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方人吃内蒙古特产 内蒙古出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方人吃内蒙古特产 内蒙古出名特产更新时间:2022-10-09 18:48:05

一.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卓资县 蒙古羊杂汤

说到小吃就会想到内蒙古的羊杂汤。自古以来,在内蒙古草原,牛羊品质优良,这里的人们特别喜欢吃“羊杂碎”羊杂碎附合中医营养学中“以脏补脏”的理论,富含多种有机活性物质、活性多肽、多种维生素和有机磷、钙以及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补益性强。蒙古羊杂汤采用独家秘制骨汤煮制,汤香味浓,口感劲道。深受各地群众亲眯。

内蒙古羊杂汤的做法之一:羊杂洗净处理好。尤其注意,肺 肠 肚 肝 的清洗。(羊肉 羊骨)必不可少羊骨要敲碎。羊蹄处理干净后也可以放入。 用铁锅最下面扑上羊骨 然后是肉 、杂、 蹄。放入花椒 白芷陈皮 草果丁香 桂皮上锅炖 注意锅里一定要多搁水在火上边煮并撇去血漠 等一个小时后 汤色变成黄灰 就差不多了。把 肉 、杂捞出晾凉切片备用。骨头羊蹄和汤最好继续熬一会儿变白了时最好了 。吃的时候要备孜然粉、 、 芫荽、 味精、 胡椒粉 、 辣椒油、葱末也有的备涮羊肉料什么的 。个人喜欢上面的配料。羊杂汤也叫羊杂碎,是清真食品。杂碎是指煮熟的羊的头、心、肺、肠、胃、四蹄等,杂碎汤就是杂碎煮成的汤。是用羊的下水等切成丝做成汤,放点辣味,可以御寒,在内蒙古很流行的。羊杂汤既能补身、耐讥,又能抗寒。杂碎汤香味浓、不腻、补身。

正宗的羊杂汤,讲究前一天下午熬好汤,所有羊杂在底汤中浸泡一夜,第二天再次加热卖给客人。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配着芝麻烧饼一起吃。

加上独门加工技艺,形成了具有肉香、药香、酱香、油香融为一体的民族美食。

二.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太仆寺旗 蒙古包子

是草原牧民最喜欢的食品。蒙古包子不用发酵面做皮,采用小麦面粉,用热水和好后,称为烫面。馅有几种,一种是全羊肉馅,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馅只加葱、姜等调味品。这样的馅做包子或蒸饺即纯正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馅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馅或是用血肠、百叶等或加腌酸菜做馅。蒙古包子的特点是:馅大、皮薄、味道鲜香。

三.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中旗 蒙古奶食

当地蒙古族奶食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奶制品有黄油、奶油、奶酒、奶豆腐、奶皮、奶茶等。还有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

黄油,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奶食品之冠是黄油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奶茶,亦称蒙古茶。蒙古人最喜好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俗话说,牧区“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奶茶的熬法,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抓一把茶装在小布袋里(也可不装袋),放入开水锅里煮,茶在锅里翻滚时,要不断用勺子搅拌,三四分钟后,即把新鲜牛奶徐徐加入。鲜奶与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习惯。奶茶开锅后,又以勺频频翻搅,待茶0融、香气扑鼻时,即成。一般为浅咖啡色。有的地方加点盐,有的在喝茶时随用随加。此外,有的地方把炒米或小米先用牛油或黄油炒一下,再放进茶里煮。这样既有茶香味,又有米香味。

