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秦川牛有什么特产 陕西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秦川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秦川牛有什么特产 陕西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秦川牛更新时间:2022-09-04 19:54:26

一. 陕西省 西安 临潼 临潼韭黄

 临潼韭黄 又叫黄牙韭菜,是冬季调节蔬菜市场之佳品,深受群众欢迎。
    临潼韭黄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人们就利用华清池的温泉水在冬季栽培韭黄。“至冬移根藏于地屋沟中,盖上厚干草,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嫩黄,谓之韭黄,比常韭易利数倍。(见元王祯著《农书》)骊山脚下温泉水水温高达43℃,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菜农冬季利用温泉水灌溉,栽培的韭黄品质优良,茎叶宽大,色泽金黄,质地柔软,肥嫩多汁,味美可口,每逢年节上市,供应临潼、西安市场。据《续修陕西省通志稿》中对“韭”的记载中有:“案此秦地通产,临潼尤胜,其韭黄晚冬可剪,肥嫩味美,号为,乃温泉之力也。”可知“韭黄”为临潼已是久负盛名了。韭黄系韭菜遮光软化而成,生产周期短,收益高。解放前,临潼韭黄的生产,多集中在华清池附近,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其他地方亦有生产。

二.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邓川牛

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牛、中国人自己的奶牛品种———邓川牛,是全国唯一产奶用的黄牛品种,适应高热气温,耐粗饲,牛奶中的乳蛋白、乳脂率、干物质含量高,体细胞数少,是加工民族特色食品乳扇的较好原料,也是加工高档奶酪的优质原料。因多年来重开发,轻保护已在洱源中心坝区消失,仅分布在部分山区,数量逐年减少。从1959年开始,在坝区,以邓川牛为基础母牛群,引入荷斯坦牛进行级进杂交品种改良,培育邓川黑白花乳牛,经过50多的改良培育,邓川黑白花乳牛扩散到了云南各地以及陕西、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省、市、区。据估计,有邓川牛血统的邓川黑白花存栏达到20万头以上,其中仅洱源县2009年末就有6.5万头。伴随着邓川黑白花奶牛饲养量的增加,邓川牛开始在坝区消失,仅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从1997年开始,在山区又以邓川牛为基础母牛群,引入西门达尔牛和短角牛,进行品种改良,发展肉牛产业,目前,纯种邓川牛的数量已寥寥无几,据查,1959年,全县邓川牛存栏达2.82万头,1980年,邓川牛存栏1.37万头,而到2006年12月,邓川牛存栏仅554头,其中,母牛存栏546头,公牛8头,牛群因近亲繁殖,饲养管理不到位,乳用性状出现退化,已成为濒危灭绝品种,亟待有关部门给予保护。

主要特性:体形细致,各部结合良好。被毛黄色居多,黄色占26%。紫红色占22%,黑色占15%,草白色占8%,红黄色占6%,其它占23%。黑色牛有红背线或紫红背线。头小而短,角短细.公牛肩峰略高,母牛无肩峰,背腰平长,前胸略窄,胸深大,尻倾斜,尾细长,多过飞节;乳房较小,0短。成年体高:公牛107.8厘米,母牛103.5厘米。成年体重:公牛239千克,母牛228千克。日最高产奶为ll千克,乳脂率5.58%,乳中干物质为14.83%。屠宰率46.4%,净肉率35.9%,眼肌面积64.2平方厘米。繁殖率82.5%。

保护情况:目前,有关部门已注意到邓川牛的现状并认识到保护邓川牛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部、省、州农业部门有关领导、专家到洱源县,指导邓川牛品种保护工作,积极制定了邓川牛品种资源保护目标和保种规划。2008年和2009年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安排了10万和29万元保种经费,当地畜牧部门及时开展了保种工作措施,在洱源全县范围内开展鉴定选育工作,通过严格的鉴定,共选育出具有邓川牛明显品种特征的72头(其中:公牛8头)牛,并分别集中饲养在右所镇焦石村委会镇焦石村和邓川镇旧州村委会桂皮村两个邓川牛保护选育示范点,由于保护工作才开始,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长期支持和帮助,建立一个规范的选育体系,并严格持续的开展保护选育工作,优良的邓川牛才能不会消亡。

