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化县有哪些特产 宁化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化县有哪些特产 宁化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9-03 02:36:56

一.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石塘甜竹笋

甜竹笋是亚热带长年生长的经济作物,适宜于家庭和餐馆消费的中高档食品,其加工成笋干以清香、嫩滑而著名,含有丰富的高蛋白,低脂低淀粉、多糖、纤维素、维生素B1、B2、C和多种氨基酸等;有益肝脾、助消化的作用,堪称“山珍美食”。经常食用具有健身助消化、抗皮疡、抗疾病、防便秘、去虚烦、去口渴等功效。其质爽、味甘醇和,用笋加工出来的清水笋罐头、笋干、笋花等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石塘镇上中坌甜竹笋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甜竹笋已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二.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黄坑狗颈“白毛茶”

又称“银毫茶”,素有“仙人茶”之称,产于黄坑镇狗颈瑶山寨,地处海拔300米左右,四周溪水不断,山中云雾缭绕,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气候特征,培育出了大叶白毛茶。白毛茶尖叶肥壮重实,外形白毛显露,茸毛密披于茶芽。成茶的特点是:香气清鲜芬芳,品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略带金黄,回味持久强烈。尤以清明前后采制的“谷芽茶”,宛如霜雪一片银白,泡冲时泛起一层绒毛,光彩夺目。白毛茶的主要化学成份有茶多酚40.9%,氨基酸1.67%,水浸出物48.32%,以及各种维生素C、B2、E、P等。白毛茶除饮用外,还可药用,能治热毒病症(越陈旧药效越好),也能预防辐射和癌症、电视病等。黄坑白毛茶在九二年获得广东省名茶称号;九四年省银质奖;九五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是一种高级绿色食品。

三.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仁化黑山羊

仁化黑山羊

仁化以丹山碧水而闻名,据说,仁化众多因风化而形成蜂窝状的岩壁上,生长着一种低等蓝藻类植物:春季呈浅绿色,夏季为深绿色,秋季为黄绿色,冬季为黄褐色。人们称之为"变色龙",黑山羊一年四季食了此植物,其肉质鲜嫩无比,且无腥骚味,故深受广大食客喜爱而闻名。

四.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山茶油

宁化山茶油

五.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大桥沙田柚

大桥镇沙田柚的果质,与全国、全省其他产区相比,具有甜度高、水分多、爽口的特点。在1998年全国名特优果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2004年通过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认证,2010年被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远销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名牌优势。产品供不应求。

六.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黄坑贡柑

贡柑,又名皇帝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种,贡柑号称“中华名果”、“中国柑王”,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黄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面,距仁化县城约15公里,黄坑一直以来属曲江县管辖,自2003年,与原属曲江的周田、大桥两镇一并划入仁化县管辖,全镇面积16699公顷。

黄坑贡柑产自仁化县黄坑镇,黄坑贡柑自引种以来,品种得到了不断改良,逐渐适应了黄坑气候,形成了黄坑特有的品种,在2006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由于其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农户中得到了大力推广,2012年,首届“贡柑文化节”就在黄坑镇举办。黄坑镇是韶关市最大的优质贡柑种植生产基地。现全镇贡柑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种植农户有1600多户,100亩以上的贡柑基地有100多个,形成了一个环绕全镇的柑橘圈。

黄坑贡柑,其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风味浓郁,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柑桔之皇。黄坑贡柑单果重在110至150克,果面洁净光滑,是当今少有的高糖低酸优良品种。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含有大量的有机果糖糖分和有机无菌水分,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

黄坑贡柑先后获得了2006年、2009年的“韶关市科技进步奖”,以及2008年的“广东省桔柑银质奖”。目前,生产黄坑贡柑的企业主要有两家,分别是仁化县黄坑镇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经营以黄坑柑桔为主要水果的私营独资企业,该企业旨在为广大柑桔种植户提供柑桔种植技术与及销售服务,先后被评为2013年县农业龙头企业、2014年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省级示范单位。仁化县黄坑镇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先后获得了2008年荣获“广东省柑桔银质奖”,2009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并于2012年注册了“黄坑贡”品牌商标。

