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家乡土特产六盘水 六盘水有何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家乡土特产六盘水 六盘水有何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9 11:33:12

一.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苗锦

贵州—苗锦,是苗族人民传统生活用品、工艺美术品。苗锦同银饰、刺绣、蜡染一起,被称为苗族四大服饰工艺。原料采用彩色经纬丝,基本组织为人字斜纹、菱形斜纹或复合斜纹,多用小型几何纹样。苗族服装用以镶嵌衣领、衣袖或作其他装饰。苗锦以纬丝起花,采用多把小梭子织造。开口用多片综(或提经竿),可以兼用挖梭织法。制作比较费时,但纹样色彩优美,富有民族风格,深受民间喜爱。

历史文化:清代著名学者梁玉绳在《黔苗竹枝词》中吟道:“普历黔南路八千,几端苗锦胜吴缣”。说的是黔南的苗锦远胜苏杭的绢帛。可见苗锦作为我国纺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相应的社会地位。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阿莎”的苗族姑娘,第一个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绣上苗家的布上。她绣的锦中物,形象逼真,引得小伙子们羡慕不已,姑娘们纷纷向她求教。从此,苗锦工艺便在苗家妇女中流传下来。

制作方法:织锦在苗族中很盛行。其方法,是把牵好的经纱轴搁在织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竹片按照花纹需要,向经纱的一根或数根挑通,而后引进一根纬线。黔东的织锦有宽窄两种,窄的只有四、五分到二寸左右,作带子用。台江县清水江边用作裙围的织锦,宽约尺许,都是彩色丝线织成,花纹五彩缤纷,鲜艳夺目。黄平、施秉西部和凯里市北部的挑织,全用白棉线织成,宽约一尺,染作-色,作妇女衣背用。麻江、丹寨、凯里一带的织锦,全用细丝(不统成线)织成,白纱为经,青纱为纬,图案多呈几何形,黑白分明,精密细致,鲜净素雅。全幅宽约八寸,每天最多只能织寸许。主要是作背带芯用。

二. 贵州省 六盘水 六枝特区 牛场辣椒

牛场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清初,最先开始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在盐缺乏的贵州,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土苗用以代盐”,辣椒起了代盐的作用,可见与生活之密切,由于贵州大部分地区湿度大,食用辣椒可除湿,因此,从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开始,贵州地区大量食用辣椒了,乾隆年间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贵州东部的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辣子。嘉庆(1796年-1820年)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及起来,嘉庆时有记载说,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已经开始“种以为蔬”了。同治时盛行的包谷饭,其菜多用豆花,便是用水泡盐块加海椒用作蘸水,现在仍保持用辣椒作蘸水的习惯。六枝牛场一带种植辣椒历史悠久,辣椒采收后,当地居民在各家的门前屋后廊檐下,在窗前,在门边,都挂上了鲜红鲜红的辣椒串儿,以示喜庆,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钱串子”。苗族正月初一采山,在花杆下烧辣椒祈年;在小儿帽上、背篼上缝钉红辣椒作长命符咒以避邪;用辣椒驱寒治感冒:喝碗酸辣汤,捂上被子出一通大汗,感冒症状即可消除。在六盘水地区,只要说到辣椒,人们都会首先提起牛场辣椒,当地著名的辣椒宴“色、香、味”俱佳,文人们还将牛场辣椒喻为“火凤凰”。

牛场辣椒栽种历史悠久,独具地方特色,不仅色泽鲜艳,体大肉厚,而且香味可口,营养丰富,据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化验分析,牛场辣椒粗蛋白含量为15-29﹪、维B.9﹪、维C1.09﹪, 维E0.79﹪铁8.66﹪,钙87.42﹪,锌1.43﹪,总糖27.37﹪,脂肪14.33﹪,粗纤维20.36﹪,还含有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长期食用不仅有助于消化,还可治疗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并有减肥之功效。牛场辣椒在省内的水城、毕节、安顺、贵阳等地广受赞誉,在湛江、海南、大连、北京等参展颇受消费者青睐;甚至旅居海外的华人品尝后也纷纷写信求购。中央电视台曾约请我乡,帮助打广告,外地客商对牛场辣椒也情有独钟。牛场乡现年种植辣椒3000亩,产干辣椒60余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辣椒部分达250元,约占总收入的25﹪,系全乡一大支柱、特色产品,现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牛场乡正在进行辣椒品改试验,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跟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打造牛场辣椒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发展牛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地域范围

