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东南哪里有什么特产 史上最全黔东南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东南哪里有什么特产 史上最全黔东南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09-10 02:42:53

一.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苗家狗肉

原料:狗肋条肉1500克。

调料:精盐,胡椒粉,狗肉香薄荷,鲜山奈,豆腐乳,野葱,蒜瓣,生姜,干辣椒,花椒面,大葱节。

制法:1、初加工:选用20斤左右的当年土狗,先用木棒敲击头部使其晕死后再放血。用开水烫遍全身,煺净毛。再用稻草点火燎至皮焦,最后用温水泡软刮洗干净皮呈淡黄色,剖腹取内脏,漂洗干净;2、切配:取狗肉斩成块每块必须连皮带骨。鲜山奈切节,一部分狗肉香、姜切末,一部分姜切片,野葱和蒜瓣分别切末,干辣椒用子母灰炮脆搓成面;3、烹制:取火锅放入冷水,下入狗肉,用大火烧开打去泡沫,下入鲜山奈、姜片,改小火炖20-30分钟,下入精盐、胡椒、大葱节、狗肉香,即可上桌边煮边吃;4、味碟的调制:取调味碗,放入辣椒面、花椒面、狗肉香末、姜蒜末、野葱末、豆腐乳、精盐和胡椒面,再舀锅中带油脂的汤汁调稀,随狗肉上桌蘸食。

特点:汤汁清亮,原汁原味,肉嫩皮脆,具有稻草的清香味,地方特色风味浓郁。狗肉是清炖的,但吃起来皮脆肉嫩、汤鲜、本味足。

制作关键:选料时,狗不宜太老也不宜太嫩,老的狗皮子不脆,太嫩的狗有腥味,且风味不足。宰杀时,一定要用木棒敲击狗头而死,不能用刀宰杀,以使血液在体内不流失,保证其风味及营养。贵州其他地方做狗肉都是先去骨后炖,再切片入锅灌汤。而苗家狗肉不去骨,且斩块时每块都要带皮。在火候上要注意,一开锅就打泡沫,打晚了会影响风味。调味时要注意,狗肉里不可过多地加香料,不加味精。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麻江县 麻江蓝莓

麻江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江蓝莓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的。麻江蓝莓种植面积3.1万亩,已经取得有机认证1000余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1.4万余亩,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蓝莓被誉作“水果皇后”。自1999年开始,黔东南州麻江县率先开展蓝莓引种试验,经过10多年的艰辛探索,全面掌握了蓝莓的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等关键技术,成功闯出蓝莓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被纳入国家级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获得“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示范基地”、“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等称号。

贵州麻江蓝莓种植面积3.1万亩,已经取得有机认证1000余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1.4万余亩,2012年成功举办黔东南首届蓝莓节,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2013年鲜果产量2000余吨。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鞣花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目、抗癌、预防动脉硬化、抗衰老和延缓脑神经老化、抗泌尿系统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是近几年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果树品种。

麻江蓝莓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丹寨县等16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从江县 从江香糯

禾类是从江特有的传统水稻品种资源,栽培历史悠久。从江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禾品种资源。据禾普查资料,有文字记载的有261种品种材料。禾类以糯禾为主,以迟熟、高杆、大叶、大穗、有禾芒、色彩多和较能适应冷、阴、烂、锈田以及不易脱粒,休眠期较长为主要特征。

从江历来以“糯禾之乡”著称,禾类中的香禾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朝初期。从江香禾品质好营养丰富,其米饭软而黏、油质多、不粘手、喷香可口,食而不腻,享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的美誉。香禾已入选贵州省名特优粮食作物。香禾系列有白毛香禾、大香禾、细香禾等29个品种。

特别是香禾已入选为贵州省传统名特优粮食作物品种,也是近几年来从江县重点发展的地方特色优质稻。禾类分布于全县21个乡镇,香禾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气候阴凉、湿润的生态环境,主要栽培在冷、阴、烂、锈田。高增乡小0区、洛香镇独洞片区、下江镇高岑片区、翠里乡高芒片区等地为香禾生产区。以小黄香稻味独特,品质最好,食味最佳。

四.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三穗县 三穗竹器

提到“鸭乡”,人们大多知道是指黔东南三穗县。然而,“竹编艺术之乡”也是黔东南三穗县的又一冠名,恐怕知情者就疏多了。

其实,贵州省文化厅赋予三穗县“竹编艺术之乡”的美名别称也并不过火,实乃名符其实。只要路经三穗县汽车站旁,那琳琅满目的竹器就会令你一饱眼福。

三穗县土地肥沃,利于竹子生长,盛产楠竹、斑竹、水竹、金竹、毛竹、黑竹、白竹、绵竹、石竹等不同种类的竹子,距县城12公里的蜜蜂坡一带就被誉为“万亩竹海”,去年水城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所用的竹子棚架,就是从这里选购运过去的。生息繁衍在这片热土上的民间工匠们,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竹编事业,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清光绪年间三穗县瓦寨斗笠就畅销湖南,湖南洪江成为著名的斗笠中转站。民国27年(1938),贵州省政府饬令三穗县呈送斗笠、细蔑篮参加手工艺品博览会展出。1959年,瓦寨斗笠新精制的24匹蔑小斗笠被选送北京向国庆10周年献礼。1974年,三穗斗笠、细蔑篮作为贵州民族工艺品参加广交会,引起外商兴致,当场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外商达成订货交易。

