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湛江特产有什么可以带 湛江值得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湛江特产有什么可以带 湛江值得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0-01 07:50:34

一.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湛江珍珠

中国海水珍珠,又称南珠,是以马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南珠粒大、圆润、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驰名世界。

我国南珠养殖业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成果方面,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共获得近20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养殖技术方面,母贝人工育苗技术、母贝养成技术、插核育珠技术以及母贝三倍体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珍珠产量方面,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产量(南珠)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海水珍珠第一大生产国。湛江市具有养殖南珠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又有位于省内的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为依托,有近40年的群众性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实践经验,自90年代以来,湛江市海水珍珠贝苗年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海水珍珠(南珠)年产量约占全国70%,海水珍珠年加工、销售占全国70%以上。可见,湛江--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湛江珍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品质优良,早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已是重要的贸易产品。目前,湛江海水珍珠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湛江已发展为我国南珠生产、加工、销售的中心。由湛江举办的珍珠节以珍珠为媒介,"珍珠文化搭台,经济商贸唱戏",开展文化、旅游、经济技术合作洽谈活动,展示南亚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和南亚热带农业开发成果,增进国内外对湛江的了解,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重振我市南珠雄风,扩大湛江与海内外的经济、技术、商贸合作,推动湛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二.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廉江香蕉

廉江市香蕉种植在80年代以前,以载于屋前屋后的高脚巴蕉为主,均是移芽种植、商品性极差。香蕉作为商品性的经济作物种植是从80年代开始,高峰期为 1987年,当时种植面积 17万亩,销售网点遍布国内 200多座大中城市,预计今年面积达10万亩。主要分布在本市平坦、良相、吉水、石城、新民等10多个镇,品种主要有931、 8818、巴西、泰选等,绝大部分为试管苗, 品质较好。廉江香蕉一年四季均有上市,销售主要以北方大城市为主。平坦、良们、吉水三个香蕉专业市场,长年活跃,除了销售本市香蕉外,还吸引了吴川、坡头、麻章、遂溪、海康、化州等周边地区的香蕉进入市场销售。 

三. 广东省 湛江 麻章区 湛江虾

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纲,在湛江已有久远的历史。出土文物鉴定,7000年前湛江的土著居民,过着渔猎采撷生活时,已懂得在江河沿海捉鱼摸虾拾贝。湛江历代各地方志的物产篇都有盛产虾的记载,虾被誉为湛江的海,久负盛名。烹熟后的虾,体弯色红,被拟人为“鞠躬如也着红袍”,也称长须公。寓意长寿,湛江人喜欢称婴儿为苏虾,起乳名,男的叫虾仔,女的叫虾女,甚至排列称二虾、三虾、细虾。有的人一辈子都被用虾为外号,大了叫虾叔,老了叫虾公,如同香港著名艺人关海山一样,82岁与世长辞,报纸大标题是“一代名角虾叔走了”。

虾,美誉为海八珍之一,古人赞它“玉鬣冰肌风格擅。真堪佐酒,还宜下箸……”。湛江海域宽广,港湾众多,沿海各地都产虾,不存在“物以稀为贵”。虾是湛江人常用的菜料,早晚菜市都有出售,也是饭桌上常见之菜式。湛江人素来认为虾能活络、通乳、入肾、脾经,常把虾作药膳,肾虚畏寒用虾炒韭菜壮阳,妇女哺婴,虾煲黄豆催乳;病后体弱,煮虾粥补身……湛江人与虾有着深厚的渊源。

