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在青岛开个特产店有哪些 青岛买特产去哪个超市好一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在青岛开个特产店有哪些 青岛买特产去哪个超市好一点更新时间:2022-09-21 01:43:57

一.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麻片

    麻片是200多年前私营茶食店“馥郁斋”的传统产品之一,具有香、脆、甜等特点,在全省享有盛誉。( 即墨)

麻片是一种酥类点心,系即墨城私营茶食店“馥郁斋”的传统产品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主料有面粉、白糖、花生油、芝麻仁等。制作工艺是:先将白糖用开水溶解凉透,加花生油搅匀,陆续加面粉调成糊状,再加面粉揉到硬软适度,随之将面团擀成约1.5毫米厚度的面饼,把饼表面面粉扫掉,割齐边,刷上水,均匀地撒上芝麻仁,用走锤压实后,切成宽2厘米、长7厘米的片,放到烤盘上烤熟,呈浅黄色即为成品。该产品具有香、脆、酥、甜等特点,在全省享有盛誉。

二.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胶南蓝莓

胶南蓝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南市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由花岗岩母质发育形成的天然偏酸性土壤为蓝莓栽培提供了优越的种植资源条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杰诚公司便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从日本和吉林省引进蓝莓品种,在胶南开始了零星种植试验,获得成功,其耐寒耐瘠、果大味甜特性深受老百姓喜爱,从1995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种植。1999年,由全国蓝莓首席专家李亚东领导的课题组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率先在胶南市开展了蓝莓大面积产业化开发。2000年,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在宝山镇金沟村投资建设蓝莓园600亩,开始蓝莓规模化种植,这是中国第一个进行规模种植的蓝莓园,从而拉开了国内规模化种植的序幕。胶南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被国家蓝莓科技产业体系专家组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

从2002年引种时的不足百亩,到如今的两万余亩,不到10年的时间,胶南蓝莓种植面积实现“三级跳”,年产蓝莓1200吨,实现产值9600万元,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有“水果皇后”之称的蓝莓风靡胶南大地。

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天然无污染的种植环境为蓝莓的成功种植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胶南发展蓝莓产业的信心和魄力也不容小觑。当地政府打造精品示范园、培育优良品种、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打造“胶南蓝莓”公用品牌,促进全市蓝莓实现品牌化发展。

胶南因秀美的山海自然风光、悠久的琅琊历史文化而闻名。这里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加上偏酸性的土壤条件和凉爽的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适宜蓝莓栽培面积约18万亩。截至2010年底,胶南全市蓝莓发展面积达2.39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7000余亩,年产蓝莓1200吨,实现产值9600万元,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

在蓝莓发展过程中,胶南市积极打造以张家楼、藏南和宝山、六汪为中心的蓝莓核心区,扎实推进沃林、隆辉、宝山三个千亩蓝莓精品示范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组团发展,促进全市蓝莓实现规模化发展。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胶南市进一步加强蓝莓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先后推出了“公爵”、“蓝丰”、“北陆”等为代表的一批适于本地栽培的优良蓝莓品种。并与吉林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蓝莓种苗繁育、生产栽培、果实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积极开展蓝莓标准化生产,强化果品质量全程监控。

为了促进蓝莓实现产业化发展,胶南市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沃林、隆辉、杰诚、慧海、宝林、宝康等蓝莓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蓝莓组培育苗和产品精深加工,依托青岛富民蓝莓专业合作社等11家合作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和产销衔接。

在蓝莓业兴旺发达的同时,胶南政府着力打造“胶南蓝莓”公用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政府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和基地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共有21个蓝莓产品通过“三品”、ISO9000和GAP认证,“沃林”、“农园彩珠”、“慧海”、“健康农庄”等4种品牌蓝莓获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沃林蓝莓”被评为青岛市十大名特优农产品品牌,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

地域范围

胶南蓝莓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胶南市张家楼镇、宝山镇、大村镇、六汪镇、海青镇、藏南镇、理务关镇、大场镇、琅琊镇、泊里镇、铁山镇、王台镇、胶河经济区、滨海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隐珠街道办事处、度假区、积米崖、灵山卫街道办事处一带的珠山山脉、铁山山脉和藏马山山脉,辖19个镇(办、区)的336行政村,东到灵山卫街道办的杨七岭村,西到海青镇的东蔡家村,南到海青镇小官庄村,北到王台镇法家庄,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面积1577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胶南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果重5g,果实直径8mm~16mm,果实亮蓝色,果粉均匀,果形扁圆,果蒂痕小而干,果个大且含糖量高耐储运,色素含量高,干物质多,甜酸适口,有清爽宜人的香气,适宜鲜食。 2、内在品质要求:可溶性固形物﹪≥6(检测结果9.9);总酸0.05~0.70(检测结果0.63);总糖﹪9~15,(检测结果9.9));铁mg/kg≥4(检测结果12.8);锌mg/kg≥1(检测结果2.2);钙mg/100g≥5.5(检测结果14.1)。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安全标准主要依据GB/T19630.1-2005 有机食品(生产部分;GB/T19630.2-2005有机食品(加工部分);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制定。

