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特产陈昌银小麻花散装 重庆陈昌银麻花400克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特产陈昌银小麻花散装 重庆陈昌银麻花400克价格更新时间:2022-10-19 14:45:58

一. 河南省 许昌市 襄城县 景家麻花

面粉加糖或盐,经兑料、打花、兑水、和面、切剂、揉条、下油烹炸制成。分甜、咸两种。香甜酥脆,嚼后无渣,可放两月不回潮,色泽金黄透亮。系景家祖传,已有300余年制作历史。

景家麻花又甜又香康熙皇帝品尝后果然不错。自此,列入御餐年年进贡景家麻花更名声大振,生意兴隆,代代相传。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 望羊麻花

  望羊麻花以五五优质面粉为原料,精品菜油等佐料炸制而成。产品呈金黄色,香脆而酥松,色、香、味俱佳,食用者赞不绝口,其名声早已美名在外。产品畅销湖南、湖北、广东、台湾等省市。

    说起望羊麻花,外面有许多神秘的传说,说什么传男不传女,夜做日不做。提起老字号“杨自成麻花”,其麻花制作可以上追到其父亲的家公,父亲的家公是开斋馆铺的,招牌叫“王月盛”,杨自成11岁起就学做麻花,既跟家公学,也跟父亲学。家公叫龚世池,对杨自成要求蛮严。特别注意卫生,刀不刮干净,案板不刮干净,都要錾我的丁拐。做出的坯子要漂漂亮亮,老面钵要括得率率利利。由于得王家、龚家两家真传,因此,炸出的麻花色、香、味都与别的麻花不同。

    望羊麻花产地在前往壶瓶山途中的望羊桥村,过往的旅游可以停车购买,是馈赠好友的佳品。

三. 重庆市 城口 城口黄连

黄连为多年生草本,喜冷凉、湿润、荫蔽的环境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土壤。野生于海拔1000~1900米的山谷密林中。种子繁殖,生长6年以上收获。

黄连为常用中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的根茎,性寒,味甘,一般多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热盛火炽、烦躁、痈肿疮毒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含有小蘖碱、黄连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还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等作用。近年来黄连的药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不少病症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野生黄连在城口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四. 重庆油茶

重庆的小吃,包括酸辣粉,豆腐脑,麻辣小面,火锅,还有重庆人最喜欢的早餐,油茶。重庆的油茶,和北京和西藏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油茶不一样, 是用热热的米羹泡了炸过了的面条做成的,辅以猪油,盐,味精,花椒粉,胡椒粉,油辣子海椒,葱花,油炸黄豆,和香菜,热热的和匀了,趁热吃。米之香,面之酥脆,每一口都是满口留香。

[材料]

米、面、黄豆

猪油、盐、味精、花椒粉、胡椒粉、油辣子海椒、葱花、香菜

[做法]

1.米泡2小时,黄豆泡过夜后沥干。

2.锅中放水煮开,下面,煮熟。

3.捞起面条,沥干(一定要非常干,免得放入油锅时像0一样)

4.油锅内加油,以大概能淹到面条为宜。大火加热后倒入已沥干的面条,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这就是所谓的馓子。

