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土特产笋干 汉中特产干竹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土特产笋干 汉中特产干竹笋更新时间:2022-10-03 23:59:33

一.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鸡蛋醪糟

汉中人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着吃,平时也有做着吃的。特别是在汉中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糯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红白喜事,盖房上梁,都要用醪糟招待客人。制作时一样先将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样拌以酒曲,一样晾到温凉时入罐,一样用被子盖起来,冬季须放在火炉旁。不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总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吃时除可打鸡蛋花或荷包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饼撕开,投入醪糟汤,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将核桃仁切碎。拌猪油,与醪糟一起煮着吃;夏天吃凉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来打心里感到凉快,一天的暑气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

二.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浆水面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菜、芹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蔫,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黄色,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三.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珍珠笋干

珍珠笋干

四.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笋干

邵武笋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邵武笋干历史悠久,《邵武市志》上就有多处记载,“邵武境内有多种竹类笋供信用。除挖笋食用外,还制成笋干。”“邵武笋干,有明笋、沙笋、凤尾笋之分,曾为出口大宗。”“抗日战争期间,曾运销上海、天津和香港等地。民国36年(1947)输出量达25万公斤。”据史料记载,邵武市拿口镇、大竹乡、张厝乡、肖家坊乡、桂林乡和金坑乡等增多产有笋干,其中,尤其桂林因森林资源丰富以盛产笋干为名。而邵武市笋制品行业协会就是在邵武市桂林乡党委、人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法定程序核准注册登记的非盈利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于2010年6月正式成立,由桂林籍笋制品经营个体户黄显林、黄良能等人牵头,现有个人会员120人、企业会员3家。协会带领组织了一支有700余人的笋制品销售队伍,年销售各种笋制品700余万公斤,形成了以邵武为集散地,辐射泰宁、建宁、将乐、永安、建瓯等闽西北毛竹生产基地县市;协会会员已建立起100余片,20000余亩的毛竹丰产林示范范片;并被南平市科协评为2011年度农村科普先进协会。2011年底,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在市工商局的全力指导和帮扶下,该协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顺利申请注册“邵武笋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五.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笋干菜扣肉

古严州百姓建新屋上梁时,往往要向围观的乡亲抛撒馒头,当日宴席上也必备一盘笋干菜扣肉,外堆馒头若干,既感谢建房工匠,又有招财进宝,图个好彩头之意,是极具严州风味的一道民间菜肴。此菜肥而不腻,香软而有嚼劲,客至严州,必尝之也。

六.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武侯春茶

武侯春茶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春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芽叶完整,纯绿色、无污染、全天然、富锌硒"的特色,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博会评比金奖。

陕西定军山绿茶有限公司隶属陕西建兴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二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制开发、营销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资产总额3326万元,有职工90余人,茶园3500亩。基地茶场位于汉中勉县南部,地处北纬32º57′,海拔800-1300米之间,土质肥厚,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终年云雾缭绕,是天然的茶树适生区。公司研制的"武侯"牌系列产品,具有"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富含锌硒",是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特色保健饮料。 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武侯"牌系列绿茶独特优异的内在品质,公司先后研制开发的"武侯牌"定军茗眉、武侯春等系列产品具有"色绿、香高、味醇、芽叶完整,纯绿色、无污染、全天然、富锌硒"的特色,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博会评比金奖。1995年被中央办公厅选定为国宴用茶;2004年1视察汉中,"定军茗眉"茶叶被确定为饮用茶;2006年"武侯春、定军茗眉"被人民大会堂推选为指定产品;2007年获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武侯"牌商标获陕西省著名商标,2003年被中国农业部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006年9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QS生产许可证和市场准入证,2007年被认定为汉中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被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中心授予"有机茶示范基地"和"中国创新示范单位",2008年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武侯"牌系列绿茶获国际国内二十多项金奖。

七.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汉中腊汁肉

走在汉中老街区的巷子里,总能飘出一种让人垂涎的香气,循着嗅觉而去,那是汉中人熟知的腊汁肉飘散的年味儿。每逢春节佳期,作为传统的汉中家庭都会在腊月制作腊汁肉,作为年货的必备佳品。

