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或者风俗习惯 广西现在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或者风俗习惯 广西现在有什么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10-11 02:28:23

一. 广西 桂林 全州 腊肠

腊肠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腊肠可分为三大类:生抽肠,又名“白油肠”;老抽肠及鸭或猪肝肠(统称润肠)。主要产地有广东、东莞、佛山、广州、顺德、中山、江门、增城、惠阳、梧州、江西、湖南及上海等。各种腊肠除了用料略有分别外,制法是大致相同的。

桂北腊肠是其代表。桂北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贮放腊肠,如放冰箱内,通常可保存鲜味3个月左右。

二.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蚕丝

今县境内种桑养蚕盛于明朝中叶和清朝。据《廉州府志》载,当时的归德图(今六艰乡、平睦乡)“各处多种桑养蚕,名为‘归德丝”’。蚕种是“金丝种”,织造的丝绸布细密均匀,柔软轻飘,金光灿烂,衰于民国中期。

解放后,养蚕传统得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是银丝,主产区是泉水、石、安石等乡,1990年全县产蚕茧510多吨,是广西产茧超万担的五个县之一。

1989年泉水缫丝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60吨,产品均为B级、A级。产品出口英、法、美、加和东南亚国家等。

三.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糍粑

阳朔糍粑制作工艺精细。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全融,像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质地细腻柔韧、

洁白晶美,

如趁出笼时热气腾腾,

再裹上点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为阳朔名小吃之一。

四. 广西 桂林 平乐 肉丸猪脚

肉丸猪脚,又一道遍及平乐城镇乡间的风味小吃。它历史悠远,早在清代就蜚声民间。

用料:制作肉丸猪脚主要用料是瘦肉和猪脚。

做法:在制作时,首先将刚宰杀的猪背脊和后腿部位的瘦肉割下来,不要下水,以每斤瘦肉配纯碱、生盐各10克,芡粉、胡椒粉、香蒜头少许,一起放入石臼里,将它舂碎捣茸,变成细滑的肉泥。然后从石臼中起出,放置在瓦钵内,紧接着洗干净一个钯锅,架在火塘三脚架上,放上清水,生火把水烧开。这时,端上已舂好的肉泥,用手将它捏成指头大小的球形肉丸,放入开水锅内,边摇边放,边煮边捞,不要让肉丸煮得过火,而失去鲜味。

肉丸做好后,就要做猪脚了。做肉丸猪脚的料,要选用猪的前脚。先将买回的猪脚用烈火烫去绒毛,再用刀将烧焦的皮刮去,清洗干净,砍成不大不小的块状,放到开水锅中煮几分钟,捞起来再置入开水锅中,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生盐、香料,用文火将猪脚炖至肉离骨即可。

当肉丸和脚猪两样都做好后,在开餐前将肉丸倒入猪脚汤锅中,用羹勺捣拌,让两者的味道融合一体,用文火维持一定的温度不要让它沸腾,使它不滚不冷即可,开餐吃饭时,舀上一碗,里面羁加上少许胡椒粉、四季葱或者芫荽,吃起来十分可口。

特点:柔和不腻,爽口清甜,肉香味道浓烈,多食无碍,是城乡大众最喜欢能肴馔,故有“吃上一餐肉丸猪脚,不怕挑担上冷下坡”之说。在做重体力活时,平乐人最喜欢做这种肉丸猪脚了。

五. 广西 百色 平果 酢肉

酢肉

民间传统菜肴。将猪肉洗净晾干,切成半斤重左右的长条,用炒米粉和食盐拌裹,放入瓮中,先撒一层炒米粉和盐,再放一层肉,依次层层压紧,然后,酢肉腌透,肉香味甜,不用炒煮,切为薄片即可食。是过节和待客的佳肴。

六.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灵芝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是中国传统珍稀药材,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

田林县盛产天然野生灵芝(全县年产野生灵芝400吨左右)。县委、县政府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把人工培植灵芝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努力做大做强灵芝产业,积极打造“中国灵芝之乡”。

2009年,田林县建立了1万平方米的灵芝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大棚,并分别在5个乡(镇)建立150亩的灵芝栽培示范点,在全县范围内引导群众培植灵芝,并获得了成功。

根据本县发展灵芝产业的基础和资源潜力,按照“一年抓示范,二年搞推广,三年上规模,四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田林县制定了“十二五”灵芝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末,实现灵芝产业总产值5亿元,其中种植业1亿元,加工业4亿元,利税6000万元;在现有灵芝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培植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新龙头企业2—3个,研制开发生产灵芝破壁孢子、灵芝孢子粉、灵芝茶、饮料、易拉丁装、灵芝胶囊、灵芝片、灵芝礼盒等灵芝系列产品;灵芝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灵芝销售网点达100个以上;自营出口灵芝产品3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争取1—2个国家驰名商标,2—3个省著名商标;实现芝农年人均灵芝收入2000元。

