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靖市的中药特产 曲靖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靖市的中药特产 曲靖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30 03:56:04

一.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二.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中药材

磐安中药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药材产业是磐安的传统优势产业。自宋代以来,磐安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就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磐安成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命名为“中国药材之乡”。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1219种,著名“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五味道地药材盛产于此(俗称“磐五味”)。 中药材产业在磐安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上(含木本药材),占全省总面积(34万亩)的23%,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天麻的产量均占全国的20%以上。全县中药材产量1万余吨,产值达2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

一、中药材生产基本情况

(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磐安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批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1%,大气环境质量始终处于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断面水质为I类,全县境内99%以上的河道水质都达到I类水标准。境内环境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对药材生长具有广泛的适宜性,亚热带季风气候,良好的土壤条件,加上复杂多样的小生境十分有利于各类药材的生长。据普查,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1219种,占全省的68%,动物药材42种。蕴藏量极为丰富的野生药材有葛根、前胡、山楂、覆盆子、金银花、野菊花、乌药、金樱子等40多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近百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有杜仲、黄连等4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有天冬、猪苓、龙胆等6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有细茎石斛、大叶三七、八角莲、七叶一枝花、独花兰、三叶崖爬藤、斑叶兰、支柱蓼、金刚大等等。此外,境内还分布有野生元胡、野生玉竹等道地药材的种质资源。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为我县的中药材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大盘山因有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惟一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卓有成效,道地药材名扬四海。近年来,磐安县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药材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在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示范基地,并组织实施了浙江省无公害白术、元胡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建立了无公害白术、元胡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2004年~2005年建立了玄参、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其中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二类项目,2005年5月,1万亩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已通过省质监局、省农业厅的验收。中药材良种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县建立了浙贝1号、浙胡1号、浙芍1号种苗基地3000多亩,提高了中药材良种覆盖率。此外,还先后建立了浙贝母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00亩,无公害元胡基地3000亩,玄参GAP技术示范推广基地3000亩,无公害白术出口示范基地3000亩等等。基地建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全县乃至全省中药材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起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中药材GAP的实施,磐安洁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道地药材引起许多企业的广泛关注,成为企业投资建立GAP基地的热土。金陵药业在大盘、安文、尚湖、九和等地建立了3000亩玄参GAP基地,兰溪三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在新渥建立了1000亩浙贝母GAP基地,上海华宇医药集团与科信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华信中药材有限公司,对中药材GAP基地的药材进行就地加工,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一体化的规范化生产体系,生产优质中药材及其饮片。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杨子江药业、郑州长甲集团等有意来磐安建立GAP基地。此外,我县企业、经营户也积极参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初步形成了“企业为主,部门服务”的运作机制。全县中药材GAP基地面积12000亩,有3038亩天麻获IMO有机证书,并有1000亩浙贝母、2000亩白术和500亩元胡获绿色药用植物及制剂产品证书。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上县0对中药材产业化的扶持,药农的观念有所转变,药材生产逐渐由零星分散生产转向连片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大户。如大盘镇周志兴种植白术80亩,仁川镇羊昌财种植白术150亩、刘生根种植玄参135亩、羊东山种植玉竹120亩,新渥镇陈凤阳和深泽乡陈柏松在当地分别种植了40亩和30亩白芍等等。中药材生产逐渐走向基地化、业主化、规模化,出现了“满山开药花,遍地闻药香”的喜人景象。

基地建设推动了全县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提升了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磐安白术外形似蛙(俗称“蛙术”),断面菊花纹,味清香,为白术中的精品,常年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3000多吨,约占全国总产的30%,有“全国白术,磐安四成”之说。磐安元胡外观黄亮,圆坚饱满,生物碱含量高,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500吨,约占全国的30%。磐安玄参质坚性糯,皮细肉黑,枝条肥壮,而得名“乌元参”,长年供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药厂作原料,常年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产量2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磐安白芍外形圆直,质地坚实,断面菊花心(又称菊花芍),味清香,久煮不糊,深受商家青睐。磐安浙贝母质地优良,粉性足,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近几年磐安浙贝母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产量80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全国80%以上的浙贝母商品通过磐安销售,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浙贝母集散中心。磐安玉竹条长、肉肥、柔润甘甜,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200吨,是全国重要玉竹出口生产基地。磐安天麻常年种植面积300多万穴,产量200吨,居全国之首,被誉为“天麻之都”。此外,桔梗、太子参、丹参、丹皮、吴茱萸、三棱、黄栀子等药材面积都很大。