奶酒,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故称马奶酒。烈性奶酒的做法是,将新鲜生奶倒在木桶或瓮里,置向阳处,用木杆来回搅动,待发酵脱脂后,把剩余的奶浆倒入铁锅内蒸煮。蒸锅上罩一个80厘米高的形如蒸笼的木桶,靠桶的上端放一个双耳瓦罐,瓦罐上方把装有冷水的铁锅坐在木桶上,桶的周围和上下用布或毛观点、麻袋等物紧紧围住。蒸锅下用猛火烧,水蒸气随筒散出,酒精凝在冷水锅里,滴在瓦罐里,即成奶酒。做工精细的酒,无色透明。其工艺流程为六蒸六酿,即头次酿的奶酒称“阿尔乞如”,酒力不大,度数不高,再将“阿尔乞如”倒入锅内,加上一定数量的酸0酿出来的酒,称为“阿尔占”(回锅酒。三酿的称“和尔吉”(二次回锅酒),四酿的称“德善舒尔”。其酒精含量一般不超过30度。也为达斡尔族饮料,由高度发酵的酸奶分解出油后蒸馏而成。一般在夏天奶多时制作。头锅酒有少许白酒及酸奶味。度数不高。

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一:把熬奶皮子剩下的奶,或制黄油后余下的奶渣,待其发酵后,用麻布滤去水分,放进锅里慢火煮,边煮边搅,待其稠糊时,装入布袋压榨,挤出黄水后,倒入木模,便成方块,再切成长条或小方块,晒、晾干即成。做法二: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油,再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呈老豆腐,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

奶皮子做法: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黄金季节,原奶质量好,奶皮子就凝结得厚。

炒米,蒙语叫做“蒙古勒巴达”,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再兑酸奶和白糖等搅拌,解饿又解渴,清香爽口,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

四.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凉城县 蒙古野果

蒙古野果

内蒙蒙古凉城县是蒙古野果的主要产地,蒙古野果色泽艳丽,具有味道鲜美、耐储藏、易运输、无污染等特点,是造物主赐给草原人民的天然珍果。

五.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中旗 蒙古烤羊排

蒙古烤羊排,采用一岁以内的小羔羊肋排,采用天然香辛料腌制数天,使其药材的营养完全融入到羊排里,再经慢火烤制而成,色泽金黄,香酥入味,肥而不腻。

六.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稍美

又名:烧美、捎卖、烧麦。

主料:面粉、羊肉

辅料:葱、姜

制作:用新鲜羊肉作馅捏成石榴状,在笼中蒸熟即可。

来源:稍美是呼和浩特一种传统的风味佳肴,始于元朝,历史悠久,明代称“纱帽”,清朝称为“鬼蓬头”。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七.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中旗 内蒙古鸿茅酒

内蒙古鸿茅酒

八. 内蒙古 乌海 海勃湾区 图海

图海

图海的样子各地不同,有的是一条银带子,近二尺长,固定在绸缎底子上。带子是由层层叠叠的银花和镶嵌在其中的大小红珊瑚组成的,很重,毁了足能打两只银碗。

鄂尔多斯的图海,是个银或铜制成的扁片儿,上方下圆,都有图案花纹,方处还嵌有珊瑚松石。上有两环,以便挂在腰间。下有两环,可挂另外的一条长巾。长巾长二尺,宽可一掌,用白缎或白布缝成,上面用红线自上而下一条线订四枚铜钱。新女婿娶亲走时,胯间戴的只是这个上方下圆的银片,没有下面这条长巾。他给岳母叩头后,岳母把那条长巾挂在图海下面的环儿上,就算认可了这门亲事。

【注】

图海一词,蒙古民歌0现得很"银子锻打的图海,沉甸甸压在胯上。达尔占(人名)的姑娘若格吉德玛,沉甸甸压在我心上。"就是用图海比喻的。

九. 内蒙古 通辽 豌豆

乌兰察布盟豌豆产量较大,约2400万公斤,品种有纯白豌豆、花豌豆和小白豌豆,大粒品种千粒重400克,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制造粉丝、酿造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形状颜色特殊,营养丰富,且较为珍贵,被誉为“粮食珍珠”,行销北京、山东等地。

十.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蒙古馅饼

内蒙古—蒙古馅饼,是内蒙古的传统小吃。距今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最初的蒙古馅饼以当地的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制成。成品皮薄透亮,金黄油亮,鲜香可口。

文化: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 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饺子和馅饼是同等上乘佳品。

功效: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睥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另外,蔬菜也含又很多的维生素,营养丰富。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