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霍拉山特产 乌拉山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霍拉山特产 乌拉山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10-09 07:18:21

一. 四川省 成都 双流 牧山麻羊

养羊是双流县丘陵地区农户的传统副业。其中牧马山区新产的麻羊,原名“铜羊”。抗日战争时期被专家发现而谓之“成都麻羊”,它是皮、乳、肉兼用到的地方良种。以皮张光滑细致、抗张强度大,使用面广而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越南、新西兰等国曾派人来县考察引种。( 双流县)

二. 吉林省 通化 集安市 集安山葡萄

集安山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安山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品质

集安葡萄选用优质山葡萄品种,生长势强,自花结实好,丰产性能高,抗病力强,穗大粒大粒密,具有果粒均匀、汁多、色素含量高、含糖量高,抗逆性强、稳产高产等特点

地域范围

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岭南地区,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等鸭绿江沿岸乡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25°51′-126°33′,北纬40°53′-41°32′之间,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青石镇青石村二队,南到榆林镇地沟村,西到榆林镇闫农街,北到青石镇青石村坝下。总生产面积1300公顷,年总产量15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集安属于山区市,系长白山西南麓,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集安山葡萄主要种植区域以灰棕壤、冲积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相对较肥沃。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3.97%,全氮0.156%,全磷0.105%,全钾2.287%,土壤pH值在5.5-6.7之间。

(2)水文情况:集安河流属鸭绿江水系。集安市山川河流(不含鸭绿江)多年平均降雨量924.2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17.65亿立方米,按80%保持率计算,径流量可保持14.12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8.7亿立方米,全部可利用水资源(含地下水)11.24亿立方米。

(3)气候情况:集安整体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集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形成了岭南、岭北

两个气候区。岭北属大陆性气候,岭南属半大陆海洋性季风气候,是吉林省年积温最高、降雨量最多、无霜期最长、风速最缓区域,素有“吉林省小江南”之美誉。年平均气温7.5℃,年降雨量800-1000mm,无霜期150-160天,年平均日照2228小时,≥1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3208℃。河川径流总量为176500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661立方米。集安位于鸭绿江边,距丹东入海口不足300公里,每年春、夏、秋三季,温暖的海风溯江而上,为葡萄生产带来不可多得的气候条件。集安光能源资源丰富,热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150天,果实成熟时气候凉爽,果实成熟缓慢。

(4)人文历史情况: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其纬度与法国著名的葡萄黄金产业带波尔多相近,土壤、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对山葡萄生产极为有利,拥有丰富的抗病性野生葡萄资源。山葡萄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仅在我国的长白山、大兴安岭及俄罗斯有少量分布),集安成为亚洲唯一成规模种植山葡萄的地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高、品质最优的山葡萄基地。通化葡萄酒主要依托集安山葡萄产区及蛟河、梅河口等地。

1976年集安市太王乡上解放村从通化葡萄酒厂引入“公酿一号”葡萄种苗,进行试栽培。1980年集安市委、市政府结合集安实际,制定了“以林为主,粮参果牧并举,农工商结合,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建设方针,把酿造葡萄确定为果树生产发展重点,规划发展100万株。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1983年全市开始规模发展“公酿一号”葡萄。1984年在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在集安初步选育出两性花山葡萄新品种“双优”,1985年开始大规模发展。到1989年全市以“公酿一号”“双优”为主栽品种的酿造葡萄基地规模已达到13900亩,产量近万吨。九十年代初,由于葡萄酒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了我市葡萄基地发展,使基地面积由原来13900亩下降到不足1000亩。1998年全国葡萄酒市场开始复苏,葡萄酒销量日益增加,各地酒厂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山葡萄原料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又给集安山葡萄基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于是集安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有

