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余杭干货坚果零食特产批发直播 初秋山货特产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余杭干货坚果零食特产批发直播 初秋山货特产直播更新时间:2022-09-12 07:17:01

一.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扶绥澳洲坚果

扶绥县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现有5100多亩,主要分布于昌平乡,以广西扶绥夏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标准化种植为主,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澳洲坚果标准化生产园”。

澳洲坚果一般在种植后第6-8年达产,管护到位的第3-4年可达产,第10年进入丰产期,以丰产期25株/亩,平均单产25公斤/株,亩产量达625公斤,平均经济寿命长达60—70年。澳洲坚果营养丰富,口感甚佳,果仁含油量70%左右,蛋白质9%,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脑细胞生长、抗氧化防止衰老等有明显作用,享有“干果皇后”、“世界坚果之王”的美称,是一种高档的保健果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二.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萧山八宝豆腐

萧山八宝豆腐

“八宝豆腐”原是清朝康熙时代的宫廷名菜。据说,康熙在位时十分喜欢食用质地较熟、口味鲜美的莱肴。清宫御厨便经常用鸡、鸭、鱼、肉去骨制成菜肴,以供其享用。一次,御厨用优质黄豆制成的嫩豆腐,加猪肉末、鸡肉末、虾仁末、火腿末、香菇未、蘑菇末、瓜子仁末、松子仁末,用鸡汤烩煮成羹状的菜肴。康熙品尝后,感到豆腐绝嫩,口味异常鲜美,极为满意。他认为此菜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用豆腐、香菇、鸡肉等养生佳品为原料,可使人延年益寿;

二、是豆腐烹调得法,鲜美细嫩,胜于燕窝。

三.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临平柑蔗

产品产地: 杭州临平

产品特性: 鲜嫩质脆、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经济实惠。

产品类别: 青皮,紫皮。

产品成分: 其糖份(含量为17~18%)主要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组成。

产品功效: 甘蔗营养丰富,极易被人体吸收;甘蔗也是有名的中药和工业原料;在医学上,蔗汁是解渴、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中和,治噎止呕,利二便,解酒毒;在工业上,蔗 渣可用来制纸、纤维板、酒精、味精、酵母、木醇糖、增塑剂、树脂等。

产品简介: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我国南方地区已有野生的甘蔗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采蔗茎“咋啮其汁”。到了唐朝,吃甘蔗已是很普遍了。甘蔗种植历史已逾千年,南宋时就列为贡品。临平甘蔗品种有紫皮和青皮两种,以紫皮为主,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立冬收获。甘蔗与一般水果比较,极易为人体所吸收。

产品典故: 据《建康实录》载,顾恺之20岁即蜚声画坛,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当时,建康城郊的瓦官寺刚落成,为了装饰这座寺庙,寺里的和尚向在京城的官员们进行募捐。但是所捐银两不多。一次,寺院里的和尚碰到顾恺之,请这位年轻的画家多少捐些银两,装点佛像。顾恺之想了一下接过化缘簿,大笔一挥在上面写下:“认捐一百万两。”和尚大吃一惊,以为顾恺之是戏弄他。顾恺之却非常认真:“既然认可,决不少你半文。”顾恺之让和尚给他在新建的寺庙准备好一面新墙,他闭户月余,画成一幅大型壁画。原来这是一幅佛教中的菩萨画像,但是其中的主像维摩诘像,却有眼无珠。和尚不解,顾恺之说,等开庙的那天,就给维摩诘像点眼珠,不过第一天来看画像的人要捐十万两银子,第二天看的捐五万,第三天随意捐。果然,开庙的时刻一到,顾恺之点好眼珠后,大开殿门,维摩诘像顿时神采焕发。观众大饱眼福,赞叹不已,一时轰动,不久就捐得一百多万两银子。

四. 云南省 临沧 临翔区 临翔澳洲坚果

临翔澳洲坚果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

2003年,临翔区引入澳洲坚果苗在这里种植50余亩,几年来,该区以建设“森林临翔”为抓手,通过“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精心打造坚果产业,当年的引种星火如今已在澜沧江沿江干热河谷呈现燎原之势。目前全区已拥有规范化的澳洲坚果基地7.56万亩,成为继核桃、咖啡之后,该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林果发展的又一新兴绿色生态产业。