牛场辣椒地域保护范围为:六枝特区牛场乡兴隆村、箐脚村、云盘村、牛场村、尖岩村、黔中村、大箐村、黄坪村、平寨村;新场乡新场村、乌柳村、老燕子村、柏果村、仓脚村;梭戛乡平寨村、高兴村、安柱村、顺利村、中寨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3′-105°19′,北纬26°27′-26°31′,东西轴长14公里,南北轴长11公里。东与织金县相邻,西与水城县接壤,北抵纳雍县,南与六枝特区新场相邻。区域生长面积150平方公里。牛场辣椒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达60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果形较大,中径2.7cm左右,果长12cm左右,果重2.0g左右,肉厚皮薄、色泽红亮。 内在品质指标:六枝牛场辣椒入口后辣味适中,味香,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牛场辣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多种有益矿物元素,粗纤维含量较高。其中氨基酸5.4-6.2%(g/100g),粗纤维28.48-34.20%,磷4200-4900mg/kg,镁1594-1850mg/kg,钙560-800mg/kg,铁75.35-82.00mg/kg,钾22800-23000mg/kg,锌218-260mg/kg,维生素C4.5-5.1(mg/100g),维生素A0.22-0.30(mg/100g) 辣椒素的含量在680-720%(mg/kg)之间,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 牛场辣椒生产严格按照NY5229-2004《无公害食品辣椒干》、DB52/T462-2004《贵州省优质辣椒干》的规定进行生产。

三. 贵州省 六盘水 六枝特区 落别樱桃

落别樱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落别樱桃是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的。六枝特区落别乡盛产樱桃,且以粒大、味甜、水分足著称。落别樱桃因表皮鲜红、汁多味甜、肉厚核小而久负盛名。

“落别樱桃”种植由来已久,由于六枝特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栽种的“落别樱桃”色泽鲜红、果肉鲜嫩、肉厚多汁、酸甜爽口。“落别樱桃”早已名声在外,具有深厚的人文环境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成为“乡愁”的寄托之物,每年樱桃成熟之际,都会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落别樱桃

贵州省六枝特区现辖行政区域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落别樱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六府呈〔2014〕7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落别樱桃》(草案)

四. 贵州省 六盘水 盘州市 盘县核桃

盘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核桃油味美芳香,富含饱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吸收率高,是一种高级食用油,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在美术油画着色和制造油漆配剂,以及作机油代用品方面都是重要原料。核桃树是重要的国防用材,核桃外果皮、树皮可提取单宁,果壳可加工制作成活性炭,核桃仁榨过的油饼可以作饲料。核桃用途极广:核桃仁是一种珍贵的果品,营养非常丰富,含有铁、磷、钙、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和B、核黄素、胡萝卜素、尼古酸和硫胺素。核桃仁是一种“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的滋补良药,也是制作甜食糕点、糖果的上等料。( 六盘水)

