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潍坊诸城特产什么 诸城特产有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潍坊诸城特产什么 诸城特产有什么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11-29 10:05:33

一.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烤猪脸

诸城烧烤 “后宫众粉黛,养颜有秘方。御宴多名菜,唯摄烧烤扒。”据载,宋朝大学士苏东坡从汴京贬至密州时,宋神宗赵顼因赏识其诗文,便派了一名御厨随从,名为照顾生活,实为早得其词,“烧烤”御宴秘方便从此传至诸城。1997年被山东省贸易厅评为“山东名小吃”。诸城烧肉相传始于明代。其主料是猪头和猪肠、肚等内脏及蹄等。制作时,先用细盐轻搓几遍,然后放入原汤锅中煮两小时左右。煮时放入用纱袋装好的豆蓉、砂仁、肉桂、八角、茴香等佐料,直至煮的皮酥肉烂,凉透后放在干锅里,不加水,用急火将锅绕红,再将红糖、谷糠撒在锅底,用锅内升腾的青烟将肉熏成橙黄色即成。这样的猪头肉在诸城有好多家卖的,百姓的餐桌上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只要有客人来,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其特点是:肥而不腻,油而清爽,食时有一股淡淡的、独特的燎烟香味。

二.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土豆

昌邑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市饮马镇西郭无公害马铃薯,品种特点是完全脱毒,外型美观,个体大,口感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6年全镇种植面积3.5万亩,平均亩产2800公斤。高产地块达到3500公斤。经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鉴定为无公害产品,并认定石埠镇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

三.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丝绸

昌邑丝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邑丝绸,又称柳绸,产于山东省昌邑市。昌邑是著名的丝绸古镇,1915年版《辞海》中称“茧绸……山东织成的最出名,上品出自昌邑”。昌邑丝绸花色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有良好的悬垂性、潇潇洒洒的飘逸性、高雅华贵的观感等特点。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邑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昌邑自古就有丝绸古镇之称,这里的丝绸有着“轻薄如纸,柔轻如绵,不褶不皱,活颤拂扬,离皮离汗,坚固耐穿”的美誉。从周朝时起“养蚕织帛,捻线就织”,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了。
昌邑丝绸的起源,记载最早的是明万历年间编纂的《莱州府志》,其“物产篇”中记载该地产“丝、棉、麻、绢、布、山茧绸等”,距今已有400年历史。记载最明确的是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莱州府志》“货类”篇云:“昌邑产山茧绸”,被称为胶东昌邑。据1923年阮湘《中国年鉴》记载“中国茧绸业以山东第一……山东地以昌邑为第一”,昌邑丝绸业日趋繁荣。1949年后昌邑丝绸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放来灯火多如星,村村户户机杼声”之盛况。.

生产情况

昌邑全市种植优质桑园2667公顷、年产优质蚕茧250万公斤,年产优质白厂丝400吨,丝绸织造企业配有国际一流的缫丝机、丝绸主机及配套附机1000余台,年产丝绸达1200万米。不仅产品花样齐全、品种多样,质量更是高出四川、云南、甚至苏杭的产品,传统真丝绸产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馈赠国外贵宾。.

产地环境

昌邑土壤土地肥沃,养分充足,很适宜桑树的生长。且昌邑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春季温暖,夏季湿热多雨;全年光照充足,有利于桑树的生产和桑叶片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及病虫害的防治。优越的环境,为昌邑丝绸提供了良好的蚕桑。.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昌邑丝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9月4日起对昌邑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昌邑丝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昌邑市人民0《关于申请界定昌邑丝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昌政函[2005]1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昌邑市现辖行政区域。

四.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烧烤拼盘

主料选用多种多样,以猪头、猪口条、猪肠、猪耳朵、猪肚、猪尾巴以及鸡壳为主料,用果木吊骨汤配以秘制的香料,文火焖煮至软糯脱骨,入铁锅中以砂糖茶叶,加高粱杆盖子,小火熏制而成。是诸城一大特色。

五. 山东省 潍坊 青州 云门陈酿酒

云门陈酿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门陈酿是山东 ·潍坊 · 青州市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由青州苏埠屯的商代墓葬出土的历史文物中,人们就看到了完美的酒器。这是商代青州人的酒文化留下的立体诗篇,也是青州酒文化3600年史册的第一幅画页。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青州市庙子镇、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共3个镇、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青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云门陈酿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青政函〔2014〕8号

山东青州云门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M0002S-2014《云门陈酿酒》

六.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安丘草莓

草莓属蔷薇科,安丘草莓种植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草莓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995年石埠子镇被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安丘草莓果实个大色红,甜酸适度,有其独特的芳香,含有丰富维生素C,可鲜食、冷冻或制果酱、果汁。安丘草莓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首屈一指,可做到全年供应,鲜果除了供本市场外,还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等大中城市,深受欢迎。隆冬或早春生产的草莓,多被各大宾馆订购,并出口日本,产品供不应求。