七.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丹霞山豆腐

一个中间微凸的细瓷三足浅圆盘里,盛着白嫩嫩、晶莹莹的豆腐糕,面上浇上一勺虾仁八鲜的佐料,色、香、味俱全,食之细嫩如脂,鲜滑清香。其实那嫩白的豆腐膏并不是豆制品,而是用新鲜的沌蛋清加上佐料蒸制而成。

八.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地瓜粉

番薯粉也叫地瓜粉,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因为粘度较粘控制。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地瓜粉同样也可以用于油炸,在腌好的排骨上沾上粗粒地瓜粉油炸后,地瓜粉可呈现酥脆的口感,同时颗粒状的表皮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效果。

地瓜粉还有药用价值,当你上火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来降火。倒入水加热搅拌,做成粘稠状的透明液体,可以加入糖来调味。由于吸收拉水分很多,和下去就相当于喝拉不少水。。所以你需要去上几次厕所。所以有降火的功效。

九.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大泉源酒

大泉源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泉源酒,吉林省通化县,因产于该县大泉源乡而得名。该酒酿造历史始于明末清初女真部落在这里设立的烧锅,并因其酒品甘爽绵甜,被努尔哈赤钦定为御酒,清朝历代皇帝也把大泉源烧锅酒纳为贡品。 大泉源酒保持了古井矿泉,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酒海贮藏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技艺,使酒的品质优异。“大泉源”牌白酒先后荣获“关东名酒”、“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巴黎国际博览会特别金奖”、“吉林名牌”、“吉林省行业名酒”、“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等多项殊荣。

优质水源。水是立厂之本,酿造大泉源白酒所用的水取自被誉为“关东第一泉”的大泉源古井(深井),经国家地矿部鉴定,是含氡、锶、锌、偏硅酸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的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大泉源酒100多年来就是依靠这独特优质的矿泉水资源而闻名于世。精选原料。大泉源酒全部采用优质的大红高粱酿造,精选产自东北大平原白城、辽南等地颗料饱满、色泽鲜艳、质地纯正的优质高粱做原料,使产品质量有保障。传统工艺。坚持传统的固体发酵工艺,即将高粱粉碎后,加进母曲入窖发酵,达到相应期限,然后蒸馏出纯粮烧酒。酒海储存。大泉源酒业的木制酒海群是全国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利用率最高的,是传统酿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鉴定为文物。大泉源酒业是全国唯一用文物酒海储酒的厂家,用木制酒海储存原酒,使酒质更醇厚,风味更清香、口感更醇和、回味更悠长。.

大泉源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女真人发现大泉源宝泉并创建部落烧锅,到1616年努尔哈赤钦点其为御用烧锅;以及清康熙、乾隆等四位皇帝东巡到兴京(辽宁新宾县)、盛京(辽宁沈阳市)都征调大泉源烧锅酒御用。到1884年御用烧锅扩建,清兴京府因老烧锅有御用之功劳,为扩建的酒坊定名为“宝泉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大泉源酒业成为通化县第一户国有企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销售额曾一度成为吉林省白酒行业最大的企业。2004年,转制为民营企业后,民营企业家关宝树带领其优秀的企业团队,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为大泉源酒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产品荣誉

1978年,大泉源酒获黄河以北9省(市)白酒评比第一名;1993年,荣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特别金奖;1995年,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6年1月,大泉源酒再次获吉林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11月,大泉源注册商标连续12年被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2007年5月31日,省0[2007]20号、21号文件,批准大泉源酒酿造技艺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宝泉涌酒坊遗址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泉源酒业成为吉林省唯一“双遗产”企业;2007年12月30日,中国历史文化名酒评选委员会,把大泉源酒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成为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白酒企业;2008年6月7日,国务院[2008]19号文件批准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吉林省唯一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酒酿造企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大泉源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大泉源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乡、快大茂镇、四棚乡、英额布镇、三棵榆树镇、富江乡、光华镇、江甸镇、兴林镇、果松镇、东来乡、石湖镇、金斗乡、大安镇、二密镇等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仁化红扣黑山羊

仁化以丹山碧水而闻名,据说,仁化众多因风化而形成蜂窝状的岩壁上,生长着一种低等蓝藻类植物:春季呈浅绿色,夏季为深绿色,秋季为黄绿色,冬季为黄褐色。人们称之为“变色龙”,黑山羊一年四季0食了此植物,其肉质鲜嫩无比,且无腥骚味,故深受广大食客喜爱而闻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