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池特产礼品公司 河池市土特产礼品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池特产礼品公司 河池市土特产礼品店更新时间:2022-11-07 06:50:07

一. 广西 河池 都安 竹藤编织

都安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县内盛产各种野生藤竹近百种,可为藤编业提供充足的原料,都安编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交通、通讯十分便利。都安的竹藤编织工艺品以材料独特、样式新颖、美观适用、质优价廉而深得外国客商的青睐,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瑞典、英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外市场。几年来,外商每年向我县求供的竹藤编织工艺品的总值均在8000万元以上,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竹藤编织工艺品将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 广西 河池 都安 都安山葡萄

都安山葡萄

都安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野生山葡萄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毛葡萄(V.guinguangLaris Rehd)蕴藏量最大,毛葡萄果粒较大、多汁、味酸,可溶性固形物为8-12%,糖和有机酸含量较高。椐分析测定,果汁中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防癌抗衰老物质SOD。年产鲜果500吨左右。成熟期 7-9月。

都安山葡萄是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特有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地方特色酿酒葡萄品种,面积51000多亩,都安野生山葡萄酒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高岭镇、澄江乡、地苏镇、东庙乡、保安乡、大兴乡、下坳镇、隆福乡、板岭乡、永安乡、三只羊乡、龙湾乡、菁盛乡、拉烈镇、百旺镇、九渡乡、拉仁乡、加贵乡共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年产量2600多吨。2004年4月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委员会授予“中国野生山葡萄红酒基地”称号,2008年4月,都安“密洛陀牌”野生葡萄酒荣获第三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2009年4月,“密洛陀”牌野生葡萄酒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2008年度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4月在深圳荣获“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银奖”。2013年12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广西都安野生山葡萄酒产地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都安山葡萄果穗紫黑色,颗粒富有弹性,糖度≥17%,酸甜适中,于9月中下旬成熟,是我国南方酿造葡萄酒的优质品种。

三. 广西 河池 巴马 火麻汤

火麻汤源自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流域的源头——世界地质公园凤山,是凤山名优珍稀的长寿食物。火麻生长在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采用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研制而成,是长寿带人们广为食用的佳肴,当地人们喻之为:“长寿汤,长寿麻”。被誉为绿色珍品,健健美食,送礼佳品!

润肠通便、降三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养生、美容养颜的保健功效:润燥滑肠通便,滋养补虚,祛斑、护肤、美容养颜,延缓动脉硬化,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防癌作用,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增强智力,延缓衰老,抑制过敏,抗炎作用,明目保肝,保护视力,延年益寿、养心养血,改善肠道不适、痛风、便秘和贫血。

火麻是唯一油溶于水的植物,火麻生产工艺烦锁,目前全国首家开发的传统工艺技术改良的民间食普,入口味道极鲜,家庭、餐饮、市场都可开发,是健康养生的首选食品。

四.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杉原木

杉原木

凤山自50年代末就开始人工培育杉木。现全县有杉木林2.8万公顷,活立要蓄量为86.3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5万立方米,是桂西北较木的杉木商品材基地县之一。其杉木具有径级大、树干通直、材质坚硬、色泽好等特点,产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

杉原木,广西河池凤山优质产品。

杉原木木材呈黄白色,有时心材带有淡红褐色,质地较软,细致,有香气,纹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强,不受白蚁蛀食。供建筑、桥梁、造船、矿柱,木桩、电杆、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皮含单宁。

河池凤山自50年代末就开始人工培育杉木。现全县有杉木林2.8万公顷,活立要蓄量为86.3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5万立方米,是桂西北较木的杉木商品材基地县之一。其杉木具有径级大、树干通直、材质坚硬、色泽好等特点,产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

五. 广西 河池 巴马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马香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香猪源产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外地人食之甚感鲜香,逐传名为“香猪”,并于1982年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时正式命名为“巴马香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终于造就了这么一个基因纯合、体貌别致的优良品种。同时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大量的有害基因逐步淘汰,实现了其稳定的遗传性能,杜绝了死胎和怪胎现象。由于巴马香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芭蕉猪”。小猪被毛稀疏细,有光泽,皮肤红润细腻;成年猪被毛较长,尤其是公猪,被毛和嘴粗长似野猪。巴马香猪极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性成熟为99—127天(公猪最早16天便有个别分泌性腺素并能产生精子,一般为26—50日龄),母猪性成熟体重14—21千克;成年体重35—45千克。8—10千克仔猪屠宰率为61%,后腿比28.47%,胴体瘦肉率59.36%,眼肌面积5.74cm2。经产母猪年产两胎,平均每胎11.5头,断奶育成率95%以上。

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

清香甘甜,营养丰富,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尤其独特的是,乳猪在哺乳期任何日龄阶段屠宰食用绝无奶、腥膻等异味。

其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1.8%,高于普通猪31.1%—70%;脂肪低,仅占普通猪的18.86%—28.10%,热量也较低,是普通猪的60.85%—76.1%。钙磷含量和比例几乎与鸡蛋完全一致;巴马香猪肉营养全面,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26%。更为独特的是,巴马香猪肉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它具有多种药理性,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增多,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起到预防血栓形成,有较强扩张血管的活性,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非常适宜制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所以早在宋朝便成为皇室贡品,当今作为老年食品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六.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黄牛

