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湛江特产冰公主鸡爪 湛江水晶鸡爪哪里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湛江特产冰公主鸡爪 湛江水晶鸡爪哪里好吃更新时间:2022-10-14 23:51:00

一.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苏村番薯

苏村番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苏村番薯是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长岐镇苏村的。苏村的土壤属粘质土,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钙化合物上有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产而且味道独特。

离吴川市区东北面约6公里,有一条自然村——苏村。村东北面有小东江流过,其支流三叉江也在村中环绕。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东江相倚的亚九坡、罗了塘坡、白水塘坡、瓮中坡、车塘坡等5个相连的,面积达8千多亩的低“坡”,河水涨时水汪汪一片,水退时变成一片低地。村民觉得这片肥土“丢荒”十分可惜。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村大小老幼倾巢而出担泥造坝,担出了一条长6公里的大堤,使这5个“坡”变成了“人造田”。

由于“人造田”长期受小东江浸没,因而沉积着一层很厚的泥,没有砂子。令人称奇的是白水塘坡里的泥土晒干后,遇到水就像沙子一样完全散开。据化验,“人造田”里的土质钾含量达43%以上,是番薯生长的必需元素。

苏村人在“人造田”上种番薯是从1978年初开始的,当时在“人造田”地势较高的地方种四、五十亩,获得成功。1982年,种植280亩,到1995年突破1300亩。2012年达2800亩。

广东省吴川市长岐镇现辖行政区域

吴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苏村番薯产地保护范围的函》,吴府函〔2012〕253号

吴川市苏村番薯经济合作社企业标准:Q/SCFS01-2013《苏村番薯生产技术规程》

二.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桉树

桉树是绿化雷州半岛的先锋树种,重建雷州生态系统的“骨骼”。现全市有桉林170万亩,为全国最大的桉树生产基地。主产于雷州林业局下属各林场。近年来已加工大批木片出口,现正筹建全国最大的木桨厂。桉油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 雷州)

三.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流沙南珠

流沙南珠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雷州盛产“南珠”,晶莹剔透,珠光闪闪。

在雷州流沙——这个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的地方,珍珠被揭开了高贵的面纱,南珠按流水线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这里每年加工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占全国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更是世界珍珠市场的晴雨表。从这里,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贵妇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湛江市三面临海,海岸线1556公里,滩涂面积9908公顷,大多数港湾盐度适中,风浪小,饵料生物丰富,适宜珍珠养殖。主要养殖珍珠的地区是雷州半岛的雷州和徐闻、遂溪三县(市)。海水珍珠以“南珠”质量最优,品位最高。雷州半岛是南珠的主要产地,早在秦时就有珠民采捕珍珠,后汉已盛产珍珠,历代帝皇均派内监到珠池监守,采珠进贡朝廷。解放后,党和0对南珠的开发利用很重视,1957年11月,-总理指示:“要把南珠生产搞上去,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捕珠改为人工养殖。”在周总理指示鼓舞下,1958年开始在湛江一带试验养殖南珠。湛江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前身)对海水养殖珍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海养珍珠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湛江市珍珠养殖业蓬勃发展。至目前,全市养殖海水珍珠的乡

四. 云南省 玉溪 易门县 冰稀饭

冰稀饭,用糯米煮成的稀饭,加入冰块、红糖稀、芝麻、红绿丝,搅拌后吃,糯米软而香甜,冰凉的感觉让人忘记了先前的辣,十分适合夏天吃。


五.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湛江蟹

湛江东连南海,西枕北部湾,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滩涂众多,是蟹的良好棲身之地,自古以来盛产优质名蟹。湛江的海蟹与江南的淡水大闸蟹,平分秋色,各领风骚。湛江吴川的芷寮米蟹,在宋代已视为蟹中上品,产于蟹的养份充沛的吴川吴阳江海交汇的芷寮,以腿粗肉厚,膏满脂丰而著称,是中国四大名蟹之一。传说当年苏东坡路过吴阳,品尝了芷寮蟹,赞不绝口,写下“未看黄山徒双目,不吃螃蟹辜负腹”诗句。清朝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也有诗曰“执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可见芷寮蟹是何等的风味迷人。麻章太平和东海岛民安的灶蟹也闻名遐迩,饮誉海外。湛江人称蟹洞为灶,这类蟹均在洞中捕捉,故称“灶蟹”。太平、民安的灶蟹,肥、香、鲜、脆,多为“双衣”“重壳”,味道别具一格,特别是具有“长命”的特点,可活生生运到京城,历来被列为朝廷贡品。湛江流传不少贡蟹的故事,雷州府白鸽寨武官劳守备误期押蟹到京;进士陈瑸违旨侍病母迟晋京授职,均借助赶蟹上路保其鲜活为名,巧脱欺君之罪,免于一死。故事除讴歌智慧外,也反映了本地贡蟹品牌。清举人,诗画家陈乔森画蟹解馋更高度展示湛江蟹的魅力。他画蟹题诗“白酒黄花节,清秋明月天。无钱买紫蟹,画出亦垂涎”。仿佛使人回味到晶莹娕滑可口的蟹肉,金黄鲜美香口的蟹膏。

