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哈尔滨市哪里卖特产 哈尔滨特产哪儿买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哈尔滨市哪里卖特产 哈尔滨特产哪儿买正宗更新时间:2022-10-10 10:39:46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呼兰大葱

呼兰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呼兰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呼兰大葱生产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1958年后,一直种鸡腿葱,垧产2-3万公斤,1974年后,引进海洋葱,经本地改造、选种,成为高产品种。特点是白高叶嫩,粗茎味纯,垧产高达7-10万公斤,因独特的黑粘土赋予了它“辣味浓,葱杆粗、不怕冻”等众多优点,取名呼兰大葱,有:“呼兰葱、阿城蒜、双城菇娘不用看”之誉,成为呼兰蔬菜的主打产品之一。

地域范围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处东经126°11′-127°19′,北纬45°49′-46°25′,辖境南濒松花江,东临巴彦,西毗肇东、兰西,北接绥化。呼兰大葱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呼兰区内包括双井镇、孟家乡、长岭镇、腰堡街道、利民街道、呼兰街道、兰河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所辖48个村,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1896公顷,目前生产面积956公顷,年总产量42675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呼兰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略低。“一江四河”形成呼兰肥沃的堆积和冲积平原。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米之间,为波状平原。无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整个地貌类型较为单一,海拔最低点113米,最高点团山子为189.5米,一般在115-150米,东部为170米。松花江、呼兰河流经呼兰区西部、中部和南部。

呼兰区地域辽阔、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8种土壤。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量达3%左右,速效N、P、K含量分别为100-140㎎/㎏、10-20㎎/㎏、140-200㎎/㎏。适于旱田、水田作物生长。

(2)水文情况:呼兰区境内江河纵横,湖泡沟渠密布。境内有“一江四河”同属松花江水系,绕境或穿境巡回流过,流经境内总长226公里。河流水域面积35.1万亩。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GB3838的一级标准和生活饮用水GB5749的标准.呼兰区现有泥河、腰堡、少陵、团山4座水库灌区,提水工程7座,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喷灌面积1.3万亩,蓄水容量4.5亿立方米。全区现有防洪堤防92公里,松花江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呼兰河堤防达到30年一遇防御标准。

(3)气候情况:呼兰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明显,春季多风多雨,温暖舒适;夏季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秋季温凉,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3.6℃。年最高平均气温23℃,最低平均气温为-19.1℃;年平均降水量为500-550毫米,但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6-8月为集中降雨时间,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9%;全年平均日照2732.2小时,5-9月日照集中,强度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无霜期短,初霜在9月25日,终霜在5月4日,约143天左右。年平均风速3.5米/秒,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西北风。虽然处在全国纬度高、气候寒冷的地带,但夏季气温高,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较为湿润,为种植生产提供了特有的自然条件,气象设施建设上,全区在三条雹线上建有10座炮站,11门高炮,一部增雨火箭车,年保护农田达150万亩。

(4)人文历史情况:呼兰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呼兰大葱生产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1958年后,一直种鸡腿葱,垧产2-3万公斤,1974年后,引进海洋葱,经本地改造、选种,成为高产品种。特点是白高叶嫩,粗茎味纯,垧产高达7-10万公斤,取名呼兰大葱,有:“呼兰葱、阿城蒜、双城菇娘不用看”之誉,成为呼兰蔬菜的主打产品之一。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呼兰大葱产地选择远离污染源,自然环境未受到破坏,产地要具有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即空气、水(水源、水质)、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多选用黑土、黑钙土地块种植。

(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优质品种:章丘大葱、黑牛腿、海洋葱等。播种前要进行精选,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生产过程管理:

a、选茬整地

每667m212000株-22000株,行株距60cm-80cm×5cm-7cm。葱苗要分级,按大、中、小苗分开定植。干插法。在开好的葱沟内,将葱苗插入沟底,深度以不埋住五杈股为宜,两边压实后再浇水。也可采用湿插法,即先浇水,后插葱。定植缓苗后,天气逐渐进入炎热夏季,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一般不浇水,中耕保墒,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b、施肥

