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十一月份余姚有什么特产 余姚特产有哪些能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十一月份余姚有什么特产 余姚特产有哪些能带走更新时间:2022-10-30 00:53:22

一.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葡萄

余姚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是浙江省葡萄的重点产区之一,已有20余年栽培历史,栽培面积0.8万亩,投产面积0.75万亩,年产量1.68万吨。栽培区域集中分布在姚西北临山、黄家埠两个乡镇,主栽品种已有过去的“金皇后”、“巨峰”调整到“藤稔”、“美国提子”等优良品种。全市葡萄生产具有以下特点:栽培集中,规模大,拥有新庵、甘大舍等多个面积在世1500亩左右,常年产量达因3500吨左右的专业特色村;二、品种新、质量好,产地栽培品种均为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优良品种,如红提、青提、黑提等均具有味甜、色艳、粒大、耐贮的特点;三管理科技含量高,大都采用大棚、遮雨等设施栽培确保葡萄品质。余姚葡萄于7月中旬开始上市,供应期长达1个月,产地现行平均价在1.4?/FONT>2.0元/公斤之间,因其质量好,价格合理,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当葡萄上市时季,外地客商纷涌而来上门收购。全市葡萄主要销往杭州、宁波、温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特别是“仙农”牌余姚葡萄,因其高规格的质量和精美的包装成为人们送礼的佳品。( 余姚)

二.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番鸭

产品名称: 余姚番鸭

产品别名:瘤头鸭、呆头鸭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番鸭又称瘤头鸭、呆头鸭,是一种优良的瘦肉型肉用鸭,它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耐粗食、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瘦肉率高等特点。

产品历史:余姚,地处浙江宁绍平原中部,素有“鱼米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余姚市番鸭养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几年,经引进优良种鸭,进行品种选育改良,使余姚番鸭品种质量更优。生产性能更高,饲养量也逐年增加, 2000年肉鸭饲养量达300多万只,生产种苗500万只,其中苗鸭和肉鸭销往市外300多万,销售地区已至国内大陆各个省市。余姚番鸭毛色分黑花和纯白二种,成年个体重公鸭5.8kg、母鸭3.2kg,母鸭170-190日龄开产, 64周龄平均产蛋120枚, 83周龄202枚。肉鸭个体重: 75日龄公鸭3.8-4.3kg, 60日龄母鸭2.0-2.5kg,屠宰率87.2%,半净膛率78.5%。

三.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永登一月红提葡萄

产品特性:永登一月红提是全国唯一在冬季采摘的新鲜红提葡萄,是春节期间珍贵的鲜食佳品。产品由于营养丰富、生长期长、含糖量高、上市季节佳、贮存期长等特点而备受市场青睐。

甘肃省永登县柳树乡韩家井村地处柳树乡东部干旱山区。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441人。共有耕地5737亩,其中旱砂地4093亩,水浇地1644亩。近年来,韩家井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部署,针对该村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思路,采取“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开发利用荒坡、荒地和废弃地,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红提葡萄产业。全村已建成红提葡萄日光温室931座、1396亩,户均达到2.6座,年产红提葡萄58万公斤,产值870万元,葡萄产业收入人均达到5280多元,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柳树乡以韩家井村为重点的红提葡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初步形成了“富硒红提葡萄”和“一月红提”为代表的品牌效应。如今的韩家井村村民近三成收入来自红提葡萄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葡萄村”。2011年,甘肃省永登县柳树乡韩家井村(红提葡萄)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吊红

“吊红”(柿子)。每年入秋后,开始逐渐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故宁波一带称其为“吊红”。盛产于余姚大岚镇(柿林村),“柿林”牌吊红个大、质软、味甜,除生食外,还加工成柿饼进入市场。

五.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大隐石雕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隐石雕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大隐石雕由石岩开凿取石,进行石制品加工,相传始于唐代(亦有说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最初大隐石岩业主要是以取石板为主,后逐渐随着石板业的发展而拓展为建筑业,建筑业的开拓,拓宽了石产品的用途,同时随着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升,石雕工艺应运而生,用于门楼等处的装饰、墓穴的装饰等,就此开始进入了艺术的装饰阶段,随着历史的渐进,石雕艺术的工艺和需要有了很大的进步,雕刻的产品和种类也有极大的发展,而且自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石雕艺术。古代石雕主要有:坟墓叫子中的仙鹤、寿星、八仙过海、花鸟禽兽、石人、石马、门头摆设、石擂鼓、石库门档、民居石窗、桥梁扶栏、植物石雕等作品。

大隐的石雕历史悠久,工艺精细,神形逼真,古今石雕工艺优秀,产品远销海内外。石雕艺术已进入人类装点社会山河美景、美化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陆埠豆酥糖

