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侗族苗族特产图片 侗族特色物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侗族苗族特产图片 侗族特色物品更新时间:2022-08-30 09:08:44

一.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腌鱼

产地:中国贵州玉屏。

工艺:它用鲜鱼盐腌,用腌汁拌糯米饭调制成腌精,填到鱼腹中去,或者用它涂沫鱼身,然后放入密封容器内100天即是上好的佳品,无论是生煎炒煮,尝起来浓香清爽,鲜嫩可口,其味妙不可言。

二.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禾花鲤鱼

禾花鲤鱼

“禾花鲤”即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尤其是洋溪、富禄、梅林、良口四乡三十个村寨把“烧鱼”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各家各户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山上吃“烧鱼”庆丰收。由于各家各户完成秋收时间不相同,吃“烧鱼”时间也不尽相同,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沿河百里稻田,秋收期间,山上天天有烟火,处处吃“烧鱼”,你若感兴趣走过旁边,主家会邀请你入围,用一条烧好的鲤鱼和一杯自酿米洒向你敬献,共庆秋收,预祝来年“禾花鲤”更大更肥。

三.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糯米柚

融水糯米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融水糯米柚:(柳州市)融水糯米柚种植在当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糯米柚以果形端正,皮薄嫩甜多汁,果肉密黄晶莹、香如糯饭,独具地方特色,因而受到区内外客商及消费者们的青睐。为有效保护特色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 2007年底,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融水糯米柚”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作。今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8年第92号公告,正式批准了“融水糯米柚”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外平原区年均降雨量为1824.8 毫米,无霜期320 天,年均温度19.3 ℃,极端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为38℃,≧0℃的年积温为6258℃,平均日照时数为1379.7小时,平均相对温度为79%,山区(海拔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2—16.4℃,无霜期240天,年降雨量2194毫米。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水果的生产。[4]

融水糯米柚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是广西六个柚类生产优势区之一。据《融县志》记载,融水早在公元1755年(清乾隆19年)就已种植有糯米柚。[3]进入21世纪,该县大力推广融水糯米柚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广西区内及周边省份享有较高知名度,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销售到区内南宁、河池、来宾、柳州以及区外的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上海、北京等地,部分出口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销售前景顺畅。至2009年底,该县融水糯米柚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

融水糯米柚外形美观,果实形状呈梨形短颈状,果形指数≥1.1,果顶中心微凹,有明显而大的印圈(俗称“金钱底”)。果皮较光滑,成熟后呈橙黄色。果肉汁胞颗粒饱满,呈蜜黄色,晶莹透亮,化渣,味清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品质上佳,多次在全国及全区优质柚类评比中名列前茅,曾四年连续被评为广西优质果品,荣获第四、第五次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优质果品奖。

2003年该县制定了融水糯米柚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通过了广西有关主管部门的组织验收。2004年融水糯米柚生产基地通过了广西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认定,2005年融水糯米柚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该县2000亩融水糯米柚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1000亩融水糯米柚获得北京陆桥质检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2007年该县建立了5000亩融水糯米柚出口生产基地,通过了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口备案认证(注册登记证号4506GY001),成为柳州市第一个同类出口的生产基地。2008年8月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第92号公告)。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玉融”、“金钱”、“贝林”牌等商标。

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融政函〔2007〕36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苗族蜡染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蜡缬绢等文物中,可以看出丝绸蜡染在古代曾盛 行,后年久失传,现在已没有丝绸蜡染。只有麻布、棉布蜡染。
    纳雍苗族的蜡染工艺,是古代蜡染工艺的继承,主要是麻、棉布蜡染。其蜡染的制作,先用自种的火麻、苎麻经多道加工工序织纺成布,以竹签和铜皮制成的蜡刀蘸靛染缸中多次浸染、清漂、晾晒,以沸水 高温脱染,便成为蓝底白花。白蓝二色相映衬,加上自然形成的“冰纹”,分外淡雅悦目。当今已发展为白色布料和其他色(如红、黄色等)布料均可作蜡画,经不同颜色的染料浸染后脱蜡,显出五彩缤纷的花纹。白布作画青染者,称黑白蜡染,而黑白蜡中有一道工序常被人忽略,即虹染脱染后,要用豆浆漂洗至少一次,这是更显花纹的里透白。
    苗族的蜡染设计图案,多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或几何图形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放的蜡染,原先主要是用于装饰妇女的衣裙、围腰、背扇、背带、伞笼子(麻布口袋)等,现已发展到被面、床单、挂包、家用电器罩盖等方面。花色品种多姿多彩。又因居住地域的差异,而蜡染图案纹理和线条又各具特色。如居住在阳长、百兴、维新等地的苗族,其绘画的蜡染图,主要以线条细腻秀、笔直对称为主;居仁水东、老翁、法泥、老寨土等地的苗族,其昔染构图粗犷明快,制作的燕尾式服饰,美观大方;居住在姑开、治昆、维新等地的大多数苗族,主要以色彩花纹套蜡染,而蜡染的古朴典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茶油

玉屏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玉屏茶油是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玉屏茶油产地范围为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镇、大龙镇、田坪镇、朱家场镇、新店乡、亚鱼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侗族画家张国雄工艺画

