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桂林酱肉米线特产 广西焖肉米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桂林酱肉米线特产 广西焖肉米线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9 01:57:02

一.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鸡丝米线

鸡丝米线

鸡丝米线是通海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美食。由米线为主要原料,将宰杀洗净后的土鸡翅膀下部的肋骨肉剔下,放入滚烫的开水中进行暴煮,熟透后取出,用手将鸡肉撕成丝,带帽在米线上面,再倒上鸡汤,撒上葱、薄荷、芫茜等佐料就可食用。米线的细腻中裹绞着鸡汤的鲜甜,鲜香美味。

二. 云南省 临沧 临翔区 凉米线

在临沧,无论谁家办丧事,谁家办喜事,席上都能见到凉米线的身影。婆婆还说:“在临沧是没有凉米线就不成席”每次在席上最好销的都是凉米线了,往席边一过人人碗上都有它。因为它酸酸辣辣可口极了,所以凉米线就成了临沧的特色菜了。如果你到临沧来的话,一定会要去品尝临沧的特色菜凉米线。

三. 广西 桂林 兴安 桂林黄昌典毛笔

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毛纯质优,经久耐用。最为书画家推崇者有“梦笔生花”、“书画狼毫”、“书画紫毫”与“紫尖羊毫”4种。它们各有各的特色,梦笔生花的笔锋尖锐,丰硕圆滑,刚劲有力,宜于书写正楷字;书画狼毫的笔毛较长,笔锋尖深,细软爽挺,吸墨性强,适用书画;书画紫毫的笔锋尖细,软硬适中,宜书宜画;紫尖羊毫的笔锋修削,软缩圆滑,适用于书写行书、草书及楷书。

四.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庐江米线

庐江米线,系优质大米精制而成的,具有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之特性,堪称美食。 “正清“牌庐江县米线是安徽省庐江县明清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荣誉产品,选用安徽优质灿米,以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精而成。产品严格Q/LJMQ001-1998生产标准,色泽光润,柔韧爽口,是老少皆宜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庐江米线有:炒米线、汤米线、凉伴米线和油炸米线四种食用方法,风味各异,别具一格,余味悠长,堪称美食,倍受亲睐,已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合肥等省市,并走向国际市场。地址:安徽庐江县沙溪乡 传真:0565-7322004 电话:0565-7375176联系人:朱滨电子邮件:ljkw@mail.hf.ah.cn( 庐江)

五. 吉林省 长春 绿园区 长春酱肉

长春酱肉是长春特色美食,具有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色泽油亮,味美适口等特点。长春酱肉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下,能存放较长时间不变质。

长春酱肉材料:

主料:猪前五花肉1000克

配料:葱、姜、蒜各15克,酱油200克,精盐20克,白糖15克,料酒10克,白芷、山奈、丁香、草果、陈皮、肉桂、小茴香、良姜、豆蔻、砂仁、花椒、八角各2克,熟火硝1克。

长春酱肉烹饪方法:

1.把肉切成两块,用水(冬季用热水,春秋用温水,夏季用凉水)泡20分钟后,用刀把肉皮上的毛、污刮净。锅内放水烧开后,把肉块放入锅内,见开捞出,再放入凉水中洗净。

2.锅上火放入水、酱油及所有调料(不含糖),见开把肉块下锅,放入熟火硝,开锅后用小火煮1小时40分钟即熟。

3.把煮好的肉捞出放在熏锅的箅子上,箅下放入白糖,加盖,熏锅加热至糖燃烧发出浓烟,将肉熏制而成(冬季不熏)。

六.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凉鸡米线

凉鸡米线

七.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什锦凉米线

  将米线置入碗中,用凉开水洗后沥干水分,装入碗中,放上红、白萝卜丝、韭菜段、水发木耳、海蜇丝、薄荷、香菜段、鸡丝、香酥、卤鸡蛋。要求摆放要妥当,颜色搭配好,要有看样。加入甜酱油、醋、蒜泥、芜荽、姜沫、韭菜、豌豆尖、辣椒油、芝麻油等调料拌合后食用。入口味道酸辣适口,爽滑已极,是夏季受欢迎的小吃。

八.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肠旺米线

云南省,米线是各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小吃,真可谓风靡全省,遍及城乡。米线系选用优质大米通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 ... 还可加上制好的猪肠、猪血(俗称旺子)和炸脆的猪肉丁作臊子,称为肠旺米线。

九.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豆花米线

大多数人一到昆明就四处寻找过桥米线,实际上,虽说过桥米线算得上云南最特色的小吃之一,但在昆明一定要尝尝地道的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实际上是在煮好的米线中放入新鲜的自制豆花、各种酱料和小菜,以及肉碎,口味浓重吃起来非常爽的。在这样的米线店通常不会看到游客,所有的客人都是街坊邻里和会吃的本地人,所以虽然是街边小店,却是寻找昆明味道的好地方。昆明人可以一天三餐都吃米线,吃到很满足,这就是满足的小幸福。

十.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苎麻

苎麻,俗称青麻。种植历史悠久,据旧《灌阳县志》记载,1750年前已有苎麻种植。公元1800年前后从临桂县引进绿白麻种植,二十年后这个品种在县内成为主要苎麻品种。后又从平乐引进黑皮蔸种植,逐渐取代了绿白麻品种。民国时期苎麻种植较多,1949年全县达2710亩,总产量9.65万公斤。解放初期有所增加,1957年全县种植面积增至5966亩,总产16.43万公斤。60年代后,因扩种粮食作物,苎麻种植面积减少。80年代后逐渐恢复,因价格看涨,1987年种植面积达12317亩,总产88.84万公斤,为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后因价格下跌,1990年仅有2355亩,总产为17.42万公斤。

县内种植的苎麻,纤维支数高,1986年经湖南株州绢麻厂化验,黑皮蔸苎麻的纤维支数达2200支以上,因而历来比较畅销。解放后,1953年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苎麻10.83万公斤。

1960年出口75.15万公斤。县供销部门从1952年开始收购到1990年,共收购苎麻482.41万公斤,平均每年为12.37万公斤,其中1987年收购76.84万公斤,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