五. 广西 来宾 合山市 合山澳洲坚果

澳洲坚果合山市于1996年开始引种澳洲坚果,试验种植的澳洲坚果具有速生、早结、丰产、耐旱、耐寒、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等良好特性,极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澳洲坚果的食用价值很高,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有“干果皇后”之美称。

合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0.6℃,年平均降雨量1350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46天,相对湿度78%,土壤PH值5.5-6.5,经试种效果良好,是种植澳洲坚果的理想地域。

广西合山市地方税务局于1997年4月初,果敢引种澳洲坚果试验种植,经精心呵护和反复试验,果树终于挂果累累,轰动了煤城合山市,还获得了2005年度来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践证明,在合山是可以发展澳洲坚果种植的,因此,该市农业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了搞活当地经济,引导农民从“黑色煤窑”赖以生存转变到“绿色种植”发家致富路上,迅速成立了坚果公司,种植了1200多亩澳洲坚果树苗,至今已种植了3000多亩,计划到2007年带动相关农户种植7000亩,完成10000亩任务,使之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澳洲坚果生产基地。

澳洲坚果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昆士兰洲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洲北部的沿海亚热带雨林地区,从开始挂果年至采果60~70年之久。合山于1997年4月份从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购入嫁接苗定植,种植头两年,坚果树茎围平均增加4.0厘米,株高平均增加69.3厘米,且具有生长量大、耐旱、抗病能力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和管理粗放等优点。去年初见成效,亩产干果仁75公斤,每公斤创下80元的好卖价,而且一投入市场非常抢手,根本不愁销路。

六.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镬糍

镬糍即糯米锅巴。它以糯米为原料,以无结块,略呈焦黄为上乘。

镬糍是水乡独特别致的名点心,来客时加糖用干水冲泡,便成了一碗香喷喷的“锅糍汤”。制作镬糍是件力气活,又是件技术活,手艺一般的人制作的镬糍都是结块,并且伴有焦块,冲泡时不宜溶化。

七.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径山香茗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径山

产品特性:色泽翠绿、清香爽口、芽锋显露、香气清幽、汤色嫩绿莹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明亮。

产品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

产品功效:提神醒酒、醒脑明目、去腻清肠、抗癌解毒,降压、减肥等功效。

产品简介:径山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通临安的天目山,故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有凌霄、堆珠、鹏博、宴座、御爱五大峰,茶树多分布在四壁坞、黑山坞一带,茶叶品质最佳者产于凌霄峰。此处群峰环绕,松林茂盛,浓荫蔽日,溪流清澈,是产茶的好地方。

产品历史:径山茶产于海拔六百多米高的余杭径山。据《余杭县志》记载,径山茶是由开山祖师法钦亲手所植,专以供佛。它闻名于唐宋,从宋代起被列为“贡茶”,据说苏轼兄弟和书法家蔡襄等都去径山品尝过新茶。开庆元年,日僧南浦绍明入宋,后将径山的茶种和茶具带回日本,开日本茶道之先河。径山茶具有条索纤细、色泽翠绿、清香爽口等特点,曾有“天目龙井”之美誉。随着茶文化研究的兴起,径山香茗再次名播寰宇。径山产茶,始于唐代。据县志说,是开山祖法钦手植培育,用来供佛。僧人法钦于唐代宗年间结庵手宴座峰。相传,法钦觅建寺之址时曾有奇遇。一日,法钦徘徊径山,遇一白衣老叟,引他至宴座峰,指点适宜建寺之处,旋即风雨大作,老叟化为一龙,腾空而起,俯穿入湫。雨止后,湫涨为平陆,龙没而出现深穴,穴中泉涌,乃称“龙井”。此一传奇之神话,传至京城为宫廷所闻,代宗皇帝李豫召法钦至京,赐号“国一禅师”,拔款建寺,寺称“真庵”。至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改称“镇国院”,政和七年(1117)改称“径山能仁禅寺”。南宋孝宗皇帝赵眘曾御笔书写“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八.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塘栖烂糊鳝丝

烂糊鳝丝,又称“鳝糊”,系塘栖传统名菜,也是塘栖菜系中的一大招牌菜。

烂糊鳝丝以小黄鳝为主料,色香味三者俱全,端盆上桌时,由于刚刚浇上了热油,鳝丝的凹塘中还在“吱吱吱”地滚,四周的火腿、葱、姜三丝,红的红,绿绿的绿,黄的黄,声色俱佳,使食客食欲大增。

