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襄阳特产有哪些可以送外地人 襄阳可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襄阳特产有哪些可以送外地人 襄阳可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9 10:25:46

一. 湖北省 襄阳市 保康 保康核桃

保康核桃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保康核桃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保康是一个全山区县,面积322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65万亩,适宜种植核桃的面积至少在80万亩以上。核桃在该县已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引种进行过规模种植,该县现存大核桃树18万多株,年产量50万斤以上,由于质量上乘,核桃一直是保康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保康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先后引进清香、绿岭等优质薄壳核桃新品种,鼓励农民发展核桃产业。全县已发展核桃总面积44万亩,现已挂果见效面积5万亩,产量300万公斤,可为农民增收6000万元。

二. 湖北省 襄阳市 樊城区 襄阳干炒仔鸡

特点:麻辣鲜香,味道极美,增进食欲。

主料鲜土仔鸡2只,约1500克。

配料鲜青椒500克,花生米150克,葱段、蒜末。

调料麻油250克,花椒50克,酱油12克,料酒6克,鸡精、姜片、八角、胡椒粉、丁香、沙仁、草果适量。

制法

1、花生米炸熟备用。

2、将仔鸡宰杀去毛除内脏洗净,剁成小块,麻油烧至6成热,放入花椒、姜片,加鸡块翻炒,再加料酒、酱油、精盐、鸡精、辣椒块、八角、胡椒、丁香、沙仁、草果,炒成金黄色,倒入花生米,倒入锅仔,加少许水,用小火焖10分钟左右上火锅。3、边吃边翻炒,以免糊锅。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樊城区 襄阳黄酒

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制作方法。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黄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故而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而且又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增强骨骼,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将其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现为据说系诸葛亮妻子黄月英所创的“茅庐春”和樊城机坊街酿制的“一二三”黄酒最为上乘。

喝黄酒时,再喝一吃一碗牛油面,那就惬意而舒服!

襄阳黄酒可谓久负盛名,“玉缸发醅似桐乳”的唐人诗句给人以汁浓香醇的无穷回味,清清的醇香,淡淡的甘甜,微微的刺激,使你肌体轻松,精神亢奋,没有白酒那样的焦燥火辣。“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当李白高咏“襄阳歌”时,也是“车旁侧挂一壶酒”,可见黄酒的历史是多么久远。襄阳黄酒是襄阳一绝,绝就绝在“应时黄酒”的“应时”二字上。

四. 湖北省 襄阳市 保康 襄阳杜仲

襄阳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杜仲又叫胶木,是名贵的滋补药材,全身都是宝。杜仲在襄阳的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仅目前南、保、谷等地种植的面积,就达到62万亩。

襄阳杜仲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南漳县、谷城县共3个县现辖行政区域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襄阳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襄阳政函〔2012〕76号

湖北老龙洞杜仲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NLCH.J0001A-2012《襄阳杜仲》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宜城大虾

宜城大虾是近年来兴起的风味小吃,大有风靡整个襄樊地区之势。

宜城大虾的吃法可卤、可炒、可煮,最好吃的还是卤虾,即:将洗净的大虾干炒,然后放入胡椒、花椒、辣椒、酱油等各种佐料,猛火卤煮。宜城大虾个大肉多,鲜嫩爽口,吃起来一麻二辣三香。特别是夏令时节,街头巷尾虾味飘香,老少皆喜食之。

宜城大虾是90年代兴起的风味小吃,宜城大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夏开始,到入秋结束。2005年8月,在襄阳人民广场举行的首届中国·湖北·襄阳美食文化节暨烹饪大赛上,宜城大虾经过专家与群众评比,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襄阳名菜"中的首道名菜。

宜城大虾个大肉多,鲜嫩爽口,吃起来一麻二辣三香,吃法可分卤、炒、煮,最好吃的还是卤虾,即:将洗净的大虾干炒,然后放入胡椒、花椒、辣椒、酱油等各种佐料,猛火卤煮。

宜城大虾的制作方法:

主料:鲜活大红虾3公斤。

配料:干红辣椒200克,葱白100克,大蒜仁50克。

制作过程:

