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大强河南特产 河南名优特产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大强河南特产 河南名优特产推荐更新时间:2022-11-12 13:38:36

一. 河南省 郑州 巩义 候地小米

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物质。用其熬粥,气味清香,入口绵黏,口感极好。( 巩义)

二.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永城酥梨

永城酥梨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永城高庄镇及十八里镇所产的酥梨个大、核小、含糖量高,畅销全国。

永城酥梨以高庄镇所产酥梨为代表,高庄酥梨已有300年栽培历史,高庄镇现有梨园面积1.5万亩,其中盛果期梨园占1万亩,年产鲜果1000万公斤,是永城酥梨的主要产地。高庄酥梨成熟于中秋节前后,个大皮薄,一般个重250-400克,最重者1000克以上,熟后金黄白亮,有透明之感,食之清脆甘甜,含20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益寿之功效,并以个大色鲜、酥口无渣等独具特色而倍受消费者青睐。1994年10月在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995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兰考 锅面

风味小吃,早在清末汴市已有。它以鸡蛋、碱、盐和面,擀成薄片,切成帘子棍,以清汤煮熟,放入叉烧肉、鱿鱼丝、冬菇、玉兰片等即成。1978年被定为“名产风味小吃”。

四. 河南省 焦作 博爱 清化柿子

又名博爱八日黄柿子。产于河南博爱。具有果型大、色鲜艳、无核、肉厚、味甘、含糖量高等特点。清化地区春夏两季气候温暖湿润,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海拔一般在500-800米,无霜期近200天。土壤以黄土、褐土为主,疏松多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磷、钾等腐殖质,呈中性反应。熟果呈橙黄或鲜红色,果肉淡橙色,汁足,且无丝无渣,每百克鲜果肉含糖15克。

五.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洛阳铲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分布稠密,但对盗墓者来说,也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的雨水冲刷及平耕土地,除个别大墓保留有封土堆外,绝大多数在地面上已难看到任何痕迹,盲目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会一无所获。若要找到古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在现代耕土或挠土层下找到墓道或墓口。最初盗墓贼是用厚实锐利的铁锨在地上挖出方形洞穴,以锨头带出来的土来找墓,这种方法很费力,铁锨经常带不上来土,也不能探得很深。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墓中古物价格高涨,盗掘之风愈刮愈烈。利益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洛阳铲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据传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孟津赶集,他看到商家在搭帐子固定四角时,用一种铲子戳洞扎杆,这种工具既锋利又能把土带出来,受此启发,他将之加以改进后,打造出用来盗墓的铲子,由于这种铲子首先在洛阳地区使用,人们遂称之为“洛阳铲”。

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随着盗墓经验的积累,一些盗墓贼逐渐掌握了辨别土色土质的能力,他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简单分析判断后,就可确定地下有无古墓。洛阳铲制作工艺复杂,制造一把小铲只能手工打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20道工序。随着时代发展,新铲在旧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铲头后部接的木杆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拆、装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洛阳铲发明后不久,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编写的《中国考古学》一书中,开始将洛阳铲在考古界进行推广。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洛阳铲,被称为探铲。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中,洛阳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利器,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为工人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探孔,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铲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探工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当然,洛阳铲也不是万能的,一般的砖、瓦可以穿过,但遇到石块就无法穿过了,因此,洛阳铲比较适合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洛阳铲”是考古工作中用来探测地下古墓位置,基建中用来探测地层的一种轻便的探测工具。其构造有二种:一种为下端只具有一个瓦状的铲头,弧度约成半圆,直径7厘米左右,铲头长10—20厘米,铲的后端稍厚,前端为半月形铲刃;铲肩上有铁柄,上端有筒状铲裤,可安装木把,总长近三米;木把上可刻上尺寸,随时检查探测深度。另一种铲的上部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铲刃前端改进成合抱形式,称为套铲。“洛阳铲”操作方便,少伤地层,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具有从地下含出“原本”的功能。由于“洛阳铲”是在洛阳创造的,又首先被洛阳地区采用,因而得名。