盘县核桃

地域范围

盘县核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盘县红果镇、火铺镇、平关镇、乐民镇、响水镇、大山镇、忠义乡、保田镇、普田乡、新民乡、民主镇、珠东乡、老厂镇、玛依镇、水塘镇、石桥镇、板桥镇、城关镇、西冲镇、刘关镇、两河乡、盘江镇、断江镇、柏果镇、洒基镇、坪地乡、四格乡、松河乡、普古乡、鸡场坪乡、滑石乡、羊场乡、旧营乡、四格乡、英武乡、马场乡、淤泥河乡等37个乡镇。北纬25°19′36"~26°17′36",东经104°17′46"~104°57′46"之间。全县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公里。保护面积1·4万公顷,年产量3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盘县核桃个型匀称,平均横径35mm,平均果重48g,最大单果重86g,壳薄,壳厚1-1.5cm,手捏即破,果仁饱满,出仁率高(达65—72%),仁色浅,涩味,风味香。 (2)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盘县核桃营养丰富,粗脂肪60.2%左右,蛋白质8.5%左右,碳水化合物8%以上,富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其中谷氨酸1.3,丙氨酸0.7,赖氨酸0.8,亮氨酸1.0。 (3)盘县核桃生产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和相关标准生产。

五. 广东省 中山 家乡芦兜粽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六. 贵州省 六盘水 六枝特区 六盘水羊肉粉

六盘水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其乡土美食也包容各地百味,兼收并蓄各族神韵,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现在流传的六盘水小吃中,既有川菜的鲜味麻辣,如水城羊肉粉、烙锅、荞凉粉;又有江浙菜的清淡香甜,如荷叶糯米鸡、蒸蒸糕、思乡青豆腐;更少不了本地原住民独具特色的美食,如枸酱、盘县火腿。除了特色小吃,水城茶叶“水城春”“雾峰牌苦荞糊”“信友核桃乳”“红心猕猴桃”等特优名精农产品,远销省内外,广受消费者喜爱。

七. 贵州省 六盘水 六枝特区 岩脚面

岩脚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以香、滑、劲、脆独特风格闻名全国的六枝岩脚面条,现已规模 规模性生产,产品种类齐全,品牌已注册(黔中特岩脚面条)国家法律保护。深受各大宾馆、的青睐。六枝岩脚镇独特,多种丰富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这也是岩脚镇人成为全国人口长寿地区之一所在.

岩脚面 贵州省六枝特区平寨镇、郎岱镇、岩脚镇、木岗镇、大用镇、新窑乡、落别乡、折溪乡、牛场乡、新场乡、中寨乡、堕却乡、箐口乡、洒志乡、毛口乡、龙场乡、新华乡、梭戛乡、陇脚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批准“岩脚面”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六府请字〔2012〕49号 六枝特区地方标准:DB520203/010-2010《岩脚面加工技术规范》

岩脚面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小麦粉:产地范围内的生产的优质小麦加工的小麦粉,小麦粉湿面筋值为30%至35%。

2.生产加工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和面→熟化→压片→切条→烘干→缓苏→切断。

2.主要工艺说明:

(1)和面:将小麦粉、水、食用碱、食用盐等原辅料搅拌,温度28℃至30℃。

(2)熟化:采用低速搅拌熟化和静置熟化的二次熟化工艺。

(3)压片:将熟化后的面团压为面片,厚度从5mm至6mm减至1mm。

(4)切条:将压轧好的面片切条。

(5)烘干:

①冷风定条阶段(一区):即预备干燥阶段。温度20℃至25℃,相对湿度90%至95%;时间约占总时间的25%。

②保潮出汗阶段(二区):即内蒸发阶段,为防止外干内潮产生熟面的关键阶段。温度33℃至35℃;相对湿度75%至80%;时间约占总时间的15%。

③升温降潮阶段(三区):即主干燥阶段。温度30℃至33℃;相对湿度68%至72%;时间约占 35%。

④降温散热阶段(四区):即后干燥阶段。温度降至常温。每分钟降温速率控制在0.5℃左右,相对湿度70%至75%,运行时间约为总时间的25%。

6.缓苏:将挂面温湿度控制到与外界空气湿热相对平衡。

7.切断:按规格要求将面条切断。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香、滑、弹、脆”,具麦香味,色泽均匀。

2.理化指标:蛋白质≥9.5%,脂肪≥1.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宁夏 固原 隆德县 六盘山秦艽