三穗竹器的种类繁多。从形状上看,有方的、圆的、椭圆的、喇叭状的;从用法上看,有提的、背的、挑的、抬的;从功能上看,有盛饭的、装蔬菜粮食的、筛米晒粮的、放笔的、捉鱼的、遮雨的、关鸟的……根据竹器各种样式的特点,竹篾的破法上各有不同。斗笠的篾破得细且要过匀刀;凉背篼的篾要去青、刮光滑,还要染色;撮箕的篾破得粗且硬,编织也较随便;晒席的篾要破得宽而薄……总之,凡盛细东西、作装饰的,篾破得细而光滑,做工很讲究;凡盛粗东西的,篾破得粗而硬,做工比较随便。

编制竹器所用的材料比较讲究。斗笠精巧,要选指头大小的水竹制作;凉席柔软,用篾较宽,必用小酒杯口粗的水竹编织;晒席平坦,用篾要宽而平,故选用枝干较大、质地坚硬的楠竹;箩口滚圆,必用绵竹绲边;米箩篾细且硬,得选用白竹或金竹;撮箕需硬实,选斑竹编织……

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穗竹器不只停留在实用上,已向供观赏、作装饰上迈进。将篾染色,在竹器上编织各种图案、吉祥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与塑料包装皮配合编织,不但增强竹器的牢度,而且色彩更使人眼花缭乱。

更有趣的是,三穗竹器已从盛物随演员们登上了舞台。导演们用竹器作为蹈具编导的“篮子舞”、“凉背蔸舞”、“斗笠舞”还挺具地方民族特色色彩的呢!

三穗竹器立足于大小因适用而异、形状以方便为宜的原则,做工考究,名驰遐迩,被贵州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难怪,到过三穗的远方贵宾感触地说:“到三穗不带竹器回家,将是自己终生的憾事啊!”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苗家鱼冻

苗民最喜欢做的一道名菜。西江苗民家家的稻田里都养有鲤鱼,即使在冬天也留有部分没有放水的“烂田”养着鱼。在寒冷的天气里,有客人自远方来,主人冒着严寒天抓鱼。当晚做“苗王鱼”或者“酸汤鱼”招待客人,当家常拉够,客人睡去,主人便将还留有的数条活鱼放入黄豆一起煮,加入少许姜粒和盐;鱼熟后连同黄豆、鱼和汤倒入大腕,撒入葱花,次日鱼冻即成,加上花椒面和干辣椒轻拌即可食用。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黄平县 黔东南香猪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东南的几万山从江一带。这种香猪体躯矮小,头较直,额部皱纹较少,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皮薄肉细,毛色多全黑,约占98.44%.0一般5-6对。该香猪的体型分大、小两型,分别占30%和70%,7月龄体重分别为32kg和25kg左有。香猪与其他品种的香猪相比,具有“小、香、纯、净”四大特点。因烤乳猪、腊小猪等久已名扬天下,其中烤乳猪是一大名菜。该香猪肉营养丰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1.64%,氨基酸含量达72.79%,是高档的营养保健食品。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凯里葡萄

凯里葡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八.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 天印贡茶

天印贡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的。镇远天印贡茶具有形美色翠、汤色绿亮、余味悠长、经久耐泡的特点。它具有清热解毒、清脑、消除疲劳、利尿、助消化、维护皮肤、抗衰老、遏制心脏病发作等功效。

镇远天印贡茶出产于贵州省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全国的名茶之一,历经宋、元时期,发展到明清,经过吴三桂、鄂尔泰的推波助澜更加负盛名。于是以“贡茶”著称。20世纪60年代,天印贡茶还两次参加全国茶叶品种定型会在京展出,深受国内外茶商好评。

天印茶出产于镇远县西北30公里的都坪镇天印山、羊场镇茶园关两大片区。分为天印村杨柳塘、猫石岩、苦茶地、六溪坡4个茶园。其制作技艺广泛流传于茶园关、天印山、土军坡一带。每当大地回春,树木萌芽的清明初,天印的人们就忙于上山采摘嫩绿茶芽,通过炒、揉、烘等许多工序,制成无污染绿色饮品中的珍品。