整地施肥:地要深耕细耙,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7m2撒施优质有机肥4000kg(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氮肥(N)3kg(折尿素6.5kg),磷肥(P2O5)5kg(折过磷酸钙42kg),钾肥(K2O)5kg(折硫酸钾10kg)。以含硫肥料为好。定植前按行距开沟,沟深30cm,沟内再集有中施用磷钾肥,刨松沟底,肥土混合均匀。浇水:进入8月份,大葱开始旺盛生长,要保持土壤湿润,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和加大水量,收获前7d-10d停止浇水。追肥:追肥品种以尿素,硫酸铵为主;结合浇水,分别于立秋、白露两个节气,每667m2追施氮肥(N)4kg(折尿素8.7kg)进行。生长中后期还可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叶面追肥2-3次。

c、播种

每667m2用种3kg-4kg。种子处理:用55℃温水搅拌浸种20min-30min,或用0.2%1溶液浸种20min-30min,捞出洗净凉干后播种。育苗床准备: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近三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6000kg-8000kg,磷酸二铵20kg。浅耕细耙,整平作畦。播种期:秋播9月中旬-10月上旬,春播3月中旬-4月上旬。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无效撒播于床面,覆细土0.8cm-1.0cm。

d、田间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水,3d-5d再浇1次缓苗水。冬前定植的,土壤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第二年返青时浇返青水。叶部生长盛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d-lOd浇1次水。鳞茎膨大期增加浇水次数,一般6d-8d浇1次水。收获前8d-l0d停止浇水。

(4)产品收获:大葱的收获期,因地区气候差异有早晚,一般当外叶生长基本停止,叶色变黄绿,在土壤封冬前15d-20d为大葱收获适期。

(5)生产记录:对大葱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在我国众多的大葱栽培品种中,唯有“呼兰大葱”得天独厚,高树一帜,“名”、“特”、“优”三字兼备。

一般株高1.5米,白长0.6米,径粗0.03-0.04米。单株重0.5千克上下;丰产单株重的可达1.5千克,株高2米,白长0.8米,故而人们赞为“葱王”,葱叶色鲜绿,质地脆嫩,落地即断,甘甜多汁,嚼之无丝,品质极上。

(2)内在品质指标:呼兰大葱品质特点,用四个字概括,即:高、长、脆、甜。高:指的是呼兰大葱的植株高大魁伟,是当今国内外所有大葱品种的佼佼者,故有“葱王”之称号。长:指的是呼兰大葱的主要产品部分-葱白很长,很直。一般50-60厘米,最长80厘米左右,备受人们喜爱。脆:指的是呼兰大葱质地脆嫩,味美无比。甜:指的是呼兰大葱的葱白,甘芳可口,很少辛辣,最宜生食,熟食也佳。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①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等级、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②包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应坚固,并能遮光、防潮。宜用塑料袋或复合薄膜袋、纸箱,箱处用封口纸或打包带。应按相同品种分

别包装。每件的净含量应一致,其误差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

③运输:大葱收获后应就地修整,及时包装、运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根雕

方正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松北 沙一克

沙一克是一种椭圆型白面包,属俄式传统食品。该产品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作烘烤而成。因这种面包用硬杂木烤炉烘烤而成,故外壳微焦而脆,内里松软可口;又因它是用酒花发酵,所以具有独特的植物芳香味。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松北 哈尔滨风干口条

哈尔滨风干口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特色小吃。哈尔滨风干口条,是哈尔滨正阳楼的名产,相传已有15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不软不硬,咸淡适口,越吃越起香,滋味深长。

哈尔滨风干口条的做法:

原料:配方猪口条10千克,食盐500克,酱油500克,甘草100克,花椒100克,八角100克,桂皮75克,花椒粉50克,老鸡汤适量。

工艺流程:

选料->洗涤->腌制->调汁->浸味->风干->煮熟->成品。

操作要点:

⒈选料:必须选取新鲜、无异味的猪口条(也就是猪舌头)。

⒉洗涤:口条放在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刮去舌苔和白皮,换清水清洗干净,待用。

⒊腌制:将食盐和花椒粉拌和,均匀地搓擦在每个口条表面,用布包住,平放在木板上,上面压以木板或石块,经4~5小时,揭开木板,晾2~3小时,再按原样搓擦食盐和花椒粉,并再腌压,这样每天二次,到五次以后,口条中的水分大部分排尽,即可。