六盘山秦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六盘山秦艽是宁夏固原隆德县的。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曰:“秦艽生飞鸟山谷。”陶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秦艽为多年生草本,产业宁夏六盘山、贺兰山等县,生于山区草地、路边坡地、灌木丛及沟谷,资源丰富,产量较大,除供区内外药用,还销往其他省区。近年来,因过量采挖使资源受到一定程序的破坏,产量已显著下降,目前,宁夏隆德县进行的人工种植秦艽已基本成功,因此宁夏将逐渐有人工种植的药材提供药用;秦艽有降压、减慢心率、抗炎及镇痛等作用。

所在地域: 宁夏

申请人: 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六盘山秦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隆德县城关镇、沙塘镇、神林乡、联财镇、好水乡、观庄乡、凤岭乡、温堡乡、奠安乡、山河乡、陈靳乡、张程乡、杨河乡等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5°48'-106°15'、北纬35°21'-35°47',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区域人工种植面积235公顷,年产量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株高40-60厘米,主根粗大,圆锥状,上粗下细,扭曲不直,表面有纵向扭曲的纵皱纹,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有少数分枝,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味苦。 2、内在的品质特征:六盘山秦艽浸出物含量为29.1-29.8%、龙胆苦苷含量为4.1-4.6%。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药防等执行以下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行业标准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口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九. 贵州省 六盘水 六枝特区 六枝富硒茶

六枝特区位于乌蒙山脉向苗岭山脉过度的地段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贵州省42个茶叶重点发展县之一。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茶荒山资源达21万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原“朵贝贡茶”的主产地之一。现有茶园8000多亩,生产的六枝天然富硒茶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茶叶中富含的有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结合人体内的有毒重金属如汞、镉、铅等排除体外;且还有防癌抗癌功能,能有效的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十.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烙锅

“西部一绝”——水城烙锅。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开胃可口,油大不腻。

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土司,到达水西后粮草不足,官兵们只好取来屋顶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坛片架在火上,把猎获的野味和采摘的野菜放到上面烙熟后充饥。正是当年的这一无奈之举,创出了今天这道美味。

大概到了清末,起初使用的不带边的凹状瓦片或瓷器土坛片,逐渐改制成了中间凸状的黑砂烙锅,这种带沿的中间高边沿低的烙锅,可以让多余的油脂自动流向锅边,且随时都可以将它往原料上面浇。这时期,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地的豆腐和臭豆腐,并且在吃的时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

改革开放后,烙锅以地摊的形式出现在了水城街头。后来,人们又将凸状黑砂锅改成了平底的带边生铁锅,并且是放到煤气炉上面加热。1992年后,水城烙锅破天荒地搬进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这时已经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锅中,蘸碟也比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像麻辣侧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等。

2001年水城全有福烙锅店被中央电视台评选授牌为中国西部特色饮食“西部一绝”,2003年又在首届中国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以总分第四的较大优势在包括台湾在内的114个队中脱颖而出,获特别金奖。

原料:食用蔬菜(如莲花白、芹菜等)适量,肉类(猪肉、牛肉、鱼肉等)适量、各肉类半成品,土豆、臭豆腐、碱豆腐、魔芋豆腐

调料:熟菜油、辣椒面、花椒、花生仁、芝麻、盐、味精

制作方法:

1、辣椒面做法。将花生、芝麻炒熟后,与辣椒面、花椒一齐捣成粉未状,加入适量盐和味精。其中,花生等佐料与辣椒的比例为2比3。配好后,将辣椒面放入小碟中。

2、将菜油倒适量入准备好的浅口平底锅中或者特制的土制沙锅中,等油加热到五分热时,将蔬菜倒入锅中反复烙至熟透;在加入肉类时,要先将肉类用酱油、少量芡粉拌好,等油加热到八分热时,放入锅中,反复烙至熟。食用时用烙好的食品蘸取适量的配制好的辣椒面即可食用。

技术要领:辣椒面的配制要控制好比例,烙制蔬菜与肉类时注意区分火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