天印贡茶之所以颇受青睐,一源于其历史悠久;二源于其产地海拔度、日照时数、土壤、生态植被等自然条件非常佳,使得天印茶得以在云雾环绕、群山环抱的环境下生长。“清露晨流,新芽初引,吸天地之清气,涵山川之灵秀,形似剑尖莲头嫩朵。”。除此而外,在采摘、加工方面都有其科学的讲究,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而成。出产的成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茶多酚、抗氧化剂类黄酮、无机盐矿物质、咖啡碱等。它具有清热解毒、清脑、消除疲劳、利尿、助消化、维护皮肤、抗衰老、遏制心脏病发作等特殊功效。制成的茶叶具有形美色翠、汤色绿亮、余味悠长、经久耐泡的特点。镇远都坪镇天印地区还流传着一首礼赞天印贡茶的歌谣:龙江河畔金鼎山,形似印章欲盖天。三桂在此茶易马,贡茶美名世代传。

茶圣陆羽《茶经》载:“(茶)黔中生思州(古思州,今镇远)、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镇远府志》载:“府制是于清明节后,谷雨时,采摘茶之一嫩叶而揉制之,镇远、施秉一带,尤以镇远天应等处之云雾茶更为有名。”明嘉庆年间,天印茶已成清代贡品,

2002年,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一农民万文兴、台湾天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乃任来到古城镇远旅游,在一宾馆品茶时,感觉茶的色、香、味独特,通过多方打听,才知该茶产于都坪天印地区。由此,镇远天印贡茶迎来新的辉煌。

目前,在天印地区建有上万亩茶园,久负盛名的“天印贡茶”风采重现。

2010 年2月20日,都坪镇启动杨柳塘、猫石岩、苦茶地、六溪坡4个点茶园建设,新建茶园272亩。

天印茶传统制作技艺,于2011年6月23日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同年被列为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第一批黔东南农业标准化建设项目”。

2012年12月,《镇远天印贡茶综合标准体系》评审专家组由省茶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左松,省茶协副秘书长、高级评茶师廖承,州茶叶协会农艺师戴洪黔等5人组成。专家组认为,本标准体系,结合镇远天印贡茶的生产特点,吸收了其它茶类生产工艺,符合天印贡茶的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标准涵盖了镇远天印贡茶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规程、加工管理规范等,资料齐全,引用文本得当,标准制订符合程序,相关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准予通过。

《镇远天印贡茶综合体系》包括《镇远天印贡茶产地环境条件》、《天印贡茶生产技术规程》、《天印贡加工管理规范》、《天印贡茶产品标准》、《天印贡茶冲泡品饮指南》和《天印贡销售门店规范》等6个标准文本。

《镇远天印贡茶综合体系》通过评审并发布实施,标志着镇远天印贡茶有了生产技术规范,为制定天印贡茶质量标准铺平了道路,为促进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地方传统名优品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剑河藠头

剑河藠头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剑河县藠头洁白、嫩脆、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食而不腻。以其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藠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叶细长,开紫色小花,鳞茎、嫩叶可食用。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有糖、蛋白质、钙、磷、铁等14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4种维生素多种营养物质。藠头生长适潮耐肥,一般多种于背阴潮湿的鸡粪土中,每年秋季下种,次年入秋收获,生长期在300天左右。只要施足底肥,季中除草一、二次,亩产都在数千公斤,是一种投入少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是烹调佐料和佐餐的最佳佐料。干藠头入药可健胃、清痰、治疗慢性胃炎。据《本经》记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泻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

藠头的吃法很考究,鲜品切片或切成丝炒肉、凉拌,味道独特。而更多的还是用来腌制。个大色白的可按各人喜好腌制成酸、甜、辣等口味,不但色泽晶莹鲜亮,而且馨香沁人,令人闻而生津不止;品质稍差的拌入辣椒剁碎腌成藠头辣子,都是开胃佐餐顺气的佳品。

剑河有悠久的藠头种植历史和独特的栽培技术,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的藠头洁白、嫩脆、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食而不腻。该县岑松镇、久仰乡、石番溪乡、南寨乡、柳川镇、南明镇等乡镇都是藠头生产的主产区。

剑河藠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九十年代就开始批量加工生产,其甜酸、盐渍、酸辣藠头罐头系列产品投入省内外市场销售,以其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全国各地客户纷纷来人来电要求供货,产品供不应求。其中盐渍藠头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991年11月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1993年3月在全国星火计划成果洽谈会议上被评为银质奖。此后,日本株式会社爱峰商会董事长获公弘康及釜井一郎先生一行,又对剑河藠头从原料到成品进行了严格、细致的科学测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和超过日商的要求,对剑河藠头系列产品予以很高的评价,并承诺,今后生产的盐渍藠头全部由其经销。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丹寨县 苗族头饰

苗族主要聚居于中国西南部各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苗族的头饰都是银制品,类型十分丰富。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等。

银角

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1 厘米。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

银帽

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

银围帕

苗族将五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搂空银花。该头帕银色闪烁,布彩绚丽,相得益彰,颇有特色。

银发替

苗族银发替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风格而言,有的发譬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