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的特产作文600字免费 怎么写河南特产的作文5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的特产作文600字免费 怎么写河南特产的作文500字更新时间:2022-09-18 20:00:38

一. 河南省 郑州 新密 密县寒羊

密县寒羊是国内绵羊优质品种之一。其毛在纺织工业史上久负盛誉。据《河南出口商品志》记载:在历史上河南羊毛集散为郑州、淮阳、密县三个地方,所产皮毛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密县寒羊具有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点,密县寒羊毛细毛率高达97.21%,净毛率为52.52%。密县寒羊因毛细而洁白,质量居全国第一位。民国期间,就有寒羊毛通过上海、天津等港口远销国外。 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密县寒羊的改良和推广工作。198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在《密县推广改良羊》的报道中说:"改良前,全县养羊23318只,年产毛量1.19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0.51公斤;1983年,全县养羊5.82万只,其中密县改良羊5.57万只,占95.7%,年产毛量31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5.6公斤,比改良前提高9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羊毛制品出口苏联、日本和英国。

二. 河南省 开封 禹王台 开封菊花

开封菊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开封菊花

申请登记人:开封市菊花协会

登记证书编号:AGI00164

开封菊花品种多样、造型丰富,株型丰满匀称,花头整齐、花朵均匀、叶子深绿肥厚、花色姹紫嫣红、花姿千姿百态。嫁接、盘压、激素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菊花整株生产健壮、高度一致、无病虫害。另外光控的应用更使得菊花打破了秋菊的命运,一年四季均可开放。开封菊花具有生产健壮无病虫害、株型均匀一致、花大色艳、品种丰富、耐运输、花期长、造型丰富逼真的显著品质特征。

地域范围

菊花作为开封的主要种植花卉,广泛种植于开封市四周,但布局比较分散,分别有开封市南郊乡魁庄村、西郊乡菜屯、龙亭区孙李唐庄及龙亭公园、铁塔公园、汴京公园的花圃,总占地面积2500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7′-114°27′,北纬34°45′-34°48′。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开封市地处黄淮平原,地质结构为第四纪沉降地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米以下。土质以两合土、沙壤土为主,约占75%,风沙土、盐碱土约占11%,西北部多沙丘。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湿润系数0.7-1.0,年降水量634毫米,无霜期187天,夏秋以东南风为主,冬春以东北风为主。北临黄河,地下水资源丰富,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菊花生长。

(1)土壤地貌情况:菊花种植区地处黄淮平原,地质结构为第四纪沉降地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米以下。土质以两合土、沙壤土为主,约占75%,风沙土、盐碱土约占11%,pH值在7-8之间,土壤肥沃,西北部多沙丘。

(2)文水情况:种植地区均含有丰富的地下水,且水位较浅。由于引黄灌溉渠从西郊乡经过,所以此处供排水比较方便。

(3)气候情况:开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

气压:107.51Kpa;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3.24℃,元月份平均气温-0.5℃,7月份平均气温27.1℃;风向:NEN频率12.75%,N频率12.04%,SSW.S频率9.97%,C频率100.85%,平均风速4.5m/s,风压35kg/㎡;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634.9mm,最大降水量260mm,元月份降水量7.5mm,七月份降水量156.5mm;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925.3mm,元月份平均蒸发量62.1mm,六月份平均蒸发量331.5mm;湿度:绝对湿度1.98mm,相对湿度79%;最大冻土层深度:29cm;最大积雪厚度:35cm,最大积雪压力:20㎏/㎡;沙暴日数(平均)9.3d,雷暴日数(平均)23d。

(4)人文历史:开封地处中原,气候和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宜菊花生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菊花种植,唐代随着开封的复兴,菊花已经被广泛种植和观赏。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菊花种植和观赏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品种和数量还是栽培技艺,都有了很大突破。菊花在开封经过千百年的栽培,特别是近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开封菊花品种已达1500余种,栽培技艺水平日益提高,菊花文化丰富多彩,1983年5月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命名菊花为开封市花,并确定每年举办菊花花会。如今开封已经举办了25届菊花花会,菊会也又市级花会转向了省级花会,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开封赏菊。开封种菊技艺也日趋精湛,曾多次在全国比赛中摘金夺银,特别是99昆明世博会中,开封菊花一举夺得大奖2个、金奖11个、银奖8个、铜奖2个,确立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誉。

三.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皇沟御酒

皇沟御酒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永城白酒“皇沟”商标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河南皇沟酒业是在历史上有一定名气的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处豫东汉兴之地永城市,浍河之滨,皇沟岸边,1958年建厂, 2003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现有员工1100多人,下辖生产管理中心、质量技术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销售总公司、园林景观公司、皇沟科研所和建设中的皇沟工业园。是河南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基地、全国首批国优白酒优级认证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先进单位,首届中国科学发展创新单位,河南省白酒工业前十强,被业界专家誉为河南白酒发展的“皇沟模式”。

