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无锡新吴区吃的特产 无锡必买的五个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无锡新吴区吃的特产 无锡必买的五个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9 13:48:08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无锡水蜜桃

产于江苏无锡。无锡水蜜桃所以成为桃果中之上品,一是地理条件好。无锡地处长江之南,滨临太湖,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果实膨大期的需水量,为果肉细嫩、汁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重视品种选育。以“二白”为主的优良品系,是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经过了多年的选培后代,又分别选出不同成熟期的姐妹品种。从7月上旬到8月上旬的早、中、晚熟类型的无锡水蜜桃;第三是栽培方法。无锡蜜桃的大田栽培,素以精耕细管著称。形美、色艳、味佳,皮薄肉细,汁多甘厚,味浓香溢。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阳山水蜜桃

阳山水蜜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山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山水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无锡是中国四大名桃产区之一,阳山地区是无锡水蜜桃的主产区。阳山种桃历史已有800多年,早在南宋宝庆三年建造的陆墟桥桥联上就有“雁齿云排红迷桃岸”之句。明万历《无锡县志.土产》载:“果之属,有梅、杏、桃....”据《无锡县志》载:民国初年,境内富安乡(包括现阳山、胡埭等镇)有很多私营农产,成片种植桃树。先后从浙江奉化、山东肥城和日本国引进白芒蟠桃、玉露蜜桃、小红花、白凤、白花等优良品种获得成功。20年代,在阳山、胡埭一带低山丘陵扩大种植,以阳山地区为主,有“阳山水蜜桃”之称。阳山水蜜桃果形大,汁甜如蜜,香味浓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桃树种植面积增至4000余亩,年产2000多吨,畅销上海、苏州、常州、南京等,誉满沪宁。阳山果农还在桃筐上贴上自己果园的商标进行销售(六十多年以前,阳山就有了水蜜桃的商标,这是从阳山镇发现的一张“耕生牌”玉液水蜜桃商标得到证实。这张32开大小,纸呈黄色的商标图案是一只带叶的桃子和一位牵着耕牛的老农,旁边注明“耕生商标”,上面还有“玉液蜜桃味甘可口,亲友送礼,最为合宜”, “地址:无锡新渎桥 长腰山麓,耕生桃圃出品”的字样。据考证,此商标在四十年代中期印刷)。五十年代中期,阳山地区水蜜桃园星罗棋布,面积达10331亩,除供应本地外,独占了上海的鲜桃和加工桃的市场,上海泰康公司加工制罐的阳山水蜜桃曾远销国外。新渎(现阳山镇所在地)西山湾户户栽桃致富,被誉为“金山湾”。70年代初-80年代末,阳山水蜜桃每年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最高年出口量120吨。 90年代中期,阳山地区加速了水蜜桃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建造了阳山水蜜桃市场,成立了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完善生产设施,沟通了桃林道路,建立了桃树生产示范及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制定了阳山水蜜桃生产技术规程及阳山水蜜桃标准。阳山水蜜桃生产开始进行标准化管理,种植技术、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产量、质量逐年提高。阳山水蜜桃栽培面积达到32000亩。

阳山水蜜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我镇注册了“太湖阳山”水蜜桃商标,建造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阳山水蜜桃市场。水蜜桃成熟旺季,客商云集,日成交量在5万公斤以上。“太湖阳山”水蜜桃通过经纪人推向国内外市场,进入千家万户。国际著名超市连锁集团“家乐福”的法国质量总监于2000年8月亲自到阳山水蜜桃市场和桃园进行实地考察。在抽样品尝了阳山水蜜桃之后,三翘拇指,称赞阳山水蜜桃的风味和品质。( 无锡)

地域范围

阳山水蜜桃登记保护种植区域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阳山村、桃源村、鸿桥村、普照村、桃园村、尹城村、陆区村、安阳山村、冬青村、住基村、光明村、0村、新渎村、火炬村;洛社镇润杨村、镇北村、福山村、保健村、华圻村、张镇桥、红明村、绿化村和杨市社区 ;钱桥镇盛峰村、南塘村、稍塘村、东风村、洋溪村等乡镇的2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32000亩,2012年年产量4.8万吨,地理坐标为:北纬31°33′16″至31°40′58″;东经120°03′07″至120°11′34″。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阳山水蜜桃果顶平或微凹,无明显突起;果面底色乳白色或乳黄色,充分成熟后,呈半透明状;香气浓郁,果肉柔软多汁,可溶性固形物高,可滴定酸含量低;皮易剥离,剥离时,桃汁溢出滴下;果肉粘核。 2、内在品质指标:阳山水蜜桃在众多的桃系家属中独具一格,阳山水蜜桃果形大、色泽美,香气浓郁,汁多味甜,风味独特,享誉大江南北。桃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9%,可滴定酸≤6%,熟透了的桃子非常软,一口咬下,鲜、甜、香,犹如琼浆玉液流入心田。正宗阳山水蜜桃果肉和果核粘连,果核上的果肉纤维吃不干净,而外皮却可以很容易撕下。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规定。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重新修订了《无锡水蜜桃》和《无锡水蜜桃生产技术规程》两个标准,并在2009年通过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批准。两项标准对阳山水蜜桃的果品等级、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保管等进行了明确量化的规定。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贡茶

宜兴古称阳羡,汉代就植茶饮茶,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阳羡紫笋茶是始于唐代的贡茶。

宜兴的南部丘陵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0%,属天目山余脉。丘陵山区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宜兴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茶树的生长。