利契机,先后与通化葡萄酒等公司签订了10-15年的产销合同,推动了全市

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基地主要栽培品种为双优、双红、公酿一号等。2002年,山葡萄面积发展到999公顷,总产量1.07万吨,产值1092万元,带动农户3983户,农民人均增收315元。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环境质量要求包括空气、水质及土壤肥力等项指标按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年平均气温2.6-9.6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25-37.2摄氏度,无霜期110天以上,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应该选用平地或南向、东南向、西南向的坡地,坡度不超过15度,最好10度以下,海拔高度400米以下。土壤质地疏松、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pH值7左右的壤土、砂质壤土,土层厚度不低于60厘米。园地雨季最高地下水位须在1米以下,且无串皮水。园地须能通汽车、拖拉机,离公路较近。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种苗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经审定的双优、双红等优良品种。种苗达到国家分级标准要求。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肥料与化肥的使用以有机肥为主,重在底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用量,提倡使用专用肥和生物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测土配方,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采收期应在达到果实质量标准时进行。采收前15-20天停止灌水和打药。采收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早上和下午气温下降后进行,避开中午高温。做到单采、单运、单储。

(5)生产记录要求:认真记录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集安山葡萄具有果粒均匀、颗粒饱满、无异味等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集安的特殊长白山高山气候特点和集安岭南鸭绿江流域海洋性季风气候生态环境赋予了集安山葡萄独特内涵,集安山葡萄具有

特殊而优良的内在品质。集安山葡萄具有出汁率高、色素含量高、含糖量高及干浸出物、酸度、有机成分的含量高等特点。用集安山葡萄酿造的山葡萄具有酒色浓艳,果香浓郁,酒香余长,酒体丰满,醇厚纯正等特点。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总酸≤0.7%

可溶性固形物≥20%

固酸比≥28

单宁0.68

总糖18.66

(3)安全要求:

a)砷的测定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b)铅的测定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c)镉的测定按GB/T5009.15规定执行。

d)汞的测定按GB/T5009.17规定执行。

e)氟的测定按GB/T5009.18规定执行。

f)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按GB/T5009.19规定执行。

g)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的测定按GB/T5009.20规定执行。

h)百菌清的测定按GB/T14878规定执行。

i)三唑酮的测定按GB/T14879规定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包装:包装材料为塑料箱、衬垫纸。塑料箱外形为长×宽×高=40cm×28cm×18cm,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衬垫纸应清洁、无毒,衬垫纸必须柔软有韧性。果穗放入果箱中不宜放置过多过厚,一般放2~3层为宜。同一批货物的包装件应装入品种、等级和成熟度一致的产品。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集安山葡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存放时必须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地方进行,严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和病虫害污染。

(4)运输: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公路汽车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铁路或水路长途运输时注意防冻和通风散热。

三. 黑龙江省 伊春 南岔区 南岔山葡萄

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为第三纪古老的遗留植物。全世界野生葡萄约70种,起源我国的有近30种,其中东北三省中,特别是吉林省长白山区的山葡萄,能耐-40℃以下的低温,这是葡萄属中抗寒最强的一种,它是培育抗寒葡萄新品种极宝贵的种质资源,受到世界葡萄育种家的重视,也是吉林、黑龙江等省发展葡萄栽培的优良抗寒砧木之一。

山葡萄的食用、药用价值极为丰富。山葡萄浆果为加工酿造葡萄酒的原料,其酒色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营养极其丰富。山葡萄酒内含原花色甙、白藜芦醇等多种具有抗癌、消炎、抗过敏、防治心脏病、增强肌体免疫力等医疗保健成分,是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天然绿色饮品。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逐年增高,“营养、安全、回归大自然”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因此用山葡萄果汁酿造的葡萄酒,是追求健康的人士之首选饮品。山葡萄的种籽可榨油,出油率达4.66%,葡萄皮可制醋,生产酒的副产物可提取酒石酸钾钠、酒石酸等,真可谓全身都是宝。山葡萄果、根、藤蔓、卷须可入药,其味甘酸、微涩,性平,无毒。内服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舒筋、散瘀、通络。主治腹泻、伤暑身酸、小儿水肿、风湿腰痛、中耳炎、湿痰流注、皮肤风疹、风血湿酸痛、无名肿毒、疮疡肿毒、跌打肿毒、外伤瘀血、风湿水肿。近代医学研究表明,其种籽经纳米超微粉碎,食用可抗癌。