湛江的渔民很早就掌握蟹的生活特性捕蟹。“九月尖脐十月圆”,脐的尖圆是雄雌蟹的区分,即九月雄蟹,十月雌蟹最肥,也是捕蟹的旺季。芷寮、太平、民安外,坡头的南三、雷州的东里、徐闻的新寮、和安及遂溪的草潭,都是湛江主要的蟹产区。蟹的重量大小不一,一般单只半公斤已算少有的大蟹。号称蟹中之冠是2006年8月,粤东南澳岛渔民捉到一个巨无霸赤蟹,身长20公分,宽12公分,重2.5公斤,但湛江市的游泳队员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曾在霞山游泳场闸口捉过一个巨蟹,体长和重量都超过此蟹,当时卖给国营水产收购站,得款80元。

湛江蟹民捕蟹的方法很多,设栏、撒网、垂钓、装篓、挖洞……其中挖洞捉灶蟹最特别,湛江在明朝初已有此项技巧,一直沿袭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蟹肥了要脱壳,周期性脱壳逐渐长大,脱壳后身躯软绵,易受鱼鳝所噬,需找个安全保险的地方棲身。渔民利用蟹这一习性,在滩涂挖洞让其入灶筑巢,并暗中另挖相连遮蔽一小孔,作查蟹捕蟹之用。“有蟹无蟹在于灶”,灶要挖得巧,选择蟹最喜欢的环境和地形,投蟹所好,不能有丝毫通风透光。好的灶,天天入蟹,多的可一灶3蟹。若查蟹捉蟹及时,必多得“重壳”佼佼者。捕捉时要轻快小心,根据蟹在灶的位置,采用不同方法。过去一个劳力可管200个灶,高手每月可捕捉250公斤。

六.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海蜇

海蜇,别名水母,渔民兄弟称“唠”,属海洋腔肠动物门。因其很多小触手长有刺细胞,会蜇人注入毒液,使皮肤灼痛和出现红肿,故叫海蜇。海蜇外形象降落伞和大蘑菇,身体分伞部和腕部两个部分。伞部呈球形,肉薄,俗称海蜇皮,直径一般30-40公分,最大可达1米。腕部如根状,肉厚,俗称海蜇头,占海蜇总重量十分之六。经加工后的海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早在1100年前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中已有我国食用海蜇记载。宋代沈与求曾赋诗海蜇“出没沙嘴如浮罂,复如缁笠绝两樱”。此诗也引出海蜇入清宫为御膳的传说。乾隆皇第二次东巡,在渤海正兴高采烈欣赏天水一色壮景,突然远处密密麻麻飘来团团“白蘑菇”,令乾隆惊慌失措。军机大臣和珅懂得是海蜇,便用沈的海蜇诗向皇帝解释,并献媚说是龙王送的贡品,给皇上观赏和品尝,令乾隆龙颜大悦。乾隆吃过御厨精制的海蜇后,赞口不绝,从此海蜇也入了宫廷食谱。

吴川沿海民众,很早就掌握海蜇的特性,把海蜇加工成传统的水产食品。吴川海岸线长达48公里,港湾较少,海底地形平坦,潮流缓慢,水质污染少,水温适中,浮游生物丰富,极宜海蜇生长,故吴川的海蜇以产量多、质量好著称。吴川海蜇色泽光亮,肉实肥厚,鲜美松脆,入口香爽而闻名远近。1985年,吴川海蜇在全国首届水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优良产品奖,同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广受好评。此后,殊荣不断,名声远播,成了吴川水产的品牌。目前,我市加工海蜇的企业达20多家,年加工量保持在2800吨左右,产品出口远销香港、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地。