南丹黄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丹黄牛是广西三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南丹县中堡、月里两个民族乡,以其性温驯、耐粗食、耐热、少病,适应性强,使役力好,成年公牛体重355±30公斤,性成熟900±157天,母牛的繁殖利用期一般18岁。

南丹全境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度地带,山岭连绵,中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宜牧草山草地160.46万亩,千亩以上成片草山草地有164处,约80万亩草山以黄壤土为主,有机质和钙质丰富。光、热、水、肥条件好,自然牧场牧草中有禾本科30多种,不补饲料终年可放牧。

南丹地处广西西北角、云贵高原的南麓,海拔为900米,全境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度地带,山岭连绵,中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平均日照1243小时,气温16.7―17,1℃,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471.4毫米,相以湿度为81.7%,宜牧草山草地160.46万亩,千亩以上成片草山草地有164处,约80万亩草山以黄壤土为主,有机质和钙质丰富,光、热、水、肥条件好,自然草场牧草中有禾本科30多种,不补饲料,终年可放牧。

近年来,随着商品牛贸易的促进,南丹黄牛以其肉味鲜甜,柔嫩多汁,风味独特而著称,远销上海、南京、广东及港澳及东南亚国家。为了做强做大南丹黄牛品牌,南丹县委、政府把它列入“以农富民”工程的重头戏来抓,积极实施杂交改良,利用南丹黄牛作母本与国外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杂交一代具有显著的0优势,既保持有国外肉牛品种生长速度快,易育肥,又有南丹黄牛适应性强,肉质风味好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观念逐渐向低能量、低胆固醇、高蛋白的草食动物肉类发展,南丹黄牛市场前景非常诱人。

目前,该县拥有基础黄母牛3.56万头,发展养牛业的品种资源丰富,群众有养牛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养牛技术和经验,而且畜牧部门早在70年代就开始实施水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技术上已积累不少的经验,可解决多种疑难问题。为使这一项目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南丹人民竭诚欢迎各界能人志土光临共同开发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南丹黄牛产于南丹县境内的城关镇、车河镇、大厂镇、芒场镇、六寨镇、月里镇、中堡乡、罗富乡、吾隘镇、八圩乡、里湖乡11个乡镇,其中中心产区是中堡乡、月里镇、八圩乡、里湖乡。地理标志为:东经107°1′~107°55′,北纬24°42′~25°37′,保护总面积3916.62k㎡,年饲养量4.6万余头。

七.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活血

活血

在壮乡,每每杀猪、宰羊的总少不了要做“活血”。听老人讲,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活血”做成功的,要看一个人的命,有些人的命无论如何就是做不成“活血”,这种说法可能有点迷信,但是客观地说做“活血”绝对是一项技术活。

步骤:杀猪时取新鲜血,加入适量食盐,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待配料做好后,取温水将血稀释(要搅拌一下),待血凝固后加入配料即可食用。

原理:凝血酶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才能起作用)

杀猪取血时,加入一定的食盐(应放多一些,感到比较咸才得),由于盐度大,凝血酶不起作用,血无法凝固(大量的盐相当于是抗凝剂);加入温水(记住!是温水,和人的体温一样左右的温度,拿手试不应当感到烫),把血稀释了,盐度也被稀释了,凝血酶有了适益的盐度和温度而起作用,血就凝结了。

作关键:1、先把盐放在容器中再取血,取血时要不停搅拌,使盐全部溶解即可。2、加的水温度要适宜,如上所述。3、加水应从少到多加,一般来说,血不结往往是加水不够,而不是加水太多,如气温合适,加冷水都可以结。

正常情况下等十分钟就可以判断“活血”是否做成功了,方法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看二动。看就是看碗里的活血是否结成硬块,如果成功的话,那“活血”就像豆腐酪一样,鲜红中带着透明,但这样通过看的方法判断只适用那些制作“活血”的高手;动就是倾斜一下碗,如果活血不动就成功,如果活血流出碗那就失败了,当然也不要灰心,这样不成功的作品也不浪费,拿到锅里煮开了也可以吃,但是就没有了“活血”的味道了。

“活血”是地方特色食品,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自愿的原则。

八. 广西 河池 巴马 巴马火麻

巴马火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马火麻的火麻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食品与油料,是植物中最集中、最完整、最平衡的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来源。火麻籽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是一种十分优异的蛋白质来源。火麻油是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也是惟一能够溶于水的油,是被公认的最具营养平衡性的油脂。火麻从原料种植至终端产品开发,有着较长的产业链,能拉动相当多的产业发展,随着火麻在纺织、造纸、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的扩大利用,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巴马县的石山地区面积宽阔,生态环境优越,具备规模种植有机火麻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石山地区农户具有种植和食用火麻的历史传统。2013年,全县火麻种植完成5万亩,总产量为约700吨,实现产值700万元。