5.炸面剩下的油继续炸黄豆,也炸成金黄色出锅。

6.泡好的米用搅拌机打烂,倒入锅中煮熟至稀糊状(记住一边煮一边搅拌,以免锅底糊了)。

7.碗内加好佐料:猪油、盐、味精、花椒粉、胡椒粉、葱花、油辣子海椒、香菜和炸好的黄豆。

8.碗内添入米羹,米羹上撒好馓子,上桌。吃的时候用勺和匀吃。

五.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相如古镇麻花

 金黄酥脆,蓬松芳香,购者云集,供不应求,那现炸现卖的相如古镇麻花在蓬安下河街堪称一绝。
相如古镇的下河街有一户姓姚的人家,世代以炸麻花为业,当街门前的街沿上,摆上两根条凳,搭上一张又宽又长的案板,案旁摆一竹篾泥糊半人高的篾灶,灶上架一口两耳的铁锅,灶下零星堆满劈细的干柴。生火,洗锅,烧辣之后,便倒进大半锅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姓姚的师傅在案板前坐下,弯腰弓背慢条斯理地揉制面团,那面团其实头天夜里就已揉制完毕,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其实平日里,就听姓姚的师傅闲来无事的时候聊过,那面团头天夜里就得揉好,里面要加“小苏打”和老面,“小苏打”起发酵的作用,老面仿佛是起筋道的作用,这样炸出的麻花吃起来既蓬松酥脆,又不易散架,便于保存,卖好久都可以。
接着姚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搓成一根长长的手腕粗细的面条,一字排开长蛇一般平躺案板之上,然后用菜刀将面条切成一个个二指宽均匀的小面块,接下来,姚师傅便次第捡起小面块拿在手里,轻轻一拉,那小面块瞬间便变成了一根尺余长的细面绳了,只见他摇动手腕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对折,合成一股,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双手将其挽成一个“8”字,最后将面绳的末端,像穿针似地穿进弯曲的面绳的空隙里,就这样一把麻花就搓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姚师傅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麻花,那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面上了。接着,他用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麻花夹出油锅,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麻花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麻花,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也像一个大大的“8”字,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一个早上下来,筲箕里的麻花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

六. 重庆市 石柱 都巴粉

“老深山”纯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顾名思义,是从蕨的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

成熟蕨的根茎呈紫色,含特殊高级淀粉,其淀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铁、锌、钙、黄酮、硒、锶、镁、磷、锗等微量元素,历来广为人们所喜食:蕨根粉性微甘、凉,具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等功效.对咽喉疼痛、牙周炎、泻痢和冠心病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是老人、孕妇、儿童理想的营养保健佳品。

土家山民历来有采挖蕨根粉(即都巴粉)的传统。据传,这一传统始于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1933年1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进石柱境内的冷水、栗子坝(今冷水乡、沙子镇一带)活动,发动群众劫富济贫。栗子坝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土家山寨,由于深受乡团和土豪乡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栗子坝一带的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当年因夏涝严重,粮食大面积欠收,本就不多的艳食被国民党的军饷、军粮征收殆尽,群众生活愈加困苦。到了冬天、群众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者比比皆是。贺龙进入栗子坝一带后,亲率调查人员到黑洞槽了解群众疾苦。他发现黑洞槽的41户农民中,有40户已经完全断炊,他焦急地寻找解决群众困难的办法。在从黑洞槽返回驻地的途中,贺龙意外发现,蕨根中富含淀粉,提取出来,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返回驻地后,他立即组织小分队发动群众挖蕨根打粉,做成都巴,安全度过了冬荒·从此,都巴成为石柱土家山民在饥荒时赖以维生的最佳选择。

每到立冬至春分前,也就是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人们上山采挖蕨根,因为此时蕨根的淀粉含量最高,蕨根不易霉变,出粉率也相对最高。

“根啊根,三尺深,挖一挖,哼一哼。”这是人们在挖蔽根时常念的顺口溜。蕨根深埋于地下,用传统的锄头、铁锹等工具采挖比较费劲。蕨根采回来后,用清水冲洗掉泥沙杂质,刮除表皮,切成约l0厘米长的小段,用篓装满封严,放在溪流旁的活水中浸泡2天后捞起,漂除异味。

漂洗后的蕨根飘散着植物根茎特有的清香,人们将其摊在水泥晒坝上或在溪流边的干净大石上,用特制的木捶捶碎或用石臼捣烂,再装入布袋,在盛有清水的水缸中揉搓,洗尽淀粉,将缸中粉浆用纱布过滤出渣滓,再反复自然沉淀。在现代机械化作业中,则将浸泡后的根茎放人碎浆机内,边破碎边加水,然后稀释搅拌均匀,分别用80目和100目网筛过滤两次。过滤后的粉浆迅速放进沉淀池或水缸内,待其自然沉淀后,排去清水,即得到湿蕨根淀粉·将沉淀池内的湿淀粉取出晒至粉状或用50℃~60℃高温烘干,即成蕨根淀粉,也就是都巴粉。