海蜇属无性繁殖,生长快,自身0的幼体,3个月可重1公斤。海蜇天气好喜欢在海面飘浮,遇到恶劣环境,则垂直下沉。海蜇一般用拾捡和捕捞两种方法获取。飘流在沿海搁浅的海蜇,在岸边即可捡获;水中浮游的海蜇,则用船网捕捉。吴川对海蜇加工十分讲究,先用刀把伞部和腕部分割,用篾片刮净表皮沙泥和斑点,再进行三道明矾和盐的腌渍压榨,去除水份,才制成海蜇皮和海蜇头,加工的成品率为10%。吴川海蜇之所以名不虚传,除天然质优外,精细加工也是重要一环。

海蜇作食料,可多样烹饪,炒、灼、拌皆美,特别是海蜇丝与红萝卜丝、葱丝、黄瓜丝、芫茜、花生末、糖油酱醋等组合的拌菜,色香美味,天然风味,令人馋涎不止,成为宾馆酒楼宴席佳肴。《本草纲目》等古籍均有载并经医学临床验证,海蜇能清热解毒,化痰消肿,祛风润肠,降血压、通血管,具有很高的滋补保健和药用食疗价值,大大提高了海蜇的食用地位,广受青睐,也使原来名气不大的水产品成了热门的抢手货。

七.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湛江珍珠

中国海水珍珠,又称南珠,是以马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南珠粒大、圆润、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驰名世界。

我国南珠养殖业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成果方面,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共获得近20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养殖技术方面,母贝人工育苗技术、母贝养成技术、插核育珠技术以及母贝三倍体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珍珠产量方面,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产量(南珠)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海水珍珠第一大生产国。湛江市具有养殖南珠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又有位于省内的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为依托,有近40年的群众性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实践经验,自90年代以来,湛江市海水珍珠贝苗年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海水珍珠(南珠)年产量约占全国70%,海水珍珠年加工、销售占全国70%以上。可见,湛江--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湛江珍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品质优良,早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已是重要的贸易产品。目前,湛江海水珍珠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湛江已发展为我国南珠生产、加工、销售的中心。由湛江举办的珍珠节以珍珠为媒介,"珍珠文化搭台,经济商贸唱戏",开展文化、旅游、经济技术合作洽谈活动,展示南亚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和南亚热带农业开发成果,增进国内外对湛江的了解,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重振我市南珠雄风,扩大湛江与海内外的经济、技术、商贸合作,推动湛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八.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剑麻

剑麻产于雷州、徐闻两县,种植总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近1万吨。由东方红农场引种、繁殖、推广成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剑麻快速繁殖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场主要品种是龙舌兰,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占全国龙舌兰纤维产量的四分之一
( 雷州)

九.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鸡爪椒

永安鸡爪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安鸡爪椒,福建省永安市蔬菜,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品以“果皮绿色、光滑、光泽性强,果直、空腔小,肉质脆、嫩、微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江西及香港、澳门等地。

永安鸡爪椒,品种名称为:七叶鸡爪辣椒,1996年,永安市有关部门从浙江省杭州蔬菜研究所引进七叶鸡爪辣椒品种。经过永安市良种场和蔬菜科技试验场对鸡爪椒的试验,表现为早熟、抗病、抗寒、抗热性强等特点,且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

生产情况

永安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又具有一定的大陆性气候,全年无霜期长达302天;这一地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为鸡爪椒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永安市鸡爪椒每年11月初播种,次年2月初定植,从定植至采收期为62天左右,4月上旬开始上市,是具有市场空档优势的好品种。鸡爪椒在永安逐渐形成了其明显的地域特征品质,即果皮翠绿、光滑光泽、果肉薄嫩脆、微辣、芳香等,可适用于熟食、干制或泡制等,深受消费者青睐。永安市以市场为导向,推广种植鸡爪椒,使其成为永安市的品牌蔬菜。2008年永安鸡爪椒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2亿元,共带动种植农户16560户,人均年增收1200元。形成了永安鸡爪椒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成为永安市农业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保护范围

永安鸡爪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永安市所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甜薯羹

市人称之为“蛤仔跳塘”。每年中秋前夕,甜薯陆续收获,甜薯羹也纷纷上市。用料:甜薯、芝麻、粘米粉、红糖、清水。制法2将芝麻用微火炒香;甜薯洗净去皮毛,制成薯茸,加入适量粘米粉和少许熟芝麻拌调成稠浆糊状,用汤匙舀人煮沸的红糖水中滚至刚熟,捞起即可食用。特点:软韧、爽口、清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