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高平河西特产肉丸直播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肉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高平河西特产肉丸直播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肉丸更新时间:2022-10-23 12:51:42

一.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山西灌肠

山西灌肠

盛行于山西,为民间著名小吃。可以下酒,也可以作为零食,或者直接当作一顿饭也可以。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原料以当地荞麦为主,素食,口感精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是堪与全国知名的陕西凉皮媲美的小吃。

二.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客家肉丸

客家肉丸蒸熟后即可食用,香喷喷、热腾腾的客家肉丸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可口。山村客家人也常常将客家肉丸晾干存放,食用时可蒸、可煮、可炸、可炒,蒸的脆爽,煮的韧滑,无论哪种方式均可制作成道好菜。

三.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河西油炸豌豆粉

河西油炸豌豆粉,据说是一户姓苏的人家独创出来的风味小吃,已有四代人的历史。具体做法是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浆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油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吃时洒上椒盐,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四. 山西省 太原 万柏林区 山西一根面

“一根面”也叫“长寿面”、“长久面”,是山西著名的面食,是山西人过生日必定要吃的。其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顺溜滑爽、柔韧弹牙、越嚼越有嚼头!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条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即使不加调和(面卤),味道也是鲜美无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如果大夹大夹的往嘴里塞,是绝对品不出味道的!

五. 天津市 河西区 风筝魏

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故称“风筝魏”。1872年魏元泰生于天津,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也比较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及冷暖对比色调,使之更加适合高空放飞的特点。1914年,他带着风筝,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金牌奖章和证书。现在魏元泰的侄子魏慎行,侄孙魏永昌继承了他的事业,都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工作,担任工艺师,并培养了许多徒弟,他们设计的新样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天津)

六.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山西香果

香果药用及香料树种。为落叶乔木,高20米左右。叶呈棕褐色,枝条茂密嫩软, 可弯曲如弓或盘旋如蛇。3月开花,9月香果成熟。果实呈绿黄色,直径小的3~5厘米,大的8~10厘米。味酸微涩,清香盈室,数月不腐。主要分布于阳城县城关及东冶、 河北、驾岭等乡镇, 有170余株,年产果约5000斤。

七.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河西蒸饭

河西蒸饭是山西临汾魏村镇特有的传统名优美食。有几百年的历史传承。色泽金黄,口感香软、糯、甜。属于地道的民间小吃,其涉及范围东不过汾河,西不入蒲县,南不出土门镇,北接洪洞境内。这一带凡有婚丧嫁娶、宴请宾朋,早饭都是河西蒸饭臊子面。

主要食材黍米、红枣、红芸豆。

制作蒸饭的流程非常多,将黍米放在水中浸泡6-7小时,另将红芸豆也在水中浸泡6-7小时,放在锅中煮熟备用;在大铁锅上放上铁鍻;铺上蒸饭片,一层黍米一层芸豆,一层红枣铺放,上火蒸三个小时就好。出锅后用蒸饭圪垛(带长柄的木球)来回碾压,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口感香软、糯、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白糖。

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将蒸饭切成饼状,用油煎成金黄色,撒上白糖装盘即可。

八.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爽脆肉丸

 新鲜猪肉,用手工传统方法棒槌拍打成糕浆,伴以食粉制成的肉丸,与普通肉丸大不相同,其特点:爽脆嫩滑。至今翁源仍保留这一民间传统料理,深受食客偏爱,情有独钟。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九. 新疆 昌吉 昌吉市 老龙河西瓜