(三)中药材科研工作不断深入,产后开发势头良好。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与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重点攻关项目。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白术、元胡优质高产模式栽培技术研究》、“九五”攻关项目《白术规范化种植研究》和“十五”攻关项目《雷公藤规范化种植研究》,并通过国家级验收。近年来,实施了《富含功效成分的白术新品种选育》、《“浙八味”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玄参等三种“磐五味”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广泛收集了“浙八味”种质资源,建立了“浙八味”种质资源圃,开展白术良种选育(包括遗传性状鉴定、诱变试验、组培试验等)、元胡良种选育、浙贝母航天育种、“磐五味”DNA测定等科研。《富含功效成分的白术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验收,并培育了浙贝1号、浙胡1号、浙芍1号等道地药材良种,通过品种认定,成功引进了黄栀子、西红花、雷公藤、日本当归、金银花等药材新品种,推广了白术、元胡、浙贝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等,为磐安中药材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药材的深加工已经起步,发展势头良好。全县获《药品生产许可证》的饮片企业3家,即大宇医药公司饮片厂、华信中药材有限公司、大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华信中药材有限公司于2005年11月通过GMP认证,是全省首家通过GMP认证的饮片生产企业。目前,磐安饮片企业生产的饮片品种400多个,年销售饮片1000多吨,销售额4000多万元。其中白术、浙贝母、天麻、玄参、元胡等本县大宗药材的饮片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大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产品除中药饮片外,还有灵芝孢子粉胶囊等保健产品,其生产的中药饮片以出口为主。除饮片生产企业外,磐安药材市场经营户年加工销售的切片1000吨以上。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中药材经营大户有意创办中药饮片企业,全县中药材深加工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依托磐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保健品系列开发进一步加强。健源皇野生植物制品有限公司开发了健保冲剂和健保胶囊,并已获卫生部健字号批准文号。一些农产品加工厂生产的保健食品有银杏茶、绞股蓝茶、速食桔梗、野菊花茶、草珊瑚茶等,药酒类产品有天麻酒、西红花酒、金樱子酒等。

(四)市场销售网络较为健全,磐安药材影响力不断扩大。磐安县先后创办了新渥中药材市场和磐安城。新渥中药材市场创办于1985年,占地面积1055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交易棚架面积1550平方米,营业房53间;磐安城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99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31平方米,总投资1540万元,营业房83间。市场的建设为药农提供了及时的产销信息和便捷的销售渠道,架起了磐安药材走向全国的桥梁,带动了药材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两个中药材市场年药材成交额达4亿元以上。全县有经工商部门登记的药材经营户400多家,临时购销户3000多户,并培育了大宇医药、外贸药业、华信中药材、盘山中药材、公平药材站等一批实力较强的药材购销龙头企业。同时,在省外还有180多户购销户,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为进一步做大药材市场,磐安县着手市场升级换代建设,并加大了外宣力度。2002年,经省工商局批准,磐安县将新渥药材市场更名为“浙江‘浙八味’市场”,市场建设项目已被省发改委列为2005年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市场总面积350亩,概算投资3亿多元,届时“浙八味”市场将成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2002年—2004年,磐安县成功举办了三届药交会。药交会规格高,来宾来客多,签约额大,影响力强,有效地拉动了磐安药材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市场的繁荣,成功地树立了磐安作为“中国药材之乡”的新形象,大大提高了我县中药材的知名度。2003年8月,由磐安中药协会申请的磐安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天麻、玉竹等品种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2006年,磐安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杭白芍等五个药材证明商标已获得注册。磐安中药材已逐渐成为一个品牌。

三.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葵山面条

葵山面条是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乡的。葵山面条精选葵山本地优质小麦,经精选、掏洗、晾晒、去壳、精碾、反复压制精心制作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质地细腻、脆香、纯正、美味可口。