巴马县火麻籽消费以企业收购加工、食用消费以及农户自用为主。加工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火麻油、火麻汤料、火麻仁、火麻糊、火麻系列化妆品等。县内较大的火麻加工企业为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巴马百岁寿星健康长寿产业有限公司。食用消费方面,食用火麻汤、火麻粥已经成为游客前来巴马旅游度假、养生的一种消费时尚。

火麻油俗称“长寿麻”或“长寿油”,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油,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和近邻的东兰、凤山、大化县少数民族群众经常食用的优质保健油料,它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能有效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素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等功效,润燥滑肠、有益心脑及血管的健康,可延年益寿。巴马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锌、锰、钙、镁、钾、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脂肪含量达42.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达78.1%。 火麻油味道清香,油而不腻,含有油酸、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润燥滑肠、滋养补虚、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近三十年来科学家对巴马老人的研究发现,巴马长寿老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发病率低于其它地区,其中与长期食用火麻有密切关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巴马火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巴政发〔2012〕6号

广西巴马印象生活体验产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MHM 01-2005《巴马火麻》

巴马火麻质量技术要求

一、源植物

1(Cannabis sativa Linn)。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以石灰岩为主,成土母质为石灰岩,土壤有机质含量≥0.8%,pH值6.5至7.0。

三、栽培管理

1.播种:2至3月种植,每667㎡(亩)用种量250g至500g。

2.定苗:播种后1个月,每667㎡(亩)定株800株至1200株。

3.施肥:每667㎡(亩)目标产量15kg,须施用100kg腐熟有机肥。每三年土壤施一次硼肥,每667㎡(亩)施用量为20kg至30kg。开花期喷0.03%的硼酸钠。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火麻籽80%成熟后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摊开风干。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火麻籽形状为扁卵圆形,尾部尖,壳硬而脆,表面光滑棕黑色曲型花纹。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蛋白质(%) ≥

22.0

脂肪(%) ≥

25.0

维生素 E(IU/Kg) ≥

300

含水量 (%) ≤

12

千粒重(g)

15~18

不饱和脂肪酸 (%) ≥

24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是我县五香物产之一,产于我县东北部五个乡镇,其米质优质,营养丰富,味道特香,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称。图为刚收获的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米主产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驯乐乡的高寒山区和洛阳镇的文雅村。据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清朝初期种植环江香粳米,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环江香粳米”曾与“长北香糯”、“环江香猪”同为贡品,进贡朝廷。据民国时期的《宜北县志》和《思恩县志》产业篇物产和农产记载:“环江香粳米归谷类,种类有红粳、小红粳、香粳、白粳四种,粳谷在立夏前后二三日播种,白露前后收获,到九月收谷进仓储藏,本县气候寒冷每年种农作物只能一造”。因该品种米质特好,群众一直保持原种种植至今。

环江香粳分有红、白两种,颗粒细长,红粳脱壳后,米粒呈粉红色,白粳脱壳后呈雪白色,无论是红粳还是白粳,米质都特好,淀粉和氨基酸含量高,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香软可口,当煮香粳时,在20米以内可闻到扑鼻的香味,具有“一家煮饭四邻香”的美称,是米中极品、是九万大山高寒山区独特自然环境的恩赐。

环江香粳是珍贵和稀少的谷类作物,因种植保持原种和种植所用肥料唯有猪、牛粪和草灰绿肥,不施其他化学肥料,加上气候寒冷,故产量极低,亩产在150到300公斤之间。为了发展该项珍贵产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环江香粳的市场价是12-15元/公斤,产品供不应求,同比普通大米价格高9-11元/公斤,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100-1300元。

十.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东兰豆腐圆

东兰豆腐圆色泽诱人,美味无穷。轻轻咬下一口满嘴都是香甜香甜的味道,表皮清脆甜可,越是咀嚼味道越是显现,里面不仅润滑滋口,而且馅料更是让人回味良久,不禁让人吃了一个又一个!

材料

豆腐、猪肉、鱼、花生、葱等。

做法

1.豆腐买回来后放到干净的篮子里晾干表层的水分,然后放到大盘子或干净的盆里捏成浆状,注意一定要是手工自己捏的,捏成粘稠的浆状;

2.馅料,豆腐圆的馅料非常讲究,首先把猪肉肥的部分拿出来炼油,油渣备用; 其次把鱼肉用油炸香,备用;第三把花生放入油锅酿熟;最后像做饺子馅一样把生猪瘦肉和油渣、炸好的鱼、花生、葱剁碎成馅备用;

3.用手抓一团鸭蛋大小的豆腐浆,在中间做个窝,把馅料放进去,注意不要放太多,然后在用一点豆腐浆把馅 料盖上,握成团,在两个手掌之间翻一下,保持两边扁平四周成圆状;

4.把做好的豆腐圆放到干布上沥干水分,然后取下来放到油锅上煎熟,记住要把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即可。

5.豆腐圆可煎熟了吃也可以煎熟后下火锅吃,非常的美味。

营养

豆腐里含有极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营养丰富,并且还有降血脂、软化血管、保护心脏、美容、减肥的功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