老龙河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素称“瓜果之乡”,而昌吉则是北疆的“瓜果之乡”。早在元太祖十六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公元1221年9月26日),从山东栖霞县远道而来的丘处机道人率弟子一行,途径昌八刺城(今昌吉市)“其王(畏午尔)率众部属及回纥僧皆远迎。即入,泊其夫人劝葡萄酒且献西瓜,其重及秤,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同蔬同中区”。这段记载说明,昌八刺是高昌回鹘五城之一。回鹘国王和夫人用当地的土招待贵宾,西瓜大而重,连秤砣也压不住,算不出分量,估计至少有10多斤。 在公元前1-2世纪,西瓜从北非经中亚传入西域。有人估计,一些西域小国已有小量种植。既然在元代已有这样大而甜的西瓜和甜瓜,可见种植和培育了几百年,在北宋时(960-1126)昌八刺回鹘人先祖已在当地(今昌吉)种植西瓜、甜瓜了,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清代道光年间,诗人史善长在《轮台杂记》中说昌吉出产的老龙河瓜,别具风味。清末时昌吉年产西瓜四五万枚,外销2.6万枚,占生产总量的60%。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昌吉的西瓜,基本上都是农家自育的当地品种,产量不多,但质量比较好。70年代以前,农民种西瓜,那是还没有地膜,为了使早熟,采取开沟铺沙的办法来提高地温,这种栽种方式叫“小沟瓜”。晚熟瓜菜用深沟蓄水的方法,叫“大沟瓜”。80年代,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昌吉县滨湖乡滨湖村、六工镇下六工村运用地膜覆盖技术,加上在种植商品瓜的推动下,昌吉园艺站和八一农学院合作,由于昌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光、热、气候条件,培育西瓜种籽,种性强,很快推广到关内各省区,到90年代,已成为西瓜种的主要基地,为全国的西瓜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龙河西瓜的含糖量高,深受各族消费者的喜爱,在新疆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老龙河”牌西瓜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前景非常好。

老龙河西瓜是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大西渠镇老龙河村的。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外形主要呈椭圆形,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老龙河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昌吉市老龙河种植西瓜历史悠久,距今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单瓜重量均在6~8公斤之间,外形主要呈椭圆形,果皮绿色,皮色花纹为浅绿墨齿条,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

2014年,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老龙河西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卫星城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西渠镇位于昌吉市偏西,行政区域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7.5公里,老龙河西瓜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昌吉市大西渠镇七个村,地理坐标位于:44°06ˊ47〞~44°09ˊ16.3〞,北纬87°14ˊ47.3〞~87°16ˊ0〞,海拔高度462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6000亩,年总产量近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单瓜均重在6~8公斤之间,外形主要呈椭圆形,果皮绿色,皮色花纹浅绿墨齿条,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口感纯正。 (2)内在品质指标:老龙河西瓜含糖量高,总糖含量在7.85-9.5(g/100g)、还原型维生素C在5.35-6.45 (g/100g),可溶性固形物(西瓜中心部位)为9.8%-11.4%,。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区域符合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西甜瓜准则》(NY/T427-2007)进行生产。

十. 天津市 河西区 熟梨糕

天津熟梨糕是独具天津特色的一种民间小吃。熟梨糕,其实与梨无关,它里面的“梨”字应该与“哩”字相通,意思是“熟哩儿”。从以前到现在,在天津熟梨糕一直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零食。我们小时候管熟梨糕,也叫碗儿糕。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它还有一个正经的学名叫“甑儿糕”。“甑”(音同“赠”)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蒸汽可以透过这些小孔将盛器中的食物蒸熟。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陶制的甑就已经出现了,商周时期又出现了青铜制的。

小时候,有特色的零食品种非常单调,不外乎酸抹糕、茶汤、豆板糖、大梨糕、糖棉花之类的,而熟梨糕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风味小吃。孩提时代,每次听到“嗡儿嗡儿”的声音,便会兴奋不已,因为它是我小时候的最爱,自己更将它亲切的称为“嗡儿嗡儿”糕。

熟梨糕是用大米磨成粉渣,蒸熟后作为主料。制作时将米面置于木甑中,放在蒸锅上蒸一分钟,然后在其上涂抹各种小料即可。有些摊位将制做好的熟梨糕放在纸上,还有些心思细腻的摊主为了将小本生意立足于长期发展,便开创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还会选用一张薄脆饼托着,而薄饼香脆可口,也很美味。最初只有豆馅、白糖、红果三种馅料,逐渐发展到囊括橘子、苹果、菠萝、草莓、巧克力、黑芝麻、香芋等多个品种的小料,形成一种地道的天津风味小吃。

遥想当年,卖熟梨糕的小贩,大部分是推着小车沿街售卖,也有部分是挑担子兜售,走街串巷,只要一听到那“嗡儿嗡儿”的汽笛声,小孩子们会从四面八方闻声蜂拥而至,争相购买。近几年,这种小吃忽然间又流行起来,而且很多成年人纷纷加入购买的行列,争相品味熟梨糕的美味,勾起对难忘童年的追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