历史悠久 色香味美

顾名思义汉中腊汁肉是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区别于腊肉。腊肉是用烟熏制而成的,水分较少,口味较咸;腊汁肉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汉中腊汁肉用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堪称一绝,也算是汉中人的一个首创,体现了一方一域的民风民俗。腊汁肉是汉中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吃腊汁肉是汉中人的一大嗜好,不论城里乡间,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腊汁罐,来了客人,随时可拿出罐来煮肉,甚是方便。腊汁肉是一种用酱锅酱制的酱汁肉,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嘴油,不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是食客们对于腊汁肉的精辟总结。

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腊汁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腊汁肉切成或片,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

用料讲究 制法独特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多种多样,经过长时间特殊熬制,腊汁肉除了有别于普通卤肉具有独特香气外,还有通窍开胃等药用功效。据汉中虎桥路一家老字号腊汁肉店张老板介绍,其实腊汁肉听起来玄妙,掌握好了方法,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

腊汁肉所用肉料也十分广泛,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煮时用文火,慢慢地熬,让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烂,要恰到好处,约40分钟左右,将肉捞出,经验丰富的家庭主妇,闻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煮过肉后的腊汁和药料包可反复使用,将二者一同盛入瓦罐里,凉后盖实,可保存很长时间年不会变质。但储存时药料包切忌漂浮在腊汁上面,要将其深入罐底,否则会长霉变质,药料包用的时间长了,味道会变淡,这时就需要换一个新药包。

腊汁肉料包: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如下:甘松10克,山奈10克,荜拨20克,良姜20克,砂仁10克,白蔻15克,细辛10克,白芷15克,肉桂20克,丁香15克,另加大茴香、小茴香各10克,草果10克。

八.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庆元笋干

庆元笋干

庆元笋干有明笋干、乌笋干、笋丝、笋片之分,以明笋干最为著名。明笋的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古时候,一年春天,大风刮倒了一棵枫树,把鲜笋压在石崖之间。到了六月,一

农夫砍柴,发现压在树底下的笋干扁扁的,拿回家,用水发开。货鲜味美。这个农夫想,

如果把竹笋都压成扁扁的,那么就便于储运、存放。于是做了笋榨,把鲜笋压成扁扁的。

人们看到他的办法好,都学着做,一直沿袭至今。

庆元做的明笋色泽蜡黄,型若扁鱼,敲去

当有声,便于包装运输,且干度足够,耐贮藏。笋农把制好的明笋按质分为:

凤尾、羊角、黄牛、副尖,以风尾最佳。乌笋干的生产则比明笋干

的制作容易。将鲜笋箨后放在碱水(草木灰)里烹煮后,晒干用烟熏为最佳。其它笋干制作。

取鲜笋。去箨,煮熟后,或撕成丝,或切片,晒干烘干使成。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弄点笋干,研制成各种佳肴,以饱口福,特别是油腻的菜吃多了,更是特意吃点笋干,以防积食。

九.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御贡香米

汉中御贡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十.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汉中菜豆腐稀饭

菜豆腐稀饭是汉中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菜豆腐稀饭是雪白似乳的豆浆,上面托着质细如白绸般的珍珠豆腐块,夹杂着绿菜豆腐块,再佐以用香菜、韭菜或葱花、蒜苗花、核桃仁、变蛋等与油辣子或香辣酱拌成的小菜。入口豆浆香甜,豆腐细嫩,小菜咸辣,其美味无穷也。只有到了这个份上,才称得上为地道的汉中菜豆腐稀饭。

这种家常饭之所以被民间奉为待客上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饮食极富营养,即使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浆、豆腐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易于消化,有利体内吸收,也不失为一种配方科学,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美味佳肴。冬季吃这种饮食,暖和耐饥,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实惠。不但如此,这种饮食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都能食用。难怪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这种取材容易,且独具乡土风味的菜豆腐稀饭却一代传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饭中的皎皎者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