主导产品皇沟御酒以其久远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底蕴,已形成五粮浓香和复合香两大香型系列,浓香型以皇沟1958、皇沟1988、皇沟1998为品牌代表,自然老熟,色雅细腻,酒体丰满,陈香四溢;皇沟复合香取五谷精华,秘法制曲,多粮同酿,一代大师于桥专家的倾心巨作,酱头、浓体、清韵、芝麻尾,奇香天成,以高贵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彰显高端白酒的贵族品味。皇沟御酒先后荣获河南省优质产品、河南名牌白酒、河南省十大名酒、中国浓香型优质白酒、中国首批国优白酒、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区域优势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殊荣,是河南白酒的后起之秀,豫酒的代表品牌之一。

四. 河南省 焦作 博爱 清化柿子

又名博爱八日黄柿子。产于河南博爱。具有果型大、色鲜艳、无核、肉厚、味甘、含糖量高等特点。清化地区春夏两季气候温暖湿润,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海拔一般在500-800米,无霜期近200天。土壤以黄土、褐土为主,疏松多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磷、钾等腐殖质,呈中性反应。熟果呈橙黄或鲜红色,果肉淡橙色,汁足,且无丝无渣,每百克鲜果肉含糖15克。

五.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益姆膏

杨清型益姆膏是方城广阳镇北5公里外的三贤山道教名药,历史悠久,名誉当地。现由华山派第二十四代弟子杨清型及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杨金波先生,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运用药食同源的中华本草精华,采用玉竹、山药、龙眼肉、益智仁、阿胶、大枣、黄精等补虚药物,佐以消食的山楂,解表的白芷、利水渗湿的茯苓、收芷的芡实及化湿的砂仁和化痰、平喘的桔梗,经传统熬制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有机性食疗膏剂。能全方位调理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经修,气血津液,从而达到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充分提高人体脏腑功能和免疫能力。本产品适应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眩晕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冠心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病、不孕不育、胎前产后、月经前后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久服能消斑去皱、益肾乌发,针对妇科肿瘤有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疮疖。

益姆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数十种中药材科学配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俗称“万应宝丹”,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现拥有国家专利一项。益姆膏及其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韩国。

六.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柏豆筋

桐柏豆筋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豆筋“色如金,薄如翼”,营养丰富,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口感清新、滑爽,质地鲜嫩细腻。因其营养价值和黄金一样珍贵,有“软黄金”说法。

豆筋是桐柏山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由于桐柏山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其独特的自然气候让生长在这里的大豆更具营养价值。

桐柏豆筋的做法:

而桐柏豆筋正是选用当地生长的、未施任何农药的大豆制作而成,再加上桐柏山甘甜的山泉水,让桐柏豆筋无不散发着质朴的清新的乡土气息。真正的桐柏豆豆筋是在做豆腐时抽取,但如过量抽取,豆腐不能成型,故一大块(20斤左右)豆腐只能抽取7-8张,每天早晨出摊时才有几张。豆筋也可以由煮沸后的豆浆,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使其表面产生软皮,挑出下垂成棍状,再经自然晾干而成。

桐柏豆筋的特点:

本品选用桐柏优质大豆。经精选、加工而成,产品营养丰富、易于保存,食用方便,可加工出多种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喜爱。

桐柏豆筋的食用方法:

将豆筋用温热水泡涨,待完全回软后捞出挤干水份,切成段凉拌、炒青菜、烧肉、烫火锅或炒、炖肉均可。

七. 河南省 郑州 新郑 新郑红枣

新郑红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素有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相传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
现今的新郑大枣主要分布在新郑市孟庄镇一带,为原生态枣树种植区。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同志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大枣果实为缓和强壮剂,常用为滋药,治泻痢、调营工、疗寒热、治阳痿、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树皮性强无毒,收敛性强,止血、祛湿,能治腹泻,刀伤止血,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根可治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酸枣仁可做兴奋剂,炒黄后又可做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能。枣肉中含有人体必要的维生素P(又叫芦丁)一般每100g果肉中含量高达3385mg,居各种果品之首。枣树皮鞣质含量为4.1%,可做栲胶及染料用。
依托品牌效应,新郑大枣比外地枣的平均价格要高出30%--40%,每年还吸引全国其它产枣区约1000万公斤的大枣在新郑流通,新郑已初步形成全国枣产品集散地,大枣制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达600万公斤。全市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达280余家,并形成了以大枣生产加工为主的顶真食品公司、大红袍集团、奥星食品厂、郑韩香精厂等四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开发大枣产品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年加工大枣1170万公斤,其中烟用红枣精、大枣浸膏、枣王酒、香酥焦枣、人参蜜枣、枣莲王饮料、好想你枣片、原枣等产品畅销全国十四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