⒋调汁:净锅上火,添入适量水烧开,放入酱油、甘草、桂皮、花椒和八角,以中火煮出香味,离火凉透。

⒌浸味:把调味汁倒进缸里,纳入口条浸泡,大约2天后捞出。

⒍风干:将口条一个个用细绳穿上,挂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半个月取下。

⒎煮熟:将风干后的口条放在老鸡汤内,约煮半个小时,离火原汤泡至凉。

⒏成品:把煮好的口条捞出,控干水分,即为成品。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延寿 延寿大豆

延寿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延寿县大豆种植面积50多万亩,年产量8万吨左右。同时,半径200公里以内的周边县市可提供优质大豆120万吨以上。均选用优良品种,种植于黑土地带,豆类营养指标参数高。大豆含油量20%以上,蛋白质含量40%以上,大豆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丰富。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哈尔滨市,地处张广才岭西松花江右岸,玛延河中下游。南、东南、西南与尚志市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全县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份。延寿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

延寿县大豆种植面积50多万亩,年产量8万吨左右。均选用优良品种,种植于黑土地带,豆类营养指标参数高。大豆含油量20%以上,蛋白质含量40%以上,大豆低聚糖等活性物质丰富。

近年来,延寿县将大豆深加工做为主导产业,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引导延伸大豆产业链。目前,延寿香其酱业有限公司三期建设和永和豆浆二期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据了解,延寿县“香其酱业”和“永和豆浆”两个企业,年大豆加工量超过两亿斤。延寿县种植的1亿斤大豆将全部告别“原字号”,另外还将带动周边县市近亿斤大豆增值增效。

地域范围

地理位置为: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松花江南岸的蚂蜒河中游。东经127°54'20″至129°04'30″,北纬45°10'10″至45°45'25″,西部、南部与尚志市为邻,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65公里,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全县有5镇4乡10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1.5万亩。地理标志保护区域94600公顷,包括延寿镇、六团镇、安山乡、寿山乡、玉河乡、延河镇、青川乡7个乡镇的旱田大豆主产区,大豆面积33300公顷。产大豆7万吨左右。

六.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双城玉米

双城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城市玉米栽培历史较久,据《双城县志》记载,可追溯到1815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清廷谕准吉林将军富俊屯垦,在双城子建城设治,其后两年移垦耕耘,就已有小面积玉米的种植。从民国、伪满直到新中国成立,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现在双城玉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双城玉米种植的历史较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民国之前(双城县志)。双城玉米的历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历史和双城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位“四野”时期的老兵郎重生回忆,双城玉米做出的干粮--大饼子曾经作为四野战士的口粮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功劳。在双城“红色旅游景点”--“四野前线指挥部”纪念馆有一张照片,伙食房的墙上挂着的就有一串老玉米吊子。由于玉米相较其它作物的高产性,建国后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在已由最早的 万亩增加到 万亩。玉米生产对双城粮食生产和双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域范围

双城玉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北纬45°08 ′-45°43′,东经125°41′-126°42′之间之间,主要是双城境内双城镇、幸福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公正乡、农丰镇、永胜乡、临江乡、水泉乡、杏山镇、团结乡、万隆乡、乐群乡、同心乡、希勤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等24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219333公顷,地域内玉米生产面积为186666公顷,总产量为168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双城玉米品种多为高淀粉、高赖氨酸品种,品质优良,是优良的粮饲兼用玉米。可生产出来的玉米面、玉米碴子、玉米面条等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让人回味难忘。 2、外在感官特征:以郑单958和澳玉1号为主栽的双城玉米果穗呈柱状或圆锥状,籽粒排列整齐,成熟度好,无秃尖、无虫蛀、无霉变、无损伤,籽粒为黄色,中齿、饱满,百粒重大、容重高,商品品质优良。 3、内在品质指标:双城玉米营养丰富,淀粉和赖氨酸含量高,品质优良,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籽粒含粗蛋白﹥9.5%、粗淀粉﹥70.0%、粗脂肪﹥3.9%,赖氨酸﹥0.29%,氨基酸总含量﹥9.5%。粗蛋白含量比一般玉米平均值高1.34%。 4、安全要求:双城玉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农药使用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双城小米

