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佛山什么地方有好吃的特产 佛山有什么好带回去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佛山什么地方有好吃的特产 佛山有什么好带回去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8-30 00:47:15

一.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均安煎鱼饼

均安煎鱼饼

均安煎鱼饼甘香爽滑,鱼肉有弹性,以蚬蚧酱佐食更显鲜味。这一款传统美食,在顺德均安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特点是色泽色鲜美,爽滑甘美。

原料:

鲜鲮鱼肉、葱粒、香芹、腊肠、豆豉、清水、糖、生粉、味精、盐

制法:

1.将鲮鱼肉剥茸,加味精、盐打至有弹性,然后加入适量清水拌均成胶糊,再用模压成薄饼状。

2.慢火烧锅下油,放下鱼饼,慢火煎至两面起金黄色即成。

二.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四方竹

四方竹

四方竹,西樵山的八绝之一。四方竹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观赏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迁离,不出三年,竹身便会回复圆形。

如果把它栽种上盆,带入家庭,当会有所作为,不然早晚会被高楼压在底下。

相传西樵山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西樵山上有一个打柴的男子与一个漂亮的姑娘相爱,他们常以歌传情。当男子去姑娘家求婚时,姑娘的母亲嫌他是个打柴郎,挡在门口以歌回绝他的求婚,歌道:“不是花鞋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中天地变,竹子成方送女来。”打柴郎听后,决心要使竹子成方。于是捏呀捏的,捏了三年,竹子还是圆的,姑娘的母亲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官家,花轿抬到半山,姑娘跳下山崖自尽了。打柴郎出家当了白云寺的和尚,仍天天捏竹不断,一直捏了三十年,一株方形的竹子出现了,他把竹子移到姑娘的坟头上,方竹越长越盛。

人们都赞打柴郎是个坚心的男子,自此为后,山上的男子求婚时要在女子家门前栽种四方竹的习俗便慢慢在西樵山上流传下来。

三.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沙皮狗

沙皮狗

世界名犬沙皮狗是斗狗中的佼佼者,产于南海大沥镇。珠三角源程洲一带,历史上有斗狗的习俗,人们在圩镇中心设斗狗场,聚集打斗争胜,场面紧张而热闹。沙皮狗就是大沥有在长期斗狗活动中选育出来的世界名种斗狗。它一般身高46到56公分,体重为22-27公斤左右,外形为四方形。沙狗的相貌古怪奇特,其典型的外貌是头似河马,嘴似瓦筒,三角眼,舌苔青蓝,狮子鼻,担杆尾。幼年时全身皮肤充满褶皱。故称之为沙皮狗。沙皮狗性情保守,但很聪明,对外来客人一律采取不信任的态度,经过认真观察觉得安全后才接近客人。

大沥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对沙皮狗的口评民谣:“葫芦头,蚬壳耳,挂镰,扛杆,金钱尾,毛粗短,色要纯,舌上蓝为上品,美人肩,腰要短,四肢匀称莫异型。”由于种种原因,沙皮狗现已濒临绝迹。大沥镇现存约

300-400头,年中有少量出口,在美国,沙皮狗享有很高声誉。一头好的沙皮狗,在香港标价9000甚至上万港元。

四.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炒水鱼丝

炒水鱼丝

特点:鲜香甘爽,清甜肉滑。

用料:甲鱼(俗名水鱼)1只重约1000克,笋丝200克,蒜心5O克切段,米粉丝25克,湿冬菇丝25克,蛋清15克,绍酒10克,蚝油15克,上汤30克,葱榄、胡椒粉、生粉、老抽、姜丝、蒜茸、味料百适量。

制法:

1、把甲鱼宰好,把腿肉起出切丝,另将甲鱼裙用水滚熟后切丝。把笋丝加适量盐,用水滚过滤干。

2、猛火烧镬下油.把米粉丝炸过,捞起候用。将甲鱼丝拌上蛋清,上湿生粉,与甲鱼裙丝分别拉油至熟,倒入放在油盆上的笊篱中滤油后,下料头、笋丝先炒,再下蒜心、菇丝、水鱼丝、裙丝等,注入上汤,溅酒调味,加入老抽、蚝油,撒上胡椒粉,用湿生粉勾芡,加包尾油炒匀上碟,将炸好的米粉丝分伴四边即成。

五.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六.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纹鳝

纹鳝

顺德出产的大鳝身有回形暗纹,故又称风鳝。鳝形状如鳗,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肉食人参的美称。文、蒸、烘炒等制法均味美可口,三洪奇海、叠石海和容奇海是主要产地。江内河和大良碧鉴海所产的,叫做蓝鳝。

一般制法是把鳝切成4-6

厘米一段段,用大蒜头、叉烧肉等佐料文煮,味美浓郁香滑。至于酒楼制法款式更多,有所谓“豉汁盘龙鳝”、“碧绿串烧鳝”等等。

七.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嘉鱼(菜)

嘉鱼(菜)

这可不是普通的鱼,不普通之处在于它的鱼鳞竟然是包在鱼皮里的,且长着老鼠一样的尖尖嘴,嘴角还挂着两条胡须。为食强最困惑的是鱼皮长在鱼鳞外,但没有人能给他答疑,就连一辈子以打鱼为生的老渔民也不知缘故。据说此鱼的名字是一位皇帝起的,唐朝时皇帝南巡至此,御厨从两名渔夫手中购得此鱼烹饪给皇帝享用,皇帝见其形奇怪,其味鲜美,便问御厨其名。御厨答不出,皇帝便为其起名嘉鱼,民间又叫皇帝鱼。从此,此鱼就被列为贡鱼了。

因为嘉鱼是生长在三江汇流处的深水处石洞里,因此在捕捞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只有枯水期才易捕到嘉鱼。不过如今捕捞技术如此先进,嘉鱼也成为三水河鲜餐桌上的常客了。

嘉鱼最值得推崇的是它的肉质,雪白如玉,呈糕状,用筷子拨动时感觉不是肉,仿佛拨动的是凝脂。入口即化,仿佛是雪入温室般,即刻便融入口中了,那种感受真是难以表述,似飘渺,若有若无,只留下一口的鲜香回味。

八.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十.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伦教糕

用大米浆经发酵蒸制而成。其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内层小眼横竖相连,均匀有序;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此品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但后人采用在煮糖时加鸡蛋清去浊之法而一直传下来,并随着华侨的足迹而传至东南亚各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