阳羡茶为历代名人所称颂、宫廷皇室所赏识。唐肃宗年间(公元757—761),“茶叶祖师”陆羽饮品“阳羡紫笋茶”后大为赞赏,认为阳羡紫笋茶“芳香冠世产”,可以贡给皇帝。唐武宗年间,阳羡贡茶数量达到一万八千四百斤,第一批紫笋茶限清明前运到长安。隐居宜兴茗岭的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诗道:“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曾在宜兴居住的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

如今,宜兴是江苏最大的产茶县(市)。现有茶园3500余公倾,年产茶叶近5000吨。宜兴茶叶生产,已是山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茶叶是山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现在,全市由地方名茶四只: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宜兴有“茶的绿洲“之称,宜兴茶正以卓越的品质风格,享誉国内外。

四.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江阴黑杜酒

江阴黑杜酒为南方糯米制酒中之别品,相传也为杜康所创。该酒视之如胶墨,嗅之香味浓郁,入口甜而不腻,饮后补血健脾,向为孕妇产后调经活血补酒,品列江南名酒。( 江阴)

五.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惠泉黄酒

惠泉黄酒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无锡惠泉黄酒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

无锡米品质好,明代时列为皇室御用米,专建“无锡仓”,用以贮存无锡米。惠泉酒就是以泉水浸无锡米,用独特方法酿成。泉水只用清冽甘甜有名的无锡惠山二泉水。无锡惠泉酒、绍兴加饭酒、丹阳封缸酒和福建沉缸酒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酒。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型代表,以地下优质泉水和江南上等糯米为原料,辅以独特的惠泉酒酿造工艺,经过多年窖藏而成。其香气中正平和,介于外露与内涵之间。轻摇一下惠泉黄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气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旷神怡。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惠泉黄酒同时也品位高格,是被誉为“传世佳酿”的古代四大名酒之一,深受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喜爱。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喝惠泉黄酒,尝节日美食”已成为当今的一股潮流,为祥和欢乐的节日点缀上浓浓的喜庆色彩。“惠泉”被顾客消费者称做“可与XO比肩的文化名酒”,并在日本跻身入“世界名酒”行列。同时它还是国家免检产品。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烧麦

烧麦,是无锡的传统名点之一。它创制于1757年。该点心选用猪腿肉、猪板油、荠菜或青菜嫩叶,加调料拌成菜肉猪油馅心(也可以用肉汁拌糯米制成馅心)。用精白面粉加水糅合制成边皮薄,底层厚的皮张,再包入馅心,经蒸熟即成。此点心具有滋味美,不粘牙等特点。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新吴区 太湖凤尾鱼

太湖梅鲚被誉为“太湖三宝”之一,它体侧扁,尾尖,形似竹刀,银白色,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是太湖名贵的鱼类品种,产量要占到太湖鱼产量的40%,也是食肉性鱼类的天然饵料。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梅鲚鱼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元素,被视为席上珍品。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又称“贡鱼”。与太湖银鱼、白虾齐称“太湖三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八. 江苏省 无锡 宜兴 宜兴阳羡茶

宜兴阳羡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如今这里已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在宜兴山区,青山逶迤,绿带萦绕,百里茶区生机勃勃,清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人称“茶的绿洲”。“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无锡)

享誉一千多年的阳羡唐贡茶,当今作为国家级名茶的是“刑溪云片”和“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外形宽扁挺直,翠绿显毫,泡出的茶,汤色清翠明亮,叶底嫩绿成朵。阳羡雪芽,造型纤细挺秀,银毫披覆,犹如沾雪的幼芽,泡出的茶,汤色润绿透亮,叶底细匀幼嫩如雀舌。两种茶都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九.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无锡肉骨头

“无锡肉骨头”又称“酱排骨”,是无锡历史悠久的著名地方风味菜肴。它肉质酥烂,味香浓郁,肥而不腻,甜咸适口,色泽紫红,香气扑鼻。相传此菜始于宋朝,由无锡城里一家熟肉店在被其接济过的“济公活佛”的帮助下创制而成,“无锡肉骨头”便由此出名,历代相传。到了清朝,无锡南门的“莫兴盛”经营的酱肉排骨亦很出名。后来无锡三风桥附近的余慎肉食店,高薪聘请烧肉师傅,吸取别店的经验,在选料、调味、操作等方面加以改进,专门选无锡出产的细皮白肉猪的大排和方肉为原料,用纯黄豆制的酱油、上品老酒、糖等烹制,将方肉与排骨同煮,使汤汁更加浓醇和鲜美。这样烹制出来的排骨,不仅外浓味鲜,肉松骨酥,而且香味浓郁,异常入味。在清末时,三风桥肉骨头便和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并列为无锡三大名产而驰名中外。( 无锡)

十. 江苏省 无锡市 新吴区 母油船鸭

“母油船鸭”是秋冬季节的苏锡名菜。其肉质肥美鲜嫩,酥烂不碎,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历来深受人们的欢迎
“母油船鸭”始于无锡地区,是著名的太湖船菜。在百多年前,无锡地区游船较多,船家都在船上煮饭做菜,以供游客食用。江南水乡,河鸭居多,船家将整只鸭子放在陶罐中烹制,原汁原汤,香味浓厚,肉质酥烂肥嫩,受到游客欢迎,人们便称它为“船鸭”。后来苏州地区的厨师又改进制法,将带骨鸭改为出骨鸭,在鸭肚内又填入川冬菜、香葱、肉丝等配料,调料改用苏州著名的母油(从三伏天晒制到秋天的优质酱油,古名“秋油”),这样其滋味更佳,同时取名为“母油船鸭”。这款菜近百年来已成为太湖菜中最著名的传统名菜,如今,在苏州、无锡和上海的许多苏锡风味菜馆中都经营此菜。( 无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