近年来,田林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围绕工业抓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注重引进、培植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龙头企业与配套基地的成功对接。

广西伟健药业有限公司是目前田林县灵芝加工的龙头企业,主要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桂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充分利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原始森林盛产的野生灵芝等中草药,运用现代医学及先进制剂技术成功研制成灵芪养心口服液、神芝液、灵芝胶囊、灵芝养春酒等系列保健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班牙、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产值1200多万元,利税300多万元。

广西伟健药业有限公司是广西首批“广西绿色环保企业”;“伟健”商标荣获“广西著名商标”称号,是田林县首个广西著名商标。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七. 广西 桂林 平乐 广西名茶桂花干

桂林因桂花成林得名,桂花气味辛温、无毒,入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外包装采用本地甜竹做成双木桶,美观大方又极具民族特色,是送礼和观赏的佳品。

八. 广西 桂林 龙胜 瑶家衣饰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种类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红瑶服饰”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闻名世界,有 1900多年的历史。这独特的红衣服饰无疑体现了广西瑶家的民族文化底蕴。红瑶服饰总的来说,男子喜好青衣青裤,女子喜好五色,因而红瑶服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妇女上衫下裙,上衣花色繁多。上衣有饰衫、花衣、便衣和双衣四种,双衣是老年妇女的服饰。红瑶妇女上衣以玫瑰红、大红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纹饰繁复,极富想象力。整件衣服用蚕丝挑绣而成,花衣上绣有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体现了红瑶妇女在生产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描绘。

红瑶妇女服饰精美万分,服饰的配件更是多种多样,有包头布、包肚、腰带、围裙、东摆、裙摆、脚绑、花鞋、银质制品等等。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挑花和蜡染两种。

居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胜镇、马堤乡等地的盘瑶,其服饰也极具艺术特点。盘瑶妇女的服饰由头巾、上衣、坎肩、围裙、腰带等组成。头巾一般为一丈二尺长,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少女用浅色和红色,象征女子妙龄如花,青春红似火,同时又是未婚的标志;中年妇女多用蓝色,寓意洁朗如天,纯净似水;老年妇女则用青色,表示庄重稳健,青松不老。盘瑶妇女的服饰搭配得十分得体,丽而不华,娇而不浮,且多有寓意,既体现了盘瑶妇女的智慧,又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品。

瑶家女子新婚之时,还要穿亲手制作的水红色镶边鞋,鞋用金丝银线,拼凑成龙腾凤舞之式,百态千姿,顿生脚下。盘瑶服饰的配饰以银饰为主,银梳、银荷叶别、银耳环、银项圈、银牌、银戒指、银镯等等,制作精巧,式样各异。

九.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茶油

茶油是我县传统食用油,全县各乡(镇)均产茶油,主要供食用和工业用。因其特有的低碘值不易变质,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且不含胆固醇,可抑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脂肪酸的构成与橄榄油十分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目前全县茶油面积23万亩,年产油茶5000吨。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十.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金桔

阳朔金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朔金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桔是阳朔传统水果之一,种植已有140多年历史,其果实富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润肺健脾、定喘止咳、化痰消气、生津止渴等保健作用,是良好的天然保健食品。鲜果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蜜饯、果脯、果酒。近年来,阳朔县委、政府把金桔作为一个重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广“三避”技术和无公害栽培技术,阳朔金桔的品质、产量、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阳朔金桔”成了全国乃至东南亚响当当品牌。全县种植面积从1999年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2013年的17.4万亩,年总产量达17.93万吨,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销售期,主产地是白沙、兴坪、金宝等乡镇。

阳朔金桔于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12月获“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认定,2003年获国家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阳朔金桔”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同时获得“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称号,2008年阳朔“桂优”、“遇龙金丹”牌金桔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绿金公司生产的金桔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同年白沙镇荣获“广西金桔之乡”称号,2011年获广西“十佳休闲农业名品”称号。2011年获得广西第一届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3年获得全国名优果品交易会最畅销产品奖。

地域范围

广西阳朔全县的九个乡镇。即白沙镇、兴坪镇、葡萄镇、金宝乡、阳朔镇、高田镇、普益乡、福利镇、杨堤乡九个乡镇

特定品质

金桔,又名金柑,为芸香科柑橘族金柑属,每100克果肉内含维生素C40~50毫克及维生素A、P和芳香油、类胡罗萝卜素等多种物质,有治疗眼疾、咳嗽、哮喘、高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特殊功效。除鲜食外,金桔还可加工成果汁、蜜饯、罐头、果脯、果酱、果酒等,用途之广实为果中之王。

文化典故

阳朔种植金桔已有140余年历史。2000年阳朔金桔被桂林市评为首批名牌农产品,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2002年被广西自治区认定为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