三. 陕西省 延安 富县 轩辕黑陶

古黑陶起源于五千年前的“桥山文化”时代,据古记载,制陶最早由轩辕黄帝身边一个名叫宁封的能工巧匠发明,古又称为轩辕黑陶,有着悠久的历史。



目前,我县研制开发的“轩辕”牌黑陶系列产品,已达六大类,六十余种。“轩辕”黑陶以弘扬“轩辕黄帝”公德和“轩辕黄帝”文化为宗旨,以“轩辕黄帝”人文资源为核心,取“古、近、现代”黑陶之长为一体,具有时代、区域、景点、民俗民风四大特点。产品古朴、典雅、黝黑发亮,精致美观,体现了仿古与现代之美,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及实用价值,是旅游纪念、馈赠亲朋、居室陈列的理想之品。特别是在“第六届中西部经贸洽谈会”首次亮相后,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及新闻媒体和各界客商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赞赏,先后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多次播放,产品远销省内外及港澳地区。全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教授亲笔题词“中国黄陵陶艺”。2004年8月在文化部、全国青联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活动中,该产品以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精美的造型荣获“中国青年民族文化优秀传承特别贡献奖”。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鸡蛋煎饼

1.打4个鸡蛋于一大碗中,顺时针搅匀;
2.放入一杯温水搅匀,放入适量面粉(能够调成稀的粘糊糊即可)搅匀;
3.放入适量植物油(避免煎时饼粘到上);
4.放入事先切好的菠菜沫,葱花沫(最好选取绿色部分),胡萝卜丝(2cm长左右),放入少量即可(否则煎饼容易破掉);
5.放入适量盐及适量鸡精,搅匀待用;
6.将平底锅中火烧热,勿需加油;
7.盛一勺上述准备好的鸡蛋面糊放入锅中央并立刻向四周散开成一薄薄的圆型。(将锅端起,向四周转即可),稍待片刻,待锅中饼可以晃动,即将其掂翻到另一测。约30秒到1分钟即可出锅;


五. 陕西省 西安 临潼 临潼玉

临潼玉摊摊主,不论男女青壮,做买卖热情豪爽,见人就笑呼:“大哥(大姐),来看一看,买卖不成人情在嘛。”说着,他会递过一只小凳请你坐,然后边取出一只用红纸封包的玉器让你过目,边详细地介绍着它的好处。这是岫玉,这是青、白、黄玉、蓝田玉、缅甸翡翠玉……当第一笔交易成功后,他会更虔诚地拿出珍藏着的另一个红纸包,“大哥,我还有更好的。你已成了我的买主。我给你优惠点。”倘若第二笔交易再成功。他还会说:“我还有最好的。”仿佛不把所有“精品”献给你,就不足证明他对你的忠实。这种“接二连三”的交易法里浸透着商人的智慧和狡诈。成交固然好,买卖双方皆大欢喜。有不售也无妨。有的买主爱挑剔,一种玉器看了七八件,甚至十数件还相不中,或者,虽对它爱不择手,但又吝价不售,胡搅蛮缠与摊主拉锯战。摊主自始至终心平气和:“大哥,这个价不能卖,亏本的。”决不会吐出一句损人的话来,更不会与买主骂殴。

有一句口头禅常挂在摊主嘴边;黄金有价玉无价。为此,摊主售玉器开价不菲。其实,玉有价,它有个定位。所以,你可以按照玉质还它个六至八分之一。若不能成交,你再逐渐地加价上去,直到双方接受。

有一件缅甸翡翠佛像挂件,摊主标价180元,我认为“货真价实”应是30元。开始,摊主不从,我拂袖而去。走约5米远,听得摊主喊:“那位大哥,卖了。”可见,讨价还价是买卖双方的应有权利。不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件物品没有一个死价。在少林寺内的旅游品小卖部,较之于我买的那件挂件,玉质稍逊,因为它是开过光的,不二价,售220元。

六.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葫芦头

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像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20世纪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葫芦头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唐代。相传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开设了一家“杂羔店”,专卖猪杂碎。一天,药圣孙思邈路过此处,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肠”,觉得肠子腥味大,油腻重,询及店家,知制作不得法,当即给店主开了一个八珍汤(八种调料)的方子,让其如法炮制,果然肠肥而不腥,汤油而不腻,味道十分鲜美,从此顾客盈门。店主为感谢药圣的指点,便在店门首悬一药葫芦以示纪念,并将所卖食品取名“葫芦头”。这“葫芦头”的名称来历还有一说,即指猪大肠与猪肚相连接处的一段,油脂丰满,形状很像葫芦,故以此为名。

