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康巴什哪里特产多 康巴什哪有好吃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康巴什哪里特产多 康巴什哪有好吃的地方更新时间:2022-09-16 16:51:53

一. 青海省 玉树 曲麻莱县 扎什加羊

扎什加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扎什加羊肉类产品青海曲麻莱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曲麻莱县所辖约该镇、巴干乡、秋智乡、麻多乡、叶格乡、曲麻河乡共6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2°56′~97°35′,北纬33°36′~35°40′

二. 福建省 福州 长乐 长乐阡什枇杷

长乐阡什枇杷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安乡 安乡多味鱼丸

“像鸡蛋没有黄,像元宵没有糖”,这是人们对常德安乡有名的风味——多味鱼丸的赞誉之词。安乡滨临洞庭,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鱼的产量多、品种多,人们吃鱼的花样也多,鱼肉丸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安乡制作鱼丸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之际,在宴席上就有了鱼丸做的菜肴。在安乡流传着“请客不做鱼肉丸,十二大碗也不爱”的说法,那时安乡有名的雨花天、乐春园等酒家,做的鱼丸闻名遐迩,宾客纷至沓来。安乡鱼丸有多种制作方法,有用手工制作的,有用机械制作的。制作的鱼丸,有甜的、咸的、辣的。最近,安乡罐头厂在继承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又创制出了多味鱼丸,多味鱼丸博采国内众家之长,开创了国内淡水鱼制品加工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内空白,用它制作的罐头,远销国内外,成为常德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多味鱼丸以鱤鱼、乔鱼、鲢鱼等上等鱼为基本原料。制作时,将大小基本一致的各类鱼清洗去掉鳞和内脏,然后经剖片、采肉、擂溃、调料、搅拌、成形、油炸、杀菌几道工序,制作出的鱼丸大小一致,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多味鱼丸所加佐料极为丰富,有味精、生粉、酒、辣椒油、白糖、胡椒等多种调味品。品尝它,顿觉香气四溢,五味俱全,鲜美可口。用多味鱼丸制作罐头,食用方便,便于携带,储藏期长;把它凉拌、红烧、下汤,是席上珍品。多味鱼丸从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广大食用者的青睐。( 常德)

四.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五.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类乌齐牦牛

康巴类乌齐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巴类乌齐牦牛

昌都市畜牧总站

类乌齐俗称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类乌齐牦牛就在这里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由于类乌齐的牧民们从古自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类乌齐牦牛保持了“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特点,被专家论定为全国品种最纯的牦牛。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多色板石

竹溪多色板石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耐酸耐碱腐蚀,抗压抗涨抗风化,隔音隔热隔潮湿,与水泥、砂浆、化学胶有良好的粘接能力。这种子质地坚硬的石料板材,是用途广泛的建筑贴面、家具面料和石碑、盆景、雕刻等工艺器具原料。

七. 江西省 上饶 弋阳县 弋阳多穗石栎

弋阳多穗石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属卷:Lithocarpus Bl 所属科:Fagaceae 中文名:多穗石栎 拉丁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a 文献来源: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Rehd.(1919); A. Camus(1952-54); 图鉴(1972)*; 徐、任(1976)*. Quercus polystachya Wall.(1828), nom. nud. A. DC.(1864)descr.; Hook. f.(1888); King(1889); Pasania polystachya(Wall.)Oersted(1873); Schottky(1912); Synaedrys polystachya(Wall.)Koidz. (1916). 描述字段:乔木,高7—15米。小枝无毛。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9—12(-20)厘米,宽3—5(-8)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背面有灰白色鳞秕,无毛,叶面侧脉平坦,背面微凸起,10—12对,稍带褐色;叶柄长1.5—2厘米,无毛。雌花序常2-3个聚生于枝顶,长10—15(-20)厘米,3朵雌花簇生。果序长达20厘米,果密集,3朵雌花均发育成果。壳斗盘形,包坚果基部,直径7—8(-13)毫米,高2—4毫米;苞片三角形,贴生。坚果卵形,直径1—1.5厘米,高1.2—1.6厘米,果脐深内凹,直径5—7毫米。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中部和西部一带。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印度,泰国亦有。

八.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二塘多味羊肉

享誉美名的临桂二塘多味羊肉,深得桂林人的青睐,招来不少食客。其工艺精细、讲究,清水羊肉,汤鲜美可口,羊肉细腻,滑嫩;黄焖羊肉,肉质色香,让人欲罢不能。白切羊,选料讲究、做工精艺,食之清淡爽口。( 桂林)

九. 海南省 保亭 保亭什玲鸡

保亭什玲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亭什玲鸡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畜牧兽医与渔业局

什玲鸡是一种生活在海南的本地鸡种,它身小翅长,毛色艳丽,从小放养在山林、槟榔园和果地里,以虫、草、稻谷为食,这种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什玲鸡不仅有走路如飞、夜宿枝头、鸣声洪亮等野性特征,而且抗病力强。

该鸡肉质细嫩,皮脆肉香,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它的肉感与鸟类十分相似,皮脆肉滑,营养丰富,与家养鸡的口感是绝不相同的。是一种倍受欢迎的产品。年销售量600万只。

什玲鸡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禽类,相传是七仙岭脚下母鸡与山上野鸡偶然0,经过几百年选育而成的独特品种,现在这种藏在山区人不识的什玲鸡不仅丰富了岛内消费者的餐桌,而且还飞往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十.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野生多星韭菜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韭菜坪风景区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景区内多星韭植被面积约2万亩,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兴发乡大韭菜坪和珠市乡小韭菜坪。多星韭开花时满山遍野,色泽美观,景色迷人,为贵州屋脊的一道亮丽的韭菜花自然景观。2013年,游客到兴发乡大韭菜坪参观万亩韭菜花高原山地原生植被景观和到珠市乡小韭菜坪参观高原山地原生植被达10万人次以上。

2014年7月3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办的“全国野生植物之乡评审会议”在北京国林宾馆会议室召开,赫章县申报的“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得到与会专家一致通过。

韭菜花海,一个在旅游描画中变得更有生机的地方。坐在通往大韭菜坪山顶的索道缆车内,眺揽磅礴起伏的莽莽群山,泛着紫光的野韭菜花,轻歌曼舞的云海薄雾,游客手持宣传册,诵读一句“云里梦里,我在韭菜坪等你”……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