【陆埠豆酥糖】陆埠豆酥糖,是余姚传统名牌食品,它的色、香、味俱居上乘,与“三北藕丝糖”齐名,畅销各地,闻名四方。在100多年前,陆埠镇上有一爿“乾丰”南货店聘请了一个宁波人做阿大(经理),人称殷先生。此人善于经商,制作糕点手艺高明,又善于动脑。在乾丰南货店,他试制了一种新的糕点豆酥糖。他选用在8、9月份登场的花勾黄豆为原料。这种黄豆粒大、粉发浓、色纯。他对原料的要求极严,要粒粒饱满、无烂无蛀。将黄豆炒熟以后,去壳、钻成粉,用绢筛打过。另外再用从英国进口的5号白糖、严州产黑芝麻和饴糖做成馅子。严州产的黑芝麻壳粉,肉厚、油份足、香味深馥,优于其他地方产的芝麻。饴糖的用料也很讲究,用的是洁白晶莹的隔年陈糯米。经过精工制作后,再用纸包装得四方棱角分明,厚薄均匀,封底不用浆糊,免得豆酥糖受潮。豆酥糖松脆可口,香留齿颊,回味无穷,老少皆宜。上市以后,大受顾客欢迎,京沪等地俱来订货,从此声誉鹊起,驰名遐迩。

七.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浙麦冬


产品名称: 浙麦冬

产品别名:姚麦冬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养阳、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之功能。

产品简介:浙麦冬,系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又称麦门冬,应产地原属余姚,又称姚麦冬,是全国重点产地之一,浙麦冬为植物的干燥块根,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优于四川、福建所产。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争购浙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乃东南亚诸国和全国各大白术,象贝在内的三大浙货之一。是一种贵重的常用中药材,为浙江中药的 “浙八味”之一,因亦称浙贝母,又因其始种于象山,因又称象贝,亦称大贝、大贝母、元宝贝、珠贝系百合科越年生草本药甲植物,初夏时植株枯萎、收获其地下鳞茎、洗净后加工晒干处理,便成药甲的贝母,

产品历史:据《象山县志》记载,象山“有种植浙贝历史,以后移栽鄞县小溪、堇江一带,有万人种贝以此为生……” 早在明朝,浙中地区就有栽种麦冬的历史,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清朝末年,宁波药行兴盛时期,姚麦冬已成为宁波“三大浙货”(白术、象贝、麦冬)之一,各地药商云集,争购姚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东南诸国。目前浙麦冬主要分布于慈溪市西部和北部平原,以及余姚市东部、北部地区。

浙麦冬呈纺缍形,似枣核,长1.5-3厘米,粗0.3-0.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级。质柔软,断面黄白色,半透明,具木质芯。肉质具油性糖质。以肥大黄白者为佳。据《本草纲目》记载:“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强阴益精,定肺气,安五脏,止烦热,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不饥”。

八.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瀑布仙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瀑布仙茗”是中国第一个有正式品牌名号的古名茶。这并非空穴来风,她的前世今生有着五彩光环。

“瀑布仙茗”由河姆渡文化中的原始茶演绎而来。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它地处姚江岸边的四明山麓,与“瀑布仙茗”的原产地——余姚相连,同属四明山脉。如今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陈列的樟科植物遗存,经专家鉴定为原始茶。而从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里挖掘出六千年前的古茶树根,经专家检测为山茶科中的山茶属植物,属下的植物组中有可能是茶树种,此后经中国农科院有关部门检测,其所含的茶氨酸为茶树所独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六千年前余姚已有茶的元素。“瀑布仙茗”自它诞生那天起,就沐浴在河姆渡原始文明的氛围中。

余姚的四明山是道教圣地。仙家道人丹丘子发现四明山中有大茗,惠泽余姚人虞洪,正如陆羽《茶经》所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虞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南朝道教医药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茗菜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诗僧皎然作有“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与“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句……也许丹丘子是古代神化了的爱茶道士,但四明山里丰厚的地域文化处处可见道人与茶的影子,那大岚茶乡的茶仙祠里,供奉的不正是丹丘子茶仙吗?道教修道,佛教念经,皆用茶解渴驱睡、提神醒脑,以得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茶圣陆羽著作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这部七千余字的经典著作中不仅多处写了余姚茶事,而且还在《茶经·八之出》中写了唯一有名号的茶叶——“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中国的茶区纵横数千里,遍及全国900多个县(市),《茶经》独有名号的茶为“瀑布仙茗”,这实在是余姚之荣幸。

后人对“瀑布仙茗”的出现往往以唐代《茶经》为准,而“瀑布仙茗”的名号其实是陆羽据当时“仙茗”的声望而记录。古人写-事,提倡“述而不作”。陆羽写《茶经》以史为证,自有出处。“仙茗”应出现在汉魏六朝时期。唐代名茶,已带有“茶”字,如阳羡茶、泸州茶,唐之前则没有“茶”字,把茶称谓“荼”、“荈”,而吴越一带又多称“茗”。《茶经》写“瀑布仙茗”未用“仙茶”而用“仙茗”,说明此茶在唐朝之前已有,并久享盛誉。汉魏六朝时代,修道之风盛行,何况“瀑布仙茗”有仙霭之气,“汉仙人丹丘子”示虞洪“山中有大茗”, 这个古名茶有声望、有质量,又有茶祠传之四方。《浙江省农业志》记述:“汉朝名士丹丘子,在余姚四明山的瀑布泉岭山中发现大茶树。”