1、把大虾洗干净,用一个大盆盛满清水,用手抓住大虾的尾部,用刷子把虾子的腹部和头部刷干净。

2、剪去虾子头部,把头部里面的泥巴清理干净。

3、用手拉住虾子的尾部三个尾巴中的中间一个,把肠子给拉出来。用水反复洗,等洗出清水后,放入烧开的热水中煮5分钟。捞起来再用清水冲洗。

4、花椒、红辣椒、青椒、大蒜、生姜、葱花等油烧热后,放入花椒,要多一点,怕麻辣的可以少放点,等花椒烧糊后捞起来。大火,放入红辣椒,大蒜,生姜,然后放入虾子翻炒。等香味出来后,放入盐,调味料,葱花,青椒,继续翻炒。大虾变鲜红无水份加盐、八角、沙仁、草果,兑开水淹住大虾,大火焖10分钟,再加葱段、大蒜、白糖、姜片、青椒、味精再焖10分钟,起锅即食。

特点:色泽鲜红光亮、麻辣扑鼻、香嫩、生津开胃。

宜城大虾的吃法:

1、双手需戴一次性塑料手套,备好餐巾纸放在面前。

2、用手取虾远离面部,扳断虾两大甲,入口汲嚼。

3、两手分别捏住虾头及虾尾,掰断头壳,食虾黄,然后剥开尾壳食肉。

宜城大虾的荣誉:

2005年8月,在襄樊人民广场举行的首届中国·湖北·襄樊美食文化节暨烹饪大赛上,宜城大虾经过专家与群众评比,在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襄樊名菜”中的首道名菜。

2005年11月,“宜城大虾”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批复,成为我国首例专门保护大虾类产品的证明商标,使湖北省的证明商标达到6件(“宜城大虾”、“孝感米酒”、“罗田板栗”、“鄂洪山菜薹”、“大悟绿茶”和“鄂州武昌鱼”)。

六. 湖北省 襄阳市 襄州区 襄阳菜籽油

襄阳菜籽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襄阳菜籽油

襄阳市襄州区油菜籽种植加工协会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

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七. 湖北省 襄阳市 南漳 琵琶乳鸡

创新菜。取重约2.5斤的当年仔鸡1只,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后,将鸡体内骨折断,以防鸡身收缩,再将鸡身摆弄平展,斩去鸡爪插入鸡颈两边,用葱、姜、料酒腌制10分钟,沥去血污洗净,加调料、高汤入笼蒸半小时,出笼后用发菜做琵琶弦,勾明芡上桌。此菜色泽乳白,形似琵琶,肉质酥烂,鲜香可口。

八. 江西省 新余 分宜县 新余天地人五蛇酒

天地人五蛇酒系选用江西优质活鲜蕲蛇、银环蛇、眼镜蛇、乌稍蛇、黄稍蛇为主要原因原料,以优质纯粮白酒为酒基,辅以白芷、茯苓、甘草、红花、木瓜、枸杞、何首乌、白茅根等20余种名贵中药材,采用传统浸泡和现代渗漉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口感纯正、酒味醇和,是集治疗、滋补和预防为一体的新型保健品。经常饮用可以平衡人体机能,调节人体内部生态环境,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功能活力,营养肌肤,达到防病、治病与强身的目的。

九.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送灶粑粑

过去,安徽无为县刘家渡一带民间则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23号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

制法:

1、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淘洗净,沥干,磨成细粉(越细越好)。

2、将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上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3、把肥瘦兼顾的猪肉剁成肉末,放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顺序加入萝卜末、食盐、葱姜蒜末、水淀粉、胡椒粉、香油、味精(如有鸡汤加入更好)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萝卜馅所用的调料内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独特的香味。

4、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亦可将米粉入锅小火翻炒至半熟,再趁热加水,和成面团),分剂后,用手工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5、把包好的粑粑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上一层食用油(如用平底锅,效果更好),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用轻微的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时,打开锅盖,往粑粑上均匀地洒点清水,加盖后再煎烤。如此反复洒2-3次水后,即可出锅。

特点: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十.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