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州的哪些特产 宿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州的哪些特产 宿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更新时间:2022-09-26 19:18:37

一.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四里中大蒜

紧靠302省道的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四里中村,依托优质的土壤和丰厚的双庆河水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山东苍山引种大蒜,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出了一套适宜本地的大蒜栽培生产方法。

大肥大水,地膜覆盖,苗前除草这一先进的栽培模式,四里中及周边村庄每年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亩可产商品蒜2500斤以上,所产的大蒜不仅个大、色白,而且匀整度均好于其它地区的大蒜,直径在5cm以上占90%左右,最大的直径达9cm,有皖北第一蒜之美誉。不仅在国内市场成为抢手货,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的青睐。1999年,荷兰客商杰伯特先生就亲临该村收购大蒜,并对该村大蒜赞不绝口。

为提高大蒜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该村大蒜除按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生产之外,每年都从山东苍山、全乡、莱芜等地引进优质大蒜种,用于品种更新和改良。每年4月28日左右,2000亩大蒜即可出苔,5月10日新蒜即可上市,5月28日,干蒜即可供应市场。

二.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孙楼辣椒

孙楼辣椒——该辣椒产于孙楼乡的孙楼、石桥、夏庄、穆寨、毛河等村,以孙楼面积最大。这里是沙质土壤,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适宜辣椒生产,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这一带,看到辣椒个大、色艳,赞不绝口,之后,从山东来了不少贩客,抢购一空,从此扬名在外。孙楼辣椒有两个品种,一是羊角椒,占70—80%,由于果实基部粗,尾部细而稍曲,状如羊角而得名。另一种是线椒,果实细而长,故取名线椒。羊角椒是孙楼辣椒的代表,颜色鲜红,晒干后色暗红。比其他椒子肉厚,辣中带香,辣而不呛,味美可口,不论是调味还是作主菜均宜。孙楼辣椒每年种植千亩左右。远销斯里兰卡、日本、民德、联邦德国等地。

四.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泗县潵汤

潵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其制作方法作为商业机密很少被人们了解,县城内有名的潵锅多为回民经营。一般潵汤中主料为羊肉丝,小麦仁,辅料有葱,姜,胡椒面,小茴香,大茴香,丁香,花椒,桂皮等。

五.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马井韭黄

马井韭黄——韭黄之佳,苏轼到徐州时曾有诗云:“韭芽茁土奉如藏”。但是韭黄人工大量生产却是近10多年来的事。因产于冬季,可补淡季蔬菜之不足。1967年,穆集乡徐新庄社员徐作华从江苏铜山县夹河公社史庄苗姓的亲戚家引进技术,当年春天育苗半分,麦后移栽半亩,冬季收入345元。第二年5户栽种3亩,收益颇丰。后传至孙庄6队、红柳树4队,以后逐步向周围扩散,以至形成马井区这个集中产地。1972年,查禁韭黄,理由是与大田争劳力、争肥料,不少韭黄被割掉。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韭黄生产获得新生。1982年全区栽种4000多亩。产菜1000万斤,收入450万元。目前,马井区韭黄7500亩,产菜近2000万斤,除部分自食外,大部分销往郑州、洛阳、西安、济南、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等地。为全国产地之一.

七.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蘑蒸鱼

原料:肉鸡一只(约2000克)

调料:千口蘑50克,蛋清1个,油菜心10个。

制法:(1).鸡去毛和内脏,剔去鸡骨,切成一寸见方肉块,沥尽水份,和上蛋清,然后加精盐、料酒、胡椒粉、味精。(2).口蘑泡开洗净切成片,加葱、姜放入鸡块拌匀。然后扣上碗,上笼蒸40分钟,取出扣在盘内。(3).油菜心加奶汤、精盐、味精烧至入位,取出围在鸡块四周。(4).用砂锅放旺火上把奶汤加葱、姜、精盐、味精、胡椒粉烧成汁,加鸡油,浇在鸡块上即成。吃起来酥、烂,鲜美可口。

八.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宴嬉台酒

全国著名酥梨之乡——砀山县,古36郡之一。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砀山物华天宝,水土丰优,自古为酿制美酒之宝地。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仙李白游砀郡,在“宴嬉亭池”畅饮宴嬉台酒,挥笔写下“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的千古绝句,宴嬉台美酒因此流传百世,闻名中外。宴嬉台系列酒是宴嬉台集团生产的优质名酒。90年代以来,新开发的宴嬉台系列产品相继连续获省优,创国优,荣获国际金、银奖。企业连续被评为省“创经济效益夺魁单位、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和“消费者信得过”先进单位,成为砀山工业支柱企业。弛名江淮大地的宴嬉台酒,被消费者誉为酒中精品,盛誉四海,香飘九州。宴嬉台系列酒具有高、中、低档50余个品种,品质优良,包装精美。该酒继承“老五甑”传统工艺与双轮发酵,“回沙回蒸”现代酿酒高新科技,纯粮纯水酿造,并投以陈年酒基,精心酿制而成。酒体无色透明,绵甜净爽,香味优雅,空杯留香,饮后不上头,而独具风格。( 砀山)

九.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十.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固镇石雕茶壶

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壁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及滩溪的彩石等雕刻而成。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壁薄如币,叩之声加磐,视之洁如镜,堪称“壶中极品”。石雕茶壶制作十分讲究,要经过选石、开料、内雕、切割、粗雕、精刻、抛光等八、九道工序,多为手工、半手工精心雕镂而成。造型可与著名的宜兴紫砂壶媲美,天然纹理色彩丰富,质地凝重坚实,且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固镇石雕茶壶现已开发出5个大类、120多个品种,并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