湛江过去的虾以海洋捕捞为主,上世纪80年代,在三高农业的推动下,大力发展人工养虾业。虾的品种,主要是对虾,以往北方或江南地区,常成对出售较大的虾故叫对虾。其身晶莹通透,也叫明虾,湛江人多称大虾。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繁育、养殖、饲料生产和加工出口的基地,养虾的面积达42.23万亩,占全国的产量十分之二,年销售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出口。有人测算中国市场每三条虾就有一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每5条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虾业成了湛江的支柱产业,起着龙头的作用。社会流传一句话:“全国对虾看广东,广东对虾看湛江”,特别是2005年的国际虾战,湛江虾胜出首获美国零关税,身份靡然。在虾的市场,湛江虾举足轻重,一直被商家看好,也使湛江虾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湛江虾不断向绿色和环保安全进军,其后劲更是潜力无限。

虾有一个特点,不象一些鱼类、蟹、蠔、瓜果菜等,有明显的季节收获期,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踪影,正因如此,湛江虾的市场,从年头到年尾都旺而不衰,品尝大虾也成了湛江旅游和饮食文化的一个热点。虾嫩滑鲜美,甘香可口,营养丰富,食而不腻。剥壳的大虾,形如凤尾、如琵琶、如水晶,可摆出各样花色图案,令人馋食三分。湛江各宾馆酒店、茶楼食肆,一年到头都有虾的招牌菜,烹饪菜色任君选择。白灼、椒盐、油焗、串烧单独烹调,或与各种菜肴搭配制成各款美馔,都很受欢迎。外来湛江的客人,也都以口福到湛江大虾为一乐,赞叹不枉此行。

谈虾,不能不提虾的贵族——龙虾和虾的贫民——濑尿虾。龙虾是海中最大型的爬行虾类,美味珍奇稀罕,视为虾中“真龙天子”,身价百倍。湛江的龙虾,弛名远近,特别是硇州龙虾,过去在香港,被列为正宗龙虾。龙虾生活在深海,捕捉困难,生长期漫长,幼虾到成虾,需5—7年,产量低,价格高,成了“阳春白雪”,使人可望而不可及。濑尿虾,湛江沿海昔日比比皆是,历史上曾拿来喂猪养鸭,是“下里巴人”。近年来,人们在烹饪上大造文章,使濑尿虾戴上光环,成为著名的水产类美食。昔日烂贱,今日高贵,大都市的最豪华宾馆酒楼,有濑尿虾的菜牌,高级的宴席有濑尿虾的菜谱,价格倍增。因其有虾蟹合一的美味,很受食客青睐,故在虾族中地位上升。湛江的濑尿虾异军突起,在虾的市场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

四.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炖狗

炖狗

廉江人爱吃狗肉,而其吃法却很特别,喜欢炖,而且一年四季照吃无忌,尤其在冬季。炖狗的制法是:挑选嫩狗,去净毛及内脏,根据需要多少而斩,然后放进配有姜头的油锅里炸10分钟左右(主要去腥味),然后倒入瓦煲用微火慢慢地炖,等到熟后,以蒜茸、辣椒酱作配味。在市区

的街头巷尾,每当夜幕降临之际,摊档上,

只见人们三五成群围蹲于小圆桌旁,要来一煲狗肉,加上几两土米酒或啤酒,慢斟细酌,谈天说地,此情此景令不少外来人感到惊讶。冬季炖狗不但保持了原有之风味,而且还可以驱寒暖胃,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许多外地人到廉江亦乐于尝试一下其独特风味。

五.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梅菉麻通

梅菉麻通是吴川糖果生产中的独特名优产品,该产品系用大糯米、水芋头、白糖、芝麻等原料,经过特殊 的处理方法和制作技术做成半成品,晒干后随时备用。再加工制作时,将此半成品先后投进分别用文武火煮成不同温度的两个油锅中去炸,炸至膨胀适度,取出淋上白糖胶,洒上芝麻即成。成品粗如甘蔗,长7~8公分,中空充满泡沫,入口松脆香甜,是糖果中佳品。麻通的制作,在吴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其制作技术长期秘传,直至60年代才公开。