八.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瓷

汝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坯质好、质明亮、面下呈斑点、隐纹、冰花。为历代珍品。产于汝州市。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从汝州瓷业的兴盛说明汝州早在远古时代,造瓷工艺已较先进。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汝瓷”烧造地

北宋时间,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

烧造“汝瓷”主要原料

唐代,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黄长石、砂岩石、半坡土、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汝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 “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相关历史记载资料

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九.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方城羊肉烩面

方城羊肉烩面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羊肉烩面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烩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方城烩面名满天下。

烩面是河南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烩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方城烩面名满天下。

羊肉烩面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汤,浓酽醇厚;面条,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做羊肉烩面有三要素,面、料、汤。和面的时候要放一些盐,揉成团后醒二十分钟,然后再揉十分钟,醒二十分钟,反复3-4次,抻出的面条才有韧劲。其配料丰富,包括羊肉、粉丝、木耳、黄花菜、豆腐皮丝、海带、鹌鹑蛋等。最关键的是熬汤,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熬制汤白肉烂。

方城烩面应属于清汤型面食,主要材料:面、羊肉汤、羊肉。配料:芫荽(香菜)、香油。

制作方法(按照一家三口3-5大碗配料):

1.白面适量加水、盐、1-2个鸡蛋和面,不粘手和和面盆后醒30分钟。

2.羊脊椎骨半个、加水大火烧开,撇清血沫,改小火熬1-2小时左右。

3.面团抻揉成大擀面杖粗长条,手拽成鸭蛋大小面剂,抹上香油,擀成15-20公分长、5公分宽、中间厚两边薄的面片,两面再抹上少许香油防止面片粘连。

4.新鲜羊腿肉300克左右切成一元硬币大小片。

5.大火上炒锅,锅烧热后放15-25花生或调和油,放入姜片、肉片用炒勺爆香、炒8-9成熟,加水烧开。

6.将面片拿起,手掌向上平摊,大拇指按住面片两端轻轻拉抻面,约一尺左右长后轻轻甩动,拉至1-1.5米(长度视个人喜好面的厚薄而定),将面片从中间撕开成均匀的两条快速放入热锅内,注意扯开成两片后及放入锅后要用筷子拨开,防止面粘连,大火将面煮至飘在锅面即可。

7.先将面捞入大碗,然后撒上芫荽末,倒入锅内热汤,淋上1-2滴香油。8.一碗热气腾腾的方城烩面上桌喽!

方城烩面和郑州烩面相比,香而不腻,带有羊肉的鲜香味道。

十.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黄石砚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砚石质坚润,纹理细密,贮水不涸,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明代马愈在《方城石》中称之为"石中上品"。其种类有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红云石、纯紫石等6大类。石质中天然图案千姿百态,有何纹、玉带纹、眉纹等,倍受中外墨客之喜爱。方城县砚山铺的黄石砚既继承了古砚的传统风格,又采用现代化雕刻技术,推陈出新,创制出9大类别20多个砚种。图案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上百个品种,个个古朴典雅,形象逼真,汇古今砚雕技术为一体,融浮雕透雕工艺一炉,其造型优美,巧夺天工。

黄石砚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产于河南省方城县。早在汉代已有开发;唐宋时期声名日臻其盛,是历代书画家推崇和珍藏的文房四宝佳品。

黄石砚砚石采于方城县风景秀丽的黄石山,其山因有汉代张良祀奉其师黄石公的古迹,故以山命砚,取名黄石砚。它是一种天然的优质砚材,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宋代书画家米芾在其《砚史》中论及全国26种砚石,以唐州方城石为第一,将其誉为“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著墨如澄泥而不滑。”北宋诗人、书画家黄庭坚得方城石砚爱不释手,视为至宝,亲登黄石山,并用“乃至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这样的著名诗句赞誉之;明代马愈著《方城石》称其为“石中上品”。

黄石砚石材可分为六大类:青石、紫石、青子石、墨子石、玉黄石、凤眼石,各具其韵,异彩纷呈,其中以青石、紫石最为常见,而以石品纯净,无杂者为佳,如带有金银线、玉带或冰纹无病者为上品。而青紫石融合了青石、紫石两者特色为一身,很是难得,如色泽鲜润、层理分明、设计巧妙,则可谓极品。呈墨色的墨子石因其蕴藏较深极为难得,而像黄玉般带光晕的玉黄石和活灵活现、巧似凤眼的凤眼石更是难得。若工艺上乘、构思巧妙,就更加稀有珍贵了。

199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对黄石砚作了很高的评价,并亲笔题写了“中国黄石砚”。同年,94岁高龄的薄杰先生也欣然动笔,赞誉黄石砚为“黄石玉砚”。

1993年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

1994年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国家名砚及石材金奖。

2006年,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黄石砚邮票跻身“文房四宝”系列邮票,并在全国发行。中国黄石砚荣获国家名砚之后,即列入国家馈赠国际友人的礼品,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已成为社会各界文化交流馈赠的工艺珍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