三.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和睦屯西瓜

和睦屯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位于胶州市胶北镇和睦屯村,村里已有二百余年的西瓜栽种历史,种植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富含微量元素,所产西瓜具有糖度高、汁多、沙瓤、皮薄等优点。2004年成立了胶州市胶北镇和睦屯村西瓜协会,2006年注册了“和睦”商标,2009年成立了青岛胶州市和睦屯西瓜专业合作社。产品严格按照《胶州市无公害西瓜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生产,达无公害质量标准。目前,全镇西瓜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产品销往上海、福建、北京等大城市。

地域范围

和睦屯西瓜生产区域位于胶州市西北部,北起袁家岭村,南到北台村,西起楼子村,东至秋连庄村。和睦屯西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和睦屯、西小屯、肖家屯、刁家屯等2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9′00″~119°96′00″,北纬36°31′00″~36°37′00″。西瓜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和睦屯西瓜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和睦屯西瓜的独特品质:大小适中(单果重3-5kg),果实球形、深绿,条纹清晰,瓜皮薄,果肉沙质,汁多,甜度高。 2、内在品质指标:和睦屯西瓜产品维生素C含量≥6.0mg/100g,总酸含量为0.1%~0.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钙含量≥10.0mg/100g,钾含量≥100.0mg/100g。 3、安全要求:商品西瓜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5)的卫生指标。

四. 山东省 青岛 平度市 长乐冬枣

长乐冬枣盛产于山东胶东半岛的青岛地区,行政吏属青岛平度长乐镇。东临大泽山,西汲胶莱河,南是平度大地,北靠烟台莱州,地形平坦,三城公路纵贯南北。大陆性季气候。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全年无霜期165-240天。光照充足;针叶、阔叶及种子植物的土壤植被,适宜于种植长乐冬枣;土壤属沙壤土。地下水位在8-14米之间。土壤利用率高,生物资源丰富,习惯的土地种植业促进了冬枣的种植。近年来,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冬枣热情浓厚,种植长乐冬枣技术逐年提高;有机肥的大量应用,适量的标准化施用化学肥料及农药,已经使长乐冬枣具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产品特点:长乐冬枣是一晚熟鲜食果品(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耐贮运,果实近椭圆形。果个大(单果重25克)。果皮赫红光亮,皮薄肉脆,木质纤维少,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生食品质极佳,口感特好。

五. 山东省 青岛 城阳区 青岛啤酒

历史:于1903年创建,由外国资本家经营,1949年收归国有。

特点: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具有浓郁的酒花和麦芽清香,以及酒花特有苦味,饮时爽口。 成份:含有多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工艺: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

生产企业:中国山东青岛啤酒厂。

奖项:1981年举办的“华盛顿国际啤酒会”,青岛啤酒战胜西德和荷兰名牌啤酒,荣获第一名。1985年7月,在华盛顿又举办亚洲国家啤酒评比会,青岛啤酒再次荣获“啤酒冠军”。青岛啤酒在全国第二、三、四届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1980年,荣获国家金质奖章;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

六.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胶南绿茶

胶南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胶南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南绿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意味着胶南绿茶也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并且将扩大种植面积,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品尝到胶南绿茶的茶香。

A 大珠山发现神秘茶赋

“很久以前,附近一位山民在大珠山中,偶然发现一块巨石,大约五六米长、三四米宽,上面明显刻着几行字,后来找明白人过来一看,竟还是描写茶的一首诗,那首诗是这样写的:“苍蔼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复一炉,煮茗溪光里。”胶南市茶叶协会秘书长、茶学博士张续周自豪地说,胶南绿茶是我国高纬度绿茶的优秀代表,种植茶叶历史也很悠久。

说起来胶南茶的由来还跟苏轼有很大的关系的,在民间有传说这里的茶树是由北宋诗人苏轼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毗邻胶南)期间,从眉州(今四川)引种至密州,后由密州传至琅琊郡(今胶南一带)。在明清时期,胶南大珠山石门寺院有野山茶树栽植,僧人以此茶为原料制作“石门茶”,品之清香高雅,颇受文人雅士们喜爱,常常聚在寺院旁的石门涧品茗,并以石刻方式留下上面那首出自明代文人王无竟的优美诗文。

B 专家:胶南茶汤色浓,营养成分高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而胶南茶的特点就是‘香似豌豆香、汤似小米汤’。”张续周说,这句话的由来是因为胶南茶叶汤色相对南方茶比较浓,颜色又是偏黄绿色,营养成分又很高,所以就形象地称它为小米汤。

而豌豆香的由来很简单,胶南绿茶入口细品有股淡淡的豌豆香,回甘也很快。据悉,胶南绿茶光照充足,生长期长,氨基酸等有机成分含量高。

C 茶叶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胶南市茶叶总面积已达6.7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4.5万亩,年产干茶2700吨,总产值2.7亿元;名优茶产量1427吨,名优茶产值2.1亿元。