双城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城小米

双城小米生长在得天独厚的全世界三块肥沃的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地处黄金积温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小米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誉。双城人靠它活血脉,壮筋骨。妇女生孩子或老年人病后身板弱,全靠它滋补强壮。在缺少白面、大米的年头,小米饭是乡下人的主要饭食,又是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那时候,一家捞饭香四邻,四邻做饭香满屯。谁家主妇在屋里捞饭,院门外就能闻到打鼻子的香味儿。做出饭来香喷喷,肉头头,柔滑爽口,回味绵长。多少年来,小米饭养得双城姑娘、媳妇风姿绰约,魅力四射,远近闻名。养得双城男人健壮如牛,风流倜傥,一付宽肩膀,扛得住各种艰难险阻。在瓜菜半年粮的严重灾荒年月,民间曾流传着小伙子用小米换媳妇,贫寒学子靠吃小米饭咸菜条儿鱼跃龙门,考上名牌大学的佳话。

双城小米,不仅养育了我的家乡父老,也书写了自己的光荣历史。早在800多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达起兵反辽时,用小米饭、杀猪菜、花园酒犒赏前线征战得胜回来的将士。自那时起,双城小米就成为身价百倍的朝廷贡米。200年前,吉林将军富俊奉旨兴办京旗双城堡屯田,卓有成效后,进京面圣,特意给道光皇帝带去由京旗人家生产的各种农产品,道光帝吃着用小米磨成粉面做的京旗饽饽,龙颜大悦,遂将双城小米粉定为皇家贡品。

双城小米久负盛名。虽然没有陕西、山东、河北等地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小米名气大,但也是一身荣耀,曾为解放东北全境,乃至全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1932年1月,东北军662团团长赵毅率队打响双城堡阻击战,严重痛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双城民众在商会会长车玉堂等倡导下,主动出资参与烙大饼,熬小米粥送到火车站慰劳参战官兵。1946年至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四野前身)辽沈战役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两年间,东野的将领们吃着双城的黄豆、小米,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及冬夏秋季攻势,制定了辽沈战役作战方案,为解放东北全境,乃至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参军参战。尤其是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关键时刻,位于军事前沿的双城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运粮运草运弹药,抢救伤员的繁重任务。在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把壮劳力送到前线,把节省下来的最好小米送到部队,把好车好马用于战勤。三年解放战争中,双城共缴纳军粮3亿多斤,荣获“支前第一县”的光荣称号。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战员们吃着双城小米,冲锋陷阵,越战越勇,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关心,农业生产一年比一年好,可是成片的谷地离我们渐行渐远,真正的小米饭更是一顿难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的一位家族哥哥离开老屯几十年了,此次回来,就想吃一顿家乡的小米饭、农家菜,结果村支书寻遍全村几百户人家,没找到一粒小米。无奈,只好到双城城里的一家杀猪菜饭店补上这一课。如今,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关注科学养生,认为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其它矿物质、微量元素,成为人们青睐的新宠。可是,吃到嘴的小米饭,也不是原来的滋味儿,没有了记忆中的口感和味道。近些年来给多少满怀热望寻找旧时感觉的在外游子和过去尝到过双城小米饭味道的四野老兵及其亲属留下了遗憾,常能听到人们失望地说:啥时候还能吃上一顿当年的小米饭?

2015年春天,双城区委、区政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重新调整了种植结构,倡导农户施用农家肥,种出良心产品,卖上好价钱。实施“农娃”农副产品品牌战略,在万隆、单城、希勤、韩甸、幸福、兰棱、水泉、杏山11个乡(镇)的十个基地,生产绿色有机特色的农副产品。于是,金秋时节,这里生产的小米、大米、杂豆、花生、菇娘、两瓜、蔬菜、马铃薯、杂粮等成了市场上的-货。

来这里参观的同志们不由地说“多少年没见到这样的谷子地啦!”“如果吃上一顿新小米捞的饭,配以杀猪菜、平安夜白酒,那该多美呀!”