四.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蚌山糯米

蚌埠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 ℃、降雨量900.9mm,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蚌埠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盛产优质水稻,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为全国各地提供粳米、糯米等。

五.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和山琵琶

兴宁和山琵琶又名珍珠枇杷,是本省优良品种之一。主产地宁中镇和山村,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果稍小,圆似珍珠状。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色泽金黄、皮薄,单核或双核,肉嫩爽口,味甜略带酸,生津止喝。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吃枇杷时要剥皮。除了鲜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以枇杷酿酒。枇杷不论是叶、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

六. 黑龙江省 鹤岗 绥滨县 山板栗

山板栗

山板栗,又称榛子、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山板栗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

山板栗营养丰富,果仁0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山板栗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山板栗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

山板栗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糖纤维、β--古甾醇和抗氧剂石炭酸等特殊成分以及人类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因此具有如下特点:

1、山板栗本身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到60.5%,使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对体弱、病后虚羸、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2、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

3、山板栗里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

4、山板栗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具有开胃的功效,丰富的纤维素还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

5、山板栗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能够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6、阵子中镁、钙和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长期使用有助于调整血压。

7、每天在电脑前面工作的人群多吃点山板栗,对视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七. 浙江省 金华 义乌 山花梨

义乌山花梨为浙江梨的优良地方品种,产于华溪、塘李等乡。果实呈卵形,一般个重约200克以上。果皮细而薄,为黄褐色,果肉雪白嫩脆,汁多味鲜甜,有的微带酸,果心小,石细胞较少,耐储藏。与山东雪梨、天津鸭梨相比,风味别具一格,一向畅销于杭州、嘉兴、温州、上海、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产品名称:山花梨

产品产地:浙江义乌

产品特性: 蔷薇科梨属,又名早三花。浙江的著名梨种。落叶乔木。主产于义乌、浦江、东阳一带。树势中等,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强,结果龄较早,着果率较高。果实近圆形或卵圆形,红褐色,褐斑粗而密生。果心小,汁多,味甜。

产品功能:除供鲜食外,还可酿酒和加工罐头食品。

产品简介:果实呈卵形,一般个重约200克以上。果皮细而薄,为黄褐色,果肉雪白嫩脆,汁多味鲜甜,有的微带酸,果心小,石细胞较少,耐储藏。

产品季节:8月中旬成熟

八.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簕山沙虫

沙虫,学名方格星虫(Sipunculusnudus),又称为光裸星虫,非海肠。它的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体长约两分米,且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方格星虫虽然没有海参、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生长在沿海滩涂,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

簕山古渔村的沙虫味美香甜,鲜嫩爽口,为北部湾一绝。

九. 浙江省 金华 兰溪 里山杨梅

里山杨梅

金华市域内永康、义乌、兰溪等地都盛产杨梅,其中以兰溪里山杨梅为最著

名。兰溪北山马涧、石渠、大塘、姚塘下、柏社一带俗称里山,盛产杨梅。清光绪《兰溪县志》记载:“杨梅穆澄源产者佳”,“源口产者尤佳”。穆澄源和源口,即今石渠乡的两个行政村。里山杨梅,因产地故名。它果大汁玉,味甜微酸,食后有回味,品质佳胜,素为杨梅之上品。

十.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帽山萝卜

帽山萝卜——有大红萝、天心萝、本萝、混萝、弯腰青、里外青6种,尤以里外青称著。相传清末一老汉从天津带来该品种,后经培植立于此地。帽山里外青萝卜,以清脆多计、味甜可口的独特风味而久负盛名。1961年被列入国家土展品项目,尔后,被列入国家土品史册。帽山青萝卜栽培以夏末秋初播种为宜,生长期三个月左右,秋末冬初收获。

帽山青萝卜常年种植面积4000亩,年总产量3200吨,年总产值480万元,有30年的种值传统经验,多用地下水灌溉,严格按照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操作,主要分布于我县环境气候条件优越的帽山区域。2004年8月生产基地被省农委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8月产品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外销到上海、江苏、河南等地颇受消费者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