物产丰富的石埠子镇,是远近皆知的草莓之乡,地理位置位于安丘市南部属东汉樊王城所在地,目前全镇已发展草莓差不多有两万亩,其中加工品种“美国三号”草莓1.5万亩;渠河沿岸,地处安丘、诸城、沂水三县市交界处,辖22个行政村,地理条件优越,总人口1.9万人,总面积29万平方公里,2.18万亩耕地,1996年被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大樱桃2.5万亩,其中大棚大樱桃5000亩。通讯、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著名商埠,素有"安丘粮仓"、"水果之乡"等美誉。

在果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该镇还注重加强专业协会和市场建设。目前,石埠子镇已先后建立草莓、大樱桃、大桃等16个果品专业协会组织、22个果品交易市场,提高了果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石埠子镇——“草莓之乡”、“樱桃之乡”的知名度。1983年以来,该镇充分利用土肥水美,具有传统种植习俗等优势,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草莓为主的各类果品蔬菜生产,先在冢头村搞种植试点,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全镇种植业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到98年,全镇共建成"aa级"绿色食品草莓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冬暖式大棚4000亩,大弓棚4000亩,露天草莓2000亩,年产量220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1997年石埠子镇草莓基地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同年11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注册了“石埠子”牌草莓商标;适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形势,镇党委政府适时组织成立了"冢头村高效农业开发公司",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粗放型生产为集约式生产,公司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物资服务、销售服务,统一收购价格,统一装运外销,根本解决了分散式经营条件下,2001年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美国三号”草莓、大樱桃分别荣获首届中国(菏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樱桃基地被省政府授予“引进国外大樱桃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如今,石埠子镇的草莓、大樱桃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叫响牌子、独具特色。公司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青岛、潍坊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量少难远销、量大卖不了、远销难运输、近销价不高的困难,全镇草莓产得出、卖得尽,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出15%,销售旺季供不应求。草莓深加工出口韩国、日本,填补了石埠子镇无农副产品出口的空白。

七. 山东省 潍坊 坊子区 潍坊芥末鸡

芥末鸡:推荐理由让人“醍醐灌顶”。芥末的通透性绝对高,如果芥末够劲儿的话,只要一口,那股冲劲,瞬间让人感觉鼻腔口腔的空间根本不够用,眼泪鼻涕一块流。

八. 山东省 潍坊 潍城区 潍坊风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象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他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有首《竹枝词》是这样描写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的:“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个性是艺术成功的标志。潍坊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绘、糊、放”的四艺来具体表现的。

扎潍坊风筝的骨架一般用竹材扎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有“抽削”、“推削”诸法)、修竹条、弯竹条、扎结竹条等。风筝架子多种多样,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说掌握了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和拍子风筝架子的基本扎法后,就可以自由变化,扎制各种风筝了。前辈艺人们在扎风筝中总结了奉富的经验,有的还编成了歌诀。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诀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一腹一尾根。—亡条平直须坚硬,下条扁软势随形。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中腹应按双分计,尾竹上端中线寻。下端长短如何定,横设架子首尾千.托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必相亭。头部迎风腹为主L冕竹要软好泻风。裆肥纸阔单面软,迎风不会左右慨。

糊糊风筝用纸,用矾绢,用薄绸等,可依风筝形式确定。倒如,糊蜻蜒风筝用绢,因为绢比纸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龙青鱼尾部用绸,放飞时迎风抖动肖似鱼尾,糊鹰不能用绢,因为绢受风后抖动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鹰了,必定要用皮纸或托裱了的防风纸。糊风筝时,先比着架子剪纸,纸比架子大些,边缘部分剪开一些口子,在边缘涂浆糊后,依次把剪开的边缘糊在纸条上。糊法有两种;一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四个面上,此法叫“包边儿”,二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两个面上,待浆糊干了之后,用刀把多余的纸裁下来,这种方法叫“裁边儿”。这种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条,以显示艺人的制作技巧。风筝可以先糊后绘,也可以先绘后糊。因为风筝的彩绘图案多是对称的,为了使图案对称一致,艺人们一般是先绘后糊。先把各部分的纸剪好,彩绘、阴干,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绘时,各部分衔接处图案不画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后再把衔接处的图案补画整齐。各种风筝的具体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风筝先糊两膀,再糊两腿。最后糊头、腹,米字风筝也是先糊两膀,拍子风筝用平贴法糊纸等等。

绘风筝的绘画构图与设色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潍坊的风筝吸取了潍县木版年画的技法,又博采京津画风筝之长,线条粗犷,色彩以红、黄、兰三颜色为基础色,重笔浓抹,色调明快,浑朴,在对称中达到强烈的美的视角效果。如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为主,便以浓艳着色,直观效果对比强烈;康万香派则以普兰为主,代表海水,同时以红或桔红的暖色,使整个画面形象鲜明,风筝腾空之后,与蔚兰的天空产生和谐又鲜明的视角效果。西方艺术大师说过:“要懂得用最少的颜色,如果该用七个颜色,你却用二个表现时,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潍坊的风筝艺人对风筝的构图和彩绘,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尽量少用色,以块色为主,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民间艺术色彩单纯而浓郁的特点。