都巴粉可即取即食。取适量都巴粉,用少量温水(40℃度以下)稀释后用沸水冲泡后食用,还可加人白糖、蜂蜜或制成果冻,或掺拌面粉制作其他食品食用。

在土家族山寨,人们食用都巴粉,一般不采用速食的方法,而是用温水将其调和成面团,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块,置人沸水中煮至都巴块全部浮上水面后捞出,或拌腊肉、炒腊肉,或加糖、芝麻花生末,炒成香甜都巴块;或做成拔丝都巴块、都巴卷……无论哪一种方式做成的都巴块,都酥软缠绵、满嘴留香。

七. 重庆市 渝中区 重庆炉桥面

炉桥面,面食,特点:咸鲜香辣,绵韧滑爽。烹制法:煮。

正宗重庆炉桥面的做法:N6T

1、先将揉匀饧好的面团搓成直径5厘米的条,扯成每个擀一碗面的剂子,然后擀成圆形薄片。N6T

2、将薄片对叠成半圆形,用直刀在直线的一边切成面条,但圆边留1厘米左右不切断,展开成炉桥形。N6T

3、入锅煮熟,捞人放有酱油、红酱油、红油辣椒、花椒粉、芽菜末、味精、葱花、鲜汤的碗内即成。N6T

操作要领:擀面要薄而匀;水开后入锅。此面每个炉桥一碗,定量准确,深受消费者欢迎。N6T

八.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九.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酸辣可口,风味独特。

配方:羔蟹1000克,麻花50克,泡椒20克,姜、葱各5克,泡椒油20克,料酒10克,色拉油2000克(实耗50克),精盐、鸡精、胡椒、白糖、吉士粉适量。

制作工艺:将羔蟹宰杀洗净,用料酒腌制2分钟,沾吉士粉待用;炒锅注油上火,待油温升至六至七成时,下入羔蟹至金黄色捞出:锅留油少许,放入泡椒、姜片、葱节煸出香味后,放入羔蟹,加入盐、鸡精、料酒、白糖、胡椒,加入高汤炒如味后,放入麻花翻炒均匀,淋入泡椒油起锅装盘即可。

十.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县 柘城鸡爪麻花

柘城鸡爪麻花

核心提示:鸡爪麻花因其形似鸡爪而得名,是县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黄,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喂幼婴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开胃。这种麻花,能久放而其质地不变,盛于塑料袋,能放半月

鸡爪麻花因其形似鸡爪而得名,是县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黄,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喂幼婴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开胃。这种麻花,能久放而其质地不变,盛于塑料袋,能放半月仍然酥脆如故。即使浸泡在开水里十几分钟,其焦香不减,依如新出。

鸡爪麻花的来历无考,据传有王姓者祖辈以此为业。清世宗雍正(1723)年间,安平集人刘慎,官任监察御使刑部左侍郎,曾以此品进贡。传至王安平一辈时,因自己年迈乏嗣无后,方传此技于好友周大江。至今,周家已传四代,历100余年。鸡爪麻花,折下一股用火点着,可以当纸枚点火吸烟。一股一股相接点着,一个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远。

昔时,安平集归属鹿邑县。地处柘(城)、淮(阳)、鹿(邑)、太(康)交通必经之路,是豫皖苏鲁晋客商聚集的大集,经此者,纷纷买食,以享鸡爪麻花奇特风味。

制作方法:选用优质白面,每斤面八钱香油、三钱盐、半钱碱。先将盐碱用温水化于盆,兑面后,两手将面抄成穗,再兑入香油和引酵、再揉,将面揉到光滑为止,稍停待面发起后,执案上,刀割成块,搓成长条,粗细如筷,四股一剂,掐取二寸长一段。拧成鸡爪形状下锅,锅内香油用适宜的平火,将麻花炸到杏黄色,在锅内不出泡时,捞出即成。其制作难点有个术语,即"三分炒家,七分捞家"。翻拨麻花的捞家,是掌握火候,下锅多少,出锅快慢,色度好坏,是否达到酥脆,麻花造形等等技术要求的关键。非有传授和长期实践,难以具有决定质量的技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