以“青岛海青绿洲茶叶精品园”、“青岛铁涧山茶叶精品园”、“青岛铁山茶叶精品园”、“青岛张家楼上疃茶叶精品园”、“青岛九龙潭生态茶园”等为主体的六大茶叶现代园区建设,在发展壮大中起到了产业聚集的效果。全市有机茶园认证(含转换期)面积达到2155亩;拥有茶厂142家;名优茶加工机械约2000台(套),年生产能力约达3000吨;先后筹建胶南市茶叶产业协会、绿茶开发研究会、青岛碧雪春茶业合作社等茶叶行业组织16家。在各种茶叶评比活动中,胶南绿茶屡获大奖,逐步步入全国名茶行列。

◎相关链接

胶南茶也有身份证了

日前,经国家商标局核准,“胶南绿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胶南市第一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张续周说,胶南市于 2009年2月成立了茶叶协会,并注册了地理商标,“申请后经过我们审核合格的胶南茶都会被贴上这种绿色的小标签,这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尝到胶南的茶香,也有利于加强地理标志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

胶南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胶南市海青镇、大场镇、张家楼镇、藏南镇、大村镇、六汪镇、宝山镇、理务关镇、王台镇、铁山街道办、隐珠街道办、灵山卫街道办一带的珠山山脉、铁山山脉和藏马山山脉,辖12个镇(办、区)的163村,东到灵山卫街道办的杨七岭村,西到海青镇的东蔡家村,南到海青镇小官庄村,北到王台镇法家庄,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200吨。

七. 山东省 青岛 李沧区 卤水墨鱼

卤水墨鱼原料选用优质新鲜大墨鱼,用30多种中药调味料配制成卤水老汤精制而成,其特点是鲜美滑嫩,色泽美观,既有墨鱼特有的海鲜味,又有浓郁的中药调味料香气,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八.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杨头斧

杨头斧

1920年,章丘县人梁全寿逃荒来到杨头河南村(今属经济开发区),教村中一些人打制斧头。杨头斧精选上等钢材,经锻打、淬火而成。这种斧头造型美观,厚薄适度,特别是淬火时火候适宜,因而斧头顶端不崩不塌、斧刃锋利不卷。由此杨头斧名噪四乡,成为该村的传统手工产品,其斧头品种规格齐全,有单刃斧、双刃斧、长柄劈山斧(伐树斧)等。产品除销售全省各地外,还远销浙江、东北三省。当地有“三里庄菜刀杨头斧,不崩不卷尽管使”之说。

九. 山东省 青岛 市北区 酱猪蹄

特点:炖了多年的老酱汤又浓又香价格:18元左右/只

大厨推荐:炖得恰到好处,骨肉分开,既烂又有嚼头还不腻

菜馆搜罗:青岛菜馆、复盛酒店

十.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 清末,即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农村妇女绣织的鞋面、枕头、嫁衣、戏装等,做工精巧,花样繁多。1918年,荒洼村(今属移风店镇)手工艺人卢忠溪通过英商在烟台开办的德仁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试做成功后,便出资在即墨城北阁里创办起“裕民花庄”,专司经营和传播技艺。随着“手拿花边”的流传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做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由于这种工艺针法演变形成于即墨民间,人们就把以这种针法制成的花边称为“即墨手拿花边”,也就是“即墨镶边”的雏形。此后,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是一种单线织绣的花边,主要采用不同股数的丝光线和优质亚麻布为原料,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余种针法为一体,综合运用各种工艺和针法,经过镶拼,把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虚实照应,和谐统一,层次分明,色泽清秀,有强烈浮雕感,达到平、薄、光、匀、齐、净的工艺技术要求。织边的主要针法有锁灯笼扣、织密布、绞柱、搁边、二针网、三针网等50多种,刺绣的主要针法有插花、行梗、纳底、抽经(纬)、锁边、掏眼、扒丝、抽勒、切勾等20多种。织边和刺绣均须拉线松紧一致,底线适宜,用线不碾不毛,网眼均匀清晰,针码平均。织出的图案角尖、弧圆、边齐,整体平整,不卷不曲。即墨镶边产生后,很快在即墨广大农村妇女中流传开来,发展成为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民国初年,形成了以即墨为中心,北至莱阳、海阳,南到崂山,西跨沽河两岸的广大生产区,仅即墨县城就拥有私营花边庄45家。即墨解放前,全县有花边庄30余家,能生产台布和餐套两个品种十几种规格,年产量徘徊在八九千套。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即墨镶边”在国际上赢得“抽纱瑰珍”之称,品种规格不断向中、高档及多用途发展,产量、产值、利润不断提高,花边产品逐渐扩大到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靠垫、衣领、伞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800多个规格,并研制出新产品“百带丽”和“新百带丽”。1978年,“即墨镶边”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名牌产品;1979年,被山东省经济委员会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0年,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