放放风筝的工具有线、绕线工具和供游戏用的各种附加物。放风筝的线有“缝衣线”(适合放小风筝)、“小线”(三股棉线,民间最常用的风筝线)、“衣线”(真丝线,细的叫“丝线”,粗的叫“丝绳”)、“麻线”(从前民间用此线放大风筝)等等,绕线工具最普遍的是“线桄子”,这是一种穿在轴柄上的六角线线轴,可以自由地旋转着放线。收线时,一手拉线,一手打轮,十分方便,样子也玲珑可爱,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爱的玩具;还有一种“简易桄子”,轴柄上穿着一种扁框,用起来也很方便。如果放大风筝,则要用“线拐子”;放更大的要用“绞车”。风筝的附加物,是放风筝时作游戏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风琴”、“锣鼓”、“送饭儿的”等。

风筝的种类很多,按形象分有鸟形风筝(如鹰、燕、仙鹤)、虫形风筝(如蜻蜒、知了、蝴蝶)、水族风筝(如金鱼、蛙、蟹)、人物风筝(如孙悟空、胖娃娃、老寿星)、字形风筝(如“双喜”、“福”字、“寿”字风筝)、器物风筝(如扇子、钟、宫灯)、变形和几何图形风筝(如瓦片、八卦、五星),按风筝的构造分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平桃风筝、软风筝、桶形风筝等;按风筝的功能分有玩具风筝、观赏风筝、特技风筝等等。按大小又可分为巨型风筝与微型风筝。如潍坊艺人扎的“鲤鱼跳龙门”风筝,两层楼高,面积为174平方米,扎风筝的艺人是站在楼上扎成的。巨型立体蜈蚣风筝,龙头状的头和数十节的身,共100多米长。发放时,必须先将尾部和身部逐渐放起,再靠身部几十节圆方形风筝将沉重的龙头提升到空中。小型的蜈蚣风筝一样首尾齐全,却小到可以整个藏在火柴盒中。

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节联系的娱乐品。风筝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和“吉庆”,兴趣和理想。那绚丽多彩的颜色,与其说是所模仿事物的标志,毋宁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风筝,则是易做、经济、老少咸宜的娱乐,健身活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手牵引线,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无际的海滩前后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锻炼,眼睛得到调整,气血为之畅达,这对人的生命是多么有益啊。伴随着风筝的兴盛,潍坊风筝又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糊制风筝成为一种职业,是一种重要生计。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和店铺就有30余家,清明时节在集市上摊的有数十户,外地客商在这里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现在的潍坊风筝,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钟爱,伴随着国际潍坊风筝节的连续举办,已成为当代潍坊人的文化象征物,它越洋过海。联结起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成为潍坊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杠杆。潍坊风筝的制作,也走上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九.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烧烤

诸城烧烤久负盛名,烧烤在汉代就已达到鼎盛。宋代苏轼到密州(今诸城)任太守,对诸城烧烤情有独钟。清代刘墉回诸城老家祭祖带烧烤回京献给乾隆皇帝,品后龙颜大悦,提笔写下“人间美味,尽在诸城”。

诸城烧烤是以猪头肉、猪蹄、猪内脏和鸡等为原料,经腌制、煮熟、熏制着色而成的一种风味独特、口味纯正、营养丰富的禽畜肉食品。其主要原料选用诸城得利斯生产的猪产品(猪头肉、猪蹄、猪全内脏等),鸡产品选用诸城外贸生产的鸡背、鸡爪等。

十.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烤鸡背

烤鸡架子 (又称烤鸡背)鸡架子就是烧烤了的已经被剔除了肉的鸡的骨头架子。诸城的烤鸡背,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烤鸡背之妙,妙在其底味,也妙在其烤香。这底味呢,有些来自阅历天下美味的那锅老汤,有些来自店方秘制的腌料。有老汤锅的是煮而进其味,用腌料泡的是蒸而入其味;煮过的鸡背味道淳厚,蒸过的鸡背味道清雅,各花入各眼,食客尽可选择。煮过蒸过,这鸡背就熟了,底味也就出来了,吃起来味道已相当不错,但还是若有所失……这时,就等着极具特色的“烤”来锦上添花了。诸城烧烤之“烤”,可谓特色中的特色。用旺火将红糖熔化,其升华出来的烟火气息燎绕于熟鸡背之上,一段时间之后,那些食品的精华便沾染在鸡背上——原本白白腻腻的鸡背魔术般地变成了棕黄色,泛着诱人的光泽,发着清美的芳香,趁热来吃。

诸城人对诸城烧烤的改革和创新,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诸城人在吃文化上的发扬广大。大概最原始的烧烤内容就是猪的全身各个部位,如今的烧烤内容已经被诸城人整得花样繁多,有烤鸡、烤鸭、烤鹅、烤鹌鹑、烤野兔、烤全羊、烤乳鸽、烤鸡蛋……。烤来烤去,烤出“昌城烧肉”和“相州烧鸡”等驰名全国的品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