九.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塘栖米塑

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米磨成粉,蒸熟后用手工捏成。塘栖米塑,从工艺和特色讲,有点类似于北方的“面塑”,都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

“米塑”是塘栖乡间特有的民俗工艺,流传较广,各乡各村中年岁较点的妇女几乎都会制作,这些米塑品五颜六色,种类繁多,其中以“上梁元宝”、“定亲饭圆”和“立夏狗”最为出名。

十.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余杭径山茶

余杭径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杭径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余杭径山茶是浙江传统名茶,主产地以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的径山而得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径山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色黄绿,叶底明亮。径山是佛教胜地,游览径山,品尝径山茶,感到头杯茶味平淡,二杯茶味浓郁,三杯茶味醇和,喝后回味甚长,心情舒畅,疲劳消失。径山茶年产量约2500多公斤,已销售国内外,深受欢迎,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名茶。( 余杭)

径山茶历史悠久,是传统的历史名茶。它始于唐,盛于宋,已有1200多年历史。1978年以来的30多年,径山茶得到了创新、发展和提升,先后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和中国文化名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荣誉。尤其是2010年,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200多年的历史名茶,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得到了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成为中国绿茶产品中的姣姣者,得到了社公各界的赞誉和青睐。

径山茶以“崇尚自然,追求绿翠,讲究真色、真香、真味”而著称。其品质特点源于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湛的制茶工艺。

一是独特的生态环境。径山属东天目山余脉,主峰窑头山为1095.2米,其余山体均在千米以下。由于受多次地质运动和强烈的地表径流,又是东南沿海突然隆起之山,更显雄伟挺拔,相对高度均在500米以上。这样的地理条件,使来自东南的温湿季风易进难出而形成激烈对流,形成多云雾、多漫射光和长年湿润多雨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径山茶自然品质的形成。受浙北茶区纬度和径山山脉等综合因素影响,气温相对较低,茶树在漫射光下生育,可产生较多的叶绿素B,形成多种氨基酸,使茶叶香气四溢。径山茶区常年降水量大于1400mm,适应茶树喜湿润的特点。径山茶区的土壤,分布最广的是红壤中的黄红壤亚类,疏松深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PH值在5.6—5.7之间,为茶树栽培的最佳土壤条件。径山茶产区所处的地理纬度、山体特征、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成为径山茶独特品质特点的物质基础。

二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1200多年前的唐代,著名僧人法钦大师云游到浙江杭州径山后,开山结庵建寺,种茶制茶研茶,是为径山茶之始。此后,唐代茶圣陆羽驻径山汲泉煮茶品茗著《茶经》,宋代日本高僧南浦绍明来径山学佛习茶,并把茶籽和宋代盛行的径山茶宴传至日本,演变成现今的“日本茶道”。径山茶文化自陆羽著“茶经”始,经日本高僧传播,从此走向世界。径山也因此成为“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传统历史名茶径山茶,在1200多年的变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性。竹山、清水和迷雾孕育了其特有的品质,名人、名寺和名典赋于了径山茶以丰富的内涵,茶艺、茶宴和茶道彰显了径山茶深厚的文化。径山的山、水、茶、寺、禅、经、文相依相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丰厚的径山茶历史和文化积淀,径山茶也因此而成为传统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载体和符号。

三是精湛的制茶工艺。径山茶之径山毛峰,为条索纤细的卷曲型毛峰,特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通风摊放、高温杀青、理条整形、精细揉捻,最后经炭火烘干制作而成。其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翠;内质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且嫩绿明亮。用玻璃杯冲泡一杯径山茶,就会品尝到它的真色、真香、真味及其真态。其翠绿的色泽、悠悠的清香、丝丝的甘甜,“色、香、味、形”让人赏心悦目,得到感官和精神的多重满足。视觉能感受到翠绿的色泽美和两叶一心天女散花般的形态美,嗅觉能感受到淡淡清香的含蓄美,味觉能感受到微苦、微涩、微甜的融合美。与此同时,心灵、精神得到美的洗涤、美的感悟,达到忘我、放松、神游的状态和境界。

径山茶的产地范围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中泰街道、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瓶窑镇、良渚街道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