六. 河南省 郑州 中原区 豫菜

豫菜是我国的重要菜系之一。河南菜的风味是既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和传统烹调技艺,而又兼收各菜之长。其风味特点是:取料广泛,选料严谨;配菜恰当,刀工精细;讲究制汤,火候得当;五味调和,以咸为主;甜咸适度,酸而不酷;鲜嫩适口,酥烂不浓;色形典雅,纯朴大方。
在郑州您可以品尝到河南各地的菜品。河南的烹饪有许多讲究,在选料上,如:“鲤吃一尺,鲫吃八寸”,“鸡吃谷熟,鱼吃十”,“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
“唱戏的腔,做菜的汤”,这是河南的一句土话,它说明河南对于制汤是非常讲究的。河南在制汤上,分头汤、白汤、毛汤、清汤。汤清则见底,浓则乳白,味道清醇,浓厚挂唇。
豫菜的烹调方法,共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开封的“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洛阳的“牡丹燕菜”,安阳的“炒三不粘”,豫南的“桂花皮丝”等,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方名菜,至今仍名扬遐迩,为中外人士所赞扬。

七.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遂平县 河南冬桃

产地:中国河南遂平。

特点:果实较小,色黄白或略带红晕,肉细皮薄,不易剥落,汁水较多,味甜度一般,肉质硬脆。冬桃成熟晚,肉细,核小、水分多,香甜可口,又耐储存。


八. 河南省 商丘 民权 民权葡萄


民权葡萄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无论荒山、沙滩、沟岸、庭院均可栽培,尤昼夜温差大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同其它果树相比,葡萄有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如管理得当,头年栽种,第二年可挂果,第三年能丰产。亩产一般1000~2000公斤,高者达4000公斤以上;结果年限50~100年。

葡萄的浆果营养价值很高,是美味可口的理想水果。除鲜食外,可酿造葡萄酒,加工葡萄干、葡萄酱、葡萄脯、葡萄汁、葡萄罐头等。

葡萄的果肉、根、叶、藤均可入药,具有安胎、利尿、消肿等作用。

民权葡萄品种有30多个,其中法国蓝、白羽、白丰、季米亚特、红玫瑰、巴米特、佳醴酿等优良品种占栽培面积的一半以上。

国际著名葡萄品种赤霞珠、品霞珠、蛇龙珠、贵人香、黑皮诺等也试种成功。民权葡萄面积达8万多亩,约占全国葡萄种植面积的1/12,居县级之首。

年产鲜葡萄2500多万公斤,已被列为全国优质葡萄商品生产基地县。

九. 河南省 郑州 新密 密县寒羊

密县寒羊是国内绵羊优质品种之一。其毛在纺织工业史上久负盛誉。据《河南出口商品志》记载:在历史上河南羊毛集散为郑州、淮阳、密县三个地方,所产皮毛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密县寒羊具有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点,密县寒羊毛细毛率高达97.21%,净毛率为52.52%。密县寒羊因毛细而洁白,质量居全国第一位。民国期间,就有寒羊毛通过上海、天津等港口远销国外。 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密县寒羊的改良和推广工作。198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在《密县推广改良羊》的报道中说:"改良前,全县养羊23318只,年产毛量1.19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0.51公斤;1983年,全县养羊5.82万只,其中密县改良羊5.57万只,占95.7%,年产毛量31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5.6公斤,比改良前提高9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羊毛制品出口苏联、日本和英国。

十.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方城丹参

方城丹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城古称裕州,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250公里桐柏山脉与400公里伏牛山脉交汇于此,在其境内绵延1000余公里,形成山区半包围式的天然屏障,造就了丰富的药材资源,使方城成为盛产中药材的“天然药库”,境内现存野生中药材品种达800余种。

丽山奇境育异草,道地丹参香四方。方城盛产丹参,品质优良,疗效显著。据清《方城志》(康熙三十年修三十六年刊)载:“方城疆域之广轮,盖同古裕州,星野分之桐柏山淮水之上游,峰峦联络,溪涧环绕,野多陂陀膏腴,物产桔梗、木瓜、板蓝根、丹参极佳,乃地道之帮,医崇之上……金代谓之‘裕丹参’”。民间流传“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就是对“裕丹参”的赞誉。

方城丹参,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检验:丹参酮Ⅰ含量为1.182%,隐丹参酮为1.9235%,丹参酮ⅡA为0.6503%,丹酚酸B为9.9214%,丹参素为2.4%。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裕丹参被确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获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

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裕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人民0科技成果一等奖。

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方城位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交界处,是淮河支流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裕丹参就远销广州、上海、武汉及东南亚国家,在民间流传着“丹参工、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谣佳誉。

为把裕丹参这一事业做大做强,2001年方城县把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决定对12个山区乡镇实行封山育参,保护野生资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方城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把裕丹参的深加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华丰中药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中、低档裕丹参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剂等系列降脂降压保健产品。

推荐特产