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郑州带回去的特产 郑州十大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郑州带回去的特产 郑州十大特产送人更新时间:2022-10-25 23:56:36

一.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 中牟西瓜

中牟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牟全县西瓜总种植面积12万多亩,保护地5月1号以后开始上市,中、下旬进入高峰期,无籽5月底—6月中旬上市。露地6月下旬开始上市,7月份进入高峰。

河南省中牟县位于中原腹地,黄河南岸,西依河南省省会郑州,东邻古都开封。土地总面积141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辖12镇5乡、431个行政村。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4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总产量达78万吨。

中牟西瓜外观好、瓤色正、味道美,享有“籽如宝石瓤如蜜,中牟西瓜甜到皮”、“凉争冰雪甜争蜜,香拂笑语牙水生”的美称。全县种植面积曾高达20余万亩。产量曾占全国西瓜早熟品种50%的郑杂5号、闻名全国的无籽黑蜜系列、蜜玉系列、郑抗系列等优质西瓜品种,都是在中牟得到成功培育并加以推广的,是闻名全国的西瓜生产基地。尤其是近年来,中牟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西瓜产业化经营,西瓜种植效益稳步提高;广大瓜农广泛应用综合防治技术,使用绿色有机肥料,推广标准化生产,促使西瓜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积极推进西瓜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调整,2004年以来,中牟西瓜连续两届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6年注册的“五洲绿源”无公害西瓜品牌,进一步提高了中牟西瓜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08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12万亩,预计总产量达28万吨,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标准化、无公害、早熟西瓜种植示范基地。

主要品种及上市时间:

大棚西瓜品种主要为京欣系列中的一品红欣、世纪先锋等和无籽系列中的黑蜜五号、花蜜无籽等,种植面积3万亩,预计产量8万吨。5月1日前后开始上市销售,6月10日左右基本销售结束,上市销售时间持续1个半月。

拱棚西瓜品种主要是京欣系列中的特大新欣、一品红欣、特大京欣等,种植面积4万亩,预计产量10万吨。6月10日左右上市销售。

露地西瓜品种主要为郑抗系列中的郑抗一号、二号等,郑杂系列中的郑杂五号,开杂系列中的开杂二号、八号,豫艺系列等,种植面积5万亩,预计产量10万吨。6月中旬上市销售,7月上旬基本销售结束。

营养价值:西瓜营养丰富,现代营养学发现,西瓜不含脂肪;含糖类、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苹果酸、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

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上乘绝好的西瓜品质,便利快捷的交通条件,遍布城乡的市场体系,文明规范的市场环境,必将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中牟进行各种形式的西瓜购销活动。

中牟西瓜

地域范围

中牟县位于北纬34°26′-34°56′,东经113°46′-114°12′之间,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中部偏东,隶属郑州市。东邻古都开封市,西接省会郑州市,南与新郑市、尉氏县接壤,北邻黄河与原阳县隔河相望。境域南北最大长度(坐标顶点间距)5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9公里,总面积1396.83平方公里,适宜西瓜种植面积8467公顷,年产量达35.59万吨。保护范围包括姚家、韩寺、张庄、八岗、黄店、刁家、三官庙、官渡、白沙、大孟、郑庵、九龙、刘集、万滩、雁鸣湖、狼城岗等16个乡镇,青年路和东风路2个街道办事处、380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观商品性好,个大且均匀,皮色漂亮,口感出类拔萃红沙瓤,香甜,入口即化,果实糖度高,品质佳,适宜鲜食及做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中牟西瓜除含有一般西瓜的营养成份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据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中牟西瓜可溶性固性物(中)含量达到 9-10%、可溶性固形物(边)含量达到7-8%,皮厚0.4-1.0CM,纤维0.1-0。2%,番茄红素56-57mg/kg。中牟西瓜口感好,风味独特,深受大众的喜爱。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NY5110-2002 无公害食品 西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NY/T 5111-2002无公害食品 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植,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二. 河南省 郑州市 上街区 郑州烩面

郑州烩面是河南省郑州市的特色小吃。烩面是郑州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

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按是否带汤可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郑州的烩面、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郑州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郑州面食多有所长,烩面是代表之一。

郑州烩面大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益于改革开放、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餐饮业需求大增,先是老字号“合记”的羊肉烩面独领1,然后是萧记三鲜烩面异军突起,并快速发展,二十年间成为郑州市餐饮的城市名片,一碗在手,酣畅淋漓的烩面别具另种风情。

郑州烩面的老字号:

76人老烩面

近年来,76人老烩面秉承“传统的龙,传统的面”,认为制作烩面最好的秘方就是没有秘方。原汁原味,老锅老汤就是特色。获得了广大食客的强烈认可,发展异军突出。

76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因为动荡的岁月即将过去,改革开放的时代即将到来。

76人讲述郑州人的故事,吃碗出锅带辣椒的老烩面,说说地道的老郑州话:中、真中,聊聊属于70后的美好回忆 :捏泥巴、吹肥皂泡、扔沙包、纸飞机、推铁环、骑马打仗、画老头(一个丁老头....)、放风筝、跳马、拍花片、用气门芯玩的游戏、抓子儿、扎飞刀、弹弓……人生如戏,一晃几十年,这些东西你是否快要遗忘了呢? 76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因为这一年出生的人,既有对过去总结、反思的责任,更有开创崭新时代的义务。 76年,更是郑州老式烩面全面革新的年代,因为老式烩面总让人想起老郑州的味道。

