誉天下。经专家鉴定:其中所含锗、锂元素独具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助于开发儿童智力;所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铁、磷、钙等营养成份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抗癌、保肝、养颜之奇效,是最佳天然保健物,用于治目昏、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糖尿病等症。( 德令哈)

七. 青海省 海西州 天峻县 牦牛绒

牦牛绒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生长于中国青藏高原及高寒草原的特有牛种,我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牦牛驯养史,现有牦牛1200多万头,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占世界总头数的85%以上,其余则分布于蒙古、苏联和中亚地区。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每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kg;幼龄牛为1.30~1.35kg,其中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牦牛绒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4.5厘米,有不规则弯曲,鳞片呈环状紧密抱合,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常见的产品有:牦牛绒衫,牦牛绒面料和牦牛绒大衣等。

八.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青海羊杂碎

由于做工精细,烹饪有方,做出的 羊杂碎味道十分可口。特别是面肺子和羊肠子,味道非常鲜美。面肺子的制作方法是,将羊 肺用清水灌洗数十次,直到把粉红色的羊肺洗得发白,然后把羊小肚套在肺的气管上,并用 线缝合,准备往里灌面糊糊。

灌时,事先要把和好的面洗出面筋,等到面粉沉淀后,倒掉大 部分水,留适量的清水把面搅拌成面浆,倒入羊小肚内,再用手将面浆慢慢挤入肺叶里,直 到快灌满时为止,接着灌入清油、盐、孜然粉调成的水汁。

拿掉小肚,扎紧气管,放入水中 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羊肠子的做法是:肠子洗净后,将羊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加胡椒粉 、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搅拌,并用开水拌成馅灌入羊小肠,两头用线绳扎紧, 放入凉 水中烧开后,对凉水,反复几次,待半熟时,用细铁钎扎遍肠子,使肠中漏气,1小时后即熟。

青海最有名气的“羊杂碎”要数里离市区25华里处的大通后子河杂碎馆

九.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主要食品。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这与我国北方的炒面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藏族吃糌粑,大都是先把少量酥油茶倒进碗里,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只到能捏成团为止,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成团叫"粑",送嘴而食。也有一种吃法是烧稀的,里面放些肉、野菜之类,叫做"土巴"。    糌粑比冬小麦营养丰富,又携带方便,出门只要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决一点茶水就行了,用不着生火做饭。( 德令哈)

十. 青海省 海南 羌活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羌活 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或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宽叶羌活 为根茎及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具数个茎基,根较细。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