余姚四明山上产茶始于汉魏六朝,盛于唐宋时代。“瀑布仙茗”出产年代之早,品牌之先,品质之优,名号之古,堪称中国第一古名茶。

当今余姚“瀑布仙茗”在传承中创新。2009年,该茶产量达655吨,在多次评茶中屡获金奖,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名牌产品,并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等称号。

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曾题诗:“瀑布仙茗古著名,泉流胜迹万家迎,四明传记忆旧荈,味美香清寄友情。”

地域范围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全市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有21个乡镇街道,268个行政村。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于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00″~121°54′00″,北纬29°40′00″~30°23′00″,全市茶园面积6.1万亩,产量为655吨,产值1.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余姚瀑布仙茗以品种、加工工艺为基础,推出“三色四字”系列产品,其中黄之绿茶对应“金韵”系列,设2个级别分别为24k、18k,金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螺、匀净、金色悦目,香高郁持久,滋味醇鲜回甘,汤色黄亮,叶底玉黄、细嫩成朵明亮;白之绿茶对应“雪韵”系列,设3个主级别(雪韵700、雪韵500、雪韵300)和1个副级别(普级),主级别的鲜叶嫩度基本一致,根据白化茶白化程度不同,内质不一的特性加以区别,雪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钩、匀净、绿翠镶金,香高鲜持久,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显白、嫩匀明亮;绿之绿茶对应“针形”、“龙珠”等2个系列,“针形”系列设5个级别,产品外形条紧略扁、匀净、色泽绿翠,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龙珠系列设2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产品外形蟠曲、紧结、匀净,色泽砂绿油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芽叶成朵、匀整明亮。余姚瀑布仙茗丰富的产品构成,囊括高端品位特色珍稀产品和适合大众消费的低值产品,构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产品结构,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含量≤6.5%,总灰分≤6.0%,碎末含量≤5.5%,粗纤维含量≤14.0%,水浸出物含量≥36.0% (3)质量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GB 2762和GB 2763《新茶叶卫生标准》。

九.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荷藕

余姚荷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荷藕

余姚市河姆渡水生动植物研究所

10933578

荷藕

十.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棉花

余姚棉花

棉花,是宁波历史上传统,并对全国及浙东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

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栽植、棉花已有相当悠久历史。至少在汉代已有栽培。宁波滨海,围海造田后最宜种植棉花,是较早推广种植棉花的地区。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姚江濒海,沿海百四十里,皆木棉。”到了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浙东木棉提举司于余姚,余姚有70%农民从事棉花种植,镇海约有17%是棉农,可见当时余姚地区种植棉花地位之重要。到了明代,有“浙花出余姚”之说:“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税以百万计。”可见当时棉花收获季节之繁忙景象。清代诗人高杲在《棉花》诗中写道:“四月始下种,七月花开陇。白露一零雪球拥,松江淮北棉不重。浙花出余姚,群芳谱中特选挑……”诗人胡德辉也有诗写道:“桃绽绒盈壳,棱深翠破夹,种惟江浙遍,功要耕织兼。黄媪师心巧,红窗女手拈。梳抛珠颗颗,纱刷玉纤纤。鹅毳当风乱,鸳闺计日淹,一弓弹絮起,三繀避泥粘……”。宁波出产的棉花还用作出口,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宁波出口棉花66万磅,次年增至138万磅。

民国期间,宁波所属各县都种植棉花。1919年余姚龙泉乡建起了省立棉种试验场。据民国《浙江省情·棉麻》载,今宁波属县地域1931年植棉109万亩,产皮棉23.65万担,以余姚县最多,慈溪次之。又据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物产》记载,1947年,余姚、慈溪、镇海、鄞县、象山共植棉80.59万亩,产皮棉19.06万担。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棉花种植面积50万亩至70万亩之间,但亩产却由1949年的13.9公司到1990年提高到亩产64公斤,1984年达到亩产91公斤的高产量,棉花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宁波棉花亩产的提高,得益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解放初,棉区和粮棉轮作区多采用撒播和点播,逐渐改为条播。以后推广方格育苗移栽,1958年大面积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以后试种地膜复盖栽培。对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种植时间则由旧时候的“立夏种棉花,勿用问人家”,大力推行早播。同时,开展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科学治虫等措施,使棉花亩产由1920年8.3公斤,1984年的91公斤,亩产提高了11倍。

棉花,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和宁波传统,必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