合记羊肉烩面

合记羊肉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94年5月荣获"全中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白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辅海菜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合记烩面严格操作规程,数十年来,坚持一碗一锅,从不懈怠,深受食客青睐,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

合记的前身是老乡亲饭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营,因是合伙经营,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俗称合记。

万家滋补烩面

郑州万家优质滋补烩面系列产品在开发设计思路上,紧紧抓住了传承和光大郑州地域文化内涵的研发主线,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传统名吃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地域特色、原料采集、萃取工艺、制作环境、营养功能、风味特色、保鲜措施、消费喜好等进行了全过程的深度挖掘和广泛研究,反复调查试验和全方位的整合,克服了种种技术难关,终于实现了传统名吃的作坊工艺与现代工业化制作工艺的成功嫁接,并运用了现代工业化的管理模式,使之完全实现了传统风味特色质量标准化的应用和工业化生产的连续作业方式,不仅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风味上有所创新,而且面和汤料口感及营养方面都达到了传统郑州烩面的标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四. 河南省 郑州 荥阳 荥阳霜糖

产地:中国河南荥阳

工艺:以柿饼表层的柿霜制成,小圆饼,又称霜糖饼。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先将柿霜筛下,经溶解、熬制成稠浆状,入模成型,予以烘烤、晾干而成。

特点:呈棕黄色,片的中心稍凸,呈鏊子面形,无杂质,轻压一下即可碎开。

功效:性凉,味甜,含双糖、甘露醇等成分,

治舌干、喉痛、口烂,为夏季消暑解热、食药两用佳品。

五.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六. 河南省 郑州 新密 密县寒羊

密县寒羊是国内绵羊优质品种之一。其毛在纺织工业史上久负盛誉。据《河南出口商品志》记载:在历史上河南羊毛集散为郑州、淮阳、密县三个地方,所产皮毛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密县寒羊具有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点,密县寒羊毛细毛率高达97.21%,净毛率为52.52%。密县寒羊因毛细而洁白,质量居全国第一位。民国期间,就有寒羊毛通过上海、天津等港口远销国外。 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密县寒羊的改良和推广工作。198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在《密县推广改良羊》的报道中说:"改良前,全县养羊23318只,年产毛量1.19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0.51公斤;1983年,全县养羊5.82万只,其中密县改良羊5.57万只,占95.7%,年产毛量31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5.6公斤,比改良前提高9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羊毛制品出口苏联、日本和英国。

七. 河南省 郑州 登封 嵩山首乌茶

嵩山首乌茶是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嵩山首乌茶是针对三高、脂肪肝和肥胖症研制的袋泡茶,含有制何首乌、山楂、菊花和木糖醇。有调节血脂血压,减肥、乌发养颜、抗衰老、滋肝养肾,改善睡眠的作用。

嵩山首乌茶来自武术之乡——河南少林寺。嵩山首乌茶的原料是野生嵩山何首乌、嵩山野生山楂、野菊花和木糖醇,其中的嵩山野生何首乌用小黑豆炮制成了制何首乌。因主要成分是嵩山野生何首乌,所以起名为嵩山首乌茶。

嵩山首乌茶精选生长期在50年以上的嵩山野生何首乌为原料,经去皮,荫干,用嵩山地区生长的小黑豆,严格按照传统的炮制方法,炮制成制何首乌,用低温冷冻法进行细胞破壁,纳米级超细粉碎、灭菌等工序精制而成。

嵩山首乌茶产品属于功能性食品,主要针对是目前发生率极高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睡眠障碍、头发早白人群;同时,何首乌还具有美容养颜乌发之功效,是爱美女士不可多得首选产品。因为是养生食品,所以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养生保健食品得天地之精华,不加入任何工业化学原料,适宜企业老板,高级白领,中老年人,肥胖症,体弱多病者食用。送礼送健康,嵩山首乌茶是您馈赠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的最佳礼品。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 桐木

桐木木材质轻、韧,可制乐器(古琴等)、航模、箱匣、家具等等。由于其在亚洲易得到,而被大多数的亚洲乒乓底板厂商用作底板的芯板材料,亚洲以外除已知有法国梧桐外,其它国家尚无此种材料作为芯板制造底板(如有也应在亚洲国家加工),该木材弱点是强度低,制造底板时,如结构搭配不好,较容易在使用时产生断裂现象;但由于其音质清脆,也经常被用作高档底板的制造。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 莲蓬鱼

做法:鱼肉、肥膘内剁成泥,放在碗内,加入精盐4克、葱姜汁、绍酒和清水50克,搅拌上劲,再加鸡蛋清、味精和绿菜汁拌匀成馅。取大酒杯12只,杯同抹匀熟猪油,分别入鱼肉馅并抹平,每个馅上插入花生米5粒,逐一做好后,连酒杯上笼蒸约5分钟至熟至取出,脱出酒杯,码放在盘内。锅置中火上,放入鸡汤、精盐1克烧开,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入熟猪油,浇在上面即成。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