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市有哪些土特产 扬州的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市有哪些土特产 扬州的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11-20 21:56:26

一.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扬州好茶煮在“闷壶”中

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头采”茶贵比黄金,与之相比,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但价格却被拉下了一大截,究其原因,是市场推广过于“羞答答”了———

因为气候原因,今年扬州地产茶“头采”较往年提前10天,仪征最早的新茶从3月28日就开始采摘了。这两天,扬城大小茶庄陆续打出“绿杨春”新茶上市的招牌。但是扬州新茶上市却极其低调,只有个别茶庄在店前支起炒锅,沿袭“新茶现炒现卖”的老套路。

反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徽毛峰等名茶,无不在“头采”茶上大做文章,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千克新茶拍卖价贵比黄金,而且“头采”天价一年比一年高。地产新茶的“羞答答”,与“早上皮包水”的扬州茶文化显得极度不融洽。

默默无闻的好茶

“客观上讲,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说各有特色。”扬州聚春源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十几年,他这样评价扬州茶。

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茶难称为好茶。张春举例说,福建红茶“大红袍”,绝对是茶中精品,可在扬州却没有太多的人接受。

扬州的“绿杨春”尽管只有20多年生产史,但生产工艺不断创新,茶质也不断提升,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特别是新茶,汤色和茶叶都绿得诱人。如今,扬州“绿杨春”已得到城区消费者的认可,也逐渐被江都、泰州等周边县市茶客所接受。在全国“中茶杯”茶叶评比中,“绿杨春”多次获得特等奖,可以说,以“绿杨春”为主的扬州茶正成为茶中新贵,扬州茶完全具备了与其他名茶一样高声叫卖的底气。

“不过,扬州茶与那些名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没别的,就差在知名度上,除了历史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扬州茶不善于宣传自己。”张春这么认为。

绿杨春茶品质特征:形如新柳(叶),翠绿秀气。内质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仪征绿杨春茶

地域范围

仪征市隶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处宁、镇、扬银三角中心地带。“仪征绿杨春”种植区域选择在仪征市所属的谢集乡、月塘乡、青山镇、刘集镇、铜山办事处、新城镇、新集镇、马集镇、真州镇、陈集镇等9个乡镇1个办事处,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现有种植面积2666.6公顷,地域保护范围内面积70013.6公顷。年可产茶3200吨,干茶800吨,销售额达2.2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仪征绿杨春茶形似新柳、翠绿秀气,原料考究,选用中叶、少毫茶树良种,特级绿杨春每公斤9万个芽左右。 2、内在品质:仪征地处江淮分水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茶园开采迟,封园早,茶树生长期长,内含物积累丰富,自然品质形成好,具有滋味鲜醇、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叶底嫩匀的品质特征.部分内在品质检测量化指标规定如下:水分《7.0%;总灰分《7.5%;碎粉末《6.0%;水浸出物》34.0%;粗纤维《16.0%;酸不溶性灰分《1.0%;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45.0%;1.0%《水溶性灰分碱度(KOH计)《3.0;铅(以pb计)《5.0mg/kg;铜(以Cu计)《60 mg/kg;茶多酚》300 mg/kg. 3、安全要求:“仪征绿杨春”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质量标准。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蛋饺蛋烧

蛋饺蛋烧

蛋饺、蛋烧卖主要原料是鸡蛋和虾仁或肉泥。制作是先把鸡蛋打碎放在一个碗内,加盐,用筷子搅拌。再把小手勺放火上烧热,擦油,把蛋液舀进小手勺,四圈摇动一下,再上火少许烧一下,变成蛋皮。然后把虾仁或肉泥放进蛋皮,做成蛋饺形。可用菜心或其他植物原料烧烩一下,放盆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两色分清。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范水素鸡

范水素鸡出产于扬州市宝应县范水镇,相传范水素鸡起源于宋朝。有李氏厨师将卜页制成多种食品,其中就有素鸡。当时称为“素大肠”。到清代晚期,范水厨师朱正,在当时素大肠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天然植物香料,经过很多次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现在的范水素鸡。此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群众和美食家的厚爱,朱氏将其视为不传之秘,一直流传至今。

范水素鸡由于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软绵可口、老少皆宜、一经品尝、终身难忘。其独特的加工工艺,百年祖传秘方,使范水素鸡在全市独树一帜。冷盘、红烧、火锅等皆可。不咸不淡,不荤不素,可做菜、可下酒、可充当食物使用。现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必备,宴会上的佳肴,送人的好礼。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宝应甲鱼

"五朵金花”甲鱼是我县的特有品种,属中华鳖,养殖户一般将甲鱼散养到湖水或者池塘里,这种接近野生状态的养殖环境养出来的甲鱼的背部多呈黑褐色,与普通人工饲养的甲鱼在背甲颜色上区别较大。散养状态下的甲鱼腹部大多拥有若干深黑色的花纹,花纹有五朵,所以这样的中华鳖为“五朵金花”甲鱼。仿野生的五朵金花甲鱼生长速度比较慢,一般四年的时间才能长到0.75公斤,因此出产价格较普通饲养的甲鱼高,一般在每斤80元~120元。养殖户依靠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仿野生状态养殖甲鱼,并喂以螺蛳、小鱼等天然食物使得五朵金花甲鱼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都近似野生甲鱼的品质级别。在当天央视魅力农产品嘉年华活动中,宝应“五朵金花”甲鱼展台吸引了农业部、商务部等领导和很多北京市民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对县水产部门的负责人和养殖企业代表分别进行了专访。在随后的颁奖晚会上,评委会对我县的“五朵金花”甲鱼被评委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宝应是鱼米之乡,五朵金花更是宝应一宝。我县的绿宝荡水产养殖公司的负责人现场上台领取了奖杯。(刘延龙)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仪征雀脯菜