吴川独有的风味小食麻通形似香蕉,色泽金黄,入口酥脆,咀嚼无渣,香甜可口,是吴川传统的名牌小食,在清朝已有制作。麻通是梅录头老人陈华堂的祖传绝艺,只有陈氏一家懂得制作。制作麻通要精选香胶糯米,用人工捣成粉,再经炊、晒、火局、炸等工序,前后历时十五日才能制成。由于选料难、工序多、制作复杂、利润薄,陈家停止制作麻通已有几十年。后来有关部门的热心动员下,陈家决定重操旧业,让麻通这一吴川风味小食重出江湖,并在吴川市第三届美食节上呈献出来,让广大市民品尝到风味独特的吴川传统小食。在美食节上麻通的美味受到广泛的好评。吴川市土专卖店有麻通出售。

六.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鸡心黄皮果

鸡心黄皮果又称鸡心甜黄皮,有大鸡心黄皮和小鸡心黄皮两个品系。大鸡心黄皮,果实如鸡心,色泽蜡黄色或褐黄色,有光泽,果大,单果重9~14克,果肉黄白色,味甜具蜜香或甜带微酸,肉脆汁多;可食率47%~62%,可溶性固形物14.5%,品质优良,种子1~4粒。果实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大鸡心黄皮,丰产质优宜种植。小鸡心黄皮,为鸡心黄皮的实生变异种,果小,平均单果重3.8克,果皮蜡黄色,果肉黄白色,风味甜中带酸;可食率60%以上,种子1~2粒。果实6月中旬成熟。小鸡心黄皮丰产,品质较好,宜适量种植。

七.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甘蔗

甘蔗盛产于本市各地,种植历史较长。1991年总面积达235万亩,总产951万吨,以遂溪、雷州最多,总产分别为300万吨和299万吨,居全国各县之第一、第二。徐闻、廉江及市郊也大面积种植。为本市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 湛江)

八.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鱼丸

你可能去过很多地方,在外面吃到什么牛肉丸,墨鱼丸,香菇贡丸……但是,你始终没办法吃到吴川的特色美食,鱼丸!吴川的马胶鱼鱼丸。

鱼丸也是吴川传统菜肴、名宴菜肴之一,但凡宴席,必有鱼丸。吴川鱼丸色白、滋润、细嫩、光滑,嚼起来香滑爽口,口感好、有弹性,而且充满鱼肉的香味但没有半点鱼的腥味。

九.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狗肉

漫步于吴川梅菉的街巷,不时会有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扑进你的鼻孔。不用猜,这肯定是狗肉散发出来的香味。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从狗肉铺前走过的你即使站得稳脚跟,也会忍不住回过头多看几眼甚至来几次深呼吸。

吴川狗肉不同于雷州狗肉。雷州白切狗肉,热制冷食,原汁原味;吴川红烧五香汤狗肉,热制热食,汤肉同吃,香味浓郁,口齿留香。吴川狗肉独特的淳香来自它独特的烹制方法:选廿斤左右的嫩土狗,放血去毛开膛后剔骨,斩成几大块后放进开水中焯一下,捞起晾干,抹上老抽等,再放进沸油中炸,直至狗皮微黄,取出后连同骨头一起放进准备好的料汤中熬。美食的关键在于汤的用料和火候及时间的掌握。所用的汤料有:白芷、小茴、橘皮、八角、当归、生姜、绍酒等。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熬,直到街的另一角能够闻到狗肉诱人的香味为止。亦不能久熬,要狗肉放进嘴里不烂不韧且有嚼头才算是恰到好处。这时候用铁勾勾起上架,再根据食客的需要而斩食。

我国吃狗肉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狗肉便是宫廷宴饮,祭祀大典上不可缺少的美味。汉高祖刘邦非常喜欢吃彭城的狗肉,而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则使鹿城的狗肉出了名。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嗜吃狗肉,所以他写鲁智深吃狗肉的情节特别生动。清代画家郑板桥也很喜欢吃狗肉。据《吴川县志》记载,吴川清代机智人物麦为仪,一生胆略过人,才华敏捷,生性诙谐,因他排行第六,且在“斋厂”杀狗,又喜食狗肉,故世人称他为“杀狗六爹”。