到了清末,西安街头又有不少经营猪肚肠的“猪杂羔”店。1923年原猪肉店的小掌柜何乐义也挑担经营起猪杂羔来,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他在唐代“葫芦头”的基础上锐意改进,在大肠头中又配以猪肚、白肉、鸡肉、骨头汤等精工细作,烹制成的肚、肠绵烂、肥嫩鲜美,调味以麻辣为主,肥而不腻,清爽利口,生意十分兴隆。

制作葫芦头要选用新鲜肠、肚,经过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续,并适当进行物理方法处理,捋出肠壁上附着的黏液、赃物,除去油腻和腥味,使肠肚洁白光亮,再入葫煮熬,熟后出锅晾凉,切成坡刀形备用。

行家认为葫芦头不在于肉在于汤,故而制汤的方法很讲究。先把新鲜猪骨头洗净砸碎,入锅炖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条鸡、猪肉,加食盐、调料包(即传说孙思邈配制的八珍调味品),继续用小火熬煮,到汤汁浓白似乳为止。

饼是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饩饩馍,必须由顾客掰成如黄豆大小的馍块,以便浸汁入喳。

有了以上三种半成品,才能配制成品。馍碗进入厨中,厨师取切好的熟肠、肚、猪肉、鸡肉各数片,整齐地排放在馍上,配以水粉丝,用滚开的沸汤反复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丝、辣椒、香菜、添上汤汁,这就成了大肉葫芦头。海味葫芦头是在大肉葫芦头里加人海鲜,如虾肉、鱿鱼丝、海参等即成。

西安人吃葫芦头各有所爱,大凡青壮年男人喜肉多汤肥,麻辣味重,以过肉瘾;妇女喜欢清汤单走,利肠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则喜其形、色、质、味之美。据说肠吸五谷之精华,性温善补,理调生机,犹如药中“甘草”,随热即热,随凉即凉,冬可暖胃健肠,夏可清热爽腑。民间验方中就有“玉肠汤”之称,肠汤中加大茴、小茴、荜拨、厚朴、人参等炖之,为健肠补虚之最佳补品。三十年代东北军到西安后,战士们不服水土,拉肚子和不思饮食者与日俱增,张学良将军发现此事后,命令军营的厨师们仿制葫芦头馍,并列入“病号饭”,但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味道不好,也不能治病,后经军部研究,每天发二十个“病号饭”牌子,通知春发生馍馆优先照顾。

葫芦头不仅味道鲜美,且有食疗价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其好处有一首诗可以概括“肉如玉环汤似浆,五味和中适口尝。辣油红润晶如珠,腥味尽除满口香”。

西安的美食,青海一样正宗,快快来品尝吧!

七. 陕西省 宝鸡 陈仓区 陕西锅盔馍

锅盔馍是关中独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先把面发酵好,擀成一个大蒲团形状,放在锅里先用大火上色,后用温火慢慢烤。烤熟后端出来,象一个大锅盖子,又厚又圆人吃时用手一块一块的掰。

八.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羊肉泡

    牛羊肉泡馍出了名,就有人钻故纸堆考证,有说是那位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流浪时发明的,有说是胡人传入大唐的;更有说是周时已有……故事精彩,但都乏根据,笔者亦访过一些行家,对此有一浅见,这玩意其实就是由中原古已有之的羊羹与西域来的客商所携之面饼"见面"后组成的一个新品种,其制做方式,则又是吸收了关中道最早的名小吃的煮法而逐渐改进形成的,时间在清初,且最早是贩夫走卒的美食,阔太太大闺女是不问津的。大概是因了"混血儿"的原因,它的生命力与魅力格外强,以至于今天在西安名小吃中风头最劲

泡馍这一滋味独特的美食,就像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一样,总是让人忘不了。西安的牛羊肉泡馍,不知有多少人反复念叨过它,从巷子间到电影《西安事变》、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一直念到中南海的宴会上。此美味出自西安,如今反过来,西安这座城市的名字却常常由泡馍而出名了