江苏仪征地区的雀脯菜,自古即扬名京师,被誉为美味。清代乾、嘉时期,真州(仪征古名)坛装雀脯就行销于市。
仪征雀脯菜,选料严谨就是以肥嫩、味鲜的麻雀脯为主料。再次将几款雀脯菜肴介绍一下。
熘雀脯
主料:麻雀脯肉300克。
配料:净青椒100克。
调料:鸡蛋清1只,绍酒、精盐、酱油、醋、白糖、葱姜末、蒜泥、水淀粉、麻油、猪油等各适量。
制法:
1.将麻雀脯肉洗净,沥去水,逐个用刀轻轻打吞刀,放入碗中,加鸡蛋清、精盐、水淀粉拌匀;青椒切成小菱形块。
2.炒锅上火烧热,舀入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雀脯肉,用铁勺拨散,至白色时,沥去油。原锅仍置旺火上,留少许油,放入葱末、姜末、蒜泥炸香,放入青椒煸炒后,加绍酒、酱油、白糖和清水,烧沸,用湿淀粉勾芡,倒入雀脯肉,淋入醋和麻油,颠翻几下,装盘即成。
此菜特点:脯肉细腻鲜嫩,酸甜味浓,为佐酒佳品。
香炸雀脯串
主料:雀脯肉100个,约750克。
配料:鸡蛋4只,面包屑250克,香菜叶少许。
调料:番茄酱1听,甜面酱1听,酱油、盐、味精、糖、绍酒姜、葱、胡椒粉、猪油等各适量。
制法:
1.先将雀脯肉打吞刀,加盐、绍酒、葱、姜、味精、胡椒粉,浸渍10分钟,挂全蛋糊,逐个滚上面包屑;用食用钎针穿起,每串10粒,待用。
2.将甜面酱加糖、水、味精、麻油、醋调稀,装入小碟待用。番茄酱加糖、麻油调稀,盛入小碟待用。
3.炒锅上火烧热,倒入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雀脯串,炸至金黄色时捞起,沥油,呈发散形排入大盘中,中间用香菜叶点缀,配上两味跟碟即成。
此菜特点:外脆内嫩,鲜酥干香,佐以跟碟,美味无穷。
板栗烧雀脯
主料:麻雀肉500克。
辅料:板栗300克。
调料:酱油、盐、糖、味精、蒜头、姜末、葱段、绍酒、猪油等各适量。
制法:
1.先将栗子用刀分别在皮上切十字花刀,然后下热油锅中炸透,待皮翻起时捞出,剥去皮,放入蒸笼中蒸烂待用。
2.将炒锅上火烧热滑锅,倒入油,待油热时,倒入雀脯肉,炸成金黄色时捞起,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入姜片、葱段炸香,烹入汤汁,加酱油、盐、绍酒、糖,投入炸好的雀脯肉。烧开时撇去浮沫,移小火焖至酥烂,倒入蒸好的板栗,在小火上略(火靠)一会儿,调好口味,放入蒜瓣,用大火收浓汤汁。加猪油,淋少许醋,倒入盘中即成。
此菜特点:雀脯肉汁浓味醇,食之兼有栗子香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邵伯龙虾

邵伯龙虾

源自邵伯湖。邵伯湖位于运河西侧,湖区面积14.7万亩,湖水清澈,水草丰美,盛产龙虾。邵伯湖龙虾从外型看,壳是青中带红,肚皮发白,个头大而饱满,既干净卫生,又味道鲜美,与内河沟塘龙虾大不相同。

艺看,也有与众不同的烹调手法,在邵伯综合市场内专业烹制龙虾的专业户有近百户,他们的烹调技艺可谓各领-,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龙虾风味,麻、辣、鲜、香,一应俱全。邵伯龙虾再配以炒螺蛳、腰子汤、炒面、脆皮豆腐等,就形成了今日风靡餐饮市场的“龙虾宴”。如今邵伯每年举办“龙虾节”,各路名厨献艺,吸引大批食客,使邵伯龙虾风靡全国。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扬州刺绣

扬州刺绣: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技艺虽属于同一门类,但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西汉之初,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王宫里的墙壁上就挂有华丽的扬州绣品。唐代,扬州是国内外著名的经济都会,手工业繁盛,刺绣业已很发达。宋代是扬州刺绣的重要转折时期,即从唐代的绣佛像转向绣书画,从实用性向观赏性发展。所绣物品针线细密、色彩美妙,富于生活情趣。当时的文人墨客倡导琴棋书画,寄情花鸟鱼虫,对扬州的人文艺术以致审美情趣的转移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扬州刺绣受其影响,以此为题材的绣品逐渐增多,出现了为人称颂的双面绣。明代刺绣业,由于朝廷官府的倡导而得到进一步发展。扬州刺绣的特色是作品多取自于历代诸多名家的优秀山水、人物画作,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每件作品针法缜密、艳丽、工整、光洁。绣师们以精湛的技艺极力表现我国写意画潇洒传神的笔墨神韵和工笔画的精致严谨。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三丁大包

三丁大包是扬州富春茶社传统名点之一,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扬厨为其准备御膳早点,创制了“五丁包子”。用海参丁、鸡丁、肉丁、冬笋丁、虾仁为馅做成包子,乾隆品尝包子后,十分高兴地说:“扬州包子名不虚传。”考虑到平民的消费水平,将五丁大包改为“三丁大包”,百余年来颇受各界欢迎。( 扬州)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三丁包

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直保持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颗粒分明,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据传,当年日本天皇吃到空运去东京的扬州三丁包子,赞誉它为天下一品。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软。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点,那就达到“五不过”的要旨。于是众厨师按照丁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