狗肉还有入药疗疾的功效。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记载:“狗肉,壮阳道,暖腰膝,填精髓。”民间也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的俗话。可见狗肉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壮阳等功效。

吴川梅菉的解放中路、机电路、十字街等地方都是吃狗肉的好去处。每到中午11点到1点,这些地方的狗肉铺里人头涌涌,热闹非凡。近日的一个中午,笔者与一个在广州做医生的朋友相约到机电路的一间狗肉铺里吃狗肉。不巧,这里已座无虚席。幸好笔者与老板相熟,才在铺门口几米外的地方加了一张桌子。坐下后,服务员送上纸巾、酱料,并问开几位和要不要炒粉,炒青菜?朋友点了坡尾炒粉和青菜。服务员说声“稍等”便离开了。

在等候的间隙,笔者挤到了灶间。只见曲尺形的灶台上,一头放着一个柜台,柜台上面挂着几大块熬好的狗肉,金黄金黄的,煞是好看;一头装着一口大铁镬,镬里的汤嘶嘶的冒着热气。老板满头大汗地挥刀砍切狗肉,切碎了便装进笊篱里,放进沸汤里汤一下,再装盆里,舀上汤,撒进一把芜荽,服务员便端给客人。

在吃狗肉的过程中,笔者意外地遇上了小学时的一位老师,他也来吃狗肉。时隔三十年,老师的模样似乎没变。问他养生的秘诀,他半开玩笑地说:秘诀就在狗肉上。他说每周坚持吃一回狗肉,浑身是劲。笔者的医生朋友,连说此话很有道理。

在食客中,有政府公务员,有城镇退休的干部职工,有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有的只是要上一盆狗肉,就上一碗饭,吃得有滋有味;有的还要上一盆炒粉和一碟青菜;有的还点上一瓶米酒,边吃狗肉,边喝酒,大声划着酒令,好不快乐。

朋友,白切狗肉也许你吃得多了,不妨换换口味,到吴川品尝一下红烧五香汤狗肉吧,那狗肉的淳香定会令你回味无穷的。(文/杜观水)

十.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花山带皮羊肉

花山带皮羊肉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特色美食。花山带皮羊肉,其实便是黄焖羊肉。做好的黄焖羊肉汤汁浓稠,色泽金黄,全无膻腥,香辣柔韧,舒适可口。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很多乡镇属山区半山区,畜牧业发展中山羊饲养占有很大比重,加之当地又多杂居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吃羊肉十分普遍,甚至在一些地方肉食就是以羊肉为主。

花山带皮羊肉的做法:选择大羯羊,宰杀后不剥皮,刮干净后连皮将羊肉砍成小块。炒锅里放入羊油和猪油的混合油,热后加干辣椒、花椒、姜、蒜、大料等佐料,待出味再舀一勺老酱进去炸炒,最后将砍好的羊肉倒进去一起翻炒,出油再移至高压锅内,掺入用羊排羊骨熬好的清汤,焖压一刻钟左右即成。

做好的黄焖羊肉汤汁浓稠,色泽金黄,不但具备以上诸方面的营养价值,而且全无膻腥气味,吃起来香辣柔韧,十分舒适可口。还可根据各人喜好添加羊杂碎、干发菜、时鲜蔬菜等共煮,尤为绝妙的是吃到最后就浓汤煮些米线、面条,就成了地道的羊肉米线、羊肉面条,滋味鲜美,若是大冬天里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吃肉喝酒,热乎乎地出一身汗,堪称一大享受。

花山带皮羊肉的吃法:置于文火上边煮边吃,根据各人喜好添加羊杂碎、干发菜、时鲜蔬菜等共煮,吃到最后就浓汤煮为线、面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