粮食

地域范围

双城小米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双城市全市水泉乡、公正乡、 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24个乡镇,生产区域分布在246个村。地理坐标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地域保护面积224996.4公顷,其中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生产小米3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小米籽粒饱满,粒圆,籽径0.8毫米左右,色泽鲜亮金黄,均匀一致;蒸制后香味浓郁,口感绵软、风味独特、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双城小米蛋白质含量大于10%,脂肪含量小于3%,粗纤维含量大于1%,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6%。(3)安全要求:双城小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符合农办质〔2013〕17号茄果类蔬菜等55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小杂粮类标准。

八.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貂

到南湖头水产养殖场,不仅能看到壮观的捕鱼场面,还可以看到工人饲养珍贵的毛皮小动物紫貂、水貂的情景。

貂场建在湖畔,一排排坡形的貂棚架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铁笼子似的貂舍。

貂属于哺乳纲,鼬科,是小巧轻盈、矫健机灵的小动物,模样酷似黄鼠狼,三角形的脸,宽阔的短耳朵,体长一尺左右,尾巴约半尺长。野生貂大都分布在针叶密林里,以捕捉松鼠、花鼠为食,也捕食小鸟、蛙类,有时也吃松籽充饥。镜泊湖山区的林海里,有闻名中外的红松母树林,最适合野貂的生息和繁殖。

貂皮,在动物皮毛中为佼佼者,人们把它同人参、鹿茸视为东北的"三宝"。它轻柔绵软、光滑温暖,雪花落上即化,水珠掉上去随即滚落下来,有"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的盛誉。貂皮有好几种,其中紫貂皮最珍贵,居貂皮之首,人们称之为"裘皮之王",又因其价格昂贵,也把它视为"软黄金"。

目前,野生貂越来越少,国家把它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绝对禁猎;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人们采用人工饲养繁殖。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饲养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

镜泊湖山区,自古就是貂皮的重要产地,史书《后汉书》言:挹娄出好貂。把《宁安县志》曰:"所谓挹娄貂,今宁安诸山林多有之,色紫黑皮,甚轻暖......"古时,每年都选出上好的紫貂皮,做为贡品,送往京都。

现在,人们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人工养貂,成活率高,数量多,皮毛质量也好于过去。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依兰 大虾糖

“秋林牌”大虾糖是哈尔滨的传统食品,是采用特级优质东北白砂糖、优质山东花生伴以传统生产工艺精制而成。该品的选料精、作工考究,线条清晰、形似大虾,皮薄馅酥、香甜不腻、松酥可口,具有高营养、高热量食品之特点,曾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和商业部及黑龙江省优质产品称号,素有“双优”产品之雅称,并于1992年评为省、市名牌产品,是馈赠宾友,老少皆宜之佳品。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汆白肉

把熟猪肉切成长方薄片,酸菜用水洗净,切成细丝,加水粉条小火炖制而成,是哈尔滨非常有特色的东北菜之一。吃的时候可湛蒜酱(将大蒜捣成泥状,以酱油和匀,为增加香味,也可以加入适量的味精和食盐),此菜白肉肥而不腻,菜嫩汤鲜,20元左右。

菜系:东北

烹制技法:汆

成菜后芡汁:不勾芡

主料

东北酸菜,熟猪五花肉

配料

水泡粉丝

调料及其它料

鲜汤,花椒水盐,味精,胡椒粉,白醋香菜,香油

工艺流程

初加工→改刀→吊汤调味→汆入原料→加热成熟→点缀香料→盛入容器→成菜

烹饪工艺

把五花肉切成长5cm,厚1.5mm的薄片。酸菜切成细丝洗净。粉丝泡透后准备好。炒勺内放入鲜汤,烧开后把肉片、酸菜、粉条放入汤内,开锅后移在小火上,撇净浮沫,加上精盐、味精,花椒水炖至成熟。成熟后调入少许的白醋、胡椒粉盛入汤骷子中,点缀香菜、香油即可成菜。

风味特点

咸鲜酸,利口开胃。

注意事项

加热时间不宜太长,否则酸菜就不脆了。如不酸可中入适量的白醋,但要在成熟后再放入,过早的加入会使醋的酸味挥发走。胡椒粉也易挥发,所以也要在成熟后放入才可以。

命名方法

以烹饪技法及主料名称结合命名的方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