葵山面条产地在葵山镇瓦葵村委会小寨村,口碑很好,品质优良,煮熟后色泽洁白,适口,韧性和光滑性都很强,麦香味明显,深受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已成功进入广州、昆明、曲靖和周边县市等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

葵山面条在吃法上,一般用鸡汤、排骨汤、腊肉汤,煮沸后倒入碗里面,再放入煮熟的面条,加上葱末、姜末等即可,也有的仅用精盐、味精、葱末、熟猪油,以沸水冲制,再把煮熟的面条放入,拌匀后便入食。现流传在民间的“四字经”是对葵山面条最好的描绘: 金黄油亮,一根在手,激荡不断,点火烧之,呼呼而终,煮在锅中,长时不浓,食余回锅,互不粘连,嚼于口中,筋骨毕现,一碗在桌,清香盈室。

多年来,葵山面条一直坚持精选本地优质小麦作原料,坚持用鸡蛋、香油等作辅制品,从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现已注册了名为葵山“玉带香”的商标,同时,瓦葵村委会小寨村的5户村民组织了葵山面条生产合作社,并在县工商局登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得到了免税扶持政策。

四.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苦荞食品

纯苦荞食品是糖尿病、“三高”和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最佳主食,苦荞食品在日本被誉为“长寿食品”,纯苦荞食品味苦,能清热明目。以下是我们推荐的一些食用方法。



1、苦荞炒面。用干锅炒苦荞面,炒熟。依个人喜好加入热牛奶或开水调匀成糊状即可食用。



2、苦荞糊。用热水调匀成糊状,煮熟。依个人喜好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3、烙饼。用苦荞粉加水和膨松剂调匀成糊状,放入干锅中焙熟即可食用,调糊时依个人喜好加入调味品。

五.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六.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七.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曲靖烧饵块

曲靖人酷爱米制品,光饵块一样就有很多品种,筒状的,饼状的,丝状的等等。有一种饵块,做得很薄,形状是圆的,盘口般大小。这种饵块是专门拿来烧吃的,所以约定俗成称之为“烧饵块”,独曲靖所有。在昆明等地虽也有烧饵块,不过那是长方形的,吃法上也较曲靖烧饵块不同。

年纪稍大一些的曲靖人都不会忘记,大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曲靖街上的早点主要有两个品种:小锅米线和烧饵块。小锅米线属奢侈品,两角钱2两粮票一碗;饵块则只需8分钱2两粮票,非常实惠。每天早能吃一个烧饵块,是那个年代很多孩子的一个梦想。

大炉子里火旺旺的,上面架了一张铁网,白生生的饵块放上去,边烧边翻,不一会就两面焦黄,中间鼓胀。铺在盘子里抹上酱油辣椒时折两次,捏在手中,一嘴咬下去,香美无比。

  

八.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当归

播乐乡中药材——当归成熟了,收购的季节来临了。如今,全乡当归收购工作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到处弥漫着当归特有的药香味儿。药农们又盼来了一个丰收的年景。

九.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曲靖韭菜花

制作时,将半籽半花的韭菜花剁细,加入盐巴、白酒,搅拌均匀,放入罐内,用半年的时间使韭菜花肉质糖化,然后拌上干苤蓝丝、辣椒、红糖、白酒腌制,待呈黄红色即可。脆嫩鲜美,甜咸适口,有助于增进食欲。 ( 曲靖)

十.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罗平蜂蜜

罗平蜂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罗平蜂蜜是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罗平的油菜花蜂蜜有油菜花的香气,味道甜润,略带些辛辣,不过菜花蜜很容易结晶,结晶后呈乳白色,晶体呈细粒或油脂状;性温,有行血破气,消肿散结的功能,能和血补身。

罗平油菜花海作为全国花开最早、全国最大的蜜蜂春繁基地,每年都深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500户余户放蜂人,到罗平繁蜂、采蜜,年产原蜜2000多吨,占全国蜂蜜原蜜产量的1%以上 ,目前已经形成了原蜜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大宗流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年可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目前罗平本地有 “云岭”、“罗悦”、“罗康”、“甜园蜜语”、“腊峰” 、滇蜂堂”6个品牌蜂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