侗族画家张国雄出生在楚南胜地洪江市黔城镇一个印染世家。他经过探索,运用油水分成原理,并根据传统民间印染工艺,创造了一种新型书画装饰工艺被著名书画家赵仆初誉为"继古创新,斯为第一"。其书画作品融工艺美术的机理制作和书画艺术的泼墨技法为一体,大胆、含蓄、沉沉、激越、飘柔、大气。省内外著名专家对其作品进行了鉴定,给予了肯定,北京科技成果展览摆上了他的作品。其弟子遍布三湘四水、华厦大地,作品飘洋过海,被多国友人收藏。

七.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糯米香柚

糯米香柚

“金钱”牌糯米香柚生产基地,位于在苗山融江河畔。其独特的环境和气候,为生产绿色食品糯米香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于1992年建园,面积共

900亩,年产优质糯米香柚200万公斤。技术依托于广西大学,广西柑桔研究所,以施有机肥为主,实行科学管理。所生产的金钱牌糯米香柚,果形端正,色泽金黄,皮薄肉嫩,香脆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是食用保健送礼之佳品,有“南国果王”之称。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国内外。二○○三年、二○○四年在广西柳州市柑桔评比中,被评为优质果品一等奖,二○○五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金钱”牌糯米香柚生产基地2006年开始步入有机食品生产,现基地已通过有机食品产品基地转换。

八.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怀宝香菇

怀宝香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怀宝镇的。融水的“怀宝香菇”久负盛名,是传统名品。香菇不仅味美,而且有降低血压、防止胆固醇增多的功能,一直畅销广西区内外,供不应求。

怀宝镇位于融水县西北部,于东经10°87′14″,北纬25°17′30″至25°21′45″。距县城52公里,地处九万大山,贝江中游。南与罗城县龙岸镇毗邻,东与四荣乡接壤,西与三防镇相连,北面连接安太乡。境内森林资源丰富,风光旖旎,林木贮材量居全县第一。

怀宝镇空气水质较好,土壤气候和雨量适中,发展香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镇2009年建立18亩香菇示范基地,培育菌棒18万棒。如今出菇一个多月来,以8元/公斤的市场批发价,已售出3万多公斤,走俏柳州、南宁等地。

九.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荤油茶

贵州的许多民族,皆有食用油茶的习惯,在众多的油茶中,黔东南州的侗乡油茶独树一帜,它融入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特色鲜明。黎平县的侗族同胞几乎天天早上都要吃一碗油茶。每逢红白喜事或节日庆典,宾客到来时,侗家人必以油茶盛情招待。

侗乡油茶的种类很多,按红白喜事分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庆贺茶”、“分忧茶”;按食用时间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头茶”;按原料分为“粑粑茶”、“糯饭茶”、“米花茶”、“苦笋茶”、“黄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丝茶”、“肠子茶”等。其中肠子茶又分为鸡肠、鸭肠、猪肠等。本品所用的野茶叶,俗名母猪藤,多年生草木植物,味苦涩,是民间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去肿、补气助食、提神醒酒等作用。

原料:糯米、大米、野茶叶、茶油、酥黄豆、酥花、精盐、酱油、葱花、姜米等适量。

制作方法:

1、取糯米1千克浸泡淘洗,蒸熟,舂成茸状为糍粑,晾干后切成薄片即为糍粑片。

2、取糯米1千克,蒸熟后晾干成阴米,放入茶油锅,炒炸为金黄色的米花。

3、大米1千克,磨成浆蒸成粉皮,晾干后切成3×0.6×0.3厘米的薄片,用茶油炸成淡黄色。

4、锅内放少许茶油烧热,放入茶叶,煸炒后冲入清水,烧沸为紫黑色的茶水。

5、取碗放糍粑片、米花、粉皮、酥黄豆、酥花生,冲入沸茶水,再放精盐、酱油、葱花、姜末即成。

制作关键:

1、米花与汉族米花类似,但有区别,侗米花没有透心,只酥透2/3,既脆又香。

2、逢年过节或宴贵宾,油茶内加1小汤匙肠臊,侗语称“杰骞”,意为肠子。茶,制肠臊可用鸡、鸭、猪肠,洗净切成节筒状,用茶油、精盐、煳辣椒面、肠子炒至刚熟即可。

3、各地加工方法大同小异,配料的品种数量有多有少,还有的用菜籽油、猪油、肉丝、肉汤、炒米花、茶叶、野茶的一种或多种配佐。

特点:酥、脆、香、糊、涩、咸众味共生,感觉滋味特别有天地,加上主人热情客道,更是回味无穷。长期食用油茶,可以顺气舒脾,提神益身,帮助消化,增强食欲。

十.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酸扎鱼

产地:中国贵州印江。

工艺:家里有剩鱼时,可把鱼洗净拌上糯米粉和红辣子放到坛子里腌10天半个月,便成酸扎鱼。吃时,把腌成的鱼从坛子里取出,放上姜、葱用茶油或菜油煎,即成一道酸辣醇香的风味菜。同法腌制的猪肉,便成酸扎肉,味道同样酸辣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