一碗好的泡馍,须先有一锅煮制成的好汤,好汤的制法当然是商业秘密。只说那肉吧,据行家说,从开始洗就有讲究,有用老井水洗泡,有用流水洗。煮出来的肉在切之前,老早的讲究是要由顾客点选的。笔者曾听解放前泡馍馆的情景:客人掰完馍,伙计手托摆着肉的案板上前,什么后座(瘦肉)、肚梁搭眼泡,胸口(肉)清肺加肥瘦,依客人自点配肉。那时吃泡馍肉是肉钱,馍是馍钱。客人点完吃茶等候,堂倌便依次而唱,例:"楼上三位,头一碗口汤、肋条搭眼泡……"吃完饭,收帐时照例要唱头一碗多少元,第二、三碗多少元,共计多少元,小费多少元。唱完小费多少元,全店所有的伙计都一起朝着客人坐的方向欠身齐喊:"谢!"

如今的西安人,几天不吃泡馍就好象身上缺了点什么。至于女性,也已从老早的过门不入变成现在的以吃泡馍为享受了。在大大小小的泡馍馆里,常见口袋里装着小收音机的老者和香鬓边上插着耳机的漂亮姑娘同挤一桌,老者听得是热耳心酸的秦腔;姑娘听得是软绵绵的港台歌曲。耳里的声音不一样,心中想得更不一样,但所有的手都在干同一件事;掰饦饦馍!现在有外乡客人来陕,西安人总要招待一回引以为自豪的牛羊肉泡馍。若就休闲旅游而言,这实在合适不过了。因为泡馍从煮汤到掰馍都是一个慢活,尤其是掰馍,更是别有一层深意藏焉:旧时食家讲究掰出的馍要像蜜蜂头,太大了五味不入;太小了又易煮糊,于是很多人早上是在家一边听戏,甚至一边会客一边细细地掰馍,时候到了端到泡馍馆就行。这泡馍的吃法也有讲究,一是"单走",馍与汤分端上桌,这馍(饼)最好是发面的,掰到汤中吃;二是"干泡",煮好碗中不见汤;三是"水围城"和"口汤",前者汤多一些将馍围在中间;后者食后碗底余一口汤。本地的吃家多爱要"干泡",食后单喝一碗鲜汤,曰"各是各的味。"这吃的次序也有讲究,可不象吃油泼扯面那样--先要用筷子翻调好几遍。而是要从一边一口一口吃,老吃家们都说这样鲜热之气跑不散。一次陪一位作家吃泡馍,先看了操做过程,待吃时,他笑言,谁说西北人不会表现?你们这泡馍煮时肉辅到下面,出锅时肉就升到最上面了,可惜粉丝偏要讲究辅成网状,好看则好看,则又多添了一份约束……虽是戏言,也颇觉玩味。我还遇到一位先生,他一边吃泡馍,一边满脸严肃的问,为什么吃泡馍一定要吃泡菜?有人说是解腻除腥,他摇头说不尽然,在从前西部荒凉的岁月里,吃泡馍首先是为顶饱,而便携耐放的泡菜主要是为了满足旅人对蔬菜的需求。吃泡馍吃到这程度上,不由使后生小子们肃然起敬!西安的羊肉泡馍招待过江泽民总书记,也招待过各行各界的要人名人,这就引出了两个"天下第一碗"来。先是已故国画大师黄胄到"同盛祥"吃泡馍后非常高兴,自己提出要写幅字留念,遂提笔写下"天下第一碗",为什么不说是"挥毫"呢?原来黄老先生当时已抱病在身,在写那个"天"字中间一竖时,有墨下滴,遂顺手巧补,观者皆击节称绝,故而说是精工细活。后来刘华清同志到老孙家品完泡馍后,也兴致勃勃地精心书写了"天下第一碗"。这就有了西安城里关于牛羊肉泡馍两个"天下第一碗"的故事。但谁若是钻牛角尖非要把老孙家和同盛祥的泡馍分出个伯仲来,那就太小家子气了。其实,对于中外食客来说,这"第一碗"的故事,倒正成了去这两家品尝正宗牛羊肉泡馍时最为有趣的话引了。羊肉泡的传说故事: 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 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 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竞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西安)

九.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陕西醪糟

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其产热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酒精,而酒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消化及增进食欲的功能。



十.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西安凉皮

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 制作方法:擀面皮、蒸面皮。 主要原料:面粉